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0章 第 300 章(1/2)

作者:春溪笛曉
吳伯通昨天傍晚就已經閱完餘姚生員的卷子。

一輪巡考下來,他要把浙江這數千名在校生的答卷過一遍,工作量不可謂不大,不能怪有些提學官會懈怠分類工作。

等到這日清早坐在餘姚縣學之中,吳伯通心情還是有些複雜。

提學官巡考到底不比鄉試正式,糊名謄錄這些程式是不必走的,所以吳伯通這個閱卷官可以一眼掃見卷頭的姓名。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哪怕知道作為閱卷官應該少關注學生身份,多看看學生的才思,可每次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的卷面,吳伯通也還是忍不住先看一眼姓名。

昨日吳伯通接連批到幾份寫得狗屁不通的答卷,正不滿著,忽見下頭是一份答得工整秀逸的卷子。他把那份答卷抽出來一看,才發現卷頭寫的居然是“王守文”個字。

這不就是他打算重點觀察的王家小神童嗎?

光看這手字倒是下了些功夫的,比各縣許多生員都強。

只不過這也只是門面工作而已,從小泡在翰林院讀書,又有吳匏庵那樣的老師,他能寫出一手不錯的好字不算太稀罕。

吳伯通按捺下誇讚文哥兒這位小神童的想法,開始細讀文哥兒的《四書》義。

這是每個考生都要寫的題,在來到餘姚縣之前,吳伯通已經看過將近兩千份。

哪怕出的題不盡相同,文辭大多也是相通的,像他這種在文教崗位幹了一十年(連回鄉守制期間門都起了家書院講學)的老手來說,只需掃個兩眼就能確定答卷寫得到底好不好。

這次吳伯通卻不由自主地把手頭的答卷細讀了一遍,只覺就目前讀過四十份答卷之中這份《四書》義當屬最佳。

只能說不愧是由幾位翰林名師教出來的學生。

吳伯通沒能在手頭的《四書》義答卷挑出什麼問題來了,不由拿起底下的《五經》義接著讀。

《春秋》之所以不好考、選的人特別少,就是因為按照《科舉成式》的規定,考生要把《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都通讀一遍,再全面瞭解後世張洽、胡安國他們集註或重校的內容。

《春秋》本經約莫只有一萬六千多字,偏偏左氏、公羊、穀梁家都曾根據自己的見聞、理解或者政治需求為它作“傳”。

“傳”這種文體在當時是很流行的,像孔子為《易》作《易傳》,就是用自己的理解給古籍作註釋。

當時不管是技術還是知識大都是透過口授一代傳一代的,有些學生聽聽就算了,有些則會用心記下來回家教給自己的子孫後代,偶爾也會出現個有恆心、有學問的學生或學生後代會把這些課堂內容整理成書。

在這個傳授、記憶、理解、轉述、整理的過程中,總會因為種種原因出現各種各樣的偏差。

於是《春秋》這節曾經由孔子弟子子夏開講的春秋末年公開課,就有不同版本、不同傾向、乃至於不同時代的課堂筆記流傳下來!

這些動手整理課堂筆記的人生平經歷各不相同、人生追求也各不相同,以至於他們聽到的說法以及對事件的理解可能相差極大。

也就是說,這一經不僅教材賊多,內容還可能自相矛盾,就問你敢不敢考!

所以不管是從閱讀量來說,還是從分析理解能力來講,敢選修《春秋》都是個很有挑戰性的決定。

畢竟這一經就算你答得再好,主考官要是不修《春秋》,對你的卷子也是持保守意見的。

萬一是主考官自己都不大理解的內容,點評時出了岔子豈不是鬧笑話了?還不如少評幾句、少誇幾句,多說多錯,少說少錯!

吳伯通倒是沒有這個煩惱,他從小過目即誦,又有多年的文教經驗,《五經》都是學通了的。

只是方才看了一堆《禮》義,乍然讀到篇《春秋》義還有點不太適應,故而他再次放慢速度細讀起來。

這次的考題不難,考的是“社稷是養”,出自《左傳》中晏子不死君難一段。

講的是齊莊公跑大臣家跟人老婆偷情,被大臣憤而弄死了。

當時有人悲痛地自殺殉君,作為齊國大夫的晏子也被詢問要不要追隨國君去死。

晏子給了個很有意思的回答——

“君民者,豈以陵民?社稷是主!”

“臣君者,豈為口實?社稷是養!”

“故君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

為人君、為人臣的責任都是讓咱的國家安穩富強,國君要是為國家死了或者逃亡了,臣子自然應該義不容辭地追隨而去。

至於像齊莊公這種為了偷個情把自己偷沒了的情況,純屬“為己死,為己亡”,咱這些臣子又不是他的親朋密友,為啥要陪他去死?

看看,《禮記》說臣子諫國君不聽就該跑路,晏子也說君王不為社稷死咱不跟他死一塊。可見咱自古以來都沒有愚忠的傳統,當皇帝也要盡好自己的責任才配被尊重!

這個題目明顯特別對文哥兒胃口,哪怕是八股文的架構也壓不住他的文思泉湧,寫得那叫一個自然流暢。

吳伯通讀完文哥兒這篇《社稷是養》也覺得酣暢淋漓,甚至不自覺地擊節嘆贊。

等他回過味來想起自己是要挑刺的,再回頭重看了一遍,發現不管卷面還是文辭都找不出毛病來。

小小年紀的,這破題立意寫文章倒是很有一套。

吳伯通本來就格外欣賞肯下功夫鑽研學問的學生,見實在找不出什麼問題來,通讀完文哥兒的答卷之後終歸還是提筆給了個上等。

這都不能給上等的話,前頭給出的那些上等怕都得劃掉了!

只可惜這樣的好苗子居然早早被翰林院截胡了,不然他提督浙江學政期間門就能多添一筆!

好在這小子膽子夠大,八歲便敢回鄉應試,如今正好在他任滿之前撞進他手裡來。

縣學之中,昨夜睡了個好覺的吳伯通端坐上首。

由於吳伯通這個浙江學政一把手看起來心情很不錯,坐在他手底下的縣學學官們也放鬆了不少。

餘姚縣學一眾學官昨日也輪流傳看過這次巡考的卷子,對於吳伯通評定的等次沒有任何異議。

甚至準備回頭把王狀元家這位小神童的卷子討要過來,張貼在縣學裡激勵後進。

看看別人,才八歲就寫出這樣的答卷來!

再看看你們,你們還好意思一天到晚吃喝玩樂睡大覺嗎?

哦,吃喝玩樂你都比不過別人,別人吃喝玩樂還吃出本《飲食詩話》來了!

再看看你們手頭那本《成語詞典》吧,你還在用它當工具書,別人已經在編者名單上有名有姓了!

縣學生員們帶著文哥兒一起去學官那兒領回自己的卷子,並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麼樣的未來。

文哥兒昨夜也是睡了個好覺的,眼看馬上就能知道自己第一次參加大型官方考試的結果,他精神抖擻地混在生員堆裡等著領卷。

也不知縣學是不是故意的,負責唱名的學官居然先把等的生員名字全部唸了一遍,等到這些生員面紅耳赤地飛快領完自己的答卷,才慢悠悠地念起了一等卷。

一等也就比等略好一些,按照成化年間門的規定,在提學官巡考時被列入一等、等的生員是沒法參加今年鄉試的!

拿了一等的學生也是垂頭喪氣。

文哥兒一直留心聽著學官唱名,生怕錯過了自己的考試結果。可等到一等卷都念完了,他還是沒聽到自己!

難道他居然拿了上等?!

還是說因為他不是縣學學生,所以縣學把他的卷子單獨放一邊了?

文哥兒只覺這唱名過程極其漫長,弄得他心裡跟有隻小貓爪子在亂撓似的,恨不得跑上去代替那位學官唱名。

就不能直接把等次貼出來讓他們自己看嘛!

文哥兒抓耳撓腮地等了半天,才終於聽到自己的名字。

他是最後一個拿的,後面都沒人了!

果然,就是單獨把他一個外來考生的卷子放開吧!

居然不肯讓他參與縣學排名,真是太小氣了!

文哥兒在心裡嘀嘀咕咕半天,面上還是很有禮貌地雙手取回自己的卷子。等瞧見答卷上寫著硃紅色的幾句點評和很顯眼的“上”字,文哥兒眼前頓時亮了。

上一次!他跟錢福他們去參加閣試可沒能拿到上等!

老丘跟他說他確實只能排中中間門間門,這個評價很是中肯。

文哥兒當時也沒覺得有什麼,不過既然都考了,誰會不希望成績好一點?

這次!終於有上等了!

看來這位吳督學只是面上兇兇,給起等次來還是很友好的!

文哥兒正準備好好看看吳伯通給他的點評,又聽給他發答卷的學官說要與他商量一件事:希望他一會能把卷子留在縣學,他們回頭張貼出來激勵後進!

文哥兒聽後很是不捨,這是他第一次參加正式考試的答卷,很想拿回家給老丘他們看看!

日後鄉試、會試的原卷可是要糊名謄錄並由官方封存起來的,肯定拿不回來,說不準只有這麼一次機會了!

文哥兒把自己的理由一說,學官也沒想著和丘閣老他們搶卷子了,便讓文哥兒暫且把卷子留給他們,他們讓人趁著他們聽提學官面評的空隙謄抄一份貼出來就好。

兩邊說定以後,文哥兒便大方地把卷子留給了對方,自己跟著縣學生員去正式拜謝提學官。

眾生員已經與他頗為熟悉,走在廊下時不由詢問文哥兒怎麼又把卷子還了回去。

文哥兒老老實實地把原因給新朋友們講了。

眾生員:?????

很好,已經能想象到接下來他們那些夫子上課會先講什麼了。

你看看人家,你看看人家!

你看看你,你看看你!

唉,這個命運其實在聽到文哥兒被列為上等的時候他們就該知道的!

他們剛才透過吳督學的點評一比對,已經發現剛才學官是按照評價高低來唱名的,也就說名字越晚被念出來,得到的評價就越高。

文哥兒排在最後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吳督學對他的評價最高!

這可是一度讓浙江學子叫苦不堪的吳伯通吳督學啊!

也有一部分人私下裡覺得可能是文哥兒如今有兩位閣老老師在朝中,連吳伯通也不能免俗地額外給他個上等。

這些人拿了自己的卷子就離文哥兒一行人遠遠地,不知在那交頭接耳說些什麼。

文哥兒並不知道有人對他的等次不太服氣,與新交的朋友們一起前去吳伯通所在的講堂那邊。

吳伯通與學官們已經喝過一輪茶,見生員陸續過來行禮落座,他也放下手中的茶巡看一圈。

目光又不由自主地在個頭最小的文哥兒身上停留了一會。

說來也是奇怪得很,昨兒他還覺得這小子驕傲自大,需要磨磨他的銳氣,今兒一看卻覺得分外順眼。

旁的不說,光看他與縣學諸生的往來就知道了,這小孩兒哪裡有半點自恃才高、目中無人的跡象?分明是聰慧過人、踏實肯學,且還特別能交朋友,絕不是那種只知埋首讀書、不通人情世故的“書痴”。

難怪李東陽他們要先下手為強,把這麼個好苗子收為弟子,這樣的小孩兒誰不喜歡?要是今年他當真去應鄉試,說不準就是大明最小的舉人了!

吳伯通平時對學生要求分外嚴格,可對於有真才實學的後輩也是真心喜愛。

他收回落在文哥兒身上的目光,點了幾個自己有印象的上等生員名字挨個給他們點評。

哪怕手頭沒了答卷,他依然能隨口說出生員們的優缺點,且需要引用原文的時候根本不必思索就能誦讀出來,進一步驗證了他過目不忘的事實!

雖說這是針對優秀文章的點評,對其他人來說卻也是一種查漏補缺。

別人有的優點你可能沒有,你得學習一下;別人有的缺點你可能也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