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9章 第 249 章

作者:春溪笛曉
劉存業平時不太愛說話,        都是默默地做事,人緣算不得多好,也算不得多壞,        就是樣樣都中不溜的那種型別。

只不過即使是這樣看著不算特別起眼的人,也曾是因為讀書成績優異而聞名十里八鄉的少年天才,還在科舉的千軍萬馬之中殺出重圍當上了榜眼。

劉存業見文哥兒三人都齊齊看著自己,有點不太好意思。他說道:“我母親已經六十多歲了,妻子又體弱多病,        留她一個人在家裡侍奉母親我不大放心。我堂堂男兒卻連堂上老母、家中妻兒都照顧不了,又有什麼臉面繼續當這個官?所以我想向陛下告假歸家侍奉母親,        先全了孝道,再以我這才困羸病之軀為朝廷盡忠。”

自古忠孝難兩全,劉存業牽掛家中年邁多病的母親,他們這些朋友也幫不上什麼忙。

要說把劉母接到京師來,翰林院的俸祿實在供不起那麼多花銷,且他任職還沒滿六年,        根本沒資格回鄉省親。

更重要的是,        不是所有人都經得起這一兩千裡的長途跋涉,        年輕人尚且可能受不了,        何況本來就多病的老弱婦孺。

思來想去,似乎也只有劉存業親自歸家侍奉母親了。

要知道官場上那諸多應酬,每一筆都是對他們這些出身尋常的新晉翰林官無比繁重的負擔,這樣下去他連託人捎錢回去都做不到。

算下來回家侍親反倒是最省錢的辦法。

瞧瞧這剛過了個年,        可不就把他窮得厲害嗎?像現在來給錢福燉湯喝,        那都是靳貴出老母雞和藥材,        他負責出煲湯技巧的。

文哥兒聽劉存業講著京師的諸多難處,不免也有些感慨。

不管什麼時候,        職場新人都不太容易啊,劉存業這才從庶吉士轉正,就逼得想回老家待幾年再來幹活了!

要是真回老家去的話,劉存業反倒是能得到不少優待。

畢竟他好歹也是個榜眼兼翰林院編修。

考慮到他侍奉母親三兩年以後估計會返京,很多人都樂意在他身上投資——尤其廣東還不是浙江、江西那種科舉大省,一個榜眼還是很值錢的。

反正日子總比在京師入不敷出來得寬裕。

左右初入翰林院也沒什麼要緊事幹,還不如順從心意先回去給母親養老。

這大概得看劉存業的奏章寫得夠不夠打動人。

好歹也是考過全國第二的人,劉存業在這方面倒是不怎麼擔心,他就是差不多有了底才會跟文哥兒他們說起這個打算。

知曉劉存業已經拿定了主意,文哥兒三人發現自己無從勸起,只能轉頭看向錢福,想知道他又是怎麼個想法。

錢福道:“我就是想回鶴灘去,再也不回來了。”他臉上還帶著傷,說話時牽動傷處便讓他不由齜了齜牙,一張好好的俊臉都變了樣。錢福砸吧一下嘴,覺得嘴裡有點寡淡,很想喝上幾口解解饞,不過手頭根本沒酒,他也只能嘆著氣說,“你們也知道我這情況,一天不喝酒就覺得沒意思,喝了酒又容易誤事,連翰林院的人都被我得罪了大半,這官再當下去只怕會惹禍上身。”

文哥兒嘀咕道:“喝酒有什麼意思,我覺得酒也沒多好喝。”

錢福抬手薅了文哥兒近在咫尺的腦袋瓜子一把,笑著說道:“人各有志,你們不用勸我。等你長大以後要是有機會來松江玩兒,我請你喝酒。”他沉吟了一會,又表示讓劉存業先上書,他反正是什麼時候走都行,可別耽誤了劉存業歸家侍奉母親。

文哥兒沒想到來蹭個湯喝,居然會聽到兩個熟人想要離京的訊息。

雖說人各有志,可他們好不容易在科舉中殺出重圍,成為了名動天下的狀元和榜眼,居然在入了翰林院之後要歸家去,著實讓人很惋惜。

劉存業還好,總還是要回來的,錢福卻是不打算再回京了。

哪怕平時經常霍霍錢福,文哥兒還是有些捨不得地問道:“就不能不走嗎?”

錢福笑睨著他,反問道:“要是以後有人攔著你不讓你去謀取巡按御史的職位,你難受不難受?”

文哥兒不吱聲了。

那當然是難受的。

別人要走什麼樣的路,從來都只有別人自己能做決定。

要是旁人橫加阻攔反倒可能讓大家都不高興。

四人圍著爐火聊起了別的話題,誰都沒再多提錢福和劉存業要離開京師的事,彷彿不提就不會發生似的。

隨著夜色漸濃,湯香也從外頭飄了出來。

文哥兒跟著劉存業去看湯,巴巴地在旁邊瞧著劉存業是怎麼掌控火候的。

劉存業看文哥兒這麼感興趣,便跟文哥兒說起她母親會煲的湯更多,一年四季都不重樣,還會根據家裡人的身體狀況來調整用的湯料,什麼時候要溫補、什麼時候要降火、什麼時候要祛溼,她心裡都門兒清。

當孃的二三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顧兒女長大,臨到老了兒女卻不能侍奉在跟前,著實是天下第一大不孝。

文哥兒聽著劉存業站在湯氣氤氳的灶頭前回憶起家中的母親,清楚地感受到他歸家的心有多堅決。

世上最重要的並非只有功名利祿。

文哥兒道:“你要是好多年都沒回京,等我送丘閣老回瓊山時一定去莞城看你,親自去你家催你趕緊回來!”

劉存業原本微微皺起的愁眉舒展開了,笑著應道:“好。”

文哥兒成功在錢福家喝上了劉存業煲的湯,這玩意放了不少藥材下去,味道居然怪好喝的,每一口都鮮甜得很,完全不像是中藥那種苦味。

這能持之以恆地把藥材吃成日常湯料的,估摸著也只有嶺南人了。

既然有湯喝了,文哥兒又積極地聊起了兩廣美食。

由於南宋偏安南方,所以一直被當成流放之地的嶺南地區也被朝廷陸續派人過去深入開發。

那時候的嶺南地區包括後來的兩廣。

當時有位叫周去非的小官曾經寫了本《嶺外代答》,據說他外派廣西好些年,回到南宋首都臨安後大家都問他“那地方到底咋樣”,他覺得一個個回答太麻煩了,索性直接寫了本書來把自己瞭解到的風俗民情都給記錄進去,誰想知道就自己看書去。

這本書恰好在《文淵閣書目》上,文哥兒在老丘家也有看見,拿下來興致勃勃地欣賞了一番,尤其關注裡面的“食用門”。

文哥兒邊捧著熱乎乎的半碗湯暖手邊給他們介紹起《嶺外代答》裡一段關於宋代西南少數民族的特殊飲食來,說他們連沒什麼肉的鶬鸛都要臘起來吃,覺得啃起來特別香;還愛活切鱘魚唇,說那才是魚的靈魂。

還有什麼“遇蛇必捕,不問短長;遇鼠必執,不別小大”,甭管長蛇短蛇大鼠小鼠,全都是飯桌上的常客!

至於什麼烤蝙蝠、烤蝗蟲、烤壁虎,什麼炒蜂房、炒麻蟲,更是屢見不鮮。連被蝗蟲悄悄埋進地裡的蝗蟲卵,都可能會被他們挖出來炸著吃!

文哥兒還和錢福他們分享起自己和老丘探討過的內容。

根據無所不知的老丘的描述,這裡的麻蟲很有可能是一種長在葛根裡的胖胖蟲,剖開葛根上肥肥的鼓包往往就能看到這些白白嫩嫩、蜷成團團的麻蟲。

炒起來頗香!

錢福:“……”

靳貴:“……”

劉存業:“……”

他們看著自己捧著的還沒喝完的湯,很懷疑這小子是故意的。

文哥兒一點都不覺得自己是故意的,反而還津津有味地把剩下的湯喝完,還暢想起哪天繞路去廣西,得去瞅瞅《嶺外代答》裡講的那些少數民族還在不在,能不能帶他去挖葛根找麻蟲。

錢福一臉的敬謝不敏:“你哪天真吃上了,可別寫信給我講這事兒,省得我好些天吃不下飯。”

文哥兒道:“知道了,到時候一定給你寫信!”

錢福:“…………”

這小破孩。

就沒人能管管他嗎?

幾人說說笑笑,一時倒忘了那些個擾人的離愁別緒。

文哥兒喝湯喝得渾身暖乎乎的,由劉存業給送了回家。

錢福和人互毆這事兒不怎麼光彩,誰都沒有往外說,馬文升那邊也不知道跟他兒子酒後幹架的居然還是個翰林官。

接下來兩日倒是風平浪靜,對文哥兒來說最重要的事兒就是送他哥、張靈以及元思永一行人出發了,除了他們以外還有一批吳寬和李東陽邀來的青年才俊,隊伍瞧著還挺壯大。

文哥兒看得羨慕極了,殷殷叮囑王守仁他們一定要好好記下沿途的見聞,帶回來給他解解饞。

瞧瞧那人在南宋的周去非被親朋好友煩得直接寫了本《嶺外代答》回應各方提問,你們肯定也不想被我追著問到煩吧?這裡的建議是你們可以直接寫書!

別不信,他一個人絕對能問出十萬個為什麼!

一個頂百說的就是他了!

王守仁抬手用力揉搓自家叭叭個沒完的弟弟,把他腦殼上的頭髮薅得亂七八糟。

張靈和元思永瞧見他們兄弟倆這般相處,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一行人紛紛和前來送行的親友話別,眼看朝陽冉冉升起才翻身上馬,瀟灑地揮別眾人向西出發。

文哥兒目送他們的大隊伍逐漸從自己的視線中消失,很是惆悵地踱著步子歸家去,順便在路邊買了個香噴噴的餅子邊走邊吃,試圖以美食減輕心中的不捨之情!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