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9章 侵我華夏一寸河山者殺!(1/2)

作者:北北北方方方
第59章 侵我華夏一寸河山者,殺!

頓時,整個萬界百姓都慌了神。

“這位皇帝,好大的口氣!”

“他自己是哪個朝代的?其他朝代也能管得到?”

“不知道!只知道這位皇帝好威風!”

而李世民都有些恍然了,“我們大唐就是萬朝第一,所有外來使團都來學習大唐文化,什麼時候天下不說漢語了?”

漢武帝:“後世到底發生了什麼?”

朱元璋:“@崇禎, 你可否知道?”

崇禎嚇壞了,“老祖宗,朕也不知道呀!”

“但是全天下說華夏話,朕贊成!”

趙匡胤:“朕也贊成!什麼鷹語鳥語的,統統滾蛋!”

乾隆:“我現在也舉雙手雙腳贊成!”

笑話,如果現在乾隆不好好表現,天罰則只會更加嚴重。

乾隆:“我們華夏這麼厲害,就應該讓他們學習我們的語言!就應該把他們那什麼鳥語廢了!”

……

顯然華夏所有百姓的情緒全被調動起來了。

但所有帝王畢竟這段歷史也聽過, 更感謝這位帝王的舉措。

在這位帝王統一全國之前, 天下各諸侯國,各自為政,分崩離析,各有各的文字、習俗。

不少雙方的節日在同一天都會大相徑庭。例如某些日子在這個諸侯國代表著喜事。

然而在另外一個諸侯國卻代表著喪失。

種種此類習俗,經過上百年、上千年演變,逐漸向分裂的方向發展。

不僅文化交流受到了影響。

文字不同,對於朝廷政令的推行也造成了嚴重的阻礙。

因此統一文字,便是當務之急。

書同文,就意味華夏各族有了聯絡, 有效推行了政令的下達。

讓所有人有了一種統一的認同感!

這些統一的民族之感,是西盟種種國家都沒有的。

所以那歐陸才會分裂成諸多國家,始終沒有形成鐵板一塊。

若是中原沒有書同文等舉措,也許也會如同西盟國家一樣。

所以眾帝王在這一點上,皆沒有任何反對意見, 甚至是連感謝都來不及。

……

【入榜原因三,創立“皇帝”之名!】

【之後其一系列的豐功偉績, 已經遠遠超過了歷代君王!】

【故而他覺得,“王”這個稱號, 已經不足以彰顯其偉大。】

【“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

【“賴宗廟之靈,六王鹹伏其辜,天下大定!”】

【“令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其議帝號。”】

【大臣們在經過商議之後,從古代的三皇五帝中找到了靈感。】

【並從天皇、地皇的啟發中想到了“泰皇”的稱號。】

【但他對“泰皇”這個稱號並不滿意,仍然無法彰顯一代帝王之威!】

【於是他去掉一個“泰”,在後面加上“帝”字。】

【“皇帝”這一新的稱號,就這樣被創造出來!】

【這位第二盛世的開創者,也就成為了華夏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

【後來也被稱為——始皇帝!】

……

……

……

這段盤點一出,各大帝王更加堅定了之前心目中的人選!
乾隆:“皇帝名號的開創者!第二盛世,真的是他那位偉人!”

漢武帝:“哈哈哈哈,真的是他!”

“但是他排第二,誰敢稱第一?!”

楊堅疑惑:“還是盛世盤點,非單純意義上的王朝盤點。”

“只是他所統治的時期,何處與盛世沾邊?”

對於楊堅來說,他當然明白這盛世王朝盤點的定義。

在一系列當朝的影響之後,那便是後世的影響。

不是狹義上的“太平盛世。”

若只要太平,發展好了,那就是盛世,這樣盤點下來,還十大?
充其量只能排在前五十(如果有那麼多盛世的話)。

其重點在於,如果只是平平無奇的太平盛世,那根本不足以進入前五盤點之列。

甚至連前三盛世都進不去。

盛,不僅僅是盛在當朝。

其在當朝的一系列舉措,能使整個王朝致盛!
能使整個民族致盛!

能使整個華夏致盛!

千古盛世,那便是普通的太平盛世無論怎麼比都比不上。

而眼下,這便是千古盛世的冰山一角。

此刻先秦諸王都看懵了。

他們這才知道盤點中“皇帝”一詞的由來,原來是出自這麼一個人身上。

夏禹:“現在他有多少影響千年的舉措了?”

夏桀:“好像現在盤點的三個入榜原因,都是影響千年的舉措!!!”

就連商湯都開始撓頭了,“什麼樣的皇帝,怎麼每一個上榜原因全能影響千年?!”

影響千年,只是單純的四個字。

說白了,就是為千秋萬代的後世子子孫孫謀福利!
皇恩浩蕩,影響千秋!
然而多少皇帝,連當朝都管不好,上哪裡去影響千年?

就彷彿是任何一個現代人,能突然想出一個影響千年的想法,又能有多少人?
縱觀歷朝歷代幾百億的人裡面,都是鳳毛麟角。

可是!

在那些有許多影響千年創舉的人裡面,他們又能有其他影響千年的創舉?
例如歷史上改造了造紙技術的蔡倫,難道又發明出了火藥?

發明了火藥的人,難道也能發明出活字印刷?
術業有專攻,基本上能有一兩項舉動影響千年,已然名垂青史。

然而面對這位盛世帝王的千年壯舉,才只盤點了三項而已。

如何不叫眾人激動萬分?
【入榜原因四:兢兢業業!】

【他除了有用人的獨到之處外,親自掌權之後,仍然是一個工作狂魔!】

【並且非常自律。】

【雖然麾下一眾精兵強將,但他依然每天勤勤懇懇。】

【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

【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一石是120斤,也就是說始皇帝要求自己一天要看120斤的奏章。】

【不看完,不休息!】

【堪稱大秦第一勞模!】

……

明神宗朱翊鈞整個人都傻了。

“朕到現在也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那麼勤勞的人!”

李隆基也是滿腹疑惑:“這位始皇帝,千古一帝,好不容易統一了天下,難道不趕緊蒐羅一下天下的美人?”

“怎麼還是一門心思在朝政繁務上?”

而朱元璋值直呼內行,“如此,才是一個盛世明君的應有的品質。”

可這都是做出成績的帝王。

多少平平無奇的帝王,甚至還有昏庸的帝王,此刻臉上紅一陣白一陣。

畢竟跟人家一比,他們實在是太差了!

但宋徽宗趙佶有些看不下去了。

“等等等等!”

“這好像是盛世盤點吧?”

“怎麼盛世景象一句話不寫,就單純寫帝王盤點了?”

“一個盛世的成功,難道只歸功於帝王?”

“在戰場上,統一六國,難道不是當時要歸功於那些戰神?”

“在朝堂上,難道沒有其他謀臣的功勞?”

“現在只盤點一個人,沒了他們,這位皇帝自己能完成一切?”

雍正:“誰家的醋罈子翻了?”

朱棣:“朕只聞到一股酸味。”

朱高熾:“難道人家皇帝做得好還不讓說了?”

朱瞻基:“@宋徽宗,你如果有人家十分之一,不對,是百分之一,你不至於被掛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周武王姬發關注點不在這,而是整個人有些愣住了:

大周眾國君:
“120斤奏摺?還是一天?”

“正常君王別說120斤了,就是一個月也看不完120的奏摺!”

“這位帝王難道不要了命嗎??”

“活該人家的王朝是第二盛世!”

“朕反正做不到……”

“天生的皇帝!”

“如果所有國君都像他這樣可,那還哪有什麼百姓流離失所,流民屍橫遍野?”

“太厲害了!這位第二盛世的皇帝,是不是我們大周后人???”

……

此刻,盤點彈幕速度飛快。

比其他盤點的彈幕還要多!而人氣也異常火爆!

剛有說到彷彿這只是成了個人盤點,緊接著與民生相關的事情來了!

【入榜原因五:千年制度——郡縣制落地!】

【回顧此朝代之前,都是諸侯分封制。】

【但結局無一例外,慘狀異常。】

【主要原因還是天子對各大諸侯掌控力有限,最終導致了諸侯完全脫離了天子的掌控。】

【如同戰國七雄一樣,完全不將天子當回事。】

【而且諸侯之間連年征戰,內部消耗極大。】

【最終就會導致整個王朝的滅亡。】

【如今時代變了,已經不是過去的王道舊制。】

【皇帝在上最重要!】

【於是始皇帝,則吸取了這一經驗教訓,要做得也不是創新。】

【而是比創新更進一步的——】

【顛覆!】

【從此,郡縣制度落地!並被推廣至全國。】

【而這種郡縣制度,時間跨越上千年的時間,已經沿用至今!】

……

譁!!!!

萬界譁然!

夏禹:“郡縣制?這是什麼制度?”

堯吸了一口寒氣:“眼花繚亂,有些看不過來了!”

舜:“反正有多少影響千年的壯舉,我數不過來了。”

夏桀:“此皇帝,一定是一神仙下凡!不然很難解釋!”

商湯:“這位皇帝生在哪個朝代,哪個朝代就是盛世啊!”

紂王:“等等!這位皇帝才是第二???這不是妥妥的第一?”

漢武帝:“先輩們,朕也納悶,到底誰才是第一盛世!”

李世民:“贊同!難道說第一盛世,還比現在的第二盛世更厲害?”

“還有更多影響千秋的舉措?”

朱元璋:“哪怕不是影響千秋,如果能開天闢地開創諸多盛舉,此朝也配稱盛世。”

朱允炆:“就是不知道那個盛世,配與不配。”

乾隆:“哈哈,大清之後,華夏一族還存在?”

咸豐:“那誰知道呢。”

同治:“朕死得早,朕也不知道呀。”

楊廣:“話說回來,郡縣制的創立,真是千秋之偉業!南北朝時期,天下大亂!流民四起!”

“多少藩鎮割據的局面,分裂中原。這麼下去,我們華夏早散了。”

“而郡縣制,將所有地方集權統一,大大加強了朝野上下的聯絡,這真乃蓋萬世之功!”

朱元璋:“確實是這般道理。最起碼此皇帝統治時期,百姓算是有了立足之本。至於其他亂景,也有史書修改之嫌,想必此天幕盤點會將一切真相還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