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一輛長城皮卡停在了哨卡的另一端,一位頭髮過早花白的中年人開啟車門走向柳月他們這邊,柳月說道:“他就是我師父,名叫張克明,是考古界中生代的領軍人物。”考古這個行當並不是越老越吃香,老年人體質不好,不適合長時間參與田野考古。
“原來是他。”唐風對這個人有點印象,上次他和陳彥到密雲去尋寶,柳月和他還有其他考古隊員正在勘探一座北宋宣和七年的石拱橋,他就是柳月口中所說的張教授。
張教授跟哨卡執勤的武警官兵打了聲招呼,然後走出哨卡,柳月開啟車門下車去迎接他,她說道:“師父,您來啦。”
張教授笑著說道:“小月你別亂叫,這是在工作場合,別人會有意見的。”
柳月乖巧一笑,說道:“我是看到沒有其他人才叫的嘛。”
“看來你已經把他排除在其.他人的範圍之外了。”張教授還不忘取笑一下自己的美女徒弟,他說道:“眼光很不錯喲。”
柳月輕聲說道:“哎呀,師父你可別.亂說,一會兒別人聽見了,根本就沒有的事情也變得似是而非了。”
之後,張教授和柳月一起上車,.張教授向唐風伸出手,說道:“唐先生,我們又見面了。”
唐風伸手跟他相握,點頭說道:“張教授,您好。”
張克明將一塊可供臨時出入的牌子交給唐風並.說道:“歡迎唐先生加入我們,在這方面,你才是真正的專家呀。”
“張教授您太客氣了。”唐風連連客氣一番,寒暄過後,.張克明言歸正傳,他說道:“我們都知道是怎麼回事,那就不用繞彎子了,你現在的身份是實習研究員,到時候我會安排你入墓的,合作愉快。”
唐風比較欣賞張克明的辦事風格,他點頭說道:“.合作愉快。”
接著,柳月驅車.駛過哨卡,那輛長城皮卡也掉頭跟上牧馬人,哨卡離挖掘現場非常遠,又經過兩個哨卡之後,視線遠方出現了一個就像飛機機庫那樣的穹頂大棚,唐風說道:“這次挖掘的規模可不小啊。”
張克明點頭說道:“可以這樣說,這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挖掘,估計只有以後的秦始皇陵地宮挖掘才能與之相提並論。”
兩輛車先後駛入大棚,幾個人下車,唐風開始觀察周圍的情形,這座陵墓跟中國曆代的帝王陵墓完全不同。中國古代帝王陵墓大多都深埋於地下,在修建陵墓的時候會有大量的泥土被挖掘出來,當帝王下葬之後,這些泥土都會回填。人工回填泥土的時候會進行逐層的夯實打壓,這個過程和之後的結果一樣,都叫夯土。
夯土遠比生土結實緊密,很容易被有心人看出地下有墓葬,為了掩人耳目,夯土之上還會覆蓋泥土,這就是封土堆。地下墓葬的上方一般都有呈圓錐形的封土堆,看上去就跟普通的小山坡一樣,時間一長,封土堆上面會長滿草樹,這樣就可以讓人誤以為這是天然土坡。
而宋徽宗皇陵背靠一座高約300米的小山,陵墓的封土堆跟天然山峰結合在一起就更難讓人看出破綻了。唐風一看地形就明白,這座山的內部肯定是空的,地宮就在山下面。
幾個人一起走進臨時搭建的指揮部,張克明把唐風和柳月帶進辦公室,他一邊操控滑鼠一邊對唐風說道:“我跟你大致介紹一下這裡的情況。”
唐風來到電腦顯示器前,上面是虛擬的地形圖,透過張克明的介紹,唐風對這邊的地形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從外表看上去,這座山跟普通山坡並沒有什麼不同,它一邊的坡度很緩,就是唐風剛才看到的封土堆;而這座山的另一邊非常陡峭,是一處高約400米的懸崖,懸崖之下是一個深潭。張克明說道:“這個深潭我們測量過,最深處就在懸崖的下方,50米的樣子。”
經過虛擬地圖可以看出,這座山其實就是一塊巨石,只是這塊巨石外面包裹了一層厚厚的泥土,看上去很像是一座山罷了。如此,陵墓所處位置的整體結構就出來了,整座山就像一個三角形,地宮就在三角形中間。
張克明在調換文件之後用手指著圖片說道:“這邊是我們挖掘的進度,到現場一看就明白。”山坡的開挖形狀是一個內小外大的梯形,梯形的頂部就是陵墓的入口,張克明繼續說道:“這處墓葬外圍跟武則天的乾陵有些類似,石條之間都有鐵栓板拴拉,每兩層條石上下使用鐵棍穿聯,再用錫鐵熔化之後的液體金屬澆灌石縫,非常牢固。”
唐風不禁搖了搖頭,這個李誡確實是建築設計的高手,每兩層條石上下使用鐵棍穿聯,也就是說,構成陵墓外圍石牆的石條都是兩兩相連的,在沒有大型機械參與施工的古代,這個工程量是非常大的。
虛擬地形圖上,巨石是用綠色來標示的,巨石下方的紅色就是考古部門估測的地宮大小,正如柳月所說,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可以這樣說,這座地宮就像一個埋藏於地下的體育場。
唐風想想覺得不對,他問張克明道:“你們是怎麼發現這處陵墓的?”
“唉。”張克明搖著頭說道:“說來殘酷,一年前,在據此六公里的地方發現了一個萬人坑,這些屍體都是逐層掩埋的,一萬人只是初步估計。”
歷史的沉重不是輕描淡寫的文字可以承載的,了了數字,怎麼也無法形容當時的慘烈,那意味著數萬甚至數十萬條鮮活的生命。封建社會摒棄了奴隸社會以人殉葬的陋習,但一個皇帝的死去往往會讓數萬人喪命。
根據有關史料的記載,修建宋哲宗的永泰陵時,僅取石材一項就動用工匠4600人,採石27600塊。把這些石塊從二三十公里之外的、崇山峻嶺之中的偃師粟子山運到陵區又動用士兵9744人、民夫500人。為什麼要捨近求遠呢?根據史料記載——粟山所產之石巖稜溫潤,罕與為比,日光長久照射不易崩。
公元1100年,宋哲宗患病,不數日死去,農曆二月初十,採石隊伍集結後抵達工地。北宋帝王有七月而葬的習俗,他們生前只選址不建陵,什麼個意思呢,就是從帝王駕崩的那一天算起,七個月時間內,陵墓必須完工。
時間不等人,二月初十開始採石,五月十一就必須完成27600塊的採石量。不管是不是皇帝本人的初衷,但工程大、工期緊是事實,負責陵墓建造的官員為了趕工期,不得不強制工匠超負荷勞動。由於勞動條件差,又無干淨衛生的飲用水,短短一個月內,在風餐露宿的工地上陸續病倒的工匠就有1700多人,天天都有工匠死去,處理屍體就成了麻煩事,於是,便有了萬人坑,挖一個深坑,埋進一批死者填一層土,再埋再填,這就是所謂的逐層掩埋。
因此,只要發現萬人坑,附近肯定就有大型墓葬,事實上,萬人坑埋葬的屍體都屬於“正常死亡”;為了保密,在完工之後,參與陵墓修建的工匠是不會有活口留下的。在古代,修建陵墓跟被判死刑沒什麼區別,不光是工匠,但凡是參與的人,不管是督工還是負責的官員無一倖免,包括李誡也一樣,公元1110,李誡突然“暴斃”,不難想象,李誡被自殺之日也是這座陵墓落成之時。
更有甚者,那些不明所以就參與屠殺工匠的軍人也會被殺,這種屠殺會持續很長時間,直至皇帝個人認為沒人知道了為止,牽連數萬人僅只是保守估計。有資料顯示,秦始皇下葬後,秦二世下令屠殺的知情人多達70萬,當然,也有傻帽是自殺殉君的,可笑的是,這種人往往死不絕。也正是因為如此,唐風從來不認為盜墓賊有什麼不光彩,不義之人取不義之人的不義之財,何來心理負擔。
修建陵墓不僅勞民而且傷財,公元1063年10月,宋仁宗趙禎葬於永昭陵,調集的能工巧匠與民夫就不必說了,光是參與修建陵墓計程車兵就多達46700人。永昭陵的修建耗銀50萬兩、錢150萬貫、絲絹250萬匹,總耗費佔當時北宋國庫年收入的一半。可以想見,斥舉國一半之資修築的陵墓該是多麼富麗堂皇,當時的
送葬隊伍很龐大,光拉靈柩的就有1000多人,車馬浩蕩,綿延數十里,顯然,活著回去的人沒幾個。
張克明最後說道:“到目前為止,我們掌握的資訊就是這些。”
唐風點頭表示瞭解,他說道:“可以去現場看看嗎?”
張克明點頭說道:“沒問題,我現在就帶你去。”
一會兒之後,唐風、柳月和張克明到達挖掘現場,挖掘現場給人的感覺就兩個字,壯觀。梯形的挖掘口外寬內窄,整個墓道寬6米,長250米,向下延伸的深度是100米,唐風根據墓道坡度與長度之間的三角函式關係粗略的推斷了一下,此處地宮的深度可能要創全國紀錄了。古代的地底施工首先要考慮到通風的問題,史料記載,李斯在向秦始皇做驪山墓的工程報告時曾說,掘至油燈不可燃,說明秦始皇陵地宮至少挖掘到了缺氧的階段。
為了防止坍塌,梯形兩邊的山壁被挖成了階梯狀,張克明指著遠處一個向外噴火的地方說道:“就是這個盜洞,讓我們做成了火冢的推斷,我們也因此而暫時放棄了強制開啟墓門的打算。”
唐風一看那噴火的狀態就明白了,這個盜洞肯定已經深入了地宮內部,只有這樣,地宮內部的可燃氣體才會釋放出來,這就是伏火,有伏火的古墓叫做“火坑墓”,有些地方的盜墓者俗稱為“火洞子”。
考古文獻《長沙古物聞見錄》中出現過這樣的一段文字——一朝發洩,火轟然由生,俄頃,磷火由隙內噴出,高達五尺,嗤嗤作響,此時滿坑皆火,窯工俱葬身火窯。唐風對這事情太清楚不過,火坑墓常常會出現爆炸式的著火場面,是盜墓者聞風喪膽的一種古墓。不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盜墓者也不是沒有辦法進入火坑墓,這就是公雞破邪。
在盜墓小說盛行的今天,許多盜墓手段都被小說作者詭異化了,諸如公雞破邪、糞水除穢、父子不同行等等,其實這些詭異手段都是很有科學依據的。
公雞破邪其實是為了防毒,開啟墓葬之後,為了防止墓中有毒,盜墓者會先放一隻公雞進去,可燃氣體是肯定有毒的,公雞是打死都不願意進去的,強制塞進去也是死路一條,如果墓內有可燃氣體,那就要像現在一樣,點火把它燒盡。
為什麼會出現爆炸式著火呢?原因其實很簡單,燃燒需要氧氣,可燃氣體一旦接觸氧氣,只要碰上一點火星,就會出現煤氣爆炸那般的場面,在場之人無一能夠倖免。這些可燃氣體也不是磷火,而是有機物在缺氧的封閉環境下分解成的沼氣。
關於古墓中的伏火到底是不是反盜墓設計,學術界還存有爭議,因為他們不知道古人是蓄意將有機物放入古墓中分解還是偶然的巧合,關於這一點,唐家祖上認為,這肯定是那幫建造古墓的傢伙在搗鬼。盜與防盜永遠是矛盾的,唐家祖上在評論防盜技巧的時候難免會加入意識形態上的觀點。
在放入公雞之後,盜墓者會把洞口的光線遮住,公雞找不到方向之後就會四處亂竄,這就探測了墓穴的各個角落。等到時間差不多了,盜墓者就讓光線透進,公雞有趨光性,墓室中唯一的光亮就是挖掘的洞口,所以它還會自己回來。公雞安然回來之後,盜墓者就可以放心大膽的進入墓穴內部了。
糞水除穢是為了破解鐵水澆築的墓牆,這是利用酸性很強的糞水來鏽蝕鐵件,這種辦法可是笨辦法,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
父子不同行不是怕撞鬼,而是盜墓太危險,父子必須留下一人來傳宗接代,將光榮而又偉大的職業延續下去。
這邊正在聊天,張克明的對講機傳來了聲音,對方說道:“張教授,火勢開始減弱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