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中國是這樣衰落的:滿清齷齪的十大弊政(2/2)

作者:晴了
予適當的資金補償,然後再一步步把居民遷移出去,沿海遷界的過程與其說是移民,不如說是一次殘酷的驅趕、屠殺和掠奪。(與美國驅趕、屠殺印第安人的“西進運動”頗為相似!)東南沿海地區從宋朝開始就逐漸成為中國最富庶最繁榮的地區,而在清廷的這一暴行下,頃刻間,幾千年積累的財富和生產力化為烏有,人力也消滅殆盡!在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裡,中國從一個沿海國家,變成了一個內陸國家。它所造成的破壞和後遺症遠遠超過了一次大規模的戰爭。唯一的收穫就是使臺灣經濟一時陷入困境,為後來的康熙帝一舉平臺奠定了基礎。

九、捐官制度

康熙時,官吏已多貪汙。對於一般的貪汙現象,康熙帝以為難以根絕,每以寬大為政,不做深究。他曾說:“諸臣為秀才,皆徒步布素;一朝得位,便高車駟馬,八騶擁護,皆何所來貲?可細究呼!?”在這種優容寬縱政策之下,康熙晚年以來,吏治逐漸敗壞,官吏貪剝肆無忌憚,以致各省倉庫虧空動逾千萬。其後雖經雍正皇帝大刀闊斧,嚴刑峻法,懲治貪風,但因其統治時間太短,成效有限。到了乾隆、嘉慶時期,官場則貪汙成風,賄賂公行,吏治敗壞已極,局面不可改易。因之遂有“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之說。乾隆朝更是產生了一箇中國曆史上迄今為止最大的貪官——和珅。究其根源,主要在於清朝實行的捐官制度。康熙十三年因平“三藩”叛亂,實行捐納制度,以補軍費之不足,3年內捐納的知縣500餘人。為防止冗官擾民,規定:“捐納官到任三年,稱職者具題升轉,不稱職者題參”(《清史稿》卷87選舉志七),但在實際上無法貫徹。雍正(1723~1735)時,道府以下各官均可捐納,乾隆時文官可捐至道、府、郎中,武官可捐至遊擊。捐官制度雖然為清政府補充了一項臨時財政收入,但是使封建官僚機構惡性膨脹,花錢買來的官自然不可能廉潔,此舉遂成為招致清朝吏治敗壞的一大弊政。

十、閉關鎖國

上文說到,清朝在收復臺灣以前,曾經厲行海禁政策,嚴禁商民出海貿易,片板不許下海,犯禁者一律處死,貨物沒收入官。這種海禁政策地實施,主要是為了對付鄭成功及其子孫的海上勢力,並不是針對外國的。因此,1683年清朝收復臺灣後,逐步放寬海禁,准許對外貿易。但是到乾隆前期,針對英國等西方國家貪得無厭的要求,清政府又加強了對外貿易的限制,下令關閉除廣州以外的其他通商口岸,並且頒行嚴格約束外國商人的條例和章程,這樣便形成了所謂閉關政策。閉關政策歷經乾隆、嘉慶年間,一直延續到道光時鴉片戰爭前夕。所謂閉關政策,是指清王朝嚴格限制和禁止對外交往和貿易的政策。主要內容有三:限定一口(廣州)通商、嚴格約束外商活動、限制中國商民出海。這種政策的原因亦有三:清朝統治者的短視和無知是“閉關鎖國”的直接原因;封建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較穩定,對外來商品有較強的抵制作用,這是閉關鎖國政策的經濟根源。三是清朝統治的需要。為防止中外反清勢力的聯絡和西方殖民主義的滲透,清朝統治者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閉關鎖國政策雖然在一定時期內對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一定的自衛作用,但它畢竟是一種消極落後的政策。因為閉關政策並不能削弱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力量,反而阻礙了自己的發展,使中國喪失了對外貿易的主動權,統治者愚昧無知,妄自尊大,隔斷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拉大了中國與西方的差距,造成近代中國被動挨打的局面。任人宰割,百年國恥,其原因無疑是多方面的,但閉關鎖國當是其中的罪魁禍首!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