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中國是這樣衰落的:滿清齷齪的十大弊政(1/2)

作者:晴了
在中國歷史上,北方的遊牧民族政權進入中原後,在統治中原時,往往都有一個逐步適應漢族農耕文化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一般都伴隨著對農業生產力的巨大破壞和對漢族人民的野蠻民族壓迫。鮮卑建立的北魏、契丹建立的遼、女真建立的金、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莫不如此,清廷也不例外,在入關之初,也實行了一系列的民族壓迫政策及其他弊政,給廣大中原地區的漢族人民帶來的深重的災難,使清朝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極不光采的一頁。簡要歸納了一下,清朝共實施了十大弊政,依次如下:

一、“圈田”

在十五至十八世紀的英國,在封建農奴制解體過程中,英國新興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透過暴力把農民從土地上趕走,強佔農民份地及公有地,剝奪農民的土地使用權和所有權,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權和畜牧權,把強佔的土地圈佔起來,變成私有的大牧場、大農場。這就是英國曆史上的“圈地運動”。而在十七世紀中葉的中國,也曾發生過一場“圈地運動”,只是兩者的性質和影響有著天壤之別:英國透過圈地運動實現了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轉變,並於十六世紀中期透過資產階級革命最終建立起了資本主義的社會制度,“日不落帝國”開始昂首崛起,步入輝煌;而同時期勃興的大清王朝的圈地運動則是一次對社會生產力不折不扣的巨大破壞,毫無歷史進步性可言。入關後的滿清統治者大規模把北京周圍五百里內漢人的土地圈佔給八旗將士,而漢人則被掃地出門。實行的方式是“跑馬圈地”,即讓八旗將士快馬加鞭跑到哪裡,那個距離範圍之內的土地就全歸其所有。大規模的圈地共有三次,第一次,順治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頒佈圈地令,將凡近京各州縣無主荒田及明皇親、駙馬、公、侯、伯、太監死於戰亂留下的荒田分給諸王、勳臣、兵丁。二年九月,清廷下第二次圈地令,圈地範圍擴大到河間、灤州、遵化。直隸的順德府、山東濟南府、德州、臨清、江蘇的徐州、山西的潞安府、平陽府、蒲州因駐紮八旗兵,這些地方的無主荒田也分給他們。四年正月第三次圈地,範圍在順天、保定、河間、易州、遵化、永平等42府。三次共圈佔土地約十六萬餘傾。據史書記載,“圈田所到,田主登時逐出,室中所有,皆其有也。”(史惇《慟餘雜記.圈田》)而廣大失地的漢族農民則流離失所,四處流浪!

二、頒行“逃人法”

緝捕逃人是清初滿洲貴族推行的另一項惡政。儘管它引起漢族官民的激烈反對,清廷統治者為維護滿洲利益卻頑固地堅持,成為朝野關注的一個重大問題。逃人問題的出現由來已久。明朝末年清軍在遼東和深入畿輔、山東等地的多次戰役中,俘獲了大批漢民,他們被分賞給旗下充當奴僕。被驅迫為奴的漢人本身既過著毫無自由的牛馬生活,子孫也難以擺脫世代受奴役的命運。他們之中一部分人因走投無路而悲憤自盡,康熙初年“八旗家丁每歲以自盡報部者不下二千人”,康熙帝也說:“必因家主責治過嚴,難以度日,情極勢迫使然。”而更多的人則走上了逃亡之路,其中不少是在戰爭中被掠為奴的漢人,思家心切,盼望有朝一日能掙脫枷鎖,同家鄉親人團聚。於是,旗下奴僕的大批逃亡在清前期華北等地愈演愈烈。順治三年五月,多爾袞在諭兵部時說:“只此數月之間,逃人已幾數萬。”旗下奴僕的大批逃亡直接影響到滿洲各級人等的“生計”。清廷為維護滿人利益和自身統治,嚴厲地推行“緝捕逃人法”。雷厲風行地緝捕逃人,給漢族百姓造成了無數災難,民間騷動不安,造成了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史料記載:“國初最重逃人。逃人,旗下逃避四方者也。一丁緝獲,必牽一二十家,甚則五六十人。所獲之家固傾家而蕩產矣;其經過之處,或不過一餐,或止留一宿,必逐日追究明白,又必牽連地方四鄰。故獲解逃人,必有無數無辜者受其累。凡地方獲逃人,先解典史錄供,然後解縣。縣官視逃人如長上,不敢稍加呵叱;惟嚴訊株連之人,夾者夾,桚者桚,監禁者監禁。逃人亦暫寄監,奉之惟恐不至。蠹吏獄卒,更導之扳害殷實有家者,於中攫取貨財。逃人高坐獄中,而破家者不知其幾矣。”

三、頒行“投充法”

1645年春,攝政王多爾袞頒佈投充法。規定:第一、允許八旗官民招收貧民役使;第二、被投充的人是奴僕,主人可以買賣他們。投充法造成的結果是:滿洲貴族才不管這些漢人是否是貧民呢,他們只是在需要的時候就去任意逼迫漢人為奴。因此,任意逼迫漢人為奴的現象也隨之日漸嚴重。凡在京城三百里內外,八旗莊頭及奴僕人等,將各州縣村莊漢人逼勒投充,特別是各色工匠務令投充,以致民心不安,唯思逃竄。此舉在各地漢族人民中間引起了巨大的騷動,激化了滿漢兩大民族之間的矛盾。清初為害最烈的當屬圈地、投充法、逃人法這三大弊政。

四、頒行“剃髮令”

清初發布的強迫漢人依從滿族習俗剃髮的命令。滿洲習俗,男子均將頂發四周邊緣剃去寸餘,中間保留長髮,分成三綹編成長辮一條垂於腦後,名為辮子,或稱髮辮。四周剃去的頭髮,除為父母守喪或國喪外,不準養長,應及時剃除,名為剃髮,或謂剃頭。清入關前即令降清漢人及其他各族人民剃髮,以示歸順。順治元年(1644)清兵入關後,山海關城內軍民皆剃髮歸降。清兵進入北京後,頒令剃髮。因入關未久,根基尚未穩固,剃髮令執行並不嚴格,往往聽任降者自便。千百年來,內地漢人都留頭髮,無剃髮習慣,強迫剃髮是讓他們遵從滿洲習俗,被認為是一種民族壓迫、民族侮辱、遭到激烈反抗。順治二年元月,大順軍受挫,清軍攻下南京、蘇杭後,清廷認為大局已定,便重申剃髮令,全國各地,限定10日之內,盡行剃髮蓄辮。凡是不剃的、遲疑的、上表章請求儲存明朝制度的,一律“殺無赦”(《清世祖實錄》卷71),實行“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韓菼《江陰城守紀》上)。這加劇了民族矛盾,激起了內地漢人激烈的反剃髮鬥爭。江陰人民發誓“頭可斷,發決不可剃”,在24萬清軍攻擊下,苦戰81天;嘉定人民也組織鄉兵,據城不降,最後遭到殘酷屠殺。各地人民的反剃髮鬥爭,成為當時抗清鬥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頒佈“禁關令”

清兵入關後,多爾袞就在1644年下令嚴令禁止漢人進入滿洲“龍興之地”墾殖。這就是“禁關令”。清初滿洲人傾族入關後東北人口更加稀少,滿清統治者視東北為“祖宗肇跡興王之所”,藉口保護“參山珠河之利”,長期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與“禁關令”相關的詞彙除了“禁關令”外,還有兩個:“柳條邊”和“闖關東”。為了嚴格執行“禁關令”,從順治年間開始,清朝政府不惜代價於滿洲境內分段修築了一千多公里名為“柳條邊”的籬笆牆——滿洲長城,也稱柳條邊牆、柳牆、柳城、條子邊,至康熙中期完成。從山海關經開原、新賓至鳳城南的柳條邊為“老邊”;自開原東北至至今吉林市北的為“新邊”。邊牆以東的滿洲嚴禁越界墾殖,邊牆以西則作為滿清的同盟者蒙古貴族的駐牧地。直到歷史已經進入到了19世紀,黃河下游廣大地區連年遭災,成千上萬的農民破產,滿清政府卻禁關令依舊。於是,破產農民不顧禁令,冒著被懲罰的危險,源源不斷地“闖”入東北,這就是“闖關東”的來歷。到了清末,國際上列強步步進逼,尤其是沙俄對東北虎視眈眈。在此形勢下,清廷不得已於1860年在東北區域性馳禁放荒,1897年全部開禁,至1910年東北總人口增至1800萬人。民國建立後,“闖關東”的洪流仍然源源不斷,新中國成立前夕達到近4000萬人。

六、殘酷的屠城政策

在中國歷史上,異族進攻漢族統治區時,往往遭遇激烈抵抗,為報復和洩憤,也為了懾服漢族人民,經常對被征服地區的漢人實行極為野蠻的屠殺政策,最為慘烈的莫過於元初蒙古統治者和清初的滿族統治者對漢人的大屠殺。在清朝軍隊對於中原地區的征服過程中,無論是城鎮、還是農村,百姓如不順從清王朝,敢於抵抗的,破城之後,一概將百姓屠殺殆盡。最有名的是“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此外還有江陰之屠、崑山之屠、嘉興之屠、常熟之屠、蘇州之屠、海寧之屠、廣州之屠、贛州之屠、湘潭之屠、大同之屠、四川之屠等等。殺戮情形,目不忍睹,慘絕人寰!有史料記載,明朝萬曆時候官方納稅人口數接近六千萬,納稅人口不包括婦女兒童以及文官和軍人,所以保守的估計全國人口在兩億人左右。到清順治年間納稅人口數(丁)在兩千五百萬左右,總人口充其量也就在八千萬左右。巨大的人口損失除明朝末年的農民戰爭外,相當大一部分是由清初的屠殺政策造成的!

七、大興*

清朝南侵以來,對中原漢族不但在軍事上予以殘酷殺戮,經濟上大肆掠奪破壞,而且在思想文化領域更是推行文化專制主義,大量炮製*,大搞文化壓迫。早在清軍入關不久,清廷就開始了對漢族文化的壓迫摧殘。1649年,清廷規定:“自今闈中墨牘必經詞臣造訂,禮臣校閱,方許刊行,其餘房社雜稿概行禁止”,這就是最早的言論審查專制。文字愈多發生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間,總數不下百十餘起。康熙(1661—1722年)時期,先後發生20多起*。這其中震動比較大的是莊廷壠《明史》案,1711年戴名世《南山集》案。總的看來,康熙當政時期對知識分子採取懷柔和寬容政策,統治者還沒有把*當作鎮壓反清知識分子或者漢族士大夫思想的一種有意識的政策。當時刊行的顧炎武詩文集、王夫之的《讀通鑑論》等都有明顯的強烈的民族情緒,都未被追究。雍正皇帝在位(1723—1735年)時間雖短,有案可查的近20起。雍正即位初期,幾起*都是統治集團內部權力鬥爭的副產品而出現的;雍正後期,幾起*轉向鎮壓漢族知識分子反清思想和民族氣節。此後的*出現了兩個新的動向:一是*被有意識地用作壓制漢族知識分子民族意識和民族氣節的重要手段;二是告訐蜂起,多數*都是自下而上的舉發。一些地方官吏以查出犯忌文字為邀功之路。乾隆皇帝在位(1735—1795年)時先後發生*100多起,尤其集中於乾隆中期,是三朝中文網最密、文禍最多的時期。乾隆大興*的目的是藉此徹底消除漢人的反清民族意識。實際上,大多數因*受害人並沒有傳播反清思想。一部分人只是一時性起抒發對剃髮易服的一絲不滿,對明朝的一些眷戀,對自身境遇的悲嘆。更多的受害者純粹是統治者望文生義、牽強附會、捕風捉影的結果。乾隆朝的*達到瘋狂、殘酷與荒唐的地步。*的危害:一給思想文化、士人風氣帶來惡劣影響。讀書作文動輒得禍,文人學士只好泯滅思想,丟掉氣節,或者死抱八股程式,背誦孔孟程朱的教誨以求科舉入仕;或者遠離敏感的學術領域,遠離現實,把全部精力用於訓詁、考據的故紙堆中,史稱乾嘉之學。二*敗壞了官場風氣。清朝官員大多數是科舉入仕。作為文人,他們有可能成為*的犧牲品;作為官僚,他們又是*的製造者或幫兇。他們一方面不願意自觸文網,身死家破;另一方面不願因為貫徹皇上諭旨不力,不能嚴究文字之責而獲罪。於是他們只有向著謹小慎微、沒有思想、沒有節操的方向發展。

八、遷界禁海

遷界禁海是清朝初期實施的又一項暴政,主要是在康熙年間,時間大致在順治末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收復臺灣)左右。由於清朝統治者的刻意隱瞞,這方面的歷史資料相當缺乏,即便有個別涉及也是大多輕描淡寫,一筆帶過,語焉不詳。(記得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曾有涉及,有一段福建總督姚啟聖動員福建沿海居民遷移的鏡頭。)實施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從鄭氏手裡奪回臺灣。為孤立臺灣,清政府規定沿海30裡的居民內遷,片板不準下水。先是在福建沿海實行,後又推廣到廣東和浙江沿海。清政府劃定一個瀕海範圍(從最初的瀕海三十里左右,到後來的四十里、五十里、乃至到二三百里不等),設立界碑,乃至修建界牆,強制處在這個範圍內的沿海居民遷移,有敢不遷移的,殺無赦,有敢越界的,也殺無赦。總之,讓距離海邊三十里到二三百里不等的整個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成為一個無人區。按照《南明史》的記載“廣東遷徙沿海居民在康熙元年二月,清廷派科爾坤、介山二大臣巡視海疆,“令濱海民悉徙內地五十里,以絕接濟臺灣之患。於是麾兵折界,期三日盡夷其地,空其人民”。康熙二年“華大人來巡邊界,再遷其民”。“甲寅(康熙三年)春月,續遷番禺、順德、新會、東莞、香山五縣沿海之民”。“初立界猶以為近也,再遠之,又再遠之,凡三遷而界始定”。沿海遷界的過程也不象現在的三峽移民那樣,先安置好移民的落腳,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回目录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