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55【南下】

作者:汪公子在年
北京體育館始建於1954年,是新中國成立後建設的第一座綜合性體育館,位於天壇和體委大院之間,總佔地面積4334平方米,是當年蘇聯的專家幫忙設計的,所以體育館的整體外形顯露出濃郁的歐式風格。

在人民大會堂落成之前,體育館不僅是運動員們平日訓練的場所,更是承擔氣了國家大型會議、領導人接見外賓的任務。

時至今日,隨著工人體育館、首都體育館等多座大型綜合性、多功能的體育館落成,這座北京體育館已經漸漸地失去了曾經舉足輕重的地位。

往日響著運動員們各種口號的體育館,也是漸漸的落寞下來,近幾年更是逐漸開放,成為了市民們健身鍛鍊的場所,只需要買上一張門票,就能進來打球、游泳。

不過最近幾日,體育館內卻是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每天都有大量勁爆的音樂聲從體育館內傳出,引起了路過老百姓們好奇的目光。

“對,音響放在那就行了。”

“小張,你那橫幅掛歪了,往右邊偏一點,再右邊一點……行,行了,就這樣,正正好。”

“……”

體育館內正有十幾個人在忙著掛橫幅、擺音響,主持演唱會的崔建,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忙的是頭昏腦眩,恨不得一個人掰成兩半來用。

“崔哥。”

突然,身後有人叫他,崔建回頭一瞅,頓時樂呵道:“燕歌你今個怎麼有空來了?是來看薛克他們彩排的?”

李燕歌笑了笑:“這不聽說後天演唱會就要開始了嗎?就想著過來看看他們排練的怎麼樣了。”

“行,薛克他們在籃球場排練,你自己過去吧,我這邊還有事。”崔建嘆了口氣道:“你是不知道,亞運小組的人把事全交給我來,這幾天忙得我頭昏腦眩的,早知道辦一場演唱會這麼複雜,我就不弄了。”

“哈哈,崔哥你這是能者多勞嘛。那行,我就不打擾你忙了。”李燕歌聽崔建口頭抱怨,可面上卻是喜笑顏開,一看就知道樂在心裡。

北京體育館分泳池、籃球場、排球場等十幾個區域,面積都不算很大,這次演唱會擺在了比賽館,那裡差不多能容納五千人。

走了一會兒,來到籃球場外面的走廊時,李燕歌看到門口圍聚了不少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想來應該都是來體育館內來看熱鬧的。

還未進入籃球場,就聽到裡面響起了竇大偉的歌聲:“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年少的心總有些輕狂,如今你四海為家……”

“這歌還挺好聽。”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還別說,這詞寫的可以啊,像詩一樣。”

“……”

圍聚在籃球場門口的老老少少,透過玻璃窗看向屋內的幾人,對他們方才演唱的歌曲評頭論足。

李燕歌擠開人群,進了籃球場內,入目的就是竇大偉拿著話筒站在最前面,身後的薛克、方援朝、劉文和田振南四人,則是在用心的表演樂器伴奏。

薛克是最先看到李燕歌進來的,正想著讓竇大偉停下來,先別唱了,可李燕歌使了個眼色,擺擺手,那意思好像是讓他們繼續排練。

見此,薛克幾人便繼續表演下去。

曲子不長,三四分鐘的時間,不一會兒就結束了。

薛克放下貝斯,笑著走過來道:“你今個怎麼有空過來?不在家忙著寫曲了?”

“有點事找你們。”李燕歌回身望了眼外面圍觀的人群,拉著薛克往籃球場中央走了走,“等演唱會結束,陪我去一趟南方怎麼樣?”

“南方?”薛克一怔。

問詢湊過來的竇大偉幾人,聽到李燕歌說去南方,都是一臉詫愕:“燕歌,你去南方幹嘛?”

李燕歌看幾人都過來了,想了想,這件事還是得跟他們四人說一聲才行:“前幾天我幫你們問了問寶麗金,那邊給出的答覆,想來薛克已經跟你們說了。我這次去南方,就是解決這件事的。”

薛克道:“你在南方也有認識的唱片公司?”

“沒有。”李燕歌搖搖頭。

“那你去南方幹嘛?對了,你還沒說是去深圳,還是去廣州?”

提及這兩個地方,方援朝流露出一絲嚮往道:“之前聽一個樂隊的哥們說,深圳和廣州那邊發展的很快,一場表演下來,一晚上一個人最少能分到一兩百。”

劉文一驚道:“一晚上能拿這麼多?”

方援朝點點頭:“那還有假?人家可說了,廣州、深圳那邊都是有錢人,還有很多港商,去夜總會消費一晚上,最起碼都是上千起步。”

“行了,說正事呢!”

薛克瞪了兩人一眼,轉頭看向李燕歌道:“燕歌,你繼續說,去南方能聯絡到唱片公司?”

李燕歌道:“差不多吧,不過不是聯絡唱片公司,而是聯絡看看有沒有能夠錄製、生產磁帶的工廠。”

“你聯絡這個幹嘛?”

“也沒什麼。”李燕歌一本正經道:“就是我想自己成立一家唱片公司。”

“你自己開公司?!”

眾人詫愕不已。

“嗯,自己開!”

對於薛克、竇大偉等人來說,開一家公司是多麼大的事情,一般人根本沒這能耐,不過對於李燕歌而言,成立一家公司不敢說有多簡單,但也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麼困難。

隨著1984年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後,國內漸漸的出現了私營企業。

不過這些私人企業大都是選擇掛靠在某個集體組織或者國營企業,在老總還未南巡前,私人想要開一家公司是很難的,這也造成了大家認為開公司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當然,個體經營戶是不算在內的。

李燕歌去年在老家辦培訓班的時候,就去工商局瞭解過這方面的事情,這些天他也四處找人打聽了一下,掛靠在某個集體或者國營單位是很常見的事情。

至於廣州那邊作為經濟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成立公司應該是比較容易的,不過李燕歌一沒資本,二沒人脈的,想要在廣州開唱片公司的可能不大。

所以李燕歌經過再三思量,心裡有了兩個想法,一個是想辦法把公司掛靠在學校名下,第二個就是去深圳過海到香港那邊去成立一家公司。

到時候以“港商”的身份,輾轉到廣州那邊,與當地的一些唱片公司合作。

...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