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戰死,兵馬大損,劉備陳兵城外,孫權不敢在曲阿久停,同意張昭和張紘留下安葬兄長孫策,自己帶著朱治呂範和孫輔周泰等人,率領五千兵馬離開曲阿,急往丹徒。
劉備這一戰也損失了近三千人,不過斬殺了孫策,算是大勝了。
高順和張飛甘寧帶兵衝殺在前,但立下大功的人卻是許褚,是他砍下了孫策的首級。
據報,城中之人奉孫權為主,孫權帶領兵馬離開曲阿,逃往丹徒,看樣子是準備要退往廬江。
不過張昭和張紘沒有跟隨離開,而是留在曲阿,要好好安葬孫策。
劉備和周平得報大喜,張昭和張紘沒有跟著孫權走,說明他們不願意輔佐孫權。
“先生,你甚識人,可知孫權為人如何?”劉備對周平問道。
周平答道:“孫權此時尚且年少,只有十七歲,據平所知,此人勇不如孫策,並無領兵打仗之才。只是,此人頗善用人,不可小覷。”
其實在周平看來,孫權雖然有許多缺點,但在知人善用方面,他卻是個高手。
他用周瑜而赤壁敗曹操,用呂蒙而荊州斬關羽,用陸遜而夷陵敗劉備,還有其他將領,他都能善以任用。
只不過,現在孫權可用之人並不多,甘寧魯肅太史慈,還有諸葛瑾和徐盛,已經是劉備的人。
韓當陳武和蔣欽,還有吳景和孫賁皆已戰死,尤其是沒有了周瑜,張昭和張紘又不願跟他走,可以說,孫權之力已是甚弱。
而且,以他為主,跑到廬江,肯定不受袁術待見,孫氏已經不能給劉備帶來很大威脅了。現在只需要繼續向廬江進兵,滅了袁術,揚州就是劉備的了。
劉備率領兵馬進了曲阿城,和張昭張紘一起,厚葬了孫策。
正想領兵去追擊孫權,斥候回報,說是孫權已經和屯守丹徒的程普一起,率領八千兵馬乘船逃往廬江。
此時陳登派人來問,要不要追擊孫權。
“孫權有八千人馬,又有程普領兵,恐怕不易取勝,先不要去追。他們逃往廬江,必定會遇上江夏水軍,正好讓他們兩軍相鬥,我們坐收漁人之利。”周平說道。
劉備深以為然,讓陳登先退守廣陵,不要去追擊孫權。
同時派高順帶領三千兵馬進屯丹徒。
而在安葬孫策之後,張昭拒絕了劉備的挽留,去了會稽,張紘同樣拒絕了劉備的闢用,回到廣陵安居。
“張子布、張子綱皆徐州大才,他們捨棄孫權,卻也不願佐助於我,可惜啊!”
對於張昭和張紘的拒絕,劉備覺得非常可惜,可是也沒辦法,不可能強留他們在身邊。
周平勸道:“主公,張子布和張子綱,二人本為孫策之屬,如今孫策已亡,二張雖不欲追隨孫權,若此時佐助主公,或會讓人以為他們有出賣孫策之嫌。主公若要得此二人佐助,則須等待些時日方可。”
聽了周平勸語,劉備心中稍解:“先生所言亦是,是孤過於心切了。”
“孤欲讓麋子方出任吳郡太守,先生以為如何?”劉備又問。
這個問題讓周平出乎意料。
孫權逃走,孫策任命的吳郡太守朱治也跟著走了,劉備肯定要重新任命吳郡太守。
本來周平已經想要跟劉備提起這個事情,不過周平是想提議讓李佳出任吳郡太守,然後讓魯肅或劉馥出任九江太守。
吳郡是孫氏家鄉之地,而且世家大族極多,賊寇也多,不易管理。
目前來看,李佳較有智謀,是個比較好的人選。
可是劉備現在主動提出要讓麋芳出任吳郡太守,怪不得劉備之前會讓麋芳領兵去佔吳縣,原來他早有此意。
主公都這麼說了,周平也不好反駁,況且麋芳又是劉備的姻親,是劉備比較信得過之人。
“主公,吳郡乃孫氏根基之地,人心難服,極易為亂,若以麋子方為太守,可同時任命高伯平為吳郡都尉,令他二人共治吳郡,似乎較妥。”
以麋芳一人來治理吳郡,周平覺得很難治好,如果再讓高順當吳郡都尉,或許就容易多了。
劉備臉上笑容微滯,僵了一下,說道:“孫權與袁術未滅,孤正是用人之際,高伯平善於統兵,須隨孤征討廬江。吳郡雖亂,然而孤相信子方必可將吳郡治理好,由他一人任為太守即可。”
周平忙道:“主公作主就好。”
他知道,劉備說讓高順追隨去征討廬江只是藉口,實際上是不想讓高順分了麋芳之權。
都尉治兵,如果讓高順出任吳郡都尉,麋芳便只有治民權,治兵權將會交給高順。
雖然劉備也信得過高順,但他更希望將權力完全掌握在麋芳手中。
劉備正式上表麋芳為吳郡太守,讓他仍舊統領三千兵馬屯守吳縣。
建安三年八月,據斥候回報,孫權的人馬果然在牛渚一帶遇上黃射的水軍,兩軍激戰,周泰躍上敵船,斬殺黃射,陳宮帶領殘兵逃走。
孫權繼續逆江而去,不過據說孫權不是退往廬江,而是要逃到豫章。
此時從幽州也傳回訊息,曹仁和徐晃帶領兩萬兵馬,和袁紹的兵馬一起攻打公孫瓚,即將攻破公孫瓚的易京。
這個訊息讓劉備和周平都感到緊張。
“公孫伯圭若是被滅,袁曹恐將聯兵來攻徐州,主公,咱們當儘快攻下廬江,然後回兵護徐。”
劉備點點頭:“袁曹合力而攻,伯圭縱有易京堅壘,也必會難守,若他們合力攻我徐州,徐州危甚啊!還有孫權,他若退往廬江,孤倒可無憂,他逃往豫章,若奪佔豫章,日後必是孤之大患啊!”
“咱們已歇息多日,當速往歷陽,先擊黃蓋,再與雲長合兵攻奪廬江,則袁術必滅。”周平說道。
劉備同意周平的提議,當下帶著眾將,還有一萬五千兵馬,離開曲阿,去往歷陽。同時又派人到丹陽城,讓太史慈只留下兩千兵,派出三千兵馬隨劉備同往歷陽。
與此同時,孫靜已經派人趕到歷陽,親手交給黃蓋一封書信。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