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直接下訂單採購腳踏車車架以及飛輪鏈條等部件,很快就傳送了過來。
宋應星放下大壩那邊的工作,來這邊兒指揮組裝這些人力螺旋槳。
現在大壩那邊已經上軌道了,技術人員和工頭按照既定的計劃,有條不紊的開展工作就行,每件事都有專人負責,不用宋應星事事躬親。
十條大型漕船已經拖了過來,正在甲板上橫向安裝工字鋼結構,然後再兩舷外側安裝推進器。
一側二十臺,兩側一共是四十臺,再加上尾部的五臺和船舵。就基本改造好了。
安裝還是非常方便的。
本來楊凡以為直接用螺栓直接固定到船板上就可以。一開始楊凡想直接安裝在船舷側面的木板上,宋應星研究了一下感覺不行。
船板的強度太低,這樣用不了太久就會被不斷變換方向的的力量,弄得開裂,把螺栓脫出來,船板是木質的,船板漏了,船也給弄報廢了。
最好的辦法還是在甲板上橫向安置鋼架,把推進器安裝在鋼架上,這樣才保險。
楊凡聽取了宋應星的意見,先用十條漕船改造一批。
安裝很快,天黑時就基本都弄完。
第二天一早,這十條船從運輸處弄來了足夠的船伕,開始下水試航。
順流逆流,滿載和空載都試驗了一下。
在河裡跑了足足一天。
最後統計發現,
順流能跑到七八節的樣子,逆流滿載最低只有兩節半,
最快能到四節。平均三節差不多的樣子。
雖然慢些,
但是能用就解決了大問題。
這些漕船,
一條可以運載八百擔左右的貨物。運力遠遠超過馬車。
明代一擔合今天120斤,八百擔大概是48噸的樣子。
因為安裝推進器材和固定用的鋼材耗費了一些重量,
大概可以運載45噸的貨物。
這個運力,已經非常驚人了。
只不過以前這些船是搖動船櫓來推進,或者水手撐杆推進的。
現在都改成四十五個人,
靠踩踏腳踏車的飛輪來帶動。操作人員增加很多。原來的漕船,只用十個人就可以操作,逆水行舟時就用縴夫。
現在人員雖然增加到五十人,不過屬於自主動力航行。不再需要縴夫,使用的彈性更大,
理論上那裡都可以去。
順流的時候不用這麼多人,
可以輪換休息,
逆流時,
就需要全體出動,一起踩踏來驅動,如果人員疲勞了就靠近河岸邊下錨,停下來休息一下然後繼續出發。
或者採取兩班倒的方式,每次用一半的人,這樣速度會下降到兩節不到,
大概時速三點四公里左右。
試航成功後,把這十條改造好的人力漕船交給水運大隊運營。以後就不再需要和縴夫們打交道了,可以自由的在薊運河和海河流域上下航行。
楊凡後續根據需要,再改造一些投入使用,
基本就可以滿足需求。
第二天,
黃三帶著五百士兵,以及輜重登上了這十條船。
楊凡已經開始擴軍,
利用團練老兵做軍官,
招募新兵。
一千五百個老兵集體升為伍長。每個人帶四個新兵,加上原有的軍官楊凡把軍隊擴大到了九千人。
重新編為三個團。每個團三千人,
下設五個營或者大隊。編制和以前一樣,還是五百人一個大隊或者叫營。
每個營分為五個百人的中隊。下面還是設立三個小旗。每個小旗分三個夥,一個夥分兩個伍。
谷叏 這三個團對外要有一個合理的名目。
一團對外稱為家丁團,團長磨桌。
二團稱為興禾團練,
團練使張疙瘩。
三團對外稱為亂石灘守禦千戶所直屬團。掛在守禦千戶所總部下面,團長驢蛋。
守禦千戶所,
楊凡利用原有的人員和最近北直隸都司派過來的三百多個武官,把架子搭了起來。
招募了流民分了土地,用水車提水灌溉,開發荒地,基本把三個千戶所從新完善起來了。但楊凡就沒指望他們能打仗。原來的亂石灘百戶所軍官都升為百戶和小旗。安插進新的千戶所裡。
雖然皇帝沒有給楊凡劃撥原來遵化衛的下屬千戶所,但是,北直隸都司還是把遵化西邊的荒地直到薊州交界都給了楊凡。
這裡也改稱沙河守禦千戶所。
沙河千戶所在沙河的北岸靠近遵化的位置上,和楊凡的土地隔河相望。這些衛所兵楊凡讓他們自給自足,按照大明的規矩上繳屯田籽粒。
訓練和裝備什麼的都是按照大明的來。早期楊凡顛覆一些,自己開鐵廠的,武器什麼的也不算什麼。以後打下糧食在補給楊凡就行。
這裡的地是之前兩個千戶所的,但是早都荒蕪放棄,這次都司劃給新成立的守禦千戶所,遵化這邊也沒有什麼意見。
這次劃分完畢後,楊凡就和遵化那邊基本沒有什麼關係了,本來守禦千戶雖然比衛低半級,楊凡在遵化衛是指揮同知,但他的守禦千戶所直屬於北直隸三司之一的都指揮使司。
和遵化衛沒有統屬關係,兩家說白了就是各管各的。
楊老爺在遵化這一帶半年內招撫了三十多萬流民,官職也想火箭一樣竄起來,聖眷正隆,在當地有很大的聲望。
楊凡一開始招兵,立刻就吸引了大量的適齡青年報名。
不過這一次待遇可沒有原來的高了。
一個月三兩銀子那批人都當了軍官,新招收計程車兵月薪只有三錢銀子。績效獎金另有兩錢銀子。合計每月五錢銀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績效部分要看你的表現,能拿到多少是有嚴格的規定的。達到每一項都有相關的錢。
儘管待遇降低了,但是仍然遠遠高於此時的衛所兵和營兵。營兵明面上是三錢銀子一個月,
實際上根本拿不到,只有一半左右,還經常欠餉,鬧出兵變之類。
這個待遇至少是營兵的三倍左右。
這十條船改造完成後,航運出成立了草原航線科,
專門負責今後和草原的運輸。
草原上的牧民其實有很大的和內地貿易的需求,
一邊都是透過邊境官辦的榷場,或者透過朝貢貿易。
草原上的物資嚴重匱乏,如果楊凡可以自行打通一條航線,那真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像那些晉商什麼的用駱駝運輸,他們弱爆了。
楊凡在成本上能競爭的讓他們賠掉了褲子。
這塊土地楊凡決心要牢牢把住,明年清軍就會攻破大安口等長城多個關口,入侵關內,這塊土地在清軍入侵路線的西面側翼,可以威脅清軍的後路,有很大的戰略價值。
楊凡後續就會把三千新招募的騎兵都運送到哪裡去,在草原上組建騎兵,然後向西擴充套件。
因為漠南蒙古的西部是實力很弱的一些部族,正好適合楊凡現在的力量逐步蠶食。
黃三現在已經積功升為營長了,這次他帶著他的營,到這塊草原上先行穩定形勢。
然後,用後續運來的水泥和當地的石塊修建堡壘。把這塊地牢牢的握在手裡。
今後楊凡的騎兵部隊就在這裡組建和訓練,只有草原上稱雄的騎兵,才是真正能打仗的騎兵。
/
請記住本書域名:。文學館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