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蒙恬不假思索:“以臣來看,必然是三川郡風波平息,三公子特來向王上交付灞上大營兵符。”
蒙恬清楚,歷代秦王對於兵符的看重,而他也算是瞭解嬴高,他清楚這位三公子是一個聰明人。
自然清楚,兵符對於一個公子意味著什麼,那根本就是奪命的毒藥。
“哈哈……”
大笑一聲,秦王政:“你我拭目以待,就知曉公子高此來意欲何為!”
“諾。”
……
“王上,三公子求見!”趙高匆匆而來,對著秦王政肅然一躬,道。
“傳!”
……
嬴高本就在門廊之下,自然是聽到了秦王政的聲音,對著趙高點了點頭,嬴高對著秦王政:“兒臣嬴高拜見父王,父王萬年,大秦萬年。”
“坐!”
站起身來,嬴高這才對著一旁的蒙恬點了點頭示意:“高,見過蒙將軍——!”
“蒙恬見過三川郡郡守!”
如今的蒙恬與嬴高同級別,而且嬴高貴為大秦公子,蒙恬在態度上,也頗為尊貴,把嬴高當成了同輩之人。
……
“父王,此乃灞上大營十萬大秦銳士的兵符,兒臣已經無用,特來向父王交還!”嬴高剛一落座,連忙取出兵符,道。
“嗯。”
微微頷首,秦王政示意一旁的趙高:“收下去!”
“諾。”
將兵符交出去,嬴高突然間感覺到渾身一輕鬆,隨及對著秦王政,道:“父王,兒臣此行入咸陽,是有一些事情,想要得到你的支援。”
“哦?”
秦王政深深看了一眼嬴高,然後對著蒙恬一笑,他就清楚嬴高入咸陽,絕對不會是為了送還兵符。
他太瞭解嬴高,嬴高基本上都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王上,臣家裡還有點事,臣就先行退下了!”聽到嬴高這樣說,蒙恬連忙站起來,道。
“蒙將軍,不必如此!”
嬴高對著蒙恬一笑,隨及搖了搖頭:“就算是你此刻去了,我想父王也會找群臣商議的。”
撇了一眼嬴高,秦王政也是一揮手,道:“蒙卿,坐下!”
“諾。”
……
重新落座的蒙恬眼底飄過一抹激動,他心裡清楚,秦王政與嬴高這樣做,說明沒有將他當做外人。
秦王政在王座之上,對於蒙恬的神色變化收入眼底,這一刻,他對於嬴高很滿意,他這個兒子,雖然只有八歲,但是人情世故方面,堪稱人精兒。
“父王,這是兒臣心中所想,你和蒙將軍看一看,看兒臣那裡想的不合適……”嬴高將封好的銅管遞給秦王政,道。
“嗯。”
擰開銅管的一端,秦王政翻開羊皮卷,瀏覽了一會兒,神色微微變得肅然:“蒙卿,你也看看!”
“諾。”
一時間,書房之中,相顧無言,都在等蒙恬。
……
“你要編書?而且是醫,農?”
等到蒙恬放下羊皮卷,秦王政望著嬴高一字一頓,道:“你可想過,你是我大秦公子,在大秦戰功是第一位的。”
“孤讓你拜師王翦,就是為了讓你在軍中能夠立足……”
這個時候的大秦朝野上下,對於文治還不怎麼在意,而且經歷過了《呂氏春秋》一事,對於這些事有些敏感。
“父王!”
嬴高神色肅然,對著秦王政一拱手,道:“父王有志於天下一統,如今我大秦有虎狼之師,號稱天下第一諸侯。”
“但是,在文化方面,我大秦之土,就是一片荒土。”
“在如今的山東六國之中,形成了崇尚儒家的齊魯文化,而在南方形成了崇尚巫鬼的楚文化。”
“但是,我巍巍大秦,未來的中原之主,卻除了森嚴秦法,一無是處。”
“天下自然需要馬上取,可是父王,你只想了統一天下,你想過統一天下之後,我大秦何去何從了麼?”
“轟!”
嬴高之言,猶如暮鼓晨鐘,讓秦王政與蒙恬一愣,隨及秦王政目光一變:“對於此事,你有何想法說,若有錯誤之處,孤既往不咎。”
在這一刻,秦王政赫然發現,嬴高提及的這個問題是大秦群臣從未意識到,從未想過的一個問題。
而且對於大秦而言,分外重要。
見到秦王政敏銳的察覺到這件事的重要之後,嬴高心中一喜,只要秦王政察覺到重要,就會有可操作性。
“諾。”
微微頷首,嬴高喝了一口長案之上的茶水,道:“父王,兒臣在三川郡突然意識到這個問題。”
“天下需要大秦銳士,需要馬上取,但是治理天下,必然是需要大秦官吏,文治天下,才能修養生息,讓中原六國之民歸心。”
“而在這其中,需要一個核心的價值觀,需要有一個讓天下人認可的價值觀,治理天下,終究是讀書人的事。”
“所以,文化的興盛,是一個國家強盛的一部分。”
“兒臣,打算在三川郡來辦一所學校,開設國學,醫學,格物,農學,甚至於軍事,縱橫六科。”
“只不過,現在是大爭之勢,軍事與縱橫關係重大,所以兒臣摘除,只剩下了四科。”
“繼續說……”
聽到一半的時候,秦王政見嬴高不說了,忍不住催促,道。
放下手中的茶盅,嬴高:“國學以培養熱愛大秦,忠於王上,為大秦強盛而奮鬥的思想,以及培養學子治理地方之能。”
“醫學,培養一大批大夫,不管是軍中,還是民間,生老病死都需要,有利於提升國人的幸福感。”
“我大秦以耕戰立國,大秦銳士席捲天下,所以在農學之上,培養一批人,很有必要。”
“兒臣將奇巧淫技以及墨家機關,公輸家族的技能,稱之為格物,若是培養出能工巧匠,必然能讓我大秦銳士的攻城器械更加強大。”
……
良久之後,秦王政眼底深處掠過一抹震撼,但是在瞬間收斂:“高,兵學與縱橫有設定的必要麼?”
聞言,嬴高輕笑一聲:“父王,凡從學校畢業的學子,必然是有真才實學之輩,將會會在地方,朝廷,軍中生根發芽。”
“而國學是學校每一個學子必須學習的,而且兒臣以為由父王擔任一校之長,如此一來,畢業學子,皆父王門生。”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