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31章 琉璃變玻璃,很難,但咱還有招

作者:晴了
“這小婿還在寫,還沒寫完呢……”

“哦……”李叔叔的目光有點遺憾,砸巴砸巴嘴,理了理鬍鬚緩言道:“嗯,既如此,若是寫出了,便交於治兒慎兒。這東西,雖非史書,然其中的妙處,卻也能讓人眼前一亮,細細品味。呵呵,當為佳品。”

“小婿遵命。”李叔叔不好意思說自個要看,拿自己兒子來當擋箭牌,說明臉皮還不夠厚,還需要加強鍛鍊。

李叔叔又拉扯著我胡亂瞎吹幾句,藉口政務煩忙,溜了,剩下我跟倆位小王爺大眼瞪小眼。

“不關我的事,再說了,我父皇可是喜歡得利害,你來之前,一直稱讚裡面的各種計謀於國非常有用,故事也比陳壽的《三國志》精彩還說裡面有些東西,很適合皇家子弟閱覽借鑑。”

“哦,你父皇真是這樣說的?”原本正凶神惡煞的本公子轉怒為喜,難得啊,瞎忽悠出來的一本小說都能得到這位開國明君的誇獎。雖然咱記不太全了,可是經過了本公子不偏不倚的端正態度進行了藝術加工之後,更經過了宮女姐姐的潤色,比起羅版的《三國演義》,房版《三國演義》更具有可讀性和鑑賞性,藝術價值和政治價值更步向了一個更高的層次,更加的客觀和中立,但是,並不影響其文學娛樂性。

“俊哥兒,您也用不著笑成這樣吧,黑著兩眼圈,笑起來讓人怪害怕的。”李治擠李慎後頭,戰戰兢兢地提醒我。

“……”實在是不想跟這小傢伙廢話,生怕壓不住自己的火頭,又上演皇宮裡抽王爺的一幕大戲。用下巴示意倆小傢伙繼續努力用功讀書,本公子在他們的屁股後頭轉悠,想瞧瞧他們的身上有沒有佩戴李孝德所說的琉璃,倆小傢伙被我瞧得坐立不安。李慎在李治的慫恿下鼓起勇氣開了口:“俊哥兒您在看什麼?”

“琉璃。”我的回答很簡潔,李慎的動作也很簡潔,直接從懷中取出了一方晶瑩剔透的七彩石子遞我手中。

“這就是琉璃?”我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不光晶瑩剔透,形狀似淚滴,五彩蘊然而流轉,偏偏又不影響其透明度,賣糕的。這是啥子技術?——

“這便是琉璃,又稱五彩石,俊哥兒沒見過?”李慎問道,表情很驕嫩:“這是父皇於我七歲那年賜給我的,治哥原本也有,可惜……”李慎一副惋惜的嘴臉看向李治。

“是啊,可惜,不小心給碰壞了。”李治的表情很是沮喪,看樣子這東西的珍貴之處除了極具觀賞性之外,更在於它的數量極其稀少。

“這東西是燒製出來的?”摸了摸,手感溫潤若玉。若不是親眼見到這玩意,還真不敢相信漢民族對於華麗與美的追求簡直是到了極致極致甚至近乎變態的地步,這東西跟那天吐蕃大相祿東贊呈到我跟前的琉璃珠子比起來。確實如李孝德所言,米粒比之日月,怕是用價值連城來喻此物亦不過為。

“這東西,做起來很困難吧?”我有些遲疑,後世的工藝怕也很難達到這樣的水準,真是對咱們漢民族祖先的智慧太敬仰了。

“正是,就連父皇,身邊也不過十餘件,此物只專於皇家之用,我也曾聽父皇說過。其中的精品,更是萬金也難求一得……”李慎這話,讓我完全喪失了想把皇家琉璃工藝轉為民用的希望。伸手交還給李慎,靠在榻上蹺起了二郎腿:“呵呵,就是瞧著新鮮,新鮮而已,這麼貴重的東西,常人拿來也沒用,還不如換金銀錢帛來得實在。”此言一出,倆剛才一臉自得的小王爺皆一臉黑線。

“俊哥兒你……”李治裝大人狀搖頭,一副明珠暗投,很是痛惜地表情,沒功夫理這傢伙,心裡細細一盤算,按著李慎的說法,這事件怕是比水晶片貴上千百倍不止,用來做望遠鏡的材料,不能說是浪費,只能說是奢侈,或者敗家才可以形容,看樣子,還得去找找胡商,決定了,匆匆地佈置了道與三國有密切關係的作業題目:論漢朝的興亡及與五胡亂華的因果關係,就丟下倆愁眉苦臉的小王爺離了宮,直奔回了進奏院,告訴李孝德,無論如何,不管他們用什麼手段,重金聘請也好,或是綁架勒索也成,總之一句話,必須給本公子搞個懂得煉製琉璃的胡人來。

“公子到底是要做什麼?”李孝德很不理解一位發明家兼科技工作者兼欲發家致富的穿越青年那種對於玻璃製品的狂熱勁頭。有了玻璃製品,不僅僅在經濟上,在科學上,也能加速其進步,想想那些試管,那些燒杯,如果沒有那些東西,哪裡來的化學家?這就是為什麼前期的中國科技高於世界一籌,後期卻落後於世界的原因,玻璃製品對於化學家來說,可以用助燃劑、加速劑和翅膀才能形容它對化學的推動力。若是中國在開發出琉璃製品的當時,繼續進行深加工,發掘其用途,道士們如果早日拋棄那些黑不溜秋的罈罈罐罐,改用精良的玻璃製品來進行他們的化學試驗,那麼,中國很有可能早幾百年就進入了偉大的生物武器製劑大國,嗯,好像歪歪過頭了。還是先想法子搞個懂得煉製琉璃的胡人來才是正理。

“反正此物於國於民皆有大用,具體的,乃國家最高機密,我不便洩露,不過此事。”我擠到李孝德跟前,虎目圓睜:“給你一個月時間,如何?!”

“一個月?”李孝德眼球狂轉了好半天:“也倒不用,咱們長安城裡,就有好幾家胡人商鋪出產琉璃製品,屬下用些手段……”很淫猥的表情,我喜歡。倆人的笑聲如同夜半盤旋於荒郊野地的貓頭鷹,聽得剛走到門邊的蔡楠嚇得差點想轉身就逃,被我喝住:“幹嗎?鬼鬼祟祟的。”本公子很斯文地理了理衣衫,朝這傢伙一瞪眼,勾手指讓他進來。

“屬下是想問公子,送親團裡咱們準備安插學員,還請公子示下,把哪些人安插進去為好?”蔡楠乾笑兩聲從懷裡掏出來一張寫滿了密密麻麻名字的白紙道。

“哦,好,去喚裘老來,咱們可得好好合計合計。”

看著辯雞大師的名字,我很鄭重地,抄起了桌上的筆,在他的名字下重重地畫上了一個勾,該讓他為了大唐的偉大崛起而做出應有的貢獻。

“大家再看看,商議一下,若無異議,就照此辦理了,李兄,莫忘記了。”朝李孝德擠擠眼,李孝德嘴角浮起一絲陰笑:“公子放心,舉手之勞……”

蔡楠和裘丹墨都不太理解,待我剛步出了門,就聽見了倆人的疑問,這些傢伙,好奇心也是很強的嘛——

繼續著咱的房二版《三國演義》的編撰工作,李叔叔對於《三國演義》的喜愛程度簡直用痴迷才能形容,老催稿,很不得人心地利用自己的女兒和兒子來三天兩頭對本公子進行騷擾。沒辦法,只能打點起精神,更加勤奮地構思,或者說是透過回憶之後進行加工改造。

“俊哥兒,這借東風,這也太神了點吧?就算是袁大道長可也沒這個能耐。”李治把作業交給了我改錯,順便把剛剛看到的最新一集的內容挑出了其中的疑問拿來回我。“哦?”我來了興致,把作業本丟到了一邊,對於如今這倆個學生的好學和勇於提問我感到很是欣慰,當然,教這倆位王爺的可不光是我一人,還有一幫老夫子,常常被這倆小孩子的提問為難得狼狽逃竄,向李叔叔訴苦,被李叔叔反駁了回去,既然為師當為學生解惑,不然,光讀書,死記書又有何用,一句話梗得那幫子大儒兩眼翻白。

“那不叫神,那叫聰明,作為一名好的軍事指揮人員,不僅僅要懂得如何作戰,更要懂得天文地理,知道每個季節的風向變幻,冬至時日,多有東南風,這是氣候的反常現象,也正因為如此,證明了諸葛亮身為卓越軍事家的能力和洞察力。此乃天災,並非是人為。”我的解釋得到了這位二小王爺的一致贊同,也獲得了幕後催稿者李叔叔的讚揚,當然,這是李治悄悄告訴我的。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