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大司馬呀!
當劉備說出對糜暘最新的封賞後,許多人倒是並未太過於震驚。
或者說是早有預料更恰當些。
在大漢常規的軍職序列中,大將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重臣。
可大漢四百年以來,有一項不常設的軍職,無論是地位還是權力都隱隱在大將軍之上。
這項軍職便是大司馬。
若說大將軍是執掌天下兵權的話,那麼大司馬在這一點的基礎上,甚至還將權力的觸角自動涉及到政治方面。
漢室的大司馬的權力,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無事不掌!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當年劉備拿下漢中後,自立為漢中王時。
在《漢中王勸進表》中,劉備自封的除去漢中王的王爵外,還自封了一個大漢的官職。
那個官職不是大將軍,而是大司馬!
單單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在世人心中漢室大司馬有著如何特殊的地位,哪怕是諸侯王的稱號,也不過只能與它並列而已。
歷數大漢四百多年的歷史,能擔任大司馬一職的大臣,都可以算作是所有大臣中當之無愧的核心人物。
而眾多人物之中,若說將大司馬一職推到榮耀頂峰的是那定然是霍去病無疑。
可要是將大司馬一職推到權力頂峰的,卻是霍去病的弟弟霍光。
霍光在擔任大司馬期間,曾做過一件非常著名的事——昭示天下,廢帝另立。
從這一方面來說,在霍光的影響下,大司馬一職亦隱隱超脫了人臣的範疇。
大司馬是任何人臣都夢寐以求,卻從不敢將心中的那種希求宣之於口的職務。
可就是如此一項權力巨大,地位尊崇,又對著漢室來說有著特殊意義的官職,劉備卻毫不猶豫的在天下人面前,封拜給了糜暘。
最重要的是,面對劉備的這個封拜,眾臣心中卻並未如方才一般覺得不可。
因為無論從哪方面來說,糜暘都配得上“大司馬”一職。
當下大漢諸臣中,亦唯有糜暘成為大司馬,才能讓天下人感到服氣。
水到渠成的封拜,讓眾臣一瞬間都將目光都集中在糜暘的身上。
他們的眼神中有著羨慕,有著激動,有著嚮往,更有著臣服。
大司馬三個字,對他們來說帶來的影響太大了。
倒是劉禪,在得知糜暘成為天策上將又成為大司馬後,他才高興起來。
對嘛!
表兄就應該如此封賞!
劉禪這個“傻”孩子,到現在竟絲毫沒有發覺,在劉備今日封賞完三大重臣後,來日他繼位後手中的權力已然所剩無幾。
算來算去,最後他手中剩下的權力,可能唯有祭祀天地一種了。
可就算劉禪不“傻”,想來他也不會介意今日劉備對三大重臣的封賞。
而對於當事人糜暘來說,在眾臣看向他的同時,他已經都不知道說什麼才好了。
手中緊緊握著劉備賜予的天策劍,糜暘看向劉備的眼神,變得淚眼婆娑。
無論是為人君,還是為人父,劉備真的都已經儘量給了他最好的了。
面對這樣的主君,糜暘又有什麼理由不為他效死呢?
在眾臣的注目下,糜暘手捧天策劍單膝跪地對著劉備低頭許諾道:
“臣謝陛下隆恩。
無復他言,唯鞠躬盡瘁,以身效國而已!”
聽到糜暘的跪謝語後,劉備仰頭開懷地大笑起來。
他趨身扶起半跪的糜暘,並伸手撫著他的背言道:
“佳兒!
好為之!好為之!”
劉備不是第一次對糜暘說出類似的話,但劉備每一次說,都包含著不同的寓意。
不知道是否是錯覺,這次從劉備的話語中,糜暘隱約聽出了“託孤”的意味。
可還未等糜暘繼續琢磨,劉備在囑咐完糜暘後,便轉身看向一位內侍。
那位內侍在得到劉備的眼神示意後,他便手持一份詔書上前,等站在眾臣的面前後,這名內侍便展開手中的詔書高聲朗讀道:
“左將軍雲元從幽、冀,功績顯著。太子幼衝,涉塗艱難,賴恃忠順,濟於危險。
且雲居功不傲,遵奉法度,義貫金石,忠以衛上,北伐一役,數克敵軍,揚漢軍威......
升左將軍云為衛將軍,儀同三司,並封云為當陽侯,雲長子統為關內侯!”
“...黃權敏思,籌畫有方,漢中隴右,遂事成章...
晉黃權為後將軍,封關內侯!”
...
“昔伊摯背商而歸周,百里去虞而入秦,皆審興廢之符效,知成敗之必然,故丹青畫其形容,良史載其功勳。
滿寵姿度純茂,器量優絕,今滿卿歸漢,可比美於先賢。
今漢還於長安,正應揚美去逆,以效天下大義所在也!
今拜滿寵為大漢司徒,封槐裡侯,賜入朝不趨尊榮!”
......
既然說今日是大漢上下的共同盛典,那麼在今日劉備就不可能單單隻重重封賞糜暘四人。
可以說,以往凡是對大漢有所功勞的大臣,都在今日的封賞之列。
只不過相比於有著特殊政治意義的馬超,及地位不同尋常的糜暘三人,剩下人的封賞則不會由劉備親自進行就是了。
而每當內侍唸到一位大臣的名號予以封賞,那位大臣就會興高采烈的當即出身拜謝領恩。
隨著時間的推移,被唸到名字的大臣越來越多,到了後面甚至就連滿寵、蔣濟等降臣都在劉備的封賞名單上。
這一點倒是不奇怪。
畢竟滿寵、蔣濟等人原本雖從逆,但他們現在已然洗心革面,重新為大漢效力。
再加上他們本人的才幹與名望,能得到劉備的封賞亦在意料之中。
可是讓眾臣沒想到的是,劉備對滿寵的封賞竟然如此重。
同為降臣,蔣濟只不過被拜為從義將軍,可滿寵卻一躍成為了大漢的司徒。
司徒這可是三公之一呀!
儘管三公在今漢,基本上就是三個吉祥寶寶,手中一點實權都無。
可三公相對應的榮譽卻一分都未減少過,三公在世人心中的影響力,也是確確實實不曾消減過的。
莫說其他大臣沒想到這一點,就連滿寵自己也被劉備嚇了一跳。
滿寵的第一反應,就是不敢接受。
滿寵的年紀比劉備還大。
蒼老的滿寵拄著柺杖對著高臺上的劉備一拜,口中惶恐地說道:
“臣從逆多年有罪在身,怎敢受天漢三公之職,還望陛下另擇賢選能。
臣餘生只願能得一方寸之地落腳即可。”
說著說著,滿寵就要向高臺上的劉備跪拜。
得虧一旁的禮官及時攔阻了滿寵,不然不曉得滿寵這把老骨頭跪下去後,還能直的起來不。
在聽到滿寵的推辭後,劉備卻並沒答應的意思。
“滿君,今日封賞豈為君乎!
千金買馬骨之事,滿君難道不知?
今日朕為燕昭王,而卿為郭隗也!”
劉備之所以要對滿寵以如此重大封賞,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在於他看重滿寵的才能,而是他看重滿寵在曹魏境內的影響力。
滿寵在曹魏任職數十年,他的門生故吏不知道有多少。
若大漢能對滿寵不計前嫌重賞,那麼定然會引起滿寵門生故吏的好感,從而讓他們自發地在曹魏境內宣揚大漢的這番舉措。
只要滿寵在大漢受重賞的事在曹魏境內傳開,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漸漸引得越來越多的人心向大漢。
這一舉動,也能從根本上瓦解曹魏、孫吳兩國士民對大漢崛起的恐慌。
畢竟之前死在糜暘手中的曹魏重臣不少。
雖說那些都是該死之人,可要是不採取相應懷柔措施的話,這樣的事很容易被曹叡利用,被引導成大漢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背叛過大漢的人。
一旦這種觀念在曹魏臣民心中深種,將來大漢的統一戰爭會直接難上一個檔次。
為了大漢的統一,重賞滿寵,將滿寵當做懷柔的典型,是劉備必須要做的事。
說完這番話後,劉備見滿寵還臉露為難之色,他便明白了是何緣由。
於是他接著對滿寵說道:
“卿可是顧念家人?
卿大可放心,在卿成為大漢三公後,朕自會派出使者為卿將家人接回大漢。”
說完這番話後,果不其然滿寵連忙就躬身拜謝劉備道:
“臣多謝陛下。”
一句多謝,代表著滿寵應下了大漢的司徒之職。
其實滿寵之所以方才不接受劉備的封賞,絕非是他淡泊名利。
若真完全淡泊名利,他早成一塊墓碑了。
滿寵是在擔憂當他成為大漢司徒的訊息傳回曹魏後,他的家人會遭受魏軍的屠刀。
眼下劉備肯對他做出保證,滿寵心中的擔憂自然消失,成為大漢的司徒對他來說反而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
當然最重要的是,滿寵認為劉備是能做到這一點的。
就不說以大漢當下的國力,在外交處於相應的優勢地位。
就說南鄭及北伐兩場大戰,漢軍俘虜了眾多的魏軍,大不了再開一次交換人質的行動就是。
在滿寵應下劉備對他的封賞之後,內侍繼續念出了一份不一樣的封賞名單。
這份封賞名單上存在的名字,俱是那些已經故去,但在生前卻為大漢立過大功的臣子。
而在那些臣子當中,劉備最心疼的就是龐統。
“士元!”
雖說法正也在這份名單中,可法正是自然病逝,且他生前也有著十分輝煌的功績。
但龐統不是。
出師未捷身先死,是今世龐統的最佳寫照。
“論王霸之餘策,覽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長。”
每當想起這句當年龐統向他自薦的話,劉備就感覺到心痛不能自抑。
當年龐統要不是意外身死的話,想來今日以龐統的才能,他早已成為了大漢的三公之一。
劉備是個不喜歡遺憾的人,於是他在封賞詔書中,追贈龐統為司空,追贈法正為太尉,各賜上“靖”與“宣”的美諡。
除去這一層封賞外,劉備還在詔書中明言讓益州官方,將法正與龐統的棺槨好生遷回長安,好來日讓這二人陪葬在自己的陵寢之旁。
甚至劉備還直接定下了,龐統與法正靈位可配享太廟的無上尊榮。
當然獲得這等尊榮的,還有著關羽、糜竺、孫乾、簡雍等人。
待內侍唸完對逝世大臣的封賞後,代表著今日劉備對眾臣的封賞已經接近落幕。
今日的封賞活動中,大漢諸臣受到了許多震撼,但本身也相應的得到了滿足的回報。
無論是從過程還是結果來說,今日的封賞大會都可稱得上圓滿且振奮人心。
當所有的封賞內容都公示完畢後,劉備返身回到御座上親自拿起桌案上的酒杯。
“朕征戰數十年,今雖尚未一統天下,但天下中分有其一。
漢室烈焰赤旗,於今日遍佈天下萬里河山,對於這番功績朕雖不敢自誇超越兩位先祖,但朕終不算辱沒了兩位先祖的威名。”
“然朕能有今日這番功績,離不開一眾卿等的傾力相助。
江山為你我君臣共同打下,那朕願與爾等同享這大好河山!
朕已年近古稀,不知還能與諸君同行多久。
但在慶祝元旦的今日,朕很慶幸能與卿等一同度過。
諸卿,請讓吾等一同舉起手中酒。”
當劉備說到這句話時,高臺上下的上百位漢臣,紛紛舉起了手中的美酒對向了劉備。
皎潔的月光從高空灑下落在劉備的身上,讓這一刻的劉備好似在眾臣眼中閃閃發光著。
看到眾臣都舉起了杯中酒後,劉備的目光漸漸溼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