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四十六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1/2)

作者:醬油拌歷史
聽到糜暘的話語後,諸葛亮的臉色微微變了下。
諸葛亮的志向,一直是致力恢復光輝的大漢盛世。
所以對於大漢的一些祖制,諸葛亮是發自內心的不想違背。
在大漢眾多祖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當年漢太祖的那句“非劉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
於這句白馬盟誓之下,糜暘當下提出的想法,可謂是“大逆不道”。
但諸葛亮也只是臉色稍微變了變,他並未出言訓斥糜暘。
諸葛亮的此番反應,原因有二。
其中一個原因是,早在之前劉備就曾私下對諸葛亮說過,想追封關羽為王。
亦就是說,糜暘的提議其實是奉旨行事。
另外一個原因則是,諸葛亮雖看重忠義,但他絕不是迂腐之人。
自在荊州投效劉備以來,諸葛亮可是親眼目睹過劉備與關羽之間的情誼有多深厚。
他們二人那般深厚的情誼,古往今來也是極為罕見的。
加上關羽在生前,的確為大漢的復興立下了大功。
人人都說當年是糜暘守住了荊州,但實際上當年是關羽率軍擋住了曹操親率的魏軍主力,否則的話糜暘是根本沒機會打出公安之戰的。
而若是那一年大漢失去了荊州,那麼大漢復興的希望,是會直接破碎的。
單單憑藉這一功勞,關羽就可謂對大漢有再造之功,更遑論數十年來,關羽為大漢立下的其他功勳了。
以上的兩大原因,讓諸葛亮心中生不起勸阻劉備的念頭。
相比於諸葛亮的臉色微變,劉備的臉色可就豐富多了。
懷念,欣喜,遺憾,堅定,種種情緒匯雜在一起,表現著劉備當下波濤洶湧的心情。
劉備用欣慰的目光看向糜暘,他說道:“難得你還記得這事。”
當年關羽逝世後,劉備就對糜暘談及了他想追封關羽為王的心思。
那時劉備想的是在他逝世後,讓糜暘在時機成熟的時候,來推動這一件事。
畢竟那時天下間誰能想到,短短數年間大漢就能收復了長安呢?
時勢的變化,超出了天下人的預料,那麼原本的計劃自然也要相應改變。
趁著糜暘收復長安聲望正隆的時機,來推動追封關羽為王一事,是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面對劉備的感慨,糜暘臉上顯現鄭重之色道:“先翁恩德,陛下恩德,臣一日不敢或忘。”
糜暘的回答讓劉備很是滿意。
可劉備心中還是存在著一些顧慮:
“你可知一旦你首倡這事,那麼無論是當世還是後世,你都會受到不小的非議。
人言可汙人,亦可殺人。
這件事亦無須現在即辦。”
劉備的顧慮,完全是在擔憂糜暘。
而劉備的話,亦是有道理的。
誠然當下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可劉備從未逼迫過糜暘。
從糜暘的個人利益來說,他完全沒必要在當下主動提及這件事。
糜暘既然能收復長安,難道將來會沒機會收復洛陽,乃至於一統天下嗎?
等糜暘一統天下時,憑藉著那時他的威望,他想追封關羽為王,受到的阻力定然會比當下更少。
或者再換句實際的話來說,等劉備逝世之後,若糜暘不願,那麼天下間還有誰能強迫他做他不願意的事呢?
只是,若這件事是糜暘願意的呢?
劉備話中的深意,糜暘不是不知道,他知道這是劉備對他的愛護。
可有些事,身為人婿,身為人徒,身為人臣,是一定要去做的。
“縱使陛下不說,但臣又何嘗不知道,陛下想親手將九旒王冠置於先翁陵寢之上。”
糜暘自幼為劉備養成,近年來又多得劉備傾心教誨,他深知劉備最想的就是,能在有生之年親自追封關羽為王。
既然劉備想,那糜暘就一定要去做。
去他的個人利益,關羽今年一定要被追封為王!
在對劉備說完心中的想法之後,糜暘對著劉備鄭重一拜:
“請陛下放心!
臣一定會將這事,辦的妥當!”
糜暘的保證讓劉備臉上的欣慰之意更甚。
世人經常疑惑他為何如此鍾愛糜暘,這不就是為什麼嗎?
劉備與糜暘之間,不需要過多的言語,面對糜暘的保證劉備輕輕地應了一聲:
“好。”
應完糜暘後,劉備對著諸葛亮言道:
“孔明,朕想去扶風拜祭一下孝直的先祖,你就隨朕再走一遭吧。”
諸葛亮一直旁觀著糜暘與劉備二人的對話,他當然知道劉備在回到長安後,為何又突然想去扶風一趟。
可抱著看破不說破的心思,諸葛亮笑著對著劉備一拜道:
“臣樂意之至!”
緊接著諸葛亮就起身將劉備扶起來,就在諸葛亮要攙扶著劉備朝外走去的時候,劉備對糜暘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遠的話:
“長安接下來,是你的。”
說完這句話後,劉備便被諸葛亮攙扶走出了大堂。
看著劉備與諸葛亮的身影漸漸消失在大堂之內,糜暘深吸了一口氣。
接下來他要打一場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戰爭咯。
“將杜恕,楊囂二人召來。”
糜暘的命令飄到堂外,聽到糜暘的命令後,堂外的親衛立即就行動了起來。
...
杜恕與楊囂二人,在得知糜暘要召見他們後,連忙就趕了過來。
糜暘並未食言。
在收復長安後,糜暘求請劉備免去杜恕服喪之期,並在事後徵辟杜恕為大將軍主簿。
而楊囂也在糜暘的斡旋下,成功被劉備封為聞喜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楊囂除去獲得侯爵之外,劉備感念於楊彪生前所為,還特地下詔徵辟楊囂為侍郎。
可以說在糜暘的作為下,杜恕與楊囂二人的人生軌跡發生了極大的改變——未來可期。
知道自己將來前途將一片光明的杜恕與楊囂,近來可謂是春風得意,當然他們對糜暘的忠心也在與日俱增著。
當杜恕與楊囂來到尚書檯後,他們被糜暘的親衛帶到了一處偏房之內。
偏房之內糜暘早就在等著,在看到杜恕與楊囂二人到來後,他便讓二人入座。
杜恕與楊囂見糜暘神情嚴肅,他們猜到糜暘是有要事與他們商量,於是他們在入座後就即刻拱手問糜暘道:
“大將軍急召,可是有事要吩咐?”
糜暘並未馬上回答杜恕與楊囂的詢問,他先是開口對著杜恕與楊囂二人問道:
“你們可還記得故大將軍?”
糜暘突如其來的詢問,讓杜恕與楊囂不禁一愣。
今漢開國至今,大漢只有過兩位大將軍,所以杜恕與楊囂一下子就反應過來,糜暘口中指的“故大將軍”是何人——關羽。
可讓杜恕與楊囂不解的是,糜暘為何會突然提起關羽。
只是不解歸不解,世人皆知關羽與糜暘和劉備的關係,故而在微微愣神後,杜恕與楊囂口中就不斷吐出對關羽的讚美之詞。
世家嘛,情商高一點也是正常。
聽著杜恕與楊囂對關羽眾多的讚美之詞,糜暘微微一笑。
糜暘將目光看向杜恕,似是不經意地詢問道:
“卿說孤之先翁有再造大漢之功,那卿認為憑藉孤先翁的功勳,能否被大漢追封為王乎?”
糜暘的聲音很輕,就像是與多年好友話家常一般。
可他說的內容卻很是勁爆。
當糜暘說的話傳入杜恕與楊囂二人的耳中後,他們二人當即就被嚇得怔住了。
這一刻他們不但再吐不出任何讚美之詞,就連思緒也被糜暘的詢問震的停頓了。
看著杜恕與楊囂二人睜大眼睛的樣子,糜暘並未催促他們給出答案。
糜暘舉起手中的酒杯細細品嚐著杯中的美酒。
而糜暘淡定自若的神情,更讓杜恕與楊囂二人心神震盪,久久不能平靜。
糜暘問的是能不能追封關羽為王。
雖說只是追封,但封異姓臣下為王,自漢太祖以後大漢四百年以來可以說是隻有一例——曹操稱魏王。
但這個事例,卻不是正面的。
在大漢重新有復興的兆頭後,這個事例更加被世人認為是大逆不道的事。
漢太祖白馬盟誓一事,身為漢臣的糜暘不可能不知道。
那麼現在糜暘有此詢問是為何?
大將軍不夠,齊侯也不夠,那麼!
難道是他們的大將軍,也終於動了那一個心思?
一想到這一點,杜恕與楊囂二人,就感覺到自己的身軀在顫抖著。
他們當下說不清是激動的心情多一點,還是害怕的心情多一點。
雖然說糜暘是詢問關羽能否被追封為王,但在曹魏政治環境中待久的杜恕與楊囂二人,還是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猜出了糜暘心中的真實想法。
當下劉備與諸葛亮尚在,大將軍縱使有那方面心思,也不能表露的太明顯。
所以他們的大將軍是在以退為進,想用追封關羽為王一事試探下朝局。
若是關羽被追封為王一事能夠順利透過朝議,那麼將來糜暘更近一步還是難事嗎?
侯至公,公至王,王至......
這樣的事,杜恕與楊囂只覺得太過似曾相識了。
杜恕與楊囂二人越想越興奮,現在他們是激動的心情大於害怕。
在興奮了好一會後,杜恕吞了吞口水,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四周,然後對著糜暘言道:
“此事事關重大,需從長計議。”
說完這句話後,杜恕仔細回憶了一下當年他的父親杜畿,是怎麼勸曹操稱王來的。
回憶清楚後,杜恕又吞了一口口水說道:
“故大將軍與車騎將軍情同兄弟,大將軍應當急召車騎將軍回朝,待車騎將軍回朝後,大將軍再與車騎將軍一同上書。”
不愧是專門玩弄政治的世家,杜恕第一個提議就與糜暘心中的不謀而合。
只是別忘了,不止杜恕是世家呢。
一旁的楊囂見功勞快要被杜恕搶光了,他連忙焦急地進言道:
“在車騎將軍回朝之前,囂會私下聯絡在朝在野的名士,先在朝野間營造輿論。”
提出這個建議時,楊囂的臉上有著驕傲的神色。
身為弘農楊氏的家主,他在關西的人脈誰能比的上。
當然,為了保護好自己的大將軍,楊囂緊接著又說道:
“當朝野之間的輿論起來後,勢必會有人就這事問詢於大將軍。
大將軍最好應當置身事外,不見、不批、不朝。”
楊囂的提議讓糜暘眼前一亮。
這個大舅子倒是沒白找。
見糜暘一臉笑意的聽著自己與杜恕的建言,楊囂與杜恕的膽子不免越來越大起來。
“陛下與丞相當下不在長安城中,這事雖要從長計議,但卻要緩事急辦,在陛下與丞相出手阻止之前,就要讓朝野上下遍佈輿論。”
“不僅如此,大將軍可用表彰建安以來大漢元勳的由頭,上奏陛下在長安城內修建一座高臺。
高臺之上立一閣樓,專門擺放列位已逝元勳的畫像,而故大將軍定然是在第一位。
藉助這一舉措,城內會掀起一陣讚揚故大將軍的言論,那時吾等再因勢利導,好形成人言大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這點還不夠,要我說......”
在糜暘的有意誤導之下,杜恕與楊囂二人積極地就像自己要被封王一般,不斷地提出建議。
聽著那些綿綿不絕的建議,糜暘繼續用鼓勵的眼神看著杜恕與楊囂二人。
糜暘鼓勵的眼神,讓杜恕與楊囂二人心中的火燒的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