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暘在闡述他觀點的時候,在他的示意之下,法邈起身帶領著許多文吏,向在座的諸大臣分發糜暘之前打探到的情報。
或許一開始往關中安插司聞曹的細作不容易,但情報工作向來講究萬事開頭難。
當以華安為首的一批精銳細作在長安及關中其他的城池紮根後,越來越多的司聞曹細作開始深入關中,為糜暘構造起一個完善的情報網。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而在擊敗曹真後,糜暘便一直想著籌謀出一個完善的北伐策略。
為了這個目的,近來一段時間關中的司聞曹密探,相繼送回來不少有用的情報。
目前劉備及諸位漢臣手中收到的這封情報,是法邈這段日子以來將那些關中傳回的軍情彙總後整理出來的。
在劉備開啟手中的情報觀看以後,他很快便被其中詳細的內容給吸引。
更讓劉備感到稀奇的是,由於關中傳回的情報多而雜,故而法邈在整理那些情報時按照糜暘的示意,在每一條的情報後面都備註上一些批註。
那些批註主要以重要程度與可信程度從高到低排列。
這樣一來任何一人拿到這封彙總後的情報,都會有一目瞭然的感覺。
這樣的感覺,是劉備及諸位漢臣,之前從未感受到過的。
斥候,或者說密探,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在華夏的大軍中出現。
可當世的情報工作,只有說有,卻很粗糙。
粗糙到什麼地步呢?
對於一件事,往往可能出現多位密探重複報告,甚至每位密探報告的內容還很可能各有不同。
這往往就會給當世的將領,極強的誤導性。
甚至由於當世情報太過繁瑣及失真,故而當世的許多主將,很少有親自看情報的習慣。
例如當年曹操之郭嘉,劉備之龐統,最早乾的都是為這二位明主整理情報的工作。
孫子兵法中專門用一篇來提醒將領要重視情報工作,不是說叫他們簡單的派出密探,這件事哪怕是個傻子將領都知道。
孫子想提醒將領的其實是,要懂得完善獲取情報的機制。
而對於這一點來說,來自於後世的,當世又出身商賈之家的糜暘,可謂是做得比當世絕大部分將領都好。
哪怕劉備身為一國帝王,手中能調動的資源遠遠在糜暘之上,但他獲得到的情報,卻不一定有糜暘準確。
例如劉備之前曾派人探查過目前關中諸魏將的經歷,而目前關中有兩位曹魏重臣是重點調查物件。
一人便是剛剛成為涼州刺史的衛臻,另一人便是坐鎮長安數年的雍州刺史夏侯楙。
在之前劉備的調查中,探子大多說的都是夏侯楙這人雖出身高貴,卻從未有過領軍經驗,顯然不是一個足以忌憚的物件。
但在糜暘調查到的情報中,卻對夏侯楙有著更加全面的評價。
夏侯楙雖從未展現過兵略之能,但他卻有著非凡的治生才能,曹真的征伐河西之戰及南征梁州之戰,皆是夏侯楙在長安為曹真提供軍需。
有著非凡的治生才能,代表著夏侯楙在關中有著很高的政治聲望,而頗高的政治聲望,是會對漢軍攻打長安造成很大困擾的。
因為情勢危急之時,夏侯楙可運用他的政治聲望,調動長安的百姓共同守城。
這是任何攻城方,最怕遇見的一件事,特別長安還是當世的超級大城。
糜暘詳盡的情報內容及恰當的評析,讓劉備及諸位漢臣心中對當下的關中敵情,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而隨著目光的流轉,劉備及諸位漢臣在看完所有情報中的內容後,他們越發對方才糜暘的觀點有了強烈的認同感。
方才糜暘認為漢軍北伐接下來要面對的,是最為艱難的攻城戰,這一點在座眾人聽進去了,但還是有不少人心中有些不以為然。
包括劉備。
畢竟當下關中魏軍兵力空虛,而漢軍剛剛經歷過梁州大戰,士氣高昂,兵精糧足。
不少人心中都覺得接下來的北伐不說望風而降吧,但也應該不會遇到什麼大的阻礙。
可他們手中的情報,卻讓他們意識到接下來北伐另一方面的嚴峻性。
關中其他堅城就不說了,就拿控扼渭水要道的陳倉城來說。
陳倉位於渭水上游,若從渭水順遊而下,不過幾日便可抵達長安城下。
對於這樣一座拱衛長安的要城,早在西漢時期,歷代漢代帝王就耗費許多人力物力修繕它的城防。
就連曹真在南征之前,也特地加強了一次陳倉的城防。
在多次的加強之下,陳倉城現在是擁有內外兩座城牆的堅城,單單講述陳倉城的城防資料並沒意義,直接打個比方就好。
關中之陳倉,猶如荊州之江陵,公安。
這兩座堅城的城防有多麼堅固,在座諸位漢臣及劉備是有著直觀體會的。
正因為有這體會,故而這一刻劉備及諸位漢臣的臉上,很明顯流露著失望之色。
而糜暘好似怕諸位漢臣及劉備不夠失望,他直接語出驚人的做出一句推斷:
“以陳倉之城堅,我軍短時間內絕難攻克。”
攻城戰的難度,與城池的堅厚程度成正比關係。
當然縱使城防再完善的城池,也會有被攻下的那一日,但那一日的到來,無疑需要的時間不短。
這段時間,漢軍等得起嗎?
或者說大漢的國力,耗得起嗎?
當糜暘的這句推斷出來後,原本寂靜的大堂內頃刻間響起一陣陣躁動聲,就連劉備的眉頭也深深皺了起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陳倉控扼渭水要道,短時間內無法拿下陳倉,代表著漢軍短時間無法兵臨長安城下。
至於率軍繞過陳倉?
關中地圖可就在那高高懸掛著呢。
陳倉不僅控扼渭水,還坐落在關中四道的出口,這代表著漢軍無論從哪一道出兵,糧道都會暴露在陳倉守軍的攻擊範圍之下。
關中魏軍步軍雖損失慘重,但騎軍的建制還是完善的。
在平原地帶貿然將糧道暴露在騎軍面前,這種後果想想就令人不寒而慄。
當然由於羌氐騎軍的加入,漢軍目前也有著一支不俗的騎軍力量。
但先不說一眾編制混雜的羌氐騎軍,整合需要多久的時間,就說曹魏騎軍只需要襲擾糧道即可。
從漢中到長安的糧道是綿長的,不可能每一處都派重兵防守。
而之所以眾人在聽到糜暘的推斷後,會顯得躁動不安,乃是因為糜暘的這個推斷,等於間接推翻了原先劉備定下的戰略。
早在劉備來梁州之前,他就親口說出“北伐關中,收復長安”的口號。
從這個口號可知,劉備是想漢軍一進入關中後,便以最快的速度收復長安。
但從糜暘的推斷來看,劉備定下的這個戰略,以當下的情勢而言是做不到的。
糜暘在軍中的聲望自不必說,他做的推斷是很容易讓人信服的。
更別說糜暘還將詳盡的情報放在眾人的手中,看著那些情報,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糜暘的推斷有沒有道理。
可正是知道糜暘說的是對的,眾人的反應才那麼大。
因為這與他們心裡一開始的預期,落差太大了。
本來想著能在不久後就能收復長安,但現在......
而眾人之中,無疑劉備心中的落差最大。
糜暘在說完他的推斷後,也一直在注視著劉備的臉色。
糜暘很清楚劉備有多麼想盡快收復長安,但為劉備好,為大漢計,他必須要婉轉的先讓劉備打消這副想法。
就不說從當下的情勢來說,劉備的那個目標本就不切實際,就說當下漢軍中蔓延的驕兵思想,也必須得到遏制。
梁州大勝在極大激勵起漢軍士氣的同時,也讓漢軍上下漸漸瀰漫著一股驕兵之風。
這是不可避免的。
這種驕兵之風,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不少漢臣的判斷,甚至連劉備也受到了這種影響。
不然眾人心中的落差感又從何而來呢?
驕兵之風瀰漫,求勝之心又太過急切,再遇上定下的戰略戰術不切實際,有著明顯的錯誤,這會給漢軍帶來致命的隱患。
原來的三國曆史上,有場著名的大戰,便是這樣造成的。
那場大戰叫做夷陵之戰......
糜暘是不可能會坐視這樣的情況發生的,哪怕有一分可能都不行。
而糜暘一直注視著劉備的臉色,也是在探查劉備是否聽明白了他含蓄的勸諫。
劉備親征關中,能夠將漢軍計程車氣激發到最大,但同時也讓糜暘的身份發生了轉變。
在北伐之戰中,他不再是決策者,而是一個謀劃者。
這就代表著哪怕他有再好的謀略,若是劉備不同意那也是枉然。
而劉備是否會聽從他的勸諫呢?
這一點糜暘心中也沒底。
劉備是個性格很鮮明的統帥,他最鮮明的性格便是容易上頭。
定軍山之戰與夷陵之戰,都是他在上頭的情況下打出來的。
而劉備一旦上頭起來,連諸葛亮都拉不住。
糜暘在觀察劉備臉色的時候,他的目光也被劉備所察覺到。
隨後劉備直接用責怪的眼神回了過去。
好你個糜子晟,翅膀硬了是吧!
自己才剛剛那麼獎賞過你,結果你就這麼在眾人面前給自己“當頭一喝”!
不過責備歸責備,劉備倒也能理解糜暘的做法。
糜暘終究是採取了委婉的勸諫方法。
而在糜暘的提醒下,劉備也對自己之前的想法有了一些懷疑。
細細思量後,他也覺得自己可能是太過心急了。
但劉備也不是那麼容易放棄的人,他在用眼神責怪了糜暘好幾遍後,用清冷的語氣開口問道:
“我軍若不直取長安,那我軍該如何北伐呢?”
說完後劉備便直勾勾的看著糜暘。
要是你光知道否決,卻沒有相應的優秀策略,朕一會就下詔削你的食邑。
就削你個幾十戶,以示懲戒。
嗯,目前糜暘的食邑是五千戶......
而糜暘在聽到劉備的詢問後,他暗自深深的鬆了口氣。
他不怕劉備問他策略,就怕劉備一直上頭下去,不管不顧。
而劉備的詢問,也讓堂內眾人都將目光聚集到糜暘的臉上。
許多人的目光中,代表著強烈的求知慾——大將軍,快教教我怎麼打魏狗。
甚至在場的史官,都下意識地拿出毛筆,想著記載下這歷史性的一刻。
在眾人的目光聚集之下,糜暘伸手指向了關中地圖上的某處。
在燭光的照耀下,糜暘的手指影子好似化作一把利劍般,直插進關中地圖上的褒斜道中:
“自古以來,關中連線漢中便有四條要道。
暘以為,褒斜道可用之。”
當年劉備拿下漢中後,為了來日的北伐,便耗費許多人力物力整修漢中連線關中的四條要道。
這四條要道分別是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和金牛道。
漢軍要想進入漢中,通常情況下只能從這四條要道中選擇一條行進。
而糜暘之所以會說褒斜道可用之,乃是褒斜道是這四條要道中道路最為通暢的。
褒斜道又名斜谷道。
無論是當初曹操兩次南征漢中,還是曹真這次的南征,魏軍主力都是透過褒斜道進入漢中。
魏軍那麼多人都能行軍那麼順利,對於漢軍來說自然也可以。
可是在糜暘說完這句話後,堂內眾人的目光又變得疑惑起來。
褒斜道是很好,但褒斜道在關中的出口距離長安很近。
方才糜暘的推斷,分明是不建議優先攻取長安的,當下又怎麼會建議漢軍從褒斜道進軍呢?
迎著眾人疑惑的目光,糜暘嘴角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