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六十四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1/2)

作者:醬油拌歷史
糜暘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閱兵。
閱兵是國家對武裝力量進行檢閱的儀式。
閱兵儀式對於華夏民族來說可謂是源遠流長。
《左傳》有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據說早在華夏的夏朝時期,就已經有類似閱兵的儀式出現。
只不過那時候它還有個更具體的稱呼:
“觀兵以威諸侯”。
中國先秦時期最著名的閱兵儀式,便是周武王的“孟津誓師。”
除去“孟津誓師”之外,還有著許多閱兵的儀式,如“踐土之盟”,“黃池耀武”等等。
雖然那數場閱兵儀式的舉辦者,規模程度都不盡相同。
但毫無疑問的是,那幾場閱兵儀式都為舉辦者帶來了極大的聲威,奠定了他們的大業。
可是儘管閱兵的儀式很早就出現過,但閱兵儀式的盛行卻是在漢代。
在西漢建朝之初,由於北方的匈奴經常作亂,所以歷代統治者都十分看重軍事。
在這種情況之下,能夠宣揚兵威,提振士氣的閱兵活動便經常舉行。
西漢滅亡之後,雖然漢世祖劉秀不希望地方武裝力量太過強大,但他也並沒有貿然廢除這種儀式。
及至現在的這個時期,由於處在兵事不斷的亂世之中,閱兵的活動更是被三家的統治者都十分看重。
劉備、曹操、孫權三位當世霸主,都曾親自指揮過閱兵儀式。
閱兵儀式舉辦的原因無非三種:誓師,稱霸,示威。
以梁州的具體情況來說,糜暘突然想舉辦閱兵儀式,肯定是懷抱著最後一種目的——示威。
梁州是大漢的北疆,而糜暘想示威肯定是示威給關中的曹魏將領看的。
正因為猜出糜暘的這種意圖,所以當半個月前糜暘在一次議會上透露出這個想法後,他的想法得到了一眾州臣的大力支援。
不管他們背地裡是怎麼看待糜暘的,但現在他們都是梁州之臣。
對他們來說,能夠透過一場盛大的閱兵儀式,展示己方國度的煊赫兵威,震懾北方的強敵。
這樣一件振奮人心的事,他們沒有道理會拒絕。
在一眾大臣都大力支援的情況下,閱兵儀式的前期準備活動進行的很順利。
章武二年八月十五這一日,正是梁州閱兵典禮舉行的日子。
而這一日不但是閱兵典禮舉行的日子,今日還是華夏民族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中秋節。
中秋節的起源眾所紛紜,但可以肯定的是,中秋節在漢代就已經成為漢人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只不過在漢代時,中秋節的日期還未統一確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在不同時日的中秋節。
當然來自於後世的糜暘,在成為梁州牧後不久,就特地下令在梁州確定了中秋節的具體時期。
不管其他地方是八月十六還是八月十四,以後在梁州八月十五就是中秋節。
而由於中秋節的時日與農業收穫的季節息息相關,所在當中秋節到來時,人們的心情也會變得十分美好。
今日一大早,糜暘便在關嫣的服侍下起身梳洗。
由於今日對糜暘是很重要的一日,所以糜暘在關嫣的服侍下,換上了只有在盛大典禮時才會穿的禮服冠帽。
古時候的禮服冠帽穿戴是十分繁瑣的,但是今日糜暘卻難得耐著性子任由關嫣擺弄。
糜暘不知道關嫣擺弄了多久,只知道他腿都快站麻了。
終於在天剛剛完全放亮之時,關嫣終於為糜暘穿戴好了一切。
在穿戴好華麗的禮服冠帽之後,糜暘看著銅鏡中的自己。
不得不說,儘管當世的禮服冠帽穿戴起來十分麻煩,但是能得貴族喜愛的東西,自然有它存在的理由。
糜暘本就身材高大,當他穿上華麗的禮服冠帽之後,更加顯得整個人貴氣凜然,不怒自威。
在穿戴好禮服冠帽之後,關嫣最後將一柄裝飾精美的長劍懸掛在糜暘的腰間。
完成這個動作後,關嫣抬頭看向身前的糜暘,語氣中帶著些許擔憂的語氣說道:
“今日之事,能成嗎?”
聽到關嫣的擔憂後,身為要做大事的主人公糜暘,卻一點都不顯得擔憂。
他伸出手捏了捏關嫣的瓊鼻,笑著說道:“今日是中秋佳節,你不應該有所煩惱。”
見糜暘並沒有直接回答她的問題,關嫣有些不樂意了。
她在關心他,而他在與她打馬虎眼。
只是哪怕心中有些不樂意,關嫣卻還是祝願道:“望夫君得勝歸來。”
旁人若聽到關嫣的這句話,還以為糜暘今日是去打戰呢。
可是天下間,哪有穿著盛大禮服打仗的將軍呢?
除非糜暘要打的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糜暘在聽到關嫣的祝願後,臉上的笑意更甚。
“等我得勝歸來。”
糜暘的這句話說的充滿著自信。
在說完這句話後,糜暘便一手按著腰間的長劍來到了外面的大殿之中。
等糜暘到達大殿中時,他就發現無論是官籍是否在州府的梁州官員,此刻都早已經聚集在大殿中。
看過去至少有上百人。
糜暘知道還有許多官員沒有資格進入這個大殿中向他祝賀,只能苦苦的等待在殿外。
今日聚集在大殿內外的官員無疑是很多的,這是因為今日既是中秋節,又是糜暘舉辦盛大閱兵儀式的日子。
這樣雙喜臨門,又有特殊意義的日子,別說是在梁州,就是在整個大漢中也不多見。
也難怪一眾官員如此看重了。
就連之前一直閉門不出的吳氏兄弟,今日都來到了大殿中。
當然今日大殿內外能聚集著如此多的梁州官吏,還因為糜暘在之前的半個月中,曾下令邀請梁州中的一應正官來南鄭共賞盛會。
梁州雖不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召集全州正官的情況下,數百官吏還是有的。
當一身華貴氣質的糜暘出現在大殿中時,大殿中的上百官吏都紛紛朝他看去。
等糜暘一步步走到他的主座上時,大殿中的文武百官在法邈與吳懿的分別帶領下,齊齊朝著糜暘一拜道:
“中秋佳節,臣等為牧伯賀!”
上百聲整齊劃一的祝賀聲瞬間響徹在整個大殿中,將空曠的大殿擠得滿滿當當的。
再加上大殿中的特殊構造,所以那陣陣慶賀聲不斷迴盪在大殿之中。
不僅如此,當陣陣祝賀聲傳出大殿外時,大殿外的數百官吏亦在禮官的主持下,開始在殿外為梁州牧祝賀起來。
當大殿中的上百慶賀聲與大殿外的數百慶賀聲相互碰撞在一起時,似乎奏響了一場讓任何男人都無比陶醉的交響曲。
因為這交響曲代表著,糜暘在梁州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只是糜暘在聽到那交響曲時,他的臉色卻顯得十分淡然。
儘管這代表著他在梁州至高無上的權力,只是相比之下,他還是更喜歡聽到數萬大軍的祝賀聲。
因為那數萬祝賀聲,絕對比他目前聽到的數百聲更為振奮人心,也更為真誠。
在一陣陣祝賀聲終於停止後,糜暘看著站在他身前的上百官吏,一字一句地說道:
“諸卿當共隨我一同前往城外,閱覽我軍盛勢!”
說完這句話後,糜暘便當先朝著大殿外走去。
當糜暘朝著大殿外走去時,站立他身前數步的上百人牆立馬自動分開,露出一條通道可以讓糜暘通行。
而在糜暘透過那條通道時,他身後的梁州一眾文武百官,便在法邈與吳懿的帶領下分別化作兩條小溪一般,跟在糜暘這個源頭身後朝著大殿外走去。
等到糜暘邁出州牧府外坐上車駕時,那兩條原本像是小溪的人流,卻在各自匯聚了數百官吏之後,變得逐漸壯大。
一聲御者的駕馬聲響起,糜暘的儀仗隊立馬朝著城外開動起來。
在隊伍的前方,是百餘精騎在前方開道。
而在隊伍的兩旁,則是有著許多甲士從旁拱衛。
至於在隊伍的最後,則是跟著數百員官吏。
當浩浩蕩蕩上千人的州牧儀仗隊伍行駛在寬闊上的街道上時,立即引起了街道兩旁民居內百姓的齊齊驚呼。
這就是一方牧伯的出行嗎?
縱算是當年張師君在位時,他出行的排場也不過如此吧。
真是活久見。
而當街道兩旁的百姓驚呼聲傳入那數百官吏的耳中時,絕大多數官吏臉上都洋溢著恭逢盛事的喜悅。
只有糜暘的一眾心腹大臣,心中流淌著一些別樣的情緒。
特別是當中的鄧艾。
身為梁州三貴之一的鄧艾,他在數百官吏中的位置是十分靠前的。
所以很多人並沒有發現,現在鄧艾的臉上隱有緊張之色浮現。
他將手伸入懷中,緊緊握住一封文書。
一想到自己一會要將文書中的內容,在數萬大軍,數百官吏前公佈出來,他內心中就難免會緊張。
只是想到糜暘對他一直以來的器重,鄧艾的心中就浮現堅定。
糜暘不僅對他信重非常,倚為腹心。
之前當他向糜暘舉薦石苞時,糜暘也是臉帶笑意與意外的感謝自己為他舉薦了一個大才。
其實鄧艾心裡知道,石苞根本還未有什麼明顯的事蹟流露於世間,又怎麼能擔得上糜暘的大才之稱呢?
糜暘之所以會如此評價石苞,無非是因為對他信愛而已。
對於這樣的主公,他鄧艾還有什麼好遲疑的呢?
士為知己者死。
在想通這一點後,鄧艾便一臉堅定的看向前方。
而鄧艾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在思考事情的時候,他前方不遠處的吳懿心中也在天人交戰著。
在昨夜,糜暘曾特地召他前往州牧府過。
在他面見糜暘之時,吳懿本以為糜暘是想試探他這段時間來閉門不出的用意。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糜暘與他見面後並沒關注這點。
糜暘只是問他道:“聖人有言,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而比魚和熊掌更為珍貴的是士人之義。
吳君可曾忘記何為士人之義?”
昨夜糜暘突然問他這個問題時,吳懿一時怔住無法作答。
而見吳懿回答不上來,糜暘也沒有怪罪他,他只是讓吳懿回去好好思考這個問題。
可是吳懿自昨晚回來後,也一直沒有明白糜暘那個問題的深意是什麼。
不過吳懿還是從糜暘的那個詢問中,敏銳地察覺出今日的閱兵儀式絕對不簡單。
只是到底會是什麼呢?
糜暘現在已然大權在握,他以後在梁州完全可以安枕無憂,他還有什麼不滿足的,還要做些什麼呢?
這個問題從昨夜一直困惑到吳懿現在。
由於糾結於內心中的困惑,所以不知不覺間吳懿已然跟隨著大部隊來到了城外。
舉行閱兵儀式的地方,就在南鄭城外一里處。
畢竟今日隨同糜暘一同參加儀式的官員足有數百人,如此多的人也不能讓他們一直徒步走到數里之外的大營中。
當到達舉行閱兵儀式的地點之後,一座可容納上百人的,離地數丈的高臺出現在眾人的眼中。
這座高臺是當年曹操攻下漢中後,用來檢閱部隊所建立的。
後來漢中落入劉備的手中後,他也沒有命人拆除這座高臺。
或許在劉備心中,繼續留著這座高臺乃是他戰勝曹操的最好標誌。
現在隨著時日的變遷,這座高臺的擁有者卻變成了梁州牧糜暘。
在糜暘這上千人的隊伍到來前,三萬漢中大軍就已經在各級將校的帶領下,靜靜地等候在高臺下方的廣闊空地之上。
整個梁州中的正兵,本來總共加起來有近五萬之眾。
但是在糜暘裁汰老弱的情況下,近五萬大軍就只剩下三萬之眾。
梁州的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