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羽的安排之下,率領漢軍前鋒度過漢水的大將是傅肜。
傅肜字公和,南陽義陽人士。
從籍貫上來說,傅肜與魏延是同鄉,而且傅肜與魏延當初是一同投奔到劉備麾下的。
雖然魏延與傅肜皆不是出身高門大族,但這二人都富有勇力,所以漸漸為劉備所賞識,一路受到提拔。
傅肜這個人,在目前將星璀璨的大漢將軍天團中並不出眾,但在後世他的名聲卻不低。
歷史上當劉備被陸遜擊敗於猇亭時,劉備收兵至馬鞍山,陸遜復攻破之,劉備於夜間突圍。
在劉備被吳軍團團包圍的時候,是傅肜率部力戰拒後。
那時他的手下兵士都死盡了,吳國將領勸他投降,傅肜罵道:“吳狗!何有漢將軍降者?”
最後他力戰而死。
可以說若是沒有傅肜的拼死斷後,劉備當時的安危難料。
而他忠勇的行為及那動人心魄的一罵,更是流傳後世上千年。
江陽剛烈,立節明君,兵合遇寇,不屈其身,單夫只役,隕命于軍,時人贊焉。
更何況他還有個好兒子傅僉。
後來晉武帝司馬炎聽說傅氏父子的事蹟後,連他都不禁感慨道:“傅僉父子,天下之善一也。”
嗯,羨慕季漢實錘。
後世所流傳的季漢風骨,是由劉關張三兄弟而起。
但真正撐起季漢風骨享譽千年的,還有那許多不如劉關張三兄弟出名的許多季漢名臣。
那些季漢名臣有些人的能力高低有待商榷,但他們的品質都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就連敵人都會對他們感到十分欽佩。
在歷史上傅肜只是驚鴻一瞥,但在今世有了糜暘的存在,許多季漢大臣的命運被改變。
他們在接下來的世間,勢必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初在劉備還是漢中王的時候,他率軍從襄陽離開之時,為了穩定荊州的大局,特意對荊州的人事進行了一次大調整。
在那次人事大調整中,劉備將當初隨他入蜀又有能力的一些荊州系官員留在荊州輔佐關羽。
例如在文臣方面以馬良為代表,在武將方面則以傅肜為代表。
那時傅肜便被劉備任命為長沙太守,負責看守荊南的東大門。
在今年時關羽時常有北伐之意,所以他利用自己的權力,將長沙太守傅肜調任到自己帳下,而另派了一員大將代替傅肜駐守長沙。
關羽做出這副安排,不僅是看中傅肜的勇力,還因為傅肜的出身。
傅肜乃是義陽人士,義陽在漢水北岸,所以傅肜對漢水北岸的地形是十分熟悉的。
先鋒大將既要富有勇力能承擔起身為大軍箭頭的重任,當然還需要對出征地的地形有著一定了解,這樣才不會容易落入敵軍的包圍之中。
正如關羽所期望的那般,當傅肜統率部分別將,共同率領五千先鋒漢軍從襄陽出發時。
熟悉漢水北岸形勢的傅肜,並沒有聽從他人的建議直接從漢水上游渡水。
熟悉水戰的傅肜當然知道,敵軍若半渡而擊對大軍的危害性。
所以哪怕是會耽誤些時間,傅肜還是堅持己見率領大軍駕,船離樊城稍遠的漢水下游登陸。
這樣的話,縱使樊城中的魏軍有想對他們半渡而擊,他們也不可能放棄樊城守衛,來到漢水下游對漢軍進行阻截。
當漢軍開始從漢水下游開始渡過漢水時,一切皆不出傅肜所料。
在他的持重行事之下,五千漢軍先鋒順利度過漢水,到達漢水北岸。
可是當五千漢軍到達漢水北岸之後,傅肜並沒有快速朝著樊城而去。
在他的命令下,五千漢軍沿著漢水緩緩西上。
在領軍朝著樊城進發的同時,傅肜一方面命令大軍斥候四處探查敵情。
另一方面他命搭載他們的戰船不要遠離,就在離五千漢軍不遠的漢水之中游曳。
傅肜的這副安排,為的是保障他這五千先鋒大軍的安全。
就算有魏軍對他的先鋒大軍有伏擊,只要漢水上有著漢軍戰船的存在,就不會讓麾下的漢軍感覺陷入絕地,這樣五千漢軍能堅守到後續大部援軍的到來。
畢竟只要不是進入絕地或者軍心潰散的境地,哪怕樊城中的曹休派出兩倍於漢軍的魏軍,在漢軍結陣抵抗的情況下,魏軍數日之內也是無法吃下這五千漢軍的。
未慮勝,先慮敗。
傅肜在一眾漢將中,性格是偏向沉穩的那一類。
在被劉備委任為長沙太守前,傅肜可是擔任劉備的中軍護衛大將一職。
而他能被劉備委任此職,可見他的性格是怎麼樣的。
在性格方面,可將傅肜與趙雲、陳到相類比。
只是傅肜的這幅良苦用心的安排,卻引起了一人的不解。
這人便是傅肜的兒子,今年方才十八的傅僉。
傅僉年輕氣盛,他在私下裡問傅肜道:
“今大將軍委任父親為先鋒大將,想的是父親快速趕至樊城,為身後大軍開道安營,可是父親為何反而緩慢行軍呢?”
在傅僉的眼中,傅肜的作為有些不像是一個先鋒大將該做的事。
而且傅僉覺得關羽既然委任傅肜為先鋒大將,那傅肜正應該要努力表現,為國朝立下戰功才是。
在去年傅肜隨劉備入荊支援關羽之時,傅肜就將傅僉帶在身邊。
傅肜為的便是讓傅僉在軍中多加歷練,好早日讓他為劉備效力。
因為這種目的,所以他在將傅僉帶在身邊之後,就一直很鼓勵傅僉有不懂的就問,這樣才能讓傅僉學到更多的東西。
於是當傅肜聽到傅僉的疑問後,看著已經與他一般高的傅僉,傅肜拍著傅僉的肩膀教導道:
“兵者,凶事也。
今我軍先大軍而入賊軍境中,一舉一動必為賊將曹休所探知。
曹休非不知兵之人,若為父命大軍輕率行軍,曹休可能會設伏以邀我軍。
為父受命先鋒,惟全為功,今若大意之下為賊軍所趁,喪師身死為父不懼,唯懼敗我軍士氣,從而有負國恩!”
聽到傅肜這麼說,傅僉的臉上浮現若有所思的神色。
看見傅僉的這幅神色,傅肜馬上又舉出一個例子,那個例子的主人公叫孫桓。
當年孫桓不就是身為先鋒大將輕率行軍,從而被左將軍糜暘大敗最後懸掛在城頭上嗎?
當傅肜舉出這個例子之時,傅僉臉上的若有所思之色,馬上變成恍然大悟之色。
不能當孫吊樓,要學左將軍。
在當初傅肜南下去長沙赴任之時,傅僉還特地前去公安城,前去瞻仰那至今留在公安城頭上的那一根麻繩。
而因為當初糜暘的騷操作很是大快人心,所以在荊州的漢軍中,就給孫桓起了個響亮的外號——孫爬樓。
這個稱呼最早是從性格沉穩的關平口中傳出來的......
可能在一眾宿將眼中,他們的偶像是關羽,但是在年輕人傅僉眼中,關羽的形象太過高大,所以他的偶像是同為年輕人的糜暘。
見傅僉在聽到他舉糜暘破孫桓的例子後,馬上就臉有恍然之色,傅肜的臉上露出一些笑意。
這小子,看來還是想去益北左將軍那裡。
知子莫若父,況且傅僉的這層心思並沒有對傅肜有所隱瞞。
其實傅僉有這種心思很是正常。
身處亂世,凡有志向的男子皆想建立一番功業。
目前在大漢的數個都督區中,唯有益北與荊州兩個都督區與敵人正面相對。
所以無疑在這兩個都督區中,建立戰功的機會最多。
而相比於上了年紀的一眾宿將,年輕小將們更想去的是糜暘那裡。
可能因為糜暘自身是年輕人的緣故,所以他提拔的一眾將領大多年紀都不過而立之年。
在早已在荊州、益州傳的沸沸揚揚的西城之戰表功名單中,立下戰功的益北將領,更是年輕人佔了大多數。
這種事實無疑在極大程度上,刺激著大漢許多有志青年的心。
在他們心中,大漢的益北都督區才是他們心中最理想的立功場所。
知曉傅僉這副心思的傅肜,在心中暗暗想道:
“等這場仗打完,就向左將軍舉薦僉兒吧。”
...
雖然五千漢軍的進軍速度並不快,但在不久之後五千漢軍還是來到了樊城之外。
在這一路上,傅肜的心中開始浮現一個疑問。
那就是為何這段時間來,他派出的探子都未曾探測到敵軍的動向。
雖說他當初特地率軍從漢水下游渡河,便是為了避開魏軍可能的半渡而擊。
但若是說魏軍一開始因為他的舉動無法得知五千漢軍渡河的訊息的話,當他的大軍渡河之後,魏軍是不可能探查不到他大軍行蹤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手中兵力不少的曹休卻始終未派出一支魏軍,對他的大軍發起試探性的攻擊,這讓傅肜有些不解。
因為這與情報中所收集到的,關於曹休的性格介紹並不相符。
傅肜並不知道孫禮向曹休獻的策,所以他的內心中有這種疑問很是正常。
其實當傅肜的大軍剛剛渡過漢水的第二日,在樊城中的曹休就收到了這個軍情。
一開始曹休的確是有想派軍邀擊傅肜所部,但是在情報中他了解了傅肜大軍的行軍情況,所以很快曹休便息卻了這個想法。
他的用兵風格是一向剛猛不錯,但是剛猛不是魯莽。
明明已經知道邀擊無多大用處,那麼曹休就不會輕易去做這種事。
況且還在孫禮已然給他獻了更好的策略情況下。
所以在得知五千漢軍渡河之後,曹休只能暗暗感慨一句:敵軍的先鋒大將非庸人。
在曹休未派兵阻攔的情況下,傅肜成功率領五千漢軍來到離樊城的數里之外。
在到達此地後,傅肜也不管曹休打的是什麼想法,他馬上命令大軍開始安營紮寨。
不久後關羽的大軍就會到來,在那之前他必須將大軍的營帳安好。
在安營的期間,無論日夜傅肜一直領著親衛親自巡視諸軍。
他擔心的是樊城中的魏軍,會趁著大軍安營的期間襲營。
但是直到傅肜將大營立好之後,他所擔心的情況也一直沒有發生。
隨著時間的推移,傅肜心中也有些猜測出曹休的想法。
曹休是想借著守城之利,來耗退他們的大軍嗎?
在傅肜安好大營的不久後,關羽親自率領的數萬漢軍來到了樊城之外。
等數萬漢軍盡皆入營之後,關羽馬上召集諸將開始議事。
在關羽所率領的數萬大軍還未到達之前,傅肜就一直將他渡河後的,所探查到的一切情報報送給了關羽。
這便是先鋒大將最重要的職責。
在傅肜的情報之下,關羽及剛剛到達樊城外的諸將,大致明白了目前樊城外的局勢。
同時諸將心中也浮現了與傅肜一般的猜測。
孫禮的計策更像是陽謀,所以只要情報收集的夠多夠準確,漢軍諸將雖然不能完全猜出魏軍的意圖,但猜出他們大致的意圖還是不難的。
但陽謀之所以叫陽謀,本就是不難猜測,但卻難破壞的一種計謀。
雖然當初樊城在關羽的圍攻下殘破不堪,但這一年以來在曹休的主持下,樊城的城防已經得到修繕。
最主要的是目前曹休手中,至少有著上萬魏軍。
城堅兵足,樊城這塊硬骨頭並不好啃。
甚至根據現有的漢軍兵力,關羽要想如之前一般將樊城團團圍起來也是一件費勁的事。
襄樊之戰時關羽之所以能憑藉三萬大軍,將襄陽與樊城團團圍困,那是因為當時曹仁先吃了一場敗仗,魏軍死傷頗多。
最後曹仁只剩下不多的魏軍困守在樊城中,關羽才做到的這一點的。
這場戰役雖然未在史書中記載,但完全可以根據事實推斷出來。
不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