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章 接班人

作者:醬油拌歷史
第14章 接班人

關羽性格直爽,當一個人有能力時,無論這人是敵是友,年長或是年幼,他都會毫不掩飾他對他的讚賞。

糜暘從未經歷過兵爭謀略之事,他的計策行不行,最終還得關羽這個當世名將來決斷。

如今看關羽這副讚賞不已的樣子,足以證明糜暘所獻計策的可行性。

困擾自己及眾人的如何擊潰徐晃一事,竟然被糜暘這麼輕描淡寫的三言兩語之間給解決了,關羽如今對糜暘的內心評價已經更上了一個層次。

但在得到糜暘一個良策後的關羽,現在卻擺出一副猶不知足的樣子,他以手指糜暘道,

“徐晃大軍在一側,我軍無法速退,子晟有計策解決我軍這個困擾。”

“現今孫權大軍蓄勢待發,即將襲我荊州,

這令我擔憂在與徐公明作戰時,後路有失,子晟應當亦有計策可解我這個困擾。”

現在的關羽對糜暘可謂是信心十足,在說完這番話後,他用充滿期待的目光看向糜暘,
那目光中隱藏著對糜暘的信任。

關羽目光灼灼,神情期盼,他這時看向糜暘的目光,猶如一位見獵心喜的的獵者,看到了一隻渾身雪白的麋鹿一般。

糜暘並沒讓關羽的期待落空,他既然敢毛遂自薦來這樊城處見關羽,自然是來之前就考慮好了一切。

他此來樊城,既是為了救關羽,亦是為了一鳴驚人。

他為的是自己可以在襄樊大戰這個契機中,為自身謀得最大的利益。

糜暘迎著關羽熱切的目光,對其一拜道,“孫權賊子,武功不振,久攻合肥不下。”

“又因其覬覦我荊州沃土,故而早就對我南郡虎視眈眈。”

“然其今日敢發兵攻我,無非仰仗呂蒙有奇謀,且我荊州目前因為北伐而兵力空虛而已。”

“但孫權年少掌權,且戰功黯然,所以他無法如其兄長一般,以戰功鞏固權威,以戰功懾服江東上下群臣。”

“這造成了其多疑善忌刻的性格。”

“既如此,將軍可根據其性格設一計,擾亂其判斷,以達到慢其出兵的目的。”

說完這些後,糜暘手指還跪在地上的徐詳,他繼續說道,

“此人不僅乃江東重臣,亦是孫權同鄉舊友,與孫權感情深厚。”

“將軍可借其手寫一封信,信中內容為,”

“我父南郡太守已決意投降,還請君候當即發兵,以免時機拖延日久,陡生變故。”

待糜暘說到這裡,帳內諸人盡皆有些錯愕。

關將軍要他設計拖延孫權的發兵日期,怎的糜暘還建議讓孫權的好友兼心腹,寫信催促孫權儘快發兵呢?

此刻在帳內諸人之中,唯有關羽似乎領悟到了一些糜暘此舉的意圖。

見帳內諸人大多臉有詫異之色,糜暘自信的繼續說道,
“孫權乃是多疑之輩,當其收到徐詳這封信時,他會覺得,既然徐詳已經成功說服我父投降,那他為何不回江東親自稟報此事?”

“反正要將此機密之事宣於紙上,託於旁人送到他手中?”

“若徐詳真成功說服我父投其,此乃大功一件。

按常人所為,徐詳當立即回江東領賞才是。

縱算徐詳可按捺住領賞之心,但兵事在即,為了避免兵事牽連有性命之危,徐詳亦當馬上回轉江東才是,”

“可如今卻不見人,唯有一封書信到來,按孫權之多疑性格,豈不會多加猜想嗎?”

待糜暘講到此處,帳內的諸人中較聰慧者,如王甫,趙累,潘濬三人臉上已經都齊齊浮現瞭然之色,

其中王甫更是激動地說道,

“若按孝廉這麼說,那孫權在收到徐詳信後,定會以為此信有詐。”

“孫權會認為此信雖是徐詳親筆所書,但其可能行蹤暴露被我軍所擒獲,而後他這封信是在我軍的脅迫下所書寫的。”

“在如此以為之下,他會猜測我軍此舉為的便是,以徐詳之信引誘其及早出兵,而我軍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已經設下伏兵等他主動出擊。”

聽到王甫領悟了他說的意思,糜暘對王甫笑著點頭道,
“然也。”

“孫子兵法有言:兵者,詭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那孫權自稱孫子後人,這孫子兵法他自然是熟讀於心。

加上其多疑的性格,自然就會以為這是我軍故意設下的誘敵之計。”

“但其卻不知,我軍為的就是讓其以為此乃我軍設下的誘敵之計,好讓其不敢貿然發兵襲我荊州。”

“唯如此,方可拖延孫權發兵之日期,為我軍擊潰徐晃贏得寶貴的時間。”

孫權對權謀制衡之道乃是當世翹楚,但其對於兵家計謀一道不精通,這幾乎是當世人所公認的。

嗯,亦為後世人所公認。

徐詳將機密事件隨意寫在紙上,拖別人送回江東,這基本是個有腦子的都知道,
徐詳可能已經被擒獲了,孫權又不傻,自然能猜到這點。

所以孫權會以為,明面上這封信是徐詳寫給他的,實際上這封信是關羽假借徐詳之手寫給他的,而關羽為何會如此做呢?

關羽威震華夏名聲在前,孫權自然不會以為關羽是傻子。

他只會以為這是關羽設下的誘敵之計,為的就是要將其誑進荊州的,他所設下的包圍圈中。

但孫權不會想到,他所認為的這一切,是糜暘想讓他認為的,
糜暘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名為設誘敵之計,實則是設疑兵之計,延誤其出兵日期。

糜暘話音落下後,帳內眾人皆是一副用看怪物的眼神看向糜暘,
這種把握人心,詭譎莫辨的計策,是一個剛剛及冠的年輕人可以想出來的?
而此時關羽看著糜暘,就猶如在看一件瑰寶一般。

他今年年近六十,一直想為自己找一個接班人,繼承他的理想與抱負,

這樣的接班人,前提是要對劉備忠心,其次是要有智謀,能力,
而如今看來,糜暘這兩個條件都符合。

雖然帳內諸人此時都被糜暘的兩個計策,給震驚到。

甚至認為在糜暘的這兩個計策下,如今他們所面對的困局,似乎已經找到了一條光明的出路。

但還有一人對糜暘的這條疑兵之計有點擔心,
這人便是一直以穩重而為關羽所信賴的趙累。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