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兵制實行的是私兵制,所以孫皎所屬的部眾只會聽命於孫皎一人。
縱使呂蒙身為此番江東十萬大軍的大都督,他也只能透過指揮孫皎,來調動他麾下的兵馬。
可是當孫皎不聽呂蒙命令的時候,呂蒙就對他麾下的數千兵馬毫無辦法。
而根據當日孫權的任命,雖然他因為呂蒙的勸言打消了,讓孫皎與呂蒙同掌大軍的想法。
但權謀平衡之術點滿了的孫權,在後來的任命中,任命孫皎為後部大督。
什麼是後部大督呢?
可以理解為保障呂蒙後路的一把手。
亦可以理解為呂蒙的副手,是呂蒙一旦有所不測後,直接接替呂蒙的人。
正因為有多種理解,孫權又沒給出準確解釋,所以呂蒙與孫皎不是嚴格的上下級關係。
再加上孫皎那尊貴的宗親身份,他當然有底氣不聽呂蒙的命令。
看著孫皎中計,率領著麾下大軍正在渡河。
看著公安城下的軍營中,數千蠻兵已經枕戈待旦,準備來個半渡而擊。
呂蒙這時心中已經焦急非常。
而就在呂蒙情急之下,他終於祭出了孫權給他的大殺器。
呂蒙手中高舉孫權賜給他的佩劍,對著在場眾人大喊道:
“孫皎不聽將令,違我節度。”
“今吾以至尊所賜生殺節制諸將之權,率兵擒拿孫皎。”
說完後,呂蒙當即命親衛上前將孫皎拿下。
孫皎此刻正在全神貫注奮勇向前,他萬萬都沒想到,呂蒙竟然敢在大庭廣眾之下,當眾對其行擒拿之事。
因為毫無防備,正要渡河的孫皎,瞬間被趕到他身後的呂蒙親衛撲倒。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令在場諸將皆震怖不已。
而被呂蒙親衛撲倒在地的孫皎,在意識到呂蒙竟然如此大膽之後,他當即對呂蒙破口大罵起來,
“呂賊安敢如此!”
“吾乃至尊宗親,爾竟敢綁我。”
但如今綁孫皎的可是呂蒙的親衛,他們只聽呂蒙的命令,又豈會受孫皎的威脅。
孫皎被撲倒在地要上綁的一幕,讓不少在場的江東將校本要上前營救。
但呂蒙這時一雙虎目掃視全場,手中高舉孫權佩劍的他,此刻猶如孫權親臨。
因為孫權多年的威望,那些江東將校最後還是沒有做出營救孫皎的舉動。
不僅如此,在呂蒙的命令下,這些江東將校還齊齊上前,率領著親衛攔住了欲要拯救孫皎的親衛們。
但他們終究還是顧忌同袍之誼,沒有對孫皎的親衛下死手,僅僅將他們拿下後綁縛起來。
數千孫皎計程車兵見主將孫皎已被擒下,於是乎他們一個個也放棄了抵抗。
呂蒙藉助著自身的威望,加上孫權佩劍在手,翻手之間就控制了全場的所有局勢。
說實話,不是萬不得已,呂蒙也不想動用這把劍。
但如今孫皎當眾違揹他這個主將的命令,他要是不做出什麼舉措來阻止,那他來日還有什麼威望統領十萬大軍。
這時,呂蒙只覺得他手中的孫權佩劍,似乎有些發燙,灼燒的他掌心有點疼。
這全是呂蒙的心理在作祟。
呂蒙在擔心孫權知道這件事後,他的反應會是什麼。
孫權崇尚權謀平衡之術。
他當初不對孫皎的定位做出明確的指示,為的便是可以利用孫皎的身份,及其似是而非的定位,對呂蒙進行牽制。
同樣的,孫權賜予呂蒙佩劍,除了讓呂蒙統率大軍更加得心應手及展示他對呂蒙的信任之外,這也是對孫皎的一種轄制。
自周瑜死後,孫權才真正將江東軍權握在手中。
自那以後,一旦有面對著舉國之兵出征的情況,心思多疑的孫權就基本上都是親自帶兵。
例如合肥之戰,不是沒有良將請求代替孫權出征。
但孫權為了讓江東軍權不落入旁人之人,哪怕他屢次戰敗,最後亦都是自己親自帶兵。
如今面對攻取荊州之戰,雖然孫權信任呂蒙,並且為了保證荊州之戰萬無一失,他將江東十萬大軍都交到呂蒙手中。
但其實孫權內心中,還是擔心呂蒙會擁兵自重的。
這是他的本性。
這從他對呂蒙與孫皎的具體任命就可以看出來。
孫權力求在營造一種呂蒙與孫皎相互牽制,且還能讓呂蒙充分發揮他軍事才能的一種統兵格局。
在這樣的想法下,孫權是絕對不希望孫皎違抗呂蒙的。
但同樣的,孫權也不希望呂蒙有動用他佩劍的那一日。
歷史上,孫權精心營造的這種統兵格局是成功的。
但如今有了糜暘,糜暘是穿越者。
他有著部分先知的優勢,這種統兵格局卻成為了他戰勝呂蒙的突破口。
真以為糜暘把孫桓拉上來高空彈跳,是僅僅為了阻擋投石機嗎?
攻城不如攻心,而誅敵亦不如誅心。
呂蒙無法想到,當今日場中的訊息傳回到孫權耳中時,孫權會做出什麼反應。
在孫皎被呂蒙的親衛押走時,他口中不停地罵著呂蒙,並且還告訴呂蒙他定會向孫權上書彈劾他。
雖然現在的呂蒙有權關押孫皎,但他並沒有權力阻擋宗親給孫權上書的權力。
不然大將領兵在外,阻擋宗親上書,意欲何為?
聽著孫皎的威脅,看著在場大多將校眼中那深深的不理解,呂蒙只覺得他有些累了。
己心悠悠,己心悠悠呀!
這時呂蒙將目光看向了城池之上,那依然懸掛在空飄搖不已的孫桓,呂蒙在心中恨恨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汝當日為何不自刎當場!”
隨後呂蒙目光一路向上,來到了那個城頭之上,一直在看著好戲的年輕將領身上。
呂蒙的目光中有欽佩,有恨意,亦有遺憾,諸多情感彙集,但無疑其中恨意最濃。
他想起了他之前收集到的關於糜暘的一則情報:
建安十七年,奉劉備令,拜法正為師。
名師出高徒,概如此也。
而一直在觀察著呂蒙的糜暘,也察覺到了此時呂蒙正在注視著他。
一向有禮貌的糜暘,於城頭上之上對著呂蒙施了一禮。
這禮似在向呂蒙問好,亦是在向呂蒙問道:我今日精心準備的這場戲,大都督看的開心不。
這一禮,直讓呂蒙氣血翻湧,加上身體病痛纏身,差點讓他忍不住一口老血吐了出來。
這小賊!
呂蒙擔心繼續待在這場中,他遲早會被糜暘誅心誅的吐血。
因此,他在嚥下一口老血後,立馬離開了現場。
而在離去前,呂蒙對著左右命令道,“喚仲翔來見我。”
在呂蒙離去後,有著孫桓掛在那裡,糜暘一點都不擔心城下的投石車會啟動。
哪怕是呂蒙,也承擔不起殘殺宗親的罪名。
自先秦宗法制建立以來,經過千餘年的發展,再加上兩漢皇帝親親相隱的政治策略之下,宗族這兩個字,已經深深刻進了每個華夏子弟的血脈中。
所為的開基建國,本質亦不過是化家為國而已。
夫親親恩義,古今之常。宗子維城,詩人所稱。
在這種根深蒂固的宗族觀念下,歷史上多少殺伐決斷的英主,亦逃不出家國天下的這個樊籠?
更何況對於江東孫氏來說,自孫堅創基之日起,孫氏宗親就是穩固孫家統治的重要基石。
呂蒙又豈敢主動將那基石主動拆去一塊?
歷史上面對著孫暠、孫輔二位宗親的反叛之舉,縱使是小心眼的孫權,也只敢關押此二人,而不敢殺之。
而且哪怕有著犯下不可饒恕之罪的祖先在,這兩位孫氏宗親的後代依然身居高位,忝為輔政之任。
糜暘在城頭之上看著離去的呂蒙背影,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呂蒙。
雖然糜暘離得有點遠,不能完全聽到方才呂蒙他們說了些什麼,但有些事,看舉動就能猜個大概。
能將全場江東將校震懾住的,唯有身為主將的呂蒙。
而膽敢當眾違背呂蒙節度的,唯有身份同樣不低的孫皎。
呂蒙比他想象中的更顯老態,一看就是命不久矣之相。
看到呂蒙沒有向他回禮,糜暘不禁對身旁的于禁吐槽道,“江東賊子大多不知禮儀,此豈可久享國祚乎!”
而剛剛與糜暘一起看完一整場好戲的于禁,默默點頭表示深有同感之意。
這時糜暘手指輕敲城頭,他用著難辨心思的語氣說道,“孫仲謀,接下來你會來麼?”
今日的變故,其實也超出了糜暘的想象。
他原本只是想借助孫桓來激怒孫皎,從而想著能不能引起江東大軍內部中的將帥不和。
如今看來局勢的發展,超出了原本糜暘的期待。
本來呂蒙與孫皎相互制衡的局面,在今日的變故之後,已經變成了呂蒙一家獨大。
糜暘就不信孫權晚上睡得著!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