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兩百零五年九月十三日。
清晨。
焰灣城。
“鈴鈴鈴~~鈴鈴鈴~~”
“嗒嗒嗒~嗒嗒嗒~”
清脆的銅鈴聲伴隨著急驟的馬蹄聲劃破了清晨的寧靜。
一名身穿紅衣,背插紅色朱雀三角旗的驛卒匍匐在一匹渾身披紅的獨角戰馬上快速朝國都城門口衝來。
此時城門口城門半開,絡繹不絕的百姓進出其間。
聽到鈴響,再看到一身紅衣的驛卒,城門口的人慌不迭的閃身避開。
這可是‘急遞鋪’中用來傳遞緊要訊息的‘千里加急’,凡阻礙其行進者,誅!
數息過後,閃耀著紅色微光的一人一騎沒有絲毫停留,拍馬入城絕塵而去。
城門口一些百姓望著遠去的驛卒竊竊私語。
“幾位,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驛卒怎麼不發捷報了?”
一名趕著大車的年輕人將駑馬安頓好,擦了擦頭上的汗有些奇怪地向身旁之人問詢。
在他身旁站立的是幾個身穿士子袍服的年輕人,由於看到驛卒奔襲,眾人都被堵在了城門口。
聞聽他開口,幾名士子中的一人開口道:
“有些日子沒入城了吧?”
“嗯!地裡的蔬菜大多到了節令,回去忙乎了些許時日,大概有一個月沒來了。”
一名年輕士子嘆息道:
“本國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遇戰事大勝者,驛卒會遊街通傳捷報,既彰顯國威,也可安定人心。
這幾年裡,捷報頻傳無數,可自從二十幾天前,每一次驛卒入城都是這般模樣。”
那名趕著大車的年輕人立馬明白了士子話中之意,驚訝地道:
“你的意思是...是說前方戰事不順?”
“嘿,何止是不順,恐怕比這要嚴重的多,我擔心...”
年輕計程車子沒等說完,另一名士子突然拉了拉他的衣襟,阻止他繼續開口。
此刻周圍聚攏的人不在少數,胡亂開口恐引起恐慌。
幾名士子離開了,城門口的人卻陷入了嘈雜的議論當中。
......
朱雀大殿。
數百文武朝臣面色凝重地立於殿中。
王座上,國君山燢細細察看著手中由‘千里加急’送回的急報。
片刻後,山燢將急報拋在面前的案几上,沉聲道:
“念!”
“是!”
一名內廷禁衛快步上前,將急報拿起開啟唸誦。
“‘羽林’營營帥金鎏謹奏:
自八月初三‘羽林’西征至‘漠灘’後,前後二十七日,營中已有三將十七校遭遇強敵。
經營中擅溝通者探詢,所接之敵為‘寶嵐國’之兵馬。
此國軍械齊備,軍士訓練有素,且擅長改變地形,能引水、風助戰。
我營與其接戰大小七次,共殺敵一萬七千餘人,自損三千八百餘人。
近日探得‘寶嵐國’增兵二十萬,意欲西攻。
我營各將、校分散嚴重,恐難以抵禦強敵,望國中快速派兵增援。
農曆兩百零五年九月初一。”
內廷禁衛誦讀完畢後,退到一旁候命。
國君山燢揉了揉眉心,沉聲道:
“眾卿,自七月初開始,這兩個月內已有二十七封告急求援急報,諸位看此事如何解決?”
衛尉呂衝踏出一步,拱手道:
“陛下,臣以為此事無需太過多慮。
從雙方戰損比例來看,告急求援急報雖多,各營尚處於優勢局面。
臣主管兵事,對這些將帥知之甚深,其之所以頻發告急求援,無非是擔心戰事不利遭受詰難。
陛下只需嚴加訓斥,令其等安心作戰即可。”
另一名衛尉常昊之卻有不同意見,聞聽呂衝之言,當即踏前一步,大聲道:
“陛下,大軍在外征伐,只有主戰之人才能知曉情勢是否危急。
既然多數大營都發出了告急求援急報,那就說明前方戰事確實不容懈怠。
我等居於萬里之外,戰事瞬息萬變,豈能單憑臆測而否定求援。
臣建議增補援軍,並派人督戰。”
新任的治粟內史田倉忍不住上前一步道:
“陛下,今年國中的備戰糧秣已消耗七成,據‘太常所’太史令觀察星象,明年將有大旱,各地糧倉不宜動用。
如果再次增補援軍,恐糧草補給難以足備,請陛下三思。”
當下又有數人出列建言,有贊成,有反對,不一而足。
國君山燢不禁有些頭疼,雙眼在朝臣中掃了一眼,見左丞相元姜正看著殿中界域堪輿圖若有所思。
心頭一動,開口道道:
“左丞相可有高見?”
朱雀王國的行政制度施行的是‘三公九卿制’。
山峭當年就是國中‘太傅’,在其登臨王座後,為避忌諱,將原本的‘太傅、太師、太保’取消,更改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其中‘丞相’也非一人,而是設立‘丞相府’,設左右丞相及十三曹,下轄九卿。
左丞相,金印紫綬,為百官之首。
下轄丞相司直,檢舉不法,丞相長史,督率諸吏,處理各種政務。
此外還有一干丞相徵事、丞相史、丞相少史等輔助官員。
右丞相掌管十三曹,其中東曹掾,領郡國事,主長史的任命,外出督州郡。
西曹掾,領百官奏事,主府中吏之進退。
議曹,主謀議事,辭曹,主評訟事,奏曹,主章奏事,賊曹,主盜賊事,決曹,主罪法事,集曹,主簿計事。
另外還有戶曹、法曹、倉曹、侍曹等。
這是一個龐大的文官行政機構,朝中政令多出於此。
與之相對應的是‘太尉府’,共分二十階,統轄國中武將兵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武將與文臣不同,只要立功便能快速升遷,但若是打了敗仗,擼的也是飛快。
二十階軍功張克是按照夢境中秦朝爵位制設定。
分別為:公士,上造,簪嫋,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長,右庶長,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駟車庶長,大庶長,關內侯,徹侯。
此武將位階並非職司,等同軍隊中的列兵、士官等身份的象徵。
如風行祿為校官,其身份為‘公大夫’,但在軍營中,‘公大夫’極多,故此一般在軍營中只稱呼官職以彰顯不同。
‘御史大夫’的權柄較之二者要弱上一籌,主要職責是管理圖籍、奏章,監察文武百官。
御史大夫下設御史中丞,侍御史,彈劾中央和王國一切不法之事。
監御史,國中派到地方各郡負責監督郡守的御史。
按‘三公’架構來看,大致分為文官集團、武將集團和國君直屬言官集團。
‘九卿’只是統稱,實則就是分數三大集團的具體做事人員。
左丞相元姜今年只有四十七歲,自幼天資聰慧,擅長統籌管理。
傳聞其九歲之時,便能以粟米粒計算出一城之人口,並推斷出未來七年城中的男女比例。
後其才華上達天聽,於二十七歲時被國君傳召入朝為官,只用了十幾年的時間便升任國中左丞相。
元姜正看著殿中【須彌天眼陣】所顯化的‘山海界’界域石球出神,聞聽國君詢問,回過神來。
拱手施禮道:
“陛下,請觀看界域堪輿圖。”
殿內所有人齊齊將目光轉向石球,但見其上四處都是紅潮,僅有一小片區域是藍色的。
每每看到此堪輿圖中那一片紅色,國君山燢的心情都極為煩躁,此時也自如此。
他只是看了一眼就將目光移開,轉目看向元姜,等待他的解釋。
元姜沉凝的面容上不顯一絲煩擾之色,語氣平和地開口道:
“陛下,當年國師定下的戰略是‘建城立堡,穩步推進’。
這幾年本國四處征伐戰無不勝,由此有一些人驕橫之心大起,認為國師的戰略太過消極,多次上奏要求更改戰略。”
此言一出,殿內不少人都露出了羞慚之色。
元姜緩了口氣繼續道:
“如今才是戰爭爆發的第五年,但我們已經遇到了那些傳聞中的對手。
從各營回報的訊息看來,自七月初九‘銳士營’列字上軍庚字校與‘紅楓國’交戰後,各營已陸續與七個不同的勢力開戰。
這其中有三個為修行者所扶持的勢力,四個為‘天魔’扶持的勢力。
也正是從這時候開始,本國向外開拓的步伐被遏制,再不復過去幾年那般快速。”
兩個月前,‘銳士營’列字上軍庚字校先與‘紅楓國’前鋒交戰,一舉將其擊潰後又遇到其正營大隊五萬人。
一番激戰後,庚字校兩千兵馬雖對敵軍造成近四千傷亡,但自身除了最早撤離的兩百輕騎,僅存三百餘人存活。
這些人包括身受重傷昏迷的風行祿盡數被俘虜。
此訊息最初傳回國中後,引起了軒然大波,風氏一族更是盡起族中精英入伍,誓要洗刷恥辱。
可誰曾想這才只是開頭,緊接著便有接二連三的壞訊息接踵而至。
到了此刻,國中國民的情緒才漸趨穩定,開始正視這些對手。
元姜此時所說的話殿內眾人盡皆知曉,不明白這有何意義。
“我想說的是,請諸位好好看一看這堪輿圖。”
元姜冷靜地開口道。
眾人再次將目光轉向堪輿圖。
“此前我一直有個疑惑,那就是以一國之力怎麼可能獲得最終的勝利。
從界域堪輿圖上看,本國只佔據了此界極小的一部分,兩百年的時間雖說很長,可別說擊敗此界數萬不同勢力,就算帶兵走上一圈都未必能夠完成。”
此言一出,殿內眾人盡皆一怔,這個問題卻是所有人都沒有考慮過的。
他們之前想的是一直向外擴張,遇到一個打一個,直到將所有勢力打完。
此時聽元姜這麼一問,眾人才反應過來。
是啊!數萬個勢力遍及本界天南海北,怎麼可能憑藉一己之力剿除。
國君山燢思索了片刻,問道:
“如此說來,那其它勢力也未必就能打到本國屬地了,這倒是件好事……”
沒等他說完,元姜已介面道:
“陛下,這反倒是一件壞事。”
國君山燢一愣,掃視了殿內一眼,見多數人也是一臉的懵懂,不禁開口道:
“何解?”
元姜神色肅然,指著堪輿圖道:
“我將這場持續的戰爭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我稱之為‘筍生’,這一階段已經過去,之前的兩百年,諸多界外之人扶持勢力成長並發展。
就好似春筍一般發芽、成長、壯大。
第二個階段我稱之為‘魚化龍’。
陛下,請看這圖中勢力像不像一個殘酷的水中世界。
蝦吃草,小魚吃蝦,大魚吃小魚。在我的眼中,如今的‘山海界’就處於這種狀況。
強大的勢力透過吞噬弱小的勢力一步步壯大,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當最後存活下來的幾個勢力發現再無法輕易擊垮其它勢力後,這一輪混戰才會暫時平息。
而這些留存下來的強大勢力經過蛻變將會成長為龐然大物。
大浪淘沙,物競天擇,這一階段會很漫長,按照我的推測,最終可能會根據地域產生不超過十個的超級大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當這些大國經過休養生息,兵強馬壯之後,最終的第三階段也會自然而然地到來。
這一階段我稱之為‘奪魁’,此戰將決定此界究竟是哪方勢力可以成為最終的魁首霸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