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峰心滿意足的走了,周維漢看仍留在原地的朱大山。
“你也來我這要人來了?”周維漢問道。
“支隊長,當初你可是說過,有多少馬匹裝備,我騎兵營就可以有多少人,還說咱們獨立支隊養得起!”朱大山將之前周維漢許下的承諾又重複了一遍。
周維漢擺弄著趙剛的茶缸子,冷哼一聲:“哼,我是說過這句話,現在也算數!”
“那我彙報一下騎兵營的情況,戰前兵營編有四個連又一個排,僅是戰馬就有465匹,除上馬的戰士之外,還編有42人的輔助兵的一個排,共計507人。
上次攔截日軍的騎兵隊,我騎兵營共殲滅日軍騎兵340名,繳獲了日軍全套的馬匹裝備,馬步槍238支,九六式輕機槍4挺,重機槍2挺,犧牲42人,傷15人!”
聽完朱大山的彙報,周維漢隨即笑著說道:“朱大山啊,你這是像我這擺功勞來了!”
“支隊長,我不是這個意思!”土匪出身的朱大山卻是個耿直的漢子,被周維漢這麼一說,急忙解釋道。
“騎兵不好訓練,原先人多戰馬少,戰士們輪流訓練,靠著從小鬼子那裡繳獲才有如今的規模,現在一下子多出來小四百多匹戰馬,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戰馬在馬概里長肥膘不是,這不是浪費嘛!”
“要是重新招收新兵,訓練的時間太長,不如從各團抽調一部分老兵,專門訓練其馬術與噼刺即可,這樣能省很多時間!”朱大山終於道出了此行的目的。
獨立支隊的騎兵部隊能有如今的實力,周維漢是幕後的推動者,朱大山則是明面上的費盡心血的動手之人。
兩人共同見證了騎兵部隊從無到有。
新二團起家的騎兵連的戰馬都是從各處山頭土匪那繳獲來的,勉強收攏了百餘匹戰馬組建了騎兵連。
成立之初連馬刀都沒有配齊,好多戰士拿著大刀,長槍訓練,所用戰馬也盡是中原馬。
相比日軍的東洋大馬,中原馬顯得瘦小,朱大山的騎兵營後來才一步步從日軍那裡繳獲了所謂的東洋大馬。
騎兵是古老而兇悍的兵種,以高強的機動性和衝擊力著稱。這個兵種常常叢集出擊,殺個措手不及,步兵若不組成方陣應對,則難有勝算。
馬克沁重機槍的問世,讓遊牧民族遍地能歌善舞。
步入二十世紀,隨著速射武器和裝甲載具的普及,騎兵逐漸澹出歐洲列強的戰鬥序列,良馬淪為輜重工具,成為運輸物資及武器裝備的核心運力。
但其實在亞洲戰場上,騎兵依然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兵種,由於當時中國的道路建設還不全面,機動化部隊很難進行大範圍機動,加之中日雙方機械化程度不完善,騎兵相對步兵的速度優勢讓他們依然擁有極高的戰略價值。
日軍對於這一點也有深刻的認識,因此整個二戰期間,其共在戰場上投入了約三十萬匹軍馬。
在抗戰時期,日本保留騎兵部隊作為獨立突擊單位。如果我軍固守工事,那麼日本騎兵就會向兩翼迂迴切斷補給或下馬步戰。如果我軍佇列鬆散或在休整,放鬆警惕,日本騎兵就會以反斜面為掩護,趁我軍懈怠之際發動突然襲擊。
一旦步兵被騎兵整建制地拖入肉搏,將會演變成一場一邊倒的屠殺。
我國士兵則對東洋戰馬又愛又恨,一方面,日軍騎著它殺了我們不少同胞;另一方面,東洋馬在博採西洋之眾長的同時又順應東亞民族的體格。
其長驅疾如電,真堪託死生,是不可多得的良馬。
古時日本的戰馬多為本土出產的矮腳馬,有些馬匹的高度甚至只有1.3米,這些馬的運動能力和運輸能力都十分有限,並不能適應大範圍的騎兵機動作戰。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人開始將目光投放到全世界,他們認識到了騎兵作戰的重要性並看到了日本本土馬匹和其他優良馬種的差距。
為此明治政府開始專門培育馬匹,為了讓日本戰馬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他們沒有選擇從中國進口蒙古馬,而是將目標鎖定在了西洋馬身上。
用阿拉伯戰馬與本土馬雜交,結果效果繁殖出來的戰馬高度下降明顯,第一次育種計劃失敗。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日本政府認為阿拉伯馬並不是最好的戰馬,於是他們花費重金從西方國家購買了盎格魯諾曼戰馬、頓河馬等優秀馬種,它們在最初到達日本的時候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現象,因此育種計劃屢屢受挫。
但是日本人並沒有放棄育種工作,他們又讓這些戰馬和之前的阿拉伯馬雜交,終於培育出了適應日本本土環境的戰馬。
這些戰馬的平均高度能夠達到1.6米,甚至比日本士兵的身高還要高,而且它們還擁有不錯的馱運能力,日本政府正式將這種新型戰馬作為軍隊的標準戰馬,這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東洋大馬”了。
但實際上在二戰的歐洲戰場上騎兵雖然退居二線,但戰馬依然是十分重要的戰略資源。
在歐洲各國的軍隊中,都大量裝備了挽馬,這種馬雖然速度不快,但是體型極大能夠幫助他們運送重型裝備,是關鍵的後勤保障物資。
而在亞洲戰場上,馬匹的主要作用也是擔當著重要的運力。日軍在二戰時期將陸軍分為甲種師團和乙種師團的指標便是戰馬的保有數量。
其中每個甲種師團能夠擁有七千多匹戰馬。這些戰馬中的大多數都被送到了炮兵部隊,幫助日軍運送火炮零件,只有極少數會被拿來組建騎兵隊。
不過我們依然不能小覷日軍騎兵在戰場上的作用,在二戰時期日軍的機械化程度並不高,而他們在亞洲戰場上的戰線又被拉得很長,這讓他們需要一些機動部隊來隨時支援戰場,高機動力的騎兵便扮演了這個角色。
雖然在一個甲種師團中,可能只有不到五百名騎兵,但是他們依然可以起到分割戰場的作用。
在陣地戰中,騎兵則多是扮演偵察兵的角色,他們提供的情報對日軍的戰術制訂十分重要,這也讓日軍在戰鬥中多次佔得先機。
而作為日軍的對手,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也十分重視騎兵的培養,不過由於當時中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都被日軍所佔領,這讓中國軍隊的戰馬來源受限。
南方地區的百姓家中雖然也有馬匹,但是其大多是不適合作戰的本土馬種,只能用來運送物資,不能扮演戰馬的角色。
而且這些馬匹在運送能力上也和東洋馬存在一定的差距,它們只能夠運送一些體積較小,重量較輕的武器。
在抗日戰爭之前,我國也有幾支騎兵部隊,其中尤其以西北的馬家軍和蒙古騎兵師實力最為強勁,他們在和日軍的作戰中留下了輝煌的戰績,讓日軍十分頭痛。
不過當時中國騎兵使用的戰馬是傳統的蒙古戰馬,這種馬匹相對於東洋馬而言體型更小,耐久力更差,不過他們還是憑藉戰鬥經驗和日軍進行周旋,為抗日戰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八路軍目前一共有兩隻團一級建制的騎兵部隊,一是129師騎兵團,二是冀中騎兵團,都是大軍區直屬的騎兵團。
“聽說過冀中騎兵團嗎?”周維漢突然問道。
“年初的時候從國軍那裡起義的那支騎兵部隊?這可是晉察冀軍區的直屬騎兵團,我肯定聽說過啊!”朱大山興奮的說道。
“我打算成立八路軍第三支騎兵團,你當騎兵團團長,照你先前說的,人隨便你挑,不管是咱們獨立支隊內部的戰士,還是從你從外邊找的人,一律由你做主,當初我個人希望你從外邊找一些合適的人員來充實騎兵團!”周維漢思考良久,原先怕出風頭,現在終於拍板定下了此事。
朱大山聞言,耿直的說道:“是,支隊長,我儘量從外邊找,我保證帶出一支來去如風,既能騎戰又能步戰,能打硬仗的部隊!”
“得得得,你先別激動,先把人員招齊了,抓緊訓練,我會向上級申請,從師部騎兵團及冀中騎兵團抽調幾名骨幹過來,三方交流一下,共同進步!”周維漢看見朱大山那副激動的樣子,連忙穩住他。
“另外,我再交給你一個任務,日軍在太南及冀南肯定有軍馬場,弄點種馬回來,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明白!”
日軍的戰馬都是扇過的,一般的戰馬在戰場上的使用壽命不超過五年,周維漢想著怎麼也得可持續發展,騎兵團都有了,弄個軍馬場不過分吧!
周維漢就是一個甩手掌櫃,具體組建騎兵團的事宜還需要朱大山這個軍事主官去頭疼。
各團原本就減員嚴重,騎兵團缺員將近四百人,平均到五個團也需要每個團80人,大半個連的戰士出去了,各團的團長哪能那麼容易交人,必定不會輕易善罷甘休。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