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南巡(十)
因皇帝積威,眾人在太子尷尬時都不敢發言,太子先是發窘,隨後就有些羞慚了。他只能低聲回奏道:“兒臣於四書確實不喜,但頗喜格物之學”頓了頓忙補充道:“四書中,《論語》兒臣也頗愛讀。”
朱翊鈞見他發窘,心中頗為好笑,聞言戲謔道:“故宋趙普‘半部論語定天下,半部論語致太平’,你若通了論語一書,這個年紀也夠了。”太子臉色這才恢復正常。
王錫爵此時忙轉移話題道:“皇上‘萬世師表’之評,闕里應與有榮焉。臣意將之置於正殿以為匾額,未知聖意如何?”孔尚賢聞言忙表示贊同,懇請皇帝同意。
朱翊鈞笑著點點頭,橫了太子一眼,邁步向前。皇后莊靜嘉怕兒子尷尬,在他背後輕輕推了一把。
走了幾步,太子突然指著周邊建築道:“此前朝廷已經下旨,天下所有殿閣之屬,必用避雷針,以防雷擊起火,爾等為何不做?”
衍聖公吃了一驚,忙躬身道:“此事是臣疏忽了,乞陛下恕罪,臣等立即整改。”
朱翊鈞聞言,笑著看了太子一眼。王錫爵在一旁贊同道:“皇上,殿下提醒的是。臣記得弘治年孔廟曾雷擊起火,殿閣俱為灰燼,孝宗爺撥款重修花了十數萬——衍聖公可不能輕忽啊。”
孔尚賢頭上見汗,不住的點頭稱是。
太子在一旁又道:“本宮聽言,孔廟有至聖先師塑像——可有此事?”
朱翊鈞聞言眉頭微皺。王錫爵見狀忙問道:“衍聖公,可是真有此事?”
衍聖公孔尚賢回奏道:“孔廟此前確有以吳道子所畫像為本的塑像,但自從嘉靖爺禁燬天下至聖先師塑像以來,已經盡數拆毀了,絕無此事——太子殿下,進言之人恐未知此事,也是有的。”
太子小小年紀也有些威嚴之像,聞言冷笑道:“吾還聽聞,孔府之人對他人說,‘天下只三家人家:我家與江西張、鳳陽朱而已。江西張,道士氣;鳳陽朱,暴發人家,小家氣。’這話可是有的?”
朱翊鈞聽聞此言,心中已是篤定,扭頭看了一眼皇后。皇后莊靜嘉不敢與之對視,面色略帶赧然。朱翊鈞壓住火氣,臉色如常看向衍聖公時,見他已經跪地磕頭,身體抖動如同篩糠一般。
朱翊鈞輕哼一聲,見一旁的王錫爵臉色漲紅,似要有所規諫,忙哂道:“無知之人無知語,這話也值得拿到朕身邊說?衍聖公不必如此,起來罷。”沉吟一下,又瞅了皇后一眼,見皇后臉色略帶緊張,扯住太子的袖子搖動,心下不由得一軟。
隨即臉上露出笑來,溫言撫慰了衍聖公幾句,命左右將之扶起。衍聖公被太子三言兩語險些陷入死地,精神都有些恍惚了,起身之後仍涕淚齊下,身子顫抖不已。
朱翊鈞邊撫慰衍聖公,邊冷眼關瞧太子表現,見他努力裝出面無表情的樣子,但微微翹起的嘴角出賣了他的心情。
朱翊鈞心下暗自嗟嘆。隨即整理心情,笑容滿面的逛完了孔廟。太子被母親警告後,也未再出么蛾子。衍聖公原打算請皇帝按原計劃到孔林祭孔,如今卻哪裡敢張嘴?
朱翊鈞心中轉著念頭,對衍聖公道:“今日經筵,孔府家學中,秀才以上或進了大學的,可以都來聽講。”
衍聖公身體猛地一震,隨即激動的滿面漲紅,口中道:“今日臣家得沐如是皇恩,臣可以告慰先祖了。”
太子見皇帝隨手一個小恩惠安撫了衍聖公,臉色嚴肅起來,若有所思。
待孔廟參觀完畢,天色還是亮的很。因皇帝要幸詩禮堂與群臣聽衍聖公講經,皇后以身體乏為由告退返回行宮。
朱翊鈞因怕她多想,輕輕捏了捏她的手道:“晚膳朕與太子在此處用,春日正好,你要多用些。”皇后有些緊繃的身體一下子鬆弛下來,笑顏如花道:“是,皇上也要多用些。”
皇帝要去詩禮堂雖然是午膳前才說,但兩個時辰足以讓孔府做好準備。待一行人穿過燕申門時,王錫爵拍馬道:“此名乃孔子閒居之意。如今皇上臨幸於此,不如改為‘承聖門’。”
朱翊鈞笑看著衍聖公,孔尚賢此時驚魂已定,忙點頭道:“臣意也如此。”朱翊鈞未置可否,轉頭問太子道:“‘燕申’二字何來?”
太子不能答。朱翊鈞笑道:“‘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此乃《論語.述而》篇中語。說的是孔子退出朝廷閒居時,穿戴齊整,態度溫和——不因失意而頹廢,也沒有因為當不了官而亂髮脾氣,說的還是‘克己’自然而然,乃修養功夫。”
太子聞言點頭。朱翊鈞見他有些垂頭喪氣,就拉起他的手笑道:“你年齡尚幼,不知道這些也沒什麼,以後你記著多跟朕學,跟老師學、跟同學學,漸學漸進,早晚能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
太子聞言,咧嘴樂道:“嗯,孩兒知道了,一定跟父皇多學。”
朱翊鈞接著道:“可不僅是跟著父皇學呀。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你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有優點,你要仔細觀察,照著聖賢道理學習他們的長處.”
頓一頓,指著衍聖公道:“例如孔卿,他泛覽經史,出口成頌,這讀書功夫就是優點,你可以照著學。今天詩禮堂經筵,孔卿主講,你認真聽就有所得。”
衍聖公在一旁聽著,忙躬身遜謝。朱翊鈞又指著王錫爵道:“例如荊石卿,他銳意改革,才高且剛正,卻時常負氣而不容人——你要學他的剛正,規避他負氣不容人的一面。”
王錫爵張大嘴巴,眼眶立即紅了,躬身哽咽而不能言。朱翊鈞正色對太子道:“君主欲治理國政,要善用每個人的優點,防範他的缺點影響政務,不因自身好惡而用人——這非常、非常重要,記住了嗎?”
太子似懂而非懂,點頭應承了。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