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二十四章 論證

作者:摩碣
果然不出張居正所料,賈三近奏章上去之後,皇帝根本沒有生氣。反而批答奏章,令朝臣議海漕事,“凡有裨於國事者,可暢所欲言”。

賈三近的奏章被傳閱後,本就喧囂的朝廷,更像是熱油鍋裡被澆了一瓢水,短短時間內,凡是覺得自己有資格在朝中說話的,紛紛上本。

因為賈三近“臣以為世有夷途,安取九折坂;人有參苓、薑桂可以攝生,何試命烏附以苟萬一?”一句有力道,夠辛辣,因此這跟風奏章都引用這一觀點來言海運之不可行。一時間,賈三近風頭無兩。

然而,朝廷也有好多有識之士認識到了海運的巨大優勢。因此當皇帝將戶部奏章駁回,讓其復奏之後,這支援海運的聲音也漸漸多了起來。雖然比不得支援河漕的多,但也具有了不小的聲勢。

萬曆三年九月,翰林修撰羅萬化的一本奏章,將賈三近駁的體無完膚,而且讓朝廷上下的海運反對者一時失語。

羅萬化奏章並無昔日狀元卷的華麗言辭,核心內容是三張表格。首張表格內容是元代至元二十年到天曆二年四十六年間,元廷利用海運運糧的資料統計。

表格分為五列,第一列為年份,第二列為起運量、第三列為到達量,第四列為損耗量,最後一列為損耗佔比。

損耗率最高的為海漕開始的第四年,因遭遇颱風,損耗率達到了四分之一,其餘年份,大都在百分之五以下。

從延佑二年道天曆元年,因為元代造船業的進步,海船越發堅固,用的船員也大幅減少——連續十幾年損耗降到了驚人的百分之一以下。

最低的一年為至治二年,裝船三百二十五萬一千一百四十石,到達三百二十四萬六千四百八十三石,損耗為百分之零點一四!

羅萬化在奏章中算了一下元代四十六年海運平均損耗比:百分之一點六。

這張表格畫完了,羅萬化又列了第二張表格? 為太祖、成祖初期利用海運往遼東、北京運糧的損耗? 基本上平均在百分之四、五左右,因為太祖時期和成祖初期的海船真的不行。

羅萬化著重指出? 王宗沐在隆慶六年試行海漕的損耗資料? 也是百分之一略出點頭——這時候王宗沐用的是專業海船。

第三份就是利用運河運糧的漕運損耗表格了,格式和第前面的表格相同? 也算裝船量和到達量。這損耗比——簡直沒眼看。從永樂十四年開始到萬曆,河漕運輸過程中的消耗為到達量的二倍左右? 也就是每年四百萬石漕運任務? 運河及兩岸以此為生的卻要吃掉八百萬石!

自從有了奏章這種文體以來,羅萬化大概是開天闢地第一遭,在奏章內畫上了表格。這三張表格加上寥寥數語,輕輕鬆鬆的指出了一個大家都知道? 但是都視而不見的事實? 把明朝廷用河漕的低效揭露的淋漓盡致。

羅萬化最後在奏章中論證道:“凡見此三表格者,毋庸再論用海用河。”

“成祖後,復海運之議不絕。憲宗時,邱睿進《大學衍義補》,極言海運萬世之利。世宗時? 運道多塞,復海運之議論復亢。然因何而不能興?當政因循守舊? 而不敢破而後立耳!”

“先皇洞燭弊源而開海關,海晏波平已有數年。海盜匿跡而倭寇少發? 此正復海漕之時也!臣之意與俗論相反,應以海漕為主;保留河漕每年十二萬石? 以備用急? 其餘全用海漕!”

利用資料說話的這一本奏章實在太有力量? 打的賈三近為首的反對海漕的官員潰不成軍。

隨即,賈三近正如張居正所料,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上了一本《奏言以表格述事於施政有利疏》,痛痛快快的承認自己睜眼如盲,道聽途說,空言亂政。

賈三近在奏章中把自己臭罵一頓,自請處分不說,還建議皇帝,以後各部上報奏章,能用表格說明白的,都用表格——把羅萬化一頓吹捧,說他是落實皇帝“實事求是”施政綱領之表率。

這一騷操作把朝臣們腰子差點閃斷掉,有那脾氣急的差點擼袖子去揍他。而賈三近逢人便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君子聞過而喜,你要是打我你就是小人......唉我擦,你真打呀!”

因為賈三近打造的樣板奏章內,並沒有涉及到運河兩岸漕軍和運丁問題,因此反對意見集中在這兩件事上的也很少。

此際,反對者再轉換焦點,時間上來不及。因為皇帝已經批答賈三近的奏章,大度的原諒了他此前的不敬之言,而且高度讚賞“表格述事於施政有利”這一觀點,要求以後大家寫奏章都要如同羅萬化一般多用表格,要言之有物。

這言之有物當然對,但是現在去搞漕軍、屯田和運丁生存現狀調查來不及啊。大夥兒正恍惚間,內閣的王國光又來了一本。

這一本叫《奏言涉漕各省自行設關收取商稅以補民力疏》,中心意思是這樣的,俺王國光贊成王宗沐、羅萬化重開海漕之議,但是運河不能廢了啊,怪可惜了的。

咋辦呢?各涉運河省份,你們自己把轄區內的運河修好,然後朝廷許你們按照朝廷定好的稅率設關收稅,這過河稅麼,朝廷一文不要,都給你們自行支配,以補償多年來朝廷耗竭的各省民力,同時這費用也用來保障運河的日常維護。

這一本上去後,朱翊鈞一天沒耽誤,邸報上立即明發。這下子滿天下都騷動了。涉漕各省布政使、轉運使立即上本,紛紛說王國光同志好啊,老成持國,是內閣中最可愛的人!

各涉漕地方官都能想到,若改了海漕,以前把運河扒開就能弄中央補貼的日子,將一去不復返了。儘管如此,隨著本朝反腐力度越來越大,提著腦袋掙這份黑錢的風險也越來越高,如果有風險低的搞錢方法,誰還用老招數?

這幫地方大員正琢磨這事呢,就看見邸報上發的王國光之奏章了,嗯,還是以前的共同戰友王國光同志,最貼心!

這不涉漕運的各省,也眼熱的很。紛紛上本問,俺在境內修點水利設施,然後再收個過路費行不行。朝廷答覆當然不行,只有京杭運河才可收費。

當然,朝廷已經將興修水利設施和道路設施等基礎建設內容,納入考績重點,且排名在文教之上,權重列在第二位,僅在民生保障後邊。地方官要是把境內的道路、河道整修好了,考績可以上計,這個不消說。

隨著羅萬化上本、賈三近反水,王國光上本,三板斧下來,反對海運之聲勢,就有些不成氣候。

有幾個頭鐵的給事中和京官,到底拿出漕軍和運丁說事,問朝廷運河兩岸,四萬漕軍,三十萬運丁這些直接依靠漕運吃飯的人咋辦?還有大量的在糧倉、碼頭上開飯店,辦三產的小販子、小民怎麼辦?加起來上百萬!

還沒等支援海運派回答,潘季馴這時候也上本了。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