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5章 體面的客人

作者:宅女日記
“閆小二,怎麼不叫你二鐵哥去?”二鐵故意板著臉逗她。
閆玉眼睛滴溜溜的轉:“二鐵哥也去!咱們去看看山裡的村子是什麼樣!”
這麼一說,二鐵也起了好奇,問她:“我也去?能行?”
“怎麼不行,不過咱們得帶上些傢伙。”閆玉一本正經道:“白天是給他們鎮住了,要是他們還不服呢,咱們帶上以防萬一。”
“咱去人家村子作客,還帶弓弩……”三鐵覺得有些不好。
閆玉一副你笨笨的表情:“三鐵哥哥,你不會遮掩一下嗎?
爹說這些山民沒有戶籍,平常連鎮子都去不得,想要換些鹽布鍋盆還得經了那膽大的貨郎或是旁的村民的手,獵到野物也都賤賣了。
他們在山中種糧食,也不用繳稅,山裡又有水,說不準能換些個,爹和幾位叔伯肯定也會背些東西過去。
但他們帶他們的,咱們帶咱們的呀,又不影響,到時候給弓弩藏到裡面,誰也看不見。”
不帶武器去山村,絕無可能。
防人之心不可無。
他們村子的人占強勢上風,依舊能保持淳樸善良,可若情況掉轉,我弱他強……她可不敢賭對方是否還會友善。
三鐵今天對閆小二有了新的認識,正處於對她的印象重建更新的關鍵時刻。
並不當她和村裡幼稚的孩童一般,反而像是和半大懂事的夥伴商量。
“閆二叔準備帶什麼去?咱們是與他們一樣,還是不要和他們重了?”
閆玉道:“先不用管我爹,咱們想想山裡的人會缺什麼,想要什麼,咱們準備自己的。”
這個說法讓二鐵和三鐵都很振奮。
村裡十來歲的小子,已經開始承擔家裡田裡繁重的活計,有了幹活養家這種直白淺薄的概念,自覺出力不少,可在大事小事上又得不到所期待的認同與相信。
他們覺得閆小二的提議很對胃口,積極的響應著。
“山裡能有什麼?野物,他們種的糧食,野菜,草藥……”三鐵仔細想著,說道:“應該就這些。”
“那他們缺的不少啊!”二鐵也開活動他的腦子:“吃的油鹽還有調料,穿的衣服,鍋碗,農具……”
閆玉等他們說的差不多,才開口:“野菜咱自己就能找,野物咱也能獵,不稀罕他們的,所以,對咱們有用的,只有他們種的糧食和草藥。
那草藥零散的也沒用,他們常年生活在山裡,肯定知曉怎麼搭配能防蛇防蟲,咱們要換,就換這兩樣。”
二鐵三鐵連連點頭。
她細細的想過,山民最缺的,應該是鐵器。
無論是農具還是鐵鍋,在山裡都應該是稀罕物。
“咱們帶鐵鍋,還有衣服,大人小孩的都帶,還有女娃娃扎頭的繩子,大娘嬸子們做活的針線,沒香味的香胰子也拿兩塊。”
有了目標,他們便各自去找。
閆老二打的底子好,一聽說他們要去山村作客,各家的婆娘往外拿東西十分痛快。
不過和閆玉預想有出入的是,針線,尤其是線這種消耗品各家也沒多少,一路上縫補倒是不多,但李雪梅做的揹包大傢伙都覺得不錯,跟著做了些,這線一直用也沒地補充,甚至有那儉省的媳婦,將舊衣的線都拆下來用了……
閆玉有一個自己的小揹包,粗布縫的,非常結實,裡面放了香胰子、一小袋鹽、頭繩、幾塊小方布,和幾塊大方布。
二鐵背了一個竹筐,有鐵鍋,有揹包,衣服小孩子的居多,大人的被前來一步的閆二叔拿走不少。
三鐵揹著一個大包,和閆玉是相同的樣式,裡面滿滿都是村裡婆娘們的手工製品,有小鞋子,小襪子,小鞋墊,精緻帶小花的小草鞋,小草帽,帶孩子的布兜,好幾塊包袱布。
兩人的竹弩和閆玉的小弩都在二鐵的竹筐裡,壓在最下面。
閆老二、戚四、戚五、胡大也都揹著東西。
父女兩個,默契的劃分了商品市場。
一個主攻成人,一個主攻婦女兒童。
來接他們進村的人,愣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
熱情的道:“閆二兄弟,我們村裡離得不遠,就在半山腰,路都是踩平的,好走著呢。”
“唉!”閆老二笑著應聲:“帶了點我們自己種的麥子磨的面,別嫌棄,磨的粗,嚐嚐我們齊山府地裡的收成是個啥味。”
這能嫌棄嗎?
這年頭自帶口糧上門作客,沒有更貼心。
來接客的山民是個懂事的,忙對同來的人說:“你快去告訴安叔一聲,客人接到了。”他生怕這人看不懂,使了好大的眼色。
好在同伴看得明白,應聲飛快的跑了。
山裡的日子過得也就那樣,他們既然誠心請人作客,已是準備的十分豐盛,可沒想到這個閆二兄弟行事這麼體面,還帶了糧食來,這麼一比較,就有些簡薄了。
得趕緊傳信回去,讓安叔看著再添些。
貓貓跟在閆玉身邊,偶爾會上樹,跳到前面,突然跳到閆老二肩膀上。
閆老二八方不動,穩得一批。
他只求貓貓不要往他頭上臉上撲,畢竟那頭髮梳起來挺費勁,臉……現在這張臉也很能看看。
貓貓……貓貓爽快答應,自此之後,那肩膀就成了它常駐之地。
這麼些天下來,他已經習慣了。
總比從下往上竄強,閆老二的單薄的衣服已經承受不住貓貓的凌虐,萬一“撕拉”一聲,破到不該破的位置……
他還有何顏面見人!
見那山民不住的看貓,他笑著解釋:“偶然救下的貓,傷好了不走,漸漸也養住了。”
“這些野物有靈性呢,最是知道誰人心善。”山民道。
山裡人多少信些個說法。
通靈性的野物認主,那人怕不是有大福氣。
等進了所謂的村子,得到了所有人的熱烈歡迎。
這一處空地上,有幾座木屋,聽說還有人家住在更上面些。
山村難得有客人,住在這山上的老少全都來湊熱鬧。
大甕裡燉著雞,火堆上烤著兔子,高粱水飯。
一個素菜沒有,這就是他們村子招待客人的最高標準。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