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百一十五章(1/2)

作者:无助的张阿四
中环,环球航运集团。
包船王看着手里的订单,内心也是长长的叹息,玉皇重工的精密仪器、设备、科研人员也要全部搬到新国,这次离开之后恐怕再也不会回来了,这对于港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爸,我们在港岛的员工离职人数也有好几百了,现在招工实在是太难了。”
苏海文无比苦涩的说道,还好他们环球航运的员工都是常年在海外跑运输,这才让离职人员比其他公司少了不少,但是即使这样离职的员工也有不少。
“唉,现在码头的那些临时工也都跑到交易所,连港口货物搬运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全民炒股带来的影响也太大了。”
包船王感慨说道。
“目前还有大量的外国企业涌入港岛,不少资金也都涌入了股市,利好的消息又不断,这事儿谁也阻挡不了的事情,除非出现什么大的变故。
现在港岛的房价增长速度过快,市民的钱也是不断的贬值,加上三流小报的炒作,股市也成为市民财产增值的唯一途径,目前跟风炒股也是越来越严重。”
苏海文叹息道。
“玉皇集团在港岛巅峰时期超过80000多员工,现在在港岛员工的人数都撑不起红磡体育馆了,估计后面离职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玉皇重工不搬家也没办法,之前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培养的熟练工人也都纷纷投入股市,小张现在估计郁闷坏了,我们这半年我们接到搬家的订单可不少。”
包船王唏嘘说道。
“我估计玉皇电器也要搬走,虽然现在还没动不过也快了。玉皇电器在阿美莉卡的CES展会大放异彩,那些订单也是数不胜数,大量熟练工人的离职,也会影响那边工厂的订单。
那些出口的工厂搬到新国也更合适,东瀛负责美洲市场,新国负责欧罗巴、东中、澳洲市场,这样产业链布局也更合适些。”
苏海文说道。
“将军澳那边以前是蔬菜种植基地,为了建造厂房也拆了不少蔬菜大棚,东瀛工厂订单转移到港岛后,这样造成的损失也不小。”
……
九龙,有荣置业。
霍英栋看着手里的报告很憋屈,这半年多的时间,集团旗下离职的员工也超过3000多人,已经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发展。
为了挽留这些工人,各个公司对薪水也有了一次大幅度调整,可惜依然效果不佳,现在也有不少员工打算离职吧。
现在所有市民炒股都炒疯了,一个皮包公司首日上市也能达到30%的涨幅,谁还在乎每天的十几港币工资。
‘想发财就炒股’成为口头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话也彻底沦为一句笑话,现在港岛根本没人放在心上。
不少股民不但把家里的积蓄投入股市,甚至更离谱的股民把房产抵押投入股市,这要是来一次股灾,天台也要排队的人比交易所门口的人还多吧。
霍英栋看到玉皇日报的新闻无语的苦笑起来,玉皇集团旗下员工离职的更多,连玉皇重工都被逼的无奈搬迁了。
幸亏玉皇基建大部分员工参与到圣蛋岛的建设,否则离职的员工也会更多,玉皇集团也从香饽饽成为招不到工人的普通公司。
霍英栋想起五个证券交易所那火爆的场景,要是当初港府不紧急叫停的话,现在港岛的交易所数量翻上一番都不止。
“想发财,就炒股。真是一个莫大讽刺,物价大幅上涨,制造业举步维艰,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这繁华锦绣不过暴风雨之前的平静。”
霍英栋唏嘘的想着,所有人都知道股灾早晚回来,但是都觉得不会是自己倒霉。
……
中环,半山礼宾府。
港府高层坐在会议室低声交流,麦理浩进入会议室之后,在场的所有人立刻安静下来,纷纷起立对总督行礼。
“这半年多的时间,港岛超过300家制造业公司转移到其他地区,现在就连玉皇重工也要搬离港岛……”
麦理浩无奈说道。
“现在股市过热,全港岛有十多万市民全职炒股,预估后面离职的人数恐怕也会越来越多。
港岛半年多物价平均上涨超过25%,高昂的成本为那些中小型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招工难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东瀛的大统领下个月要去四九城访问,不出意外的话,也会建立外交关系,今年接二连三的股市的利好消息太多,大量公司也都是集体上市,五个证券交易所。
股市这块我们已经无法管控,恐怕接下来离职炒股的市民也会越来越多。”
“招工难、物价上涨等等,造成这么多影响,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股市过热的缘故。
目前玉皇电器那边无数的订单已经开始积压,恐怕用不了多久也会进行再次产业转移……”
麦理浩很是郁闷,MD,我还不知道是因为股市的原因导致的?消防车都出动了数次,但是真的没办法,总不能强制不让市民炒股吧。
真这么干,得让人弄死。
人家玉皇集团好心把东瀛的部分产业转移到港岛,结果现在倒好,又要被迫转移产业。
“大家,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没有?”
有什么跟的解决方案?有个屁!!!
所有人相视一眼,脑海中同时冒出这个想法。
玉皇重工的迁移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张忠华也开始了在玉皇大厦加班,这段时间虽然没有什么大事儿,但是还是有不少需要他决定的事情的。
所幸他的秘书团队还是很是不错的,很多重要文件也都会特意标注出来,其他的文件会根据事情的重要性,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有点像明朝早期的内阁的工作,就是剔除报告中的废话。
“老板,北棒子国那边的负责人突然来到公司,说是要临时拜访你一下。”
“好吧。”
张忠华内心一阵骂娘,你们北棒子国负责人来玉皇集团搞毛线啊,不就是想薅玉皇集团羊毛,不都拒绝了吗?怎么还来啊?
不开心归不开心,热度还是要见的,几分钟后,张忠华来到会议室,北棒子国的负责人表情很是欠揍,让张忠华很是不爽。
“欢迎朴先生的到来,不知道这次前来是有什么事情?”
张忠华开门见山说道。
“张忠华同志,我们想邀请玉皇重工来北棒子国建立工厂,我们北棒子国有最辛勤的人民、最完美的制度,同时伟大的今同志也邀请玉皇广场项目落户平壤。”
北棒子的负责人一脸欠揍的说道。
“朴同志,我们的玉皇重工已经要确定搬迁到新国,同时我们还和东瀛的新东铁达成了合作协议,对于去北棒子国建厂这件事,只能说抱歉了。”
“张忠华同志,玉皇广场要是落户平壤的话,我们会半价提供建筑土地,我们北棒子国还可以……”
“朴同志,你也知道我们玉皇广场进驻的品牌都是国外的知名企业,北棒子国应该不会让外国品牌进入吧?所以我觉得目前不符合玉皇广场的选址要求……”
“有没有外国品牌并不重要,我们北棒子国也有很多自己的产品,酒店也会有其他的外国客人,你们玉皇集团要是错过这次大好机会的话,想进入北棒子国的要求会高上很多。”
北棒子国的负责人无比气愤,玉皇集团这不是给脸不要脸吗,我们老板都开口邀请了,你竟然还不给面子,你不知道那可是伟大的近同志吗?那可是东方的太阳!
他的想法要是让张忠华知道,肯定会和他掰头一下,东方只有一个太阳,那是就是伟大的教员,你们的今同志跟教员比起来就是个弟弟!
你们的今同志还是东北抗日联军改编的毛熊远东方面军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当营长的时候,教员就领导百万大军了。
“你的要求玉皇集团以后会考虑的。”
不知道北棒子国代表内心活动的张忠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端茶送客了。
“张忠华同志,你也是来自四九城,建设伟大的炎夏也是每个炎夏人的使命,北棒子国和炎夏一衣带水,我们发展的好了,对你们炎夏也是有好处的。”
北棒子国代表内心对于张忠华很是鄙视,你既然能在南棒子国投资,为什么就不能来北棒子国投资呢,怎么一点觉悟都没有呢?
张忠华看着眼前的傻逼很是无语,你丫什么玩意儿啊?竟然开始威胁起玉皇集团,南棒子国甚至东赢都没敢这么干过。
再说了你们北棒子国也不是什么好玩意儿?老子没觉悟?老子要是没觉悟老老实实在老家从政不好吗?不说当老大,混个副国级还是没问题的!
再说你们那个什么土地半价的优惠条件,你们北棒子国就是补贴老子一亿刀乐,老子的玉皇集团也不会进入北棒子国,有多远就躲多远。
对于北棒子国未来发生的事情,全球只有张忠华一个人知道,张忠华就算是脑子让门挤了,也不会去那里投资的。
张忠华再次客气拒绝了一番,但是那个傻逼依旧在那里逼逼叨叨个不停,真是没有一点眼力劲。
就在这时秘书很适时的敲响会议室的门,随后张忠华客气的把还在碎碎念的北棒子代表送到电梯口,最后气愤的离开。
“不好意思,让您先生久等了。”
送走了北棒子代表的张忠华来到南棒子国负责人的会议室,玉皇重工在报纸上解释了下搬迁的原因,这不都就都来上门拉投资了。
“打扰张生了,北棒子国人都那样,真是丢人。”
李明世不屑说道。
李明世对于北棒子国很是鄙视,当时分家的时候,我们南棒子国可是穷的叮当响,而北棒子国手握王炸却混成现在这个鬼样子。
当时的矿产、重工业等等都是在北棒子国的领土,我们南棒子民族连个发电站都没有,还时不时的北北边来个拉闸断电。
我们南棒子民族才是全球最强的,短短的十多年时间,南棒子国就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腾飞,人均GDP从1960年的82刀乐增长到1971年的300多刀乐。
李明世无比的自信,他觉得他们迟早会超越东瀛和德国,南棒子国会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强国,至于超越阿美莉卡?他做梦的时候想过。
“张忠华先生,我们南棒子国的浦项制铁想必你也知道的,浦项制铁的科研实力还是很不错的,也能为玉皇重工满足钢材的需求……”
李明世客气说道。
张忠华当然清楚南棒子国浦项制铁,前世也是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厂商之一,科研实力也是排在全球前十。
不过现在的浦项制铁还是个弟弟,去年的钢铁产量也才仅仅80万吨,科研实力更是不值一提。
浦项制铁的技术也是从德意志的钢铁巨头克虏伯偷的,不过其实南棒子国所有的技术都是偷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新东铁现在可是发展非常好,东瀛、爪哇国、桑巴之国都建有分部,钢铁技术这块就不说了,单单产量这块,浦项制铁连新东铁的零头都达不到。
“不好意思,玉皇重工已经和新东铁印尼分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新国那边距离欧罗巴也更近一些,生产的产品也主要是供给欧罗巴市场,未来玉皇电器搬迁的时候可以考虑。”
张忠华解释道。
新东铁现在对南棒子国的浦项制铁是严防死守,东北亚有一个新东铁就够了,南棒子国的钢铁企业还是洗洗睡吧。
新东铁在巴西的钢材厂预计明年也要投入运营,下一步已经打算进驻澳大利亚市场,也
是抢先布局全球市场。
安南战结束之后,新东铁公司也就可以进入暹罗的市场,暹罗、真腊、高棉等等的人口也不少,他们的重建所需要的钢材还是很大的。
张忠华和李明世聊了二十多分钟,虽然玉皇重工的事儿没有谈成,但是也达成了几个合作意向,南棒子国的人工成本具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否则欧美也不会把产业转移到南棒子国。
七十年代的时候,能够承载欧美和东瀛转移产业的地区也是真的不多,貌似也只有亚洲三小龙能勉强达到要求。
非洲肯定不靠谱,人太懒,也不放心;阿三人口是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