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扣碎了籃板……”為形式傳播著。
後來不僅是學生裡在傳,一些老師也加入了進來。
比如易陽他們的物理老師袁桂榮,某一堂課竟然把這件事帶入了課堂。
“有一位同學扣碎了籃板,這件事大家應該有所耳聞吧……哈,我們今天不討論扣碎籃板這件事的校內社會意義……我們今天一起來分析一下期中蘊含的力學原理。”
隨後袁桂榮老師在顯示屏上畫起了線段……
“來,這個是籃板……它的受力……等一下,我換個顏色來表示籃筐的受力……紅色吧。”
“大家可以看到,藍色為扣籃時作用在籃筐上的力,和籃筐相連的籃板會被施加一個一個向上的力……能看懂嗎?”
“這裡,在中點施加一個向上的力,整個籃板會向上彎曲。看,如果四邊角全部都被固定死,同樣的受力就打破了籃板……當然,具體要用到多大的力,才能打碎籃板呢?這個不好說,因為籃筐產生的彈力,以及籃板材料的強度,我們沒有辦法還原測算……不過今天我想讓大家思考的問題不是這個,留給大家一個小作業,大家可以嘗試設計一種,扣不碎的籃板試試……呵呵,當然了,大家可以從材料強度上思考,比如換成木板之類的,但我建議還是從結構上來考慮……”
易陽鬆了口氣。原本以為這件事便到此為止了,但是沒想到作為校報學生主編的郭頂搞事情了,週五的週報頭條是……
“高一新生易陽,扣碎籃板掀起附中物理學習熱潮!”
小標題是——“哪種籃板結構不會易被扣碎?奧尼爾來了都不行!”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