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始皇遺詔
“你怎麼來了?”竇太后一去,景帝抹抹額頭上的汗水,長出一口氣,心終於回到肚子裡了。
“我不來,你還不能母后掐著吃了!”館陶公主有些沒好氣,連抽幾口冷氣:“快,叫人弄點水來。辣死我了!辣死我了!”
“水?”景帝有些想不明白,打量著館陶公主,只見她雙眼紅通通的,好象哭過千回百回似的,不就哭了一回嘛,怎麼就成這樣了?
“還不是你那女婿害的,出的什麼餿主意!”館陶公主雙眼中的淚水象水一樣直往外冒。
她要周陽抽她兩個耳光,幸好周陽沒有同意,要不然,還不知道她說出什麼樣的話呢。
“周陽?”景帝眉頭一挑,臉上露出微笑。
“除了他,還能有誰?誰象他那般,那麼多的鬼點子!”館陶公主哭笑不得:“什麼不好弄,非要用姜,又辣又疼!”
景帝終於明白過來了,忍不住莞爾:“春陀,打點水進來。周陽,你是不是在外面?快進來!”
景帝不愧是精明人,竟然猜中了。
“他能不來麼?萬一哭這一招沒用,還得他來轉寰。”館陶公主不住吸冷氣。
周陽進來,衝景帝見禮。
景帝擺擺手,笑呵呵的道:“周陽,你今天幫了朕一個大忙。太后要發火,朕早有預料,卻是沒想到,火氣這般大。朕寧願面對匈奴大軍,也不願面對太后。”
對上匈奴,沒什麼好說的,打就是了。可是,面對竇太后,那是打不得的罵不得,即使景帝有理,也得陪著小心,說話都不能太大聲了,誰叫那是自己的母親呢?
親情,誰也逃不掉,就算竇太后有千般不是,萬般不對,那也是自己的母親,任誰也無法抹煞。
正是因為如此,秦始皇的母親,當年做出那麼越格的事情,與人私通生下私生子不說,還參與了謀逆之事,要殺秦始皇,絕了母子之情。秦始皇先是把她打入冷宮,後來氣消了,還得接回來盡孝心。那是母親啊!
竇太后雖然沒有做出那般出格的事情,面對竇太后,景帝不得不陪小心,說好話。可是,依然不能平息她的怒火,要不是周陽出主意給他解圍,還真如館陶公主所說,要給竇太后掐著吃了。
“皇上言重了,臣不過是略盡綿薄。”周陽很是謙遜:“太后是明事理的人,自會體諒皇上的苦衷。”
這話聽著順耳,景帝更加歡喜,不住點頭,這個愛婿不僅會打仗,更會做人,立了功不驕,這樣的人,太難得了!
春陀打來水,景帝接在手裡,把絹帛浸溼了,親自給館陶公主擦拭。館陶公主也沒有拒絕,任由景帝幫她。
瞧著這兩個人,一個貴為天子,一個身為長公主,卻是不乏濃濃親情,周陽大是意外,又是一陣溫暖。誰說天家無情?這不是挺有情的嘛!
景帝一番擦拭,直到不再火辣了,館陶公主這才道:“你們翁婿有話說,我就不礙你們的事了。噝!周陽,你以後少出這等餿主意!”香風陣陣,快步離去。
周陽不由得好笑,就這點事,她還嘮叨個不停。若真抽她兩耳光,還不給她記恨一輩子?
“周陽,你莫要記在心上,她就那性子!”景帝竟然為館陶公主說情了。
“皇上言重了,臣哪敢記在心上。”周陽笑道。
“周陽,來坐下!朕正好有事要跟你說。”景帝笑呵呵的,招呼周陽坐在他對面,打量著周陽,未語先笑:“周陽啊,今天這事,幸得你出了個好主意,請姐姐來幫朕解圍。”
今天這事,還真弄得景帝沒辦法。這個忙,對於景帝來說,比起周陽打了長城大捷更讓他感激。長城大捷,景帝歡喜無已,卻不用感激,因為那可以賞賜。今天這事,景帝沒法賞周陽,只能感激了。
皇帝的感激最難能可貴的了!
感激的話一說,景帝話鋒一轉道:“朝中暫時無事,你不用再掌宮衛了,可以回陳倉練兵去了。”
掌宮衛雖然好,能與南宮公主私會,享受伊人的溫柔。可是,周陽更掛念練兵一事,畢竟那是他的心血所在,不能不掛念。
“臣這就趕回去!”周陽沒二話,馬上就應命。
“練兵固然重要,卻不急這一天半天的。”景帝揮手道:“朝中之事雖然還沒有完,還有不少風浪,可是,不能因此而擔誤了對百越用兵。對百越用兵一事,你有何打算?”
劍眉一挑,沉吟著道:“若說練兵的話,正如你所說,找東胡下手最合適。陌刀,騎兵,弩陣,便於在空曠無垠的大漠上馳騁。嶺南不同了,氣候炎熱,瘴厲橫行,多山川湖泊,不便騎兵馳騁,更不便陌刀使用,在那裡用兵,可不易呀。始皇當年,不得不出動五十萬大軍,費時兩年多,方才平定百越。”
景帝雖然沒有統兵上過戰場,這眼光卻是獨到,說到要害處了。
百越之地就是現在的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島、越南北部之地。這些地方,地形複雜,不便於騎兵機動,更不便於行軍。尤其是陌刀這樣的重灌備,在這些地方,其威力大受限制。這些事,不得不慮。
“皇上所言極是!”周陽對景帝的剖析很是贊成,不住點頭道:“大漠之上,一馬平川,無論從哪裡進軍,都不是問題。嶺南不一樣,山高溝深,道路崎嶇,不便進軍。可是,臣以為,只要慮在機先,不會是問題。地形雖然複雜,要找一交戰的戰場不是問題。”
兩軍交戰的戰場,並不需要太大,只要夠用就行了。只不過,嶺南的戰場要花一番心思去選擇,不象大漠,隨處可以用作戰場。
微一停頓,接著剖析道:“如今進軍,有三大便利。”
“哦!”景帝很感興趣,問道:“哪三大便利?”
“第一大便利,便是如今的嶺南情勢與以往大不相同了。”周陽剖析起來:“始皇掃滅六國之後,接著便進軍嶺南,耗費巨大,秦軍傷亡不小,就連統帥屠睢也死在土著利箭之下。說到底,便是道路不便,秦軍補給不上。當時的補給,只能靠從五嶺道路上運輸。五嶺本就山高路險,為數不多的幾條小路,蜿蜒在山嶺間,要想滿足五十萬大軍之需,根本不可能。”
“著啊!”景帝大是贊成,擊掌道:“為了解決這事,始皇兩次駕臨長沙。可是,五嶺山道太過險要,運輸起來太困難。始皇都有放棄嶺南的打算,要不是史祿出了一個好主意的話。”
秦軍席捲天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就沒有什麼敗仗。連統帥都給敵人殺死的事情,在秦國曆史上只有兩次,一次是蒙恬之父蒙武給信陵君殺死,另一次就是屠睢死於土著箭下。
這兩件事是秦朝的奇恥大辱。蒙武死於信陵君之手,那是力有不足。而屠睢之死,非秦軍戰力不行,是補給不上,有勁使不出來。
周陽不住頷首,接著剖析道:“史祿獻策,始皇修了靈渠,從咸陽上船,可直髮嶺南,補給一解決,秦軍士氣高昂,只用了半年時間就平定了嶺南。大漢要進軍,不會再象當年那般,擔心補給不上了。”
“有理,有理!這都是始皇遺惠呀!”景帝深表贊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兵家格言!只要糧草問題解決了,其他的都好辦了。
“其二便呢?”景帝問道。
“其二便就是大漢這次進軍,不是開拓,是收復。”周陽接著往下說:“始皇出動五十萬大軍進軍嶺南。在這之外,始皇發關中之民,也就是老秦人前往嶺南,數十年過去了,他們在嶺南紮根,生生不息。他們說的話,吃的飯菜,與中原無異。大漢要進軍,他們必然響應,這就比當年秦軍輕鬆多了!”
開拓,是指前人未做過。秦始皇當年進軍嶺南,就是前人沒有做過的大事,雖然我們的教科書只談及了秦始皇掃滅六國,一統華夏之事,沒有講這段歷史,卻不能掩蓋其偉大。
在這之前,嶺南只是簡單的附屬於楚國。戰國七雄中,楚國的幅員最遼闊,東西走向是五千餘里,一度被認為是七雄中最有希望統一中國的國家。楚國雖然擁有這片遼闊的土地,並未進行開發,因為楚國一直奉行的便是北上中原,與六國爭雄。數百年的爭霸戰爭下來,楚國越來越弱,對嶺南的控制更加無力。
在楚莊王時代,承認楚國霸權的嶺南土著,根本不承認楚國的控制了,各自為政。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五十萬秦軍奉秦始皇之命,越過嶺南,深入嶺南之地,把大秦的土地擴大了南海之濱!
現在的華南之地,就這樣給秦始皇併入了版圖!
華夏的土地,一下子擴大了一半!
秦始皇並不滿足於征服,而是很有遠見,推行了“民族融合政策”。他把關中的老秦人,還有從山東招驀的流民,一起遷往嶺南。他們帶去了大量先進的文化、科技,傳播中華文明。
這一措施起了很好的效果,嶺南的土著很快就被同化了,與秦軍通婚,與中原進行貿易,更進一步促進了嶺南的開發。
推行始皇這一策略的先是任囂,後是趙佗。趙佗在嶺南長達數十年,他活了一百多歲,他忠實的執行了始皇這一策略,促進了嶺南的同化。
因此,偉大領袖贊趙佗為秦始皇“南下幹部第一人”。
如今的嶺南百姓,與中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同根同源,說著相同的話語,寫著相同的方塊字,吃著相同的飯菜,穿著相同的衣衫。若漢朝現在進軍,其阻力比起秦始皇時期小得太多了。
秦軍可是一個部族一個部族去平定的。這些土著居住在大山中,秦軍去平定,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了。
秦軍不愧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悍的軍隊,在解決了補給之後,只用了半年時間就完成了!
“第三利呢?”景帝問道。
“那便是,如今的大漢,早已不是當初的大漢了!”周陽的聲音有些高:“高祖之時,天下貧弱,無力舉兵,不得已而派陸賈入南越,說服趙佗。數十年過去了,如今的大漢,實力大增,太倉之粟陳陳相因,朽不可食。若大漢立定一心,大軍一到,百越必然降伏!”
“好!說得好!”景帝笑了,周陽這三大便利,絕對是獨到之見:“周陽,沒看出,你對百越還真下了一番功夫。”
“皇上,其實這都是朱買臣幫的忙。他對百越很熟,臣與他多日相處,要對百越不熟也不行呀!”周陽很老實,沒有居功的打算。
“嗯!”景帝對周陽此言很是讚賞:“這個朱買臣,別看他是樵夫出身,還真是個能人!有了他,真能省很多事。你打算如何用兵?”
“皇上,臣以為,先平定南越,再收閩越!”周陽開始陳述自己的方略了:“南越之地,是老秦人與中原之民聚居最多之處,也最易平定。臣之所以決定先平南越,是在於,南越最易平定,一旦平定了,對閩越就好辦多了。到那時,將士們已經熟悉了百越,打起來自然是得心應手。”
“想法很不錯!先找最容易的練手,再來打難的,好方略!”景帝很是讚賞,卻是話鋒一轉道:“可是,朕要給你變變方略,你要先平閩越,再來平南越!”
“皇上,為何呀?”景帝是個精明人,不會看不出周陽方略的好處,可以降低很多傷亡。景帝如此說,必是有其原委。
“周陽,你知道趙佗這個人嗎?”景帝問道。
“這些天,臣對百越之事下了番功夫,對趙佗有些瞭解。”周陽點頭道:“他是始皇的侍衛,十九歲時,給始皇親自命為侍衛。此人精明強幹,三十餘歲,就給始皇付予重任,鎮守嶺南。他用兵有一套,在呂太后之時,他曾打敗大漢,打到長沙來了。”
“沒錯,的確是這樣。”
景帝笑著點頭道:“趙佗是個人物,始皇才把他放到嶺南去!至於他打敗大漢,襲擾長沙一事,那是呂后倒行逆施,以為趙佗不過是一偏安之人,不足為懼。先是把趙佗的親戚朋友給治罪下獄,還把趙佗的祖墳給挖了,這激怒了趙佗,他才起兵與大漢為敵,襲擾長沙之後,他更是稱帝了。先帝之時,開釋了趙佗的親朋,重修了他的祖墳,這才有袁盎入南越,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得趙佗去帝號,重新歸附大漢一事。”
微一停頓道:“其實,你所知道的趙佗,並不是真正的趙佗。他並無稱帝之心,更無獨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