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42章 青石巖之戰(5)(1/2)

作者:漢唐風月1
這名一路從四行倉庫隨同唐刀拼殺出來的陸軍中尉究竟瘋狂到什麼地步?
1200人的人數,原本完全可以按照四行團步兵營的編制重新組建4個連,3個步兵連和一個炮兵連,抽調兵工廠保衛排以及殘疾老兵做為連、排、班長,戰鬥力或許距離4營還很遠,但因為武器裝備還算精良,做為防禦的話,怎麼說也能和日軍一戰。
甚至,這1200人不需要什麼編制,完全可以做為後備兵員,由上官雲親自指揮,將其充入那些已經被打殘的排、班中去。
但按照楚少雲的說法,那隻不過是飲鴆止渴,就這些學生兵、工人和民兵上去,頂破天也只能撐個三四天,還在晉東和日軍鏖戰的主力,一樣也回返不了,最終還是個死局。
既然都已經是死局了,那為何不豁出去搏一把?
1200人,被分為4個連,一個戰防炮連,一個步兵炮連,一個機槍連,一個槍榴彈連。
戰防炮連:以技術員、工人為主,下轄4個排,每個排轄4個班,三個炮兵班每班2門戰防炮,另外還有個彈藥班,24門戰防炮,每門炮配發50發開花彈。
步兵炮連:以技術員、工人、民兵組成,下轄3個排,排級編制和戰防炮連一樣,共有18門步兵炮,每門炮配發50發炮彈。
機槍連:則以退伍老兵、民兵組成,下轄5個排,每排下轄4個班,每個班15人,每班裝備輕機槍5挺,每挺輕機槍配30發彈匣20個,20發彈匣10個。
槍榴彈連:以退伍老兵、民兵、保衛排正規軍組成,下轄4個排,每個排下轄5個班,每班18人,每班裝備勃朗寧槍榴彈發射器6具,每具榴彈發射器配彈50發。
這4個連的人員分配楚少雲自然還是費了心思的,這些37毫米戰防炮和70毫米步兵炮,相比於那些民兵甚至是正規軍,兵工廠的技術員和工人可都算是熟手。
因為兵工廠有武器設計和軍火供給的任務,無論火炮、機槍、地雷、手榴彈,都必須得有技術員和工人去武器試驗場試驗。
像這兩種火炮,這半年裡幾乎所有技術員都實彈演練過,雖然不一定打得有多準,差不多的位置區域還是能保證的。
這就行了,用楚少雲的說法,打不準,那我們就靠炮足夠多,一門不夠那就20幾門一起上,上千發炮彈覆蓋就算是誤差一里路,也能讓鬼子哭爹喊娘。
槍榴彈這玩意兒其實有點像日本人的擲彈筒,不過日式擲彈筒是拋物線式的砸過去,而這種米國產的槍榴彈走的是直線路子,射程也和擲彈筒差不離。
這種武器唐刀其實並不是很看得上眼,所以四個主力步兵營裝備的並不多,吊打日軍重火力點的火力輸出還得靠步兵排的3門60迫擊炮。
但在訓練中,四行團正規軍可也是要求人人都會使這種武器載具,兵工廠保衛排官兵們也都會用,民兵們不會用不要緊,出發前來一場實彈訓練,只要能成功將榴彈射出去別落到自己腳底下就算合格。
還是那句老話,一個榴彈炸不死人,那就來一百顆,總有一顆是能挨著你的!
只是,這意味著加上一個加強步兵排80人,四行團駐地這出動的近1300人需要將24門戰防炮和18門步兵炮以及100挺輕機槍、120具槍榴彈、包括其所需彈藥搬上戰場。
這種編制,與其說是去作戰,倒不如說是一個運輸隊,因為除了武器裝備數量看著有些嚇人外,貌似並不成體系,甚至絕大多數人為了揹負彈藥連步槍都給丟在了基地。
一旦遭遇近戰,這4個連中的3個都只能成為待宰羔羊!
說白了,這就是一波傾其所有的團戰,打贏了推不了水晶,但打輸了可就連褲衩都沒了。
不為別的,只為輸出一波狠的!
這幾乎已經不是像楚少雲說的那樣是一場賭博,而是一場燃燒所有的焰火,材料就是這1300人的命和四行團軍械倉庫最後壓箱底的存貨。
至於說能給日軍造成多沉重的打擊,楚少雲心裡沒底,老澹臺心裡沒底,小何老師心裡同樣沒底。
四行團基地最後三名主官,將會帶領著做出勇敢選擇的1300名中國人,去打一場原本註定有去無回的戰鬥。
未來的中日雙方的最高軍事院校都將這場戰例選入自己的教材,只不過日方多采用批判的角度,認為做出這樣的選擇並如此不計後果的編制,本身就是一種愚蠢。
這會將四行團所有科研、兵工生產能力一舉葬送!如果不是有如果,四行團絕不會有機會成長為整個帝國的心腹之患,只能說,運氣在那個時候站到了四行團這一邊。
而中方卻認為,這種行為在當時甚至未來看來,都是消耗潛力卻搏一場原本不可能的勝機,是不合適。
但不要忘了,整個中國的衛國戰爭的形式和這是不是也類似?還處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生產力孱弱,完全不是那時日本的對手,可大部分中國人不也是猶如蚍蜉撼大樹般地進行堅決的戰爭?
雖然很多人都將這些學生、工人、農民組成的臨時軍隊的勝利歸功於運氣,但運氣從來都是給有足夠勇氣的人,而不會留給懦弱之人!
不然,詩劍雙絕辛幼安如何能500精騎殺入數萬金軍大營,俘叛徒而歸?
打贏一個戰場有時候是需要運氣,但其核心基礎卻是有足夠不畏懼犧牲的勇氣!
日本軍校那種批判,既是利己主義者的體現,更是一種赤果果的嫉妒!中國軍校教授的點評,向來是犀利的一針見血。
既然都說這是屬於中國人的運氣,那黴運的自然是日本人了。
比如全部輕裝,最牛逼的重武器也就是擲彈筒和輕機槍、翻山越嶺累的半死1500餘日軍。
9月11日入夜,打著火把于山間行進的一千餘中國軍人猶如一條長龍,在山間蜿蜒而行。
距離他們十幾公里外,同樣有一隊日軍打著手電筒,臉上流著油汗,身上的軍服都被掛得破破爛爛,在斷崖峭壁間尋找通道,奮力前行。
太行山的天險,修好棧道用於旅遊的時候,都會讓遊客驚歎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當你失去這一切,恐怕只會罵上一句“狗日的老天爺,這特麼咋走?你咋不給俺插上雙翅膀?”
而日本人呢?自然只能是‘八嘎!八嘎!’的叫喊不停。
真的,這詞彙也是太過貧乏了些。
一方奮力向前,靠近自己前線陣地,另一方則七繞八繞,努力從後方包抄青石巖。
你說他們會不會遇上?
那幾乎是一場宿命的對決!
雙方兵力人數差不太多,兵員素質日軍全面佔優,但論起裝備,日本人這波恐怕只能跪下喊爸爸!
為了這波團戰,中方可是疊甲加攻另外還加了‘勇氣’、‘犧牲’兩層BUFF,就問對面慌不慌!
當然了,比這波輕裝日軍更倒黴的還有.....




“團座,這是澹臺雲舒處長和何廠長臨出發前給團部發來的電文,然後他們就電臺靜默了。”夜承桓臉色難看的將電文遞給匆匆趕回來的唐刀。
在收到這封電文後,夜承桓就立刻回電,命令停止執行這個被老澹臺親自命名的‘飛蛾’戰術計劃。
何為飛蛾?自然是撲火之蛾!
可那是四行團苦心經營了大半年的兵工廠精華,裝置沒了可以再買,但人沒了,沒有個一年半載可緩不過來。
尤其是老澹臺和小何老師,一個是唐團座未來岳父,一個是被唐刀譽為中國未來最有機會成為科技大拿的女科學家,任何一個人損失,都將會成為四行團永久之殤!
但他發回的電令,最終都石沉大海,對面的野戰電臺應該關機了。
唐刀拿著電文,沉默良久,終於開口:“既然他們下了如此決心,那就讓他們去完成他們所想的吧!
回令,同意駐地臨時指揮部所有之決定,並以晉東前線所有官兵的名義,向他們的勇敢表示致敬!
駐地所有裝置、物資、廠房的爆破計劃,就於青石巖4營陣地告破之時開始吧!
還有,今夜開始,所有大口子洞鎮軍屬、民眾必須啟動全面撤離,每人攜帶10日口糧即可,在山中耐心等我團主力回返!”
“那好吧!”夜承桓也只能無奈的點點頭,眼中終還是泛出遲疑:“那澹臺連長那邊,怎麼辦?如果不提前跟她說,讓她和澹臺處長髮上最後一封電文,她縱算不怪,我們這幾個當兄長的也會內疚一輩子的。”
“澹臺那邊......”唐刀遲疑片刻。“我去說吧!這是阿爸他做出的選擇,我們兩個做兒女的,只能像他支援我們一樣,支援他!”
“那4營呢?我們就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全軍盡墨嗎?要不要我再向921師部發電,希望他們請求八十集團軍總部,多少給我們青石巖前線支援點援兵,哪怕是民兵部隊也行啊!”夜承桓眼中現出痛苦。
“我已經在上午的時候就和921師劉師長電告過了,但八十集團軍總部那邊的情況你也知道,日軍109師團和108師團一部共計3萬餘人在攻擊他們,511師大部在晉西北和日寇作戰,負責留守根據地的2萬餘正規軍和2萬餘民兵部隊對抗他們也是舉步維艱!
八十集團軍根據地的民眾可是高達幾十萬人,一旦防線告破,後果更是不堪設想!”唐刀眼神中也盡是無奈。
這應該是他來到這個時代之後所遇到的最難處境,主力在和將近2萬日軍鏖戰,駐地卻又被近萬日寇攻擊,以區區一團之力竟然要抵擋3萬日軍,實是前所未有的艱難。
兩名四行團主官默然對望,他們心裡都明白,縱算晉東這一仗打贏了,但若是4營和小何老師他們戰損,那四行團也是輸了,不算輸的底朝天,也是輸了大半家當。
“團座,夜主任,我們可以向青石巖方向派遣援軍的。”一直跟在唐刀身後的顧西水突然開口建議道。
“援軍?21師團這邊跟瘋了一樣攻擊,團部連預備隊都放出去一半了,讓誰做援軍?而且,從這裡到青石巖足有180公里,援軍不眠不休的趕過去,恐怕也是趕不及了。”夜承桓嘆息一聲。
“兩位長官,你們忘了配合沉老六一戰的夜月寨嗎?”顧西水道。
“咦!西水這個說法倒是可行!”唐刀眼睛勐然一亮。
就在昨日,夜月寨那位美麗女頭領親自帶人護送吊著一口氣終於穩定點的沉老六抵達娘子關。
為表示感謝夜月寨在此次大戰中做出的貢獻,百忙之中的唐刀親自和這位女頭領面談,並以黎城縣縣長的名義,給他們肯定會全員撤離的山寨批了一塊有一定土地的山區,面積高達10公里,比夜月寨的地理環境或許不見得好到那裡,但維持兩三千人的生活沒問題。
而且還承諾夜月寨的青壯如果在四行團參軍,將會按照漢民族同等待遇發放軍餉,每年超過百元的軍餉令美麗女頭領忍不住心動。
不過這是大事兒,她一人不能做出決定,得回去和族人們商量,但以唐刀的經驗,這個可能性高達百分之九十。
畢竟,這次夜月寨主寨和附屬於其的村寨居民高達3000餘人,為了避免戰後日軍報復,肯定都要全部撤離,只能帶走必要生活物資的他們無比需要資金。
光靠唐刀答應援助的一萬大洋資金對於如此龐大的族群來說,只是杯水車薪,只要300人參軍,就會給族群帶來幾萬大洋軍餉,可以讓幾千人能在深山中存活下去,這個誘惑不可謂不大。
而透過曬月谷一戰的戰報,唐刀對九黎族這批山民完全是刮目相看。
熱武器輸出,他們可能並不是很強,那是因為他們拿的絕大部分都是鳥銃,但輪到冷兵器,那真是天賦型選手。
光是那一戰中和日軍白刃戰,雙手持一米多長九黎特有長刀的寨民就生生砍死近百倭寇,完全不輸於經歷過戰場的百戰老兵的戰力。
再配合他們于山間打獵、勞作等長年累月形成的特有行走、潛伏特質,稍加訓練就是典型的山地步兵連。
“給他們配備足夠衝鋒槍、機槍,然後由我偵察連派出20人擔任其連、排、班長,只要他們聽令,就能成為一支強悍的輕步兵連,不用迫擊炮和重機槍等火力,我們就以特種兵的模式,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