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零九章 再出陰招

作者:樣樣稀鬆
一顆訊號彈從鎮子裡升上半空,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鬼子很疑惑,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但戰鬥已經開始,他們也沒法繼續研究,而是把目光再度投向戰場。

當前鋒敵人深入到街道中段,而後續部隊尚未發起衝擊的時候,熾烈的火力突然從街道兩側的殘垣斷壁中,從小巷的過道、破爛的窗口裡潑射出來,將敵人攔腰切成幾段。敵人猝不及防,加上街道狹窄,障礙物又多,兵力不易展開,東閃西躲,亂作一團。

轟,轟,轟……一道道火舌,一片片彈雨,披頭蓋臉的向敵人射去,無數的鐵砂子讓人難以躲避。霰×彈槍,在巷戰中大顯神威。

一聲嚎叫,敵人的第二梯隊開始衝鋒,準備趕上來接應。

又是一顆訊號彈凌空飛起,隨之而來的打擊使山下幸之助等鬼子不用再費心思考對手發訊號的含意。

尖嘯聲接連響起,迫擊炮炮彈在空中劃出一道道恐怖的軌跡,然後又密密麻麻地墜落下來,劈頭蓋腦地砸向了鎮外鬼子中隊正經過的區域。

射擊諸元已經標定計算好,觀察員的訊號發得也正是時候,前一個訊號是提醒炮兵準備射擊,後一個訊號則是開始轟擊。幾乎在開始轟擊的訊號剛發出,等待得心焦難耐的炮兵便把炮彈放入炮膛,隱蔽在鎮西小樹林中的六門迫擊炮同時開火,三發急促射,十八顆炮彈在幾秒鐘內便先後落在了敵群中。

爆炸聲此起彼伏,從天而降的迫擊炮炮彈如同天降死神,迅速地將鎮外耕犁了一遍,第二梯隊的鬼子中隊被炸得七零八落。

八二式迫擊炮,這是八年抗戰中中國×軍隊唯一能在較近距離壓倒日軍火力的武器。該炮初速、射速、射程均高於日軍九七式迫擊炮及其制式裝備九二步兵炮。

因機動性強,部署快,開炮快,轉移快,日軍火炮很難捕捉並有效壓制住它。缺點則是因裝藥量僅半公斤,引信觸發就炸,攻堅破壘能力差。但比較適合中國×軍隊通常採取的防禦作戰,彈片可擴散幾十米,對於人員具有相當殺傷力。

震盪的大地終於平靜了,被地雷炸過的區域再次經受了炮火的洗禮,顯得更加狼籍。到處都是屍體和傷員,原先的彈坑被填平了,新的爆炸痕跡又重新佈滿了周圍,有的黝黑、有的焦黃,那些被犁翻的泥土之中混雜著破碎的槍械和殘破的軍服,冒著絲絲的水蒸汽。

山下幸之助差點咬碎嘴中的牙齒。這是怎樣的對手啊?明明有著不遜於蝗軍的武器裝備,人數可能還要佔優勢,卻偏偏不和你好好打。擺出了巷戰阻擊的架勢,卻又陰招不斷,折磨著蝗軍的神經和意志。

心思之深,用計之詭,手段之新,是山下幸之助和所有的鬼子都沒有見過,甚至沒有聽過的。

從鎮口向東一兩公里的路上都沒有埋設地雷,特別是鎮外預定的爆炸區域,就是要敵人放鬆警惕,把這片地區視為安全。既然是安全的,鬼子也就不會浪費炮火進行轟擊,最大限度地保證地雷能夠順利擊發。

第二次的炮火急襲則利用了鬼子視線受阻於鎮子,根本觀察不到在鎮內綿延的房屋建築之外的樹林裡,還隱藏著能夠曲射且射程足夠的迫擊炮。

其實,這也是欺負鬼子輕裝來追,攜帶的火炮既少,威力也不是很大。同時,這次炮火急襲也有警告作用,警告鬼子的炮兵不要過於抵近轟擊,以減輕鎮內部隊的壓力。

鎮內的激戰還在繼續,衝入鎮子的鬼子在頑強的抵抗和打擊下,損失慘重,步步後退,在山下幸之助派出的援兵幫助下,勉強佔領了一部分陣地,維持住了立足點。

但此次打擊對敵人的殺傷是巨大的,對敵人的心理摧磨更是毀滅性的,很長時間,也沒有再組織新的攻勢。

地雷爆炸、炮火急襲、巷戰的激烈爭奪,已經造成了兩百五六十個鬼子的死傷,當數字報到山下幸之助的手中時,憤怒、沮喪、無奈、苦悶等種種對人體不利的情緒都湧了上來。

敵人熟悉地形,憑險據守,使蝗軍舍長就短,在巷戰中損耗甚大,慘痛的傷亡數字令山下幸之助的決心產生動搖。

從鎮內的槍炮聲,以及戰況來看,敵人受到的損失似乎不大,還有著很強的戰力。而蝗軍只不過佔領了鎮子的四分之一,還有大片的地區要在慘烈的爭奪戰中加以攻佔。

將全軍投入,或許有希望戰勝敵人,佔領鎮子,但代價是不是太慘重了?獲勝之後也就可能意味著部隊喪失了追擊,乃至繼續作戰的實力,那攻佔這個鎮子還重要嗎?

決心追擊時,山下幸之助肯定沒料到會遇到這麼多麻煩。為了報仇,為了榮譽,他也必須追擊。但現實的困難,連番的打擊,不得不使他放下虛榮,真正冷靜地思考權衡。

寒風在吹,雪塵在飛,暫時的沉寂籠罩著四鋪鎮。狼籍一片之中是屍體,是血汙,斷垣殘壁間閃動著一雙雙窺探的眼睛。經過激戰的敵我雙方,都在抓緊時間進行整頓,準備著更加劇烈的搏鬥。

空中響起了嗡嗡的聲音,也打斷了山下幸之助長久的冥思苦想、來回踱步。

一架立川九八式偵察機飛來,顯然是注意到了發生在四鋪鎮的激烈戰鬥。

楊天風很擔心日本鬼子的飛機轟炸,但在目前而言,他的擔心恐怕是過分了。

從抗戰時期日軍使用飛機的頻率和強度來看,是由北至南,逐漸集中對付國府西南大後方。而從一九三九年一月開始,日機空襲迅速升級,對重慶的轟炸愈來愈猛烈。到一九四零年五月以後,日本大本營發動《101號作戰》,由陸、海軍同時對中國後方轟炸,達到了瘋狂的頂點。

而在淪陷區,比如華北,日軍只有一個臨時航空兵團,飛機很少,且不先進,更分散於各地。這也是在抗戰期間,抗日根據地和遊擊武裝很少遭到空中轟炸的重要原因。況且,日軍對敵後武裝普遍存在輕視之心,也認為大費周章地調動飛機進行空中打擊,並沒有那麼緊迫和必要。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