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七章 軍工武器

作者:樣樣稀鬆
今天第二更,求收藏啦!

*******************************************************************

楊天風也很鬱悶,他的原來想法是好的,可後來一想,如果改造成大口徑狙擊步槍,那後座力實在是過於驚人,即便是墊上厚墊,依然無法承受。如果改造成榴彈發射器呢,也好象挺困難。

“這槍是好,可惜後座力太大了。我倒是有些想法,就得麻煩鄭先生了。咱們先製造出消音器再說。”

鄭冉眨著眼睛想了想,並不敢打包票,而是留有餘地地說道:“我試試吧!不過可不保準。”

“不是試試,而是一定能做好。因為——”楊天風呵呵一笑,手指轉了個圈,含糊地說道:“圖紙很快就有,按圖索驥對鄭先生來說沒有困難,甚至一天就能造出好幾個。”

圖紙?鄭、孫二位很是疑惑,可楊天風已經絕口不提,而是岔開話題,又開始說起榴彈發射器和重迫擊炮的事情。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軍曾在27毫米訊號槍上加摺疊槍托,抵肩發射小型定裝式榴彈。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美軍使用了m79式40毫米榴彈發射器,其外形與結構很象獵槍,亦稱榴彈槍。

從製造工藝上看,榴彈槍可以採用類似擲彈筒的高低壓發射技術,既使火藥充分燃燒,能量得到較好的利用;又能使發射筒內壓力較低,降低生產要求,甚至可用輕金屬製造,以減輕重量。

所以,拔術的困難在於定裝榴彈的製造,要求比較精細的機械加工,但也不是不能解決並克服的困難。

而部隊一旦裝備了這種重量輕、後坐力小,還能抵肩射擊,且曲平兩用的武器。也就彌補了手榴彈和迫擊炮間的火力空白,戰力能得到很大提升。

在當時的抗日戰場上,日軍使用的非常廣泛,裝備量也很大的步兵支援武器是擲彈筒。通常,每個步兵小隊都編有一個擲彈筒組,裝備兩具擲彈筒,每個中隊共裝備六具擲彈筒,裝備量與輕機槍相同,由此可見日軍對擲彈筒的重視程度。

擲彈筒因其輕便、機動性好的特點,在中國戰場的各種特殊地理環境下,始終能夠伴隨日軍部隊行動並隨時提供火力支援。隨後的太平洋戰爭也證明了擲彈筒同樣適用於叢林環境。所以,在很多情況下,日軍對擲彈筒火力的依賴程度甚至比輕機槍更加強烈。

儘管日式擲彈筒是一種具有相當創意的輕型步兵支援武器,但它也存在很多缺陷。首先是它發射和調節射程的操作比迫擊炮繁瑣得多,更依賴操作手的經驗和水平。且戰鬥射速一般不及迫擊炮,精度和威力也遜於迫擊炮。

另一方面,擲彈筒彈的結構較同口徑迫擊炮彈複雜。在戰時條件下費效比高於後者,故使用範圍也不如後者廣泛。所以,除了日本和中國外,很少有其它國家採用。

而在中國的抗日戰場上,因為技術、生產水平有限,也就缺乏創新和超越的能力和思路。最常用的辦法便是在日式武器的基礎上研製同類武器,以達到“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目的。

擲彈筒因其生產製造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無論是國民政府的兵工廠,還是八路軍、新四軍的小作坊,都進行過大量仿製,並裝備部隊。

沒有過多選擇自然是上述的情況,但楊天風卻想著直接超越,拋開擲彈筒,直接裝備單獨的榴彈發射器。無論從攜行、使用,以及射程、射速、威力,40毫米的榴彈發射器應該都能完勝日式擲彈筒。

原理講得很清楚,比較類似於當時的槍榴彈(超口徑、步槍使用空包彈發射)和擲彈筒(高低壓原理)的結合。孫、鄭兩位技師自然聽得明白,等到圖紙到位,要製造出來是很有把握的。

按照現在兵工廠的技術能力,要解決從無到有是困難不大的。但要實現質量、數量的大突破,實現大量裝備軍隊的目標,則不是那麼容易。

至於重迫擊炮,楊天風則提出了兩種規格:一百毫米和一百二十毫米。這已經是人抬肩扛的極限,再增加口徑已經不現實。

按照楊天風腦中的資料,如果100mm或120mm重迫擊炮能夠達到設計要求,使用遠端裝藥的炮彈,在射程上便可以和日軍的主力火炮——四一式75mm山炮(射程六千米)相抗衡,且超過了大多日軍聯隊級火炮。而作為間瞄火力,或許能起到出奇制勝的作用。

其實對於楊天風來說,製造出新武器固然困難,培養訓練出使用新武器的技術兵種卻更令人頭痛。

以當時中日兩國的炮兵為例,技戰術水平的差距並不比裝備上的差多少。日本炮兵雖然在列強中處於墊底水平,但是已經具備了間接瞄準圖上作業能力,可以透過前方觀察哨觀察目標,在地圖上找到目標的座標點,透過無線電將目標位置報告炮兵部隊,而炮兵部隊不需要直接觀察目標便可以透過在地圖上計算作業,直接射擊。

而中國炮兵,直到一九五零年,實際上還是以視野內直瞄射擊為主。抗戰期間,也只有少數精銳部隊才掌握了日軍一樣的間接瞄準射擊能力。中國軍官大部分看不懂地圖,更不要說士兵的文盲程度。所以,很難組織起具有測距、地形測繪和地圖判讀能力的炮兵觀察哨。

炮兵部隊不掌握間接瞄準能力,在作戰中是非常致命的。這意味著中國炮兵只能打擊預先標定地域,很難對付在另外方向出現的日軍部隊,而在進攻中也難以組織有效的徐進彈幕配合步兵進攻。

所以,楊天風對知識青年的渴求是超乎尋常的。不僅把部隊中的小學畢業或接近小學畢業的戰士都集中起來進行培養,還透過各種渠道招攬。至於軍隊中的文化學習,沒有一兩年的時間,是難以造就出合格的知識青年的。

而兵工廠則將是楊天風成就事業、大展宏圖的物質基礎,是他最重視的地方之一。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