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五十四章 雲馬廠和雙陽廠之行(2/2)

作者:華東之雄
專門的計算機房,存放了專門的資料庫,每一個零件,生產或者是採購,到安裝,都會有記錄,而且,也有各種金額的流轉。”趙順利繼續介紹:“這樣,如果採購環節出了問題,我們也會追究到人。”
對於一個大型工廠來說,採購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採購員富得流油,這也是眾人皆知的。
但是,在明州集團這裡,一切都被杜絕了,採購是公開招標的,用報價最低的零件,如果在採購環節吃回扣,用了不達標的零件,也會責任到人,到時候,明州集團的法務部門,會讓這個人把吃進去的全吐出來,而且,下輩子在監獄裡度過。
水至清則無魚,但是,明州集團也只能是用完善的規章制度來降低這些爛事發生的機率。
“咱們其他的軍工企業,也得學習你們明州集團的管理經驗啊。”武勝利感慨地說道:“咱們的很多企業,都是臃腫不堪的,在轉型中很是困難,連年虧損,就應該像你們一樣,大刀破斧的改革才行。”
“對啊,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條,不過,很多企業積重難返,改革阻力太大,還不如破產算了。”
“咦,這裡怎麼還有軌道?”此時,有人看到了地面上鋪設的軌道,好奇地說道。
“沒錯,我們的生產線提前預設了軌道,這樣就能讓飛機運動起來,我們把它叫做脈動生產線。”
運動起來?
對在場的人來說,這都是一件新鮮事。
現在,國內的飛機生產線都是傳統的,一旦確定好了一個工位,就是不動的,和蓋房子一樣,工人來了澆鑄地基,壘磚,蓋房頂,內部裝修,整個過程中,外面不動彈,只有裡面在動。
飛機的生產也是這樣,看那些飛機廠的照片就能知道,每一架飛機的旁邊,都會搭起一些鐵架子,工人們就站在鐵架子上,裝配飛機的一個零件,一直到把整個飛機都裝配出來。
這樣的模式,從飛機制造就開始固定下來了,非常傳統,但是,速度很慢。
當年,汽車也是這樣生產的,後來,福特首先發明瞭流水線,大大地提高了汽車的裝配速度,讓福特一躍成為了全球大工廠。
現在的飛機生產線,也該類似於流水線一樣的改動了!
當然了,它和汽車流水線還是有一些差異的,它流動的速度不會很快,在一個工位上,可能要安裝幾個小時,才會流動到下一個工位。
“在傳統的飛機生產中,每一個工位上的安裝進度是不一樣的,不同的安裝工人得在這些工位上流動,安發動機的,安航電的,打鉚釘的,來回跑,如果協調的不合適,就會有一些工人閒著沒事幹,得等待,現在,我們用這種流水線,每一個工人都在自己固定的崗位上工作,這樣就能大大地提升工作效率了。”
秦濤思考了一下之後,簡單舉了個例子:“如果以前生產一架戰機需要一個月的話,現在只需要半個月了。”
“也就是說,只要一條生產線,全功率開動的話,一年就能生產二十四架飛機?”一名海軍軍官感慨起來。
“是的。開始的磨合或許會慢一些,等到磨合結束,我們能達到這樣的生產效率,而且,我們的廠房現在只安裝了一條生產線,但是以後,我們能拓展到三條。”
哪怕明州集團實力雄厚,現在也才僅僅安裝了一條,畢竟,這東西投資太大了,但是,只要一年生產下來,獲得的利潤就能再建設第二條生產線,接著是第三條。
三條一起開工,一年就能生產七十二架飛機。
這已經是個驚人的數字了。
二戰時期,一款戰機的產量動輒幾萬架,那是因為那個時代的戰機很簡單,生產工時和坦克差不多,現在,差距就大多了,現在國內生產的殲十一,一年也就一二十架而已,到了後期,增加了生產線,年產量才擴充套件到四十架。
那還是三代機,殲三十一a是四代機,生產起來就更慢了。
正是因為忍受不了四代機慢吞吞的生產速度,美國人在搞35的時候,才是全世界第一次引進了脈動生產線,不過現在,明州集團已經搞起來了這個創新。
眾人看得是眼前大亮。
“咱們海軍對這款飛機的呼聲很高,生產線投產之後,能不能先給咱們海軍生產?”武勝利開口了。
這次的海上測試,殲三十一a展現出來了它的強大,只要對方沒有米波雷達,就無法發現它的存在,直至到頭頂上,開啟彈艙的時候,才會被發現。
這種好東西,海軍當然想要了。
“當然可以,今年生產的第一批,咱們打算先給幾個重要的客戶幾架樣機,海軍也能得到幾架,先試用再說,咱們這款飛機,畢竟是聯合研製的,海軍插隊不能太難看。”
“嗯。”武勝利點頭,其實,如果一下子接收太多的話,海軍也沒那麼多錢啊。
“對了,既然是給咱們的軍隊正式裝備,這個番號,要不要改一改?”
不管是殲三十一,還是殲三十一a,都是明州集團自己樂呵著給起的編號,現在要進入到海軍序列了,當然要給個全新的編號了。
這件事,秦濤以前和林老說過,不過,後來就沒有下文了,現在,眼看艦載型要正式服役了,當然得有個編號。
“嗯,是該有個編號,濤子,你說什麼編號最合適?”
“殲三十二和殲三十五,海軍喜歡哪個?”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