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邪恶又天真、残酷又温柔(1/2)

作者:天下小黑
李易的电影,通常都会被很多人重点关注。

哪怕《这个杀手不太冷》没有在内地上映,但是同样的关注的影迷和相关的电影人,不在少数。

港岛那边,因为李易本是港岛出身,所以,自然而然地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

《这个杀手不太冷》在港岛掀起了一阵讨论的热潮。

无他,还是因为,这部电影同样的被划归于警匪片范畴。

而港片,要说警匪片这一块,堪称是首屈一指的,哪怕如今港片没落了,但是港岛的警匪片,依然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是的,哪怕是现在,也还是如此。

着名港岛电影评论家,港岛电影金像奖的元老秦远写了一篇“李易导演教你怎么拍警匪片!”的影评。

“《这个杀手不太冷》又名《杀手里昂》,不难看出来,这是一部很特别的警匪片。

说到警匪片,港片历史上,可以说是占据了极大的分量的,曾经,提起警匪片,都绕不开港岛警匪片。

而时至今日,我们很多老导演,却几乎忘记了怎么打造一部成功的警匪片,虽然一些年轻的导演,做了一些更为激进的尝试,但是却往往吃力不讨好。

那么到底如何拍好一部警匪片呢?

作为港岛第一名导,华人第一名导,国际着名大导演,李易导演,这一次,再为我们上了一课。

那么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剧本中有哪亮点,伏笔,呈现,转折呢?

借着这个机会,我们一一道来!

首先是宣传海报,宣发对于一部电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个杀手不太冷》的海报设计的就非常有意思。

主体是里昂的特写,圆框墨镜,高高的鼻梁,性感的胡子,45度角仰望,看着很酷不是吗?

在我们很多人追求突出男帅女靓的海报主题上的时候,却忽略了一个重点,一部电影,真正吸引人的永远是故事,以及角色,而不是演员!

因为电影的故事,赋予了角色全新的魅力和内涵。

从海报上来看,里昂这个角色,由华国着名演员林云斌出演,但是这里,他一改过去的老干部的形象,凸显出来的是一个略显冷酷,但是却不缺魅力的中年大叔形象。

甚至海报上,他的胡渣子,都那么的显眼。

但是唯一一点,和视觉上的,五官上的“帅”完全是两码事!

看完电影的人都知道,这个角色已经被重新赋予了内涵,他是里昂,杀手里昂,而不再是演员林云斌。

这一点是很关键的。

特别是对于很多不认识这个演员的观众而言,他们更关注的是,这个角色,而不是演员!

其次,片名!

英文翻译应该为“杀手里昂”。《这个杀手不太冷》的翻译比较接地气,看起来更加有趣,很形象生动的比较了主角的特性。所以我更喜欢”这个杀手不太冷“的翻译。

再次,影片的开篇。

电影的结构上来说,一部影片要么倒叙,要么正叙,《这个杀手不太冷》用的是正序!

那么从正序的影片来说,通常开篇就是交代社会背景,角色设定,包括职业,背景,性格等等。

《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的主角的职业看片名就知道,是一个杀手。

那么如何展现这个杀手的人设?

他是一个杀手,但是又是什么样的杀手?

所以,开篇就显得很重要了,因为导演需要考虑到,如何让观众不那么的无聊的度过开篇。

在这里,李易导演采用的方法是勾起观众好奇心:镜头中都是大大的特写,手和牛奶,墨镜,让观众看不到全貌。

杀手,他的工作就是杀人,但是如何杀人?

影片一开始就是精彩的刺杀任务,让观众有继续观看的欲望。

楼梯旋转重复的立体构成感,在这部电影的开篇,被利用的非常到位,也非常的契合目标和目的。

说实话看上去确实很漂亮,一种有序的旋律感。

接着杀手里昂开始展现他的职业水准,可以看的出来他的杀人的手法都很巧妙,目的是体现里昂的专业与强大。

这无疑是非常巧妙的一个安排,当然,其实也是很多电影都会用到的技巧。

作为警匪片,那么枪战必不可少,可是实际上呢?

片中枪战的直接表现镜头很少,卷门一关,枪声霹雳吧啦,然后就看到敌人都倒下了。

看不清杀手的真面目,对手死伤大半,从侧面体现里昂的实力,营造一种神秘紧张感。

当然,一味的紧张,也不行,这容易让观众绷得太紧,所以恰如其分的幽默也必不可少,但是对于电影来说,特别是《这个杀手不太冷》这样的电影来说,本身就不是诙谐向的,所以,可以幽默,但是不能太多。

记忆最深刻的幽默场景是:女人出来,看到里昂拿刀挟持着胖子,装淡定开溜。里昂和胖子一脸懵,很是有趣。

对于很多人来说,看完这一段小幽默,也会不免产生一点疑问,作为杀手,里昂为什么杀了其他人,观众好奇为何唯独不杀这个女人?

当你心里产生这样的想法的时候,那么导演就成功了,因为成功的让里昂和大家印象当中的杀手形象,有了区别。

看过电影都知道,这在后面的剧情里面揭晓了答案,里昂的原则是不杀女人和孩子。

任何一部精彩的电影,总是少不了一些特别的道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些道具,不是凭空出现,不是毫无意义的出现的,而是往往都带有着导演的强烈的表达欲,比如在《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频繁出现的牛奶,盆栽,以及墨镜!

首先我们来说牛奶,这个道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贯穿了整部影片。

里昂在租房楼下买东西,照例买两盒牛奶。

按理说一个杀手,气质上应该喝酒才对。

片中里昂每次都是喝牛奶,几乎天天喝。

电影的设定里昂喜欢牛奶,这也是体现里昂的可爱和特别之处。

看,有时候一个合适的道具,作用真的很大,比如牛奶,这是很平常的东西,但是在电影里面却变得那么的非比寻常。

作用非常大。

从小处来说,里昂爱喝牛奶,一方面是牛奶营养含量高,可以让人变得强壮,而这是里昂需要的。

职业上的需要!

同时牛奶也让里昂和其他的杀手区分开来,喜欢喝酒的杀手,我想大家必定在过去的电影里面,不少见,但是喜欢喝牛奶,并且一直喜欢喝牛奶,还凸显出来的杀手,我想,至今为止也只有里昂吧?

盆栽,绿色植物,龙舌兰。

这个道具,和牛奶可以说是电影里面最突出的特殊的道具。

特别的人总有特别的喜好。

职业杀手,有人喜欢美酒佳人,有人以杀人为乐,但是也有人,喜欢养绿色植物。

这一点,说特别并不那么的特别。

但是当剧情赋予了这盆植物,其他的意义之后,那就完全不同了。

就如同《盗梦空间》里面的陀螺,同样的是象征性的道具。

镜头的语言是无比复杂的,为什么我们很多导演,同样的剧本,拍出来的效果却完全不同?

我们来看看小女孩马蒂尔达的出场!

导演在设计镜头的时候,是从脚底慢慢上移,最后才看到女孩的脸。

一是,慢慢给观众展示要出场的人物,勾一下好奇心。

二是,展示一下女孩的装扮。

皮靴,印花丝袜,印花牛仔裤,漏脐装,耷拉着的镂空编织外套,脖子戴着choker,干练的清爽的短发,手拿一支香烟,再加上女孩颜。

看着性感不羁,眉宇中透出一股慵懒叛逆。

大家可以注意到里昂会关心小女孩脸上的伤,会给她毛巾擦鼻血。

体现出来他其实很暖,不太冷,而女孩子有着不幸的童年。

当然,我更喜欢的是导演展现的生活细节。

刻画的画面不多,但是却非常的到位。

里昂洗澡的时候,这个时候,他才能够享受片刻的宁静,露出一脸疲惫。

旋转着的风扇旁,里昂无聊地敲打杯子,这个镜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却让原本枯燥的画面变得有趣起来。

独身男子,自己熨烫衣服,保持警惕,旁边放着手枪,坐在椅子上睡觉!

白天一个人去看电影。

这些镜头看似简单,有序,通过这些镜头让观众了解,杀手的生活很无趣孤独。

一个杀人面不改色,专业实力强大的杀手,其实内心是十分孤独空虚。

对于男女主角的塑造无疑是亮点,但是在我看来,李易导演在这部电影当中,塑造的最出彩的,反而不是男女主角,而是反派!

大反派史丹!

这个角色绝对能够载入电影反派的影史!

他的职业是什么?是警察,还是DEA的警察。

他的工作职能是什么?是抓捕涉毒的犯罪分子。

可是他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反派。

但是这个反派,为什么让人记忆深刻?

因为这不是一个脸谱化的反派,再一次证明了,一个塑造的足够精彩的反派角色,对一部电影的提升有多大!

他是一个癫狂而又充满复杂的反派。他有很多有别于其他人的特点,乃至于有别于很多反派的特点,这些特点,让他一下子就从诸多反派角色当中脱颖而出。

1.闻别人身上的味道,辨别是否说谎。

2.吃药并有怪异的高@潮反应。

3.很守时,喜欢音乐。

4.杀人如同儿戏,一脸享受!

5.中枪的时候,只为自己的西装而生气!

这种种行为塑造了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神经质反派。

史丹既是DEA,又是贩@毒吸@毒的黑恶势力,不无讽刺之意。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场景对比!

电影通常需要铺垫,然后推进,再爆发!

电影院里面最为独特的场景对比:暴风雨前的宁静与暴雨的喧嚣成为一个强烈的对比。

电影率先展示的是玛蒂尔达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