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大臣們沉默,李智雲並不奇怪。要知道,關隴人是強烈反對遷都離開長安,不管遷都的地點是哪裡,只要離開長安,他們都會反對反對再反對。原因也很簡單,關中是關隴人的大本營,自北魏分裂之後,西魏定都長安,至北周,隋朝,都城都在長安,足可見他們對於帝都定在哪裡的干涉性之強。隋煬帝不顧關隴人阻止,強行遷都洛陽自有他的考量。不過,考量歸考量,惹得關隴人放棄隋朝也是真的。
以李智雲現在的威望,他當然可以不顧一切,強行遷都,但是那麼做沒有多大意義,而且還會得罪關隴人。倒不是說他擔心得罪關隴人,而是沒那個必要。剛剛暴打南方世家,這個時候再遷都招惹關隴人,他豈非是學習隋煬帝麼,這可要不得。
雖然李智雲和隋朝幾位皇帝,先帝等人一樣,恨不得把關隴貴族全部抓起來吊打,然後弄死,但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個道理,他還是完全懂得。打壓,平衡,再打壓,再平衡,這才是正確的選擇。好不容易把南方世家這個‘瓢’摁進水裡,現在怎麼能再讓關隴貴族這個‘瓢’浮起來呢,這不是沒事找事麼。
“你們不說遷都,現在也不說擴建長安城,難道就這樣看著長安城人口越來越多,最後擁擠不堪麼?”李智雲聲音微微變冷,配合他的威勢,頓時讓大臣們下意識縮著脖子。
倒不是說他們怕,而應該說他們是真的害怕。當今皇帝不動手就算了,一動手就是地裂山崩,不知道要株連多少人。而今大臣們基本上有一個共識;如非必要,不得胡亂招惹皇帝發火。
因為你不知道皇帝一旦發火,到底要牽扯多少人進去,而以當今皇帝的權柄,威脅什麼的,那可不是在救人,而是在逼迫皇帝殺更多的人。這一點,大臣們深有體會。
獨孤懷恩拱手道:“陛下,臣愚昧,私以為,還是擴建長安城比較妥當。渭河工坊等重器都在關中,如若遷都,豈不是毀壞陛下的大業麼,臣愚鈍,懇請陛下擴建長安城。”
“陛下。”工部尚書崔民幹出列,持不同意見,說道:“獨孤侍郎說起渭河工坊,我倒是有些看法。想必諸位都知道,自渭河工坊運作以來,每日黑煙瀰漫,河流變色,而今已經擴充套件至灞水、豐水、澇水等等河流,長此以往,恐怕長安城水源緊張。”
聞言,李智雲這次倒是微微色變。這個情況,他是知道的,而且一直都很關注,但是因為工業還處在起步階段,所以目前關中河流完全能持續淨化那些汙水,可如果再過個十幾年,那麼問題出現是顯而易見的,而且沒有任何辦法能解決。
不獨獨是皇帝面色凝重,便是其他大臣們也是紛紛低聲議論。能在長安為官的,基本上都住在長安,對於關中的情況也是知道不少東西的,渭河工坊的黑色汙水,他們也是所有耳聞的。
獨孤懷恩這次倒是沒有反駁什麼,因為汙水的存在不容辯駁,而且很不好處理,這一點他知道,他也懂。但是,山東士族這麼快就翻臉和自己對立,還是讓他很不爽,明明之前配合一起毆打南方世家的時候還是很愉快的,這些傢伙,翻臉不認人!
“陛下。”大理寺少卿孫伏伽出列,拱手道:“渭河工坊,這些年排出大量黑水,使得百姓無法引水灌渠,目前情況雖然不是十分嚴重,但是未來就不好說了。臣以為,應當適當裁撤工坊數量。”
李智雲眯眼,哼道:“你懂什麼,渭河工坊乃是國之重器,你身為大理寺佐官,管好你分內之事便是,你現在是準備教朕怎麼做事情嗎?”
“臣不敢。”孫伏伽本就躬著的身子越發謙卑起來。
“退下。”
“是。”孫伏伽吞嚥口水,低頭退回班列。在他身邊,大理寺卿韓仲良狠狠瞪他一眼。那意思很明顯,你一個大理寺的,去管渭河工坊幹什麼,吃飽了沒事幹是嗎。
渭河工坊在朝廷中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任何部門都沒資格插手其中,它直屬於皇帝統轄。從前,不是沒人眼紅渭河工坊弄出來的產品,但是下場是什麼,不言而喻。丟官都是其次,滅門才是常事。久而久之,朝廷官員基本上都明白,渭河工坊是禁忌,不能隨意插手。
關於是遷都還是擴建,這個時候似乎沒什麼爭論了,因為崔民幹直接把核心問題給拿了出來。即,渭河工坊的汙水到底要怎麼處理才好呢?
如果這個問題不能解決,擴建還有什麼必要?
關隴人面色不善,雖然很想弄死崔民幹,但是渭河工坊的汙水確實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大問題。而且,若是不解決,他們將來的生活也會遭到波及。可是,讓他們答應遷都,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糾結!
至於李智雲,他沒那麼糾結,因為遷都與否,他心裡基本上是有點計劃的。那就是必須遷都,無論是從政治角度還是從經濟角度,將來都是一定要遷都的。
不說遷都對於關隴貴族的打擊吧,單說經濟角度。其實,歷史上在李治朝之後,基本上很少有王朝定都關中了。是因為關中不夠安全不夠豐饒嗎?
並不是。
原因在於,隨著人口越來越多,關中的土地和航運無法承擔那麼龐大的人口壓力。自唐一朝之後,後面的五代十國,兩宋元明清,基本上都放棄在關中定都。當然,並非完全是因為經濟原因,如邊疆之患漸漸轉移到遼東一帶,如唐末藩鎮割據,使得政治經濟中心轉移到中原等等,都有一定的關係。
但是,唐朝中後期,定都洛陽,其實更多的還是考慮的經濟方面原因。因為在中原,航運更加方便,南方的物資能夠源源不絕的透過運河轉運洛陽。
當初將渭河工坊放在長安,李智雲也有這方面的考慮。那就是到最後反正要放棄長安,乾脆把這裡打造成工業基地。或者說,讓生活環境逼迫關隴人答應遷都。當然,後一項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還在於工坊只有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才足夠安全。
當時,李智雲就是這麼考慮的。但是這些年隨著工業發展漸漸有點頭緒,自然環境也開始被汙染,汙水也開始出現,當然也少不了整天冒著黑煙的大煙囪。
不過呢,目前是不用太過於擔心的,因為這裡可不是‘帶英’那個小破島,不用擔心變成‘霧都’。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