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府。
“阿孃,我上學去了。”李麗質揹著小書包,亭亭玉立,同門口的婦人打了聲招呼,便鑽進馬車。
目送馬車離去,長孫氏面帶微笑,回府去了。
馬車行在路上,李麗質拿出書本,複習昨日所學,預習今日課業內容。她自小便知自己身份乃是皇親宗室,更得當今陛下青睞,多有厚賞,而今隨著年紀漸長,她似乎也明白陛下為何待自己甚厚。
可明白歸明白,糾結還是糾結。晉陽阿姐與她一同長大,手足情深,皇帝陛下更是自己親叔叔,而母親......
想到這裡,她小手合上書本,兩手托腮,一臉的惆悵,李麗質年紀雖小,但摸樣卻是漸漸張開,越發嬌美,同晉陽公主一樣,乃是長安中學校花之一,頗得勳貴子弟愛慕。
便在此時,外面響起婢女聲音。
“娘子,今日早餐是否如常?”
李麗質想了想,說道:“再加一杯果汁。”
“是。”
不多時,一份早餐送入馬車。
“鹹粥油條,嘻嘻。”小姑娘眉開眼笑的開始吃早餐。
唐人本無吃早餐的習慣,不過宮裡某位皇帝有早起吃早飯的習慣,而大臣們跟著上朝,時間久了,難免跟著皇帝一樣吃點什麼墊墊肚子。
習慣傳到民間的同時,還將宮裡的一些早餐樣式也傳入民間。鹹粥湖湖自是不用多提,唐人本就知道。多新增的一類早餐樣式,還是手抓餅,油條,包子,餃子,乃至於湯抄炒麵,又或者蛋炒飯一類的食品。
隨著冬麥的大量種植,工坊各種磨坊的普及,麥子面現在做的也是越發精細,都不需要皇帝如何指引,只是當初開了個口子,弄出來手抓餅,而今百姓們便發揮聰明的小腦袋,弄出許多麥面餐食。
飲品也是多種多樣,除卻牛奶、羊奶等物,還有近來興起的果汁蔬汁一類。
到了夏天,還有冰激凌。
口腹之慾這塊,長安的權貴子弟是吃的爽了。而同時,早起的大量小攤販前往東西市擺攤的時候,在路上便賣了不少東西。
若非禁軍管的嚴,只怕長安中小學門口都得出現大量的早餐小攤鋪。
舒舒服服的喝完果汁,李麗質一臉的幸福摸樣。
早上能吃東西實在太幸福了。
務本坊。
許多豪華馬車停在長安中小學門口,有的是一家兩兄弟,一個在中學,一個在小學,有的則是兄妹,或者姐弟。此前,李智雲曾擔心權貴人家不會讓女孩如何待在學校,可沒想到情況完全相反。
在中學分男女校舍之後,女學生數量不減反增。一開始李智雲還搞不明白為什麼,直到後來他才想清楚。主要是權貴人家不缺金銀財帛,自然會全力培養子女。
而且,時下唐人女子地位可不低,有厲害的,能主動把丈夫給離婚了。
出生權貴之家的女子,自然不用早早的忙於家務忙於生計。在學校裡面多學知識,多交朋友,在權貴們看來,其實也是一個極好的去處。
至於繡花?
別逗了,唐人尚武,何況平陽長公主還沒死,真沒多少女孩會覺得自己應該待在閨閣繡花。
相比較女紅,結伴出遊,交際往來,才是她們最喜歡的。眼下誰若能成為詩會上最具文才的女子,方是真正的淑女名媛。
馬車停下,李麗質輕輕走下,一眼便看見不遠處立著的晉陽公主正在朝著她招手。
兩個小姐妹很快聚集在一起,而不多時,她們身邊也聚集一片閨蜜們。
進入中學校門後,男女生分開。
自武德八年草創中小學至今,已有六七年,最早上學的一批孩子們也已經進入中學。不久後,他們之中將會出現第一批大學生。
從前,很多人雖然眼饞長安中小學的師資力量,但是對長安中小學的教育方式很是質疑。因為這和他們治書的形勢完全不同,有的山東世家子弟,因此而拒絕進入長安中小學就讀,繼續選擇舊式學習方式。
結果麼,引發了一場不大不小的爭論。甚至於,波及朝堂。為新舊學習方式,雙方吵得不可開交。
最終,皇帝拍板,考試!
既然你們都覺得舊式教育方式更好,那麼就考試吧,考出來的成績不會騙人。
於是,由舊式教育代表人和新式教育代表人,雙方共同出卷,共同選學生應考。
結果嘛,舊式學習派系慘敗!
敗的十分悽慘。
舊式教育什麼樣的呢?
以一門書為中心,為‘主治’,此謂之家學。其餘的經書,看一看便行,無需如何精深。
有詞語曰;家學淵源。
在當下,尤其是世家門閥興盛的唐朝,家學兩個字繞不開。雖然現在不像魏晉時期那樣,知識難以普及到底層,但是一些真正的好書寶書,世家大族一直都有珍藏。
比如有些家族主治桑弘羊的理論書籍,那麼他們便善於貨殖。原因很簡單,只在一個方面鑽營,自然會有心得體會,以及突破。但是相比較而言,他們在其他方面的知識就會無比孱弱。
簡單而言,偏科。
面對系統學習廣泛的長安中小學的學生,自然不是對手。
為什麼呢?
這就要說到李智雲借鑑後世的學習方式內容,即死記硬背。
只要是學校列為主科的學習內容,學生們可能沒有自己的心得體會,但是關於前人的理解註釋,他們一定是背的滾瓜爛熟。
而這,同樣也是被認同舊式學習方式的人所詬病。因為他們覺得這樣學下去,一點也不精深,只能學到皮毛,實在不是一個好方式。
不過呢,他們不得不認同一點,哪怕是再沒有天賦的學生,在長安中小學的教育之下,同樣會變得知識面極為廣泛。從文學到歷史再到地理,幾乎無有不知。
換而言之,長安中小學的教育方式是全面培養,而舊式學習方式是在單一科系進行精英式培養。
孰優孰劣,一目瞭然。
更何況,李智雲很清楚,等大學開始,頑固的世家夫子,將會見識到真正的‘偏科精英’。
舊式學習方式同樣也會誕生全面型人才,如杜如晦、房玄齡等人。
不過,這種情況多嗎?
很少,非常的少。只有真正的天才方能變成下一個杜如晦,或者是房玄齡。
李智雲要的,是改變大唐教育體系,加入更多關於理科的東西和引進新的教學內容,而不是一直抓著前人的理論反覆揣摩。
隨著科舉考試的廣泛推行,不少士子都發現自己貌似很是‘無知’。
而方便了運算和計算的‘數學’,眼下更是一門在旁人眼裡極為高深的學問。
大唐未來的教育走向會是什麼樣子,李智雲心裡也沒什麼底,但是自家兒女的變化他是知道的。
簡單的運算,歷史,地理等知識,他們已經爛熟於心,甚至於還能畫出粗淺的關中輿圖。
這些知識,在他們將來進入大學,選擇專治一門功課的時候,都會成為他們的底蘊。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