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158、前揮式揮灑血跡(2/3)

作者:李氏唐朝
腦袋?下手竟然如此狠毒?”顧晨蹲下身軀,看著面前張霞倒地的輪廓,和牆壁上的各種血跡,心中不由產生疑惑。
尤其是牆壁上的血跡,幾乎是處在濺灑狀態,有許多血跡的斑點。
可見當時張霞受到攻擊時,對方下手的兇狠程度。
“顧師弟,當時張霞應該是遭到突然襲擊,幾乎沒有半點反應的時間。”
“從市局技術科高川楓那邊發來的屍檢報告來看,死者張霞的手指間,並沒有任何纖維,以及任何人體組織。”
“因此高川楓判斷,死者生前應該沒有進行過激烈的打鬥。”
“那是肯定的,因為無論是黃志強,還是何立強,兩人跟張霞的關係,都是足夠熟悉,因此張霞對兩人來說,是不設防的。”顧晨也是根據高川楓的屍檢報告分析著說。
而此刻也在用手機閱讀高川楓發來屍檢報告的袁莎莎,也是不由分說道:
“兇手是在張霞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突然襲擊,而且,從死者張霞頭部受傷部位可以看出,應該屬於正面襲擊。”
“由此可見,當時的張霞,正在與兇手交談著事情,也有可能在爭吵當中。”
“於是兇手拿起手中的木棍,直接往張霞的腦部砸去,而張霞也因此當場殞命。”
“會不會是何立強?畢竟他使用的兇器,就是木棍。”王警官挑眉說。
而盧薇薇卻是搖搖腦袋:“不一定,但可能性很大。”
“因為,根據黃志強的說法,他是一進門,就發現何立強待在他家,而且是見到他,二話不說,就要至他於死地。”
“而且當時的何立強手裡,拿的就是那根木棍,而黃志強也是在被擊打之後,手臂多處受傷,甚至骨折。”
“而黃志強為了保命,這才憑藉自己對屋內物品的熟悉,找到一把水果刀,然後跟何立強扭打起來,最終刺傷了何立強,何立強才逃之夭夭。”
“可這樣一來,黃志強的說法似乎是更靠譜一些。”
看了眼顧晨,盧薇薇又道:“當然,根據顧師弟的說法,這也不是絕對。”
“是的,光從這點還不好判斷。”顧晨說話之間,也是反覆對比現場牆壁上的血液形狀,這才與眾人解釋說:
“你們有沒有發現?這裡濺灑在牆壁上的血滴,可能有幾百上千滴。”
“而且,這上千滴血液中,我發現了一種前揮式揮灑血跡。”
“前揮式揮灑血跡?”眾人聞言,也是異口同聲,隨後趕緊圍攏過來,根據顧晨的提示,重新檢查牆壁上的血滴形狀。
盧薇薇檢查的同時,也是不由分說道:“沒錯,血液流出體外後,會與現場中不同的客體接觸形成血跡。”
“而不同的血跡形態,是由不同的形成機制,環境,過程等所造成的。”
“至於噴濺血跡,是人體動脈血管破裂,血液與地面或牆面,呈一定的夾角噴出所形成的血跡,其動力來源於動脈的血壓。”
“而在平面客體上,典型的噴濺血跡的形態表現為直線,或曲線形散佈的較大的長橢圓形血跡。”
頓了頓,盧薇薇繼續說道:“至於噴濺血跡的血滴飛行方向,與平面載體夾角較小,通常小於60度。”
“而由於心臟呈節律性收縮和舒張,因此噴濺血跡常呈間斷,成組分佈,但後形成的血跡一般較前形成的血跡高度更低,距離更近。”
“是啊。”王警官眯眼一瞧,也是仔細觀察著牆壁上的血液,不由分說道:
“其實,典型的噴濺血跡,呈長條狀,一端膨大,另一端細小狹長。”
“膨大端邊緣光滑,另一端通常會出現拖尾現象,尖端處表示血跡噴濺方向,有的形狀像感嘆號。”
“而噴濺血跡形成時與物體角度越大,其形態越接近橢圓形或圓形,反之,則接近感嘆號。”
“當與地面夾角為15度左右時,噴濺血跡形狀最為細長,而噴濺血跡的另一個特點,就是血跡常呈放射狀排列,在一條直線或弧線上。”
“嗯。”聞言王警官說辭,顧晨也是微微點頭,繼續說道:
“我們之前也看到過許多血滴形狀,像滴落血跡,是血液呈自由落體運動狀態,在承載客體上形成的血跡。”
“其血量一般在0.025~0.05ml範圍,其形態與血滴和載體接觸時的角度直接相關。”
“血滴垂直接觸時,血跡呈圓形或類圓形,血滴以一定角度接觸時,血滴呈橢圓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而運動狀態下的滴落血跡,在運動方向上,往往一側還有噴濺形狀,其大小和範圍與運動速度,滴落高度和血量大小成正比。
“其中,血滴的邊緣變化和噴濺變化,其實也是有一定規律性。”
“如果是為光滑客體,那麼血液高度越低,衝擊力就越小,血滴呈圓形,邊緣光滑,周圍無噴濺現象。”
“如果是衝撞型血跡,那名外力衝擊碰撞人體,或原有血跡後濺射形成的血跡,其直徑通常不大於2mm。”
“但偶可見直徑5mm左右的,可當施加的外力非常大,如槍擊,爆炸,血跡直徑往往小於1mm。”
“像這種特殊的衝撞血跡,也稱為血霧,但是這裡是沒有發現的。”
“而由於衝撞血跡多呈放射狀分佈,具有明顯的方向性,常一次性形成,出血點只有一個。”
“不是還有咯血血跡嗎?”聽著顧晨的講述,袁莎莎也是隨口一說。
顧晨則是微微點頭,看著牆壁上的血跡分析道:“沒錯,咯血血跡,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
“通常是氣管,支氣管,或者肺組織出血,並經咳嗽動作,從口腔排出的過程。”
“但是由於咯血是力度不同,其血跡形態變化也相當大。”
“但其共同特點,是常會出現多個點狀血跡間存在連線彼此的間橋狀血跡。”
“而且形成這種特殊形態的血跡,原因是氣管中咯出的血液,常會混有氣管壁細胞分泌的粘液,甚至痰液,血液粘度將大大增高。”
看了看牆壁和地面,顧晨又道:“但是,這裡並沒有。”
“我甚至有想過,這裡會不會有轉移血跡?畢竟沾染了血液的客體,會以直接接觸的方式在另一客體上,留下的具有特殊形態的痕跡。”
“就像血手印,血掌印,血足印等,但是這裡也沒有。”
“那流柱血跡呢?”袁莎莎也是左右觀望,隨口一說。
顧晨則是冷靜分析,繼續說道:“流柱血跡?目前來看是沒有發現,畢竟流柱血跡,血液受重力因素影響,會沿物體表面向下運動,形成血跡。”
“其實典型的流柱血跡形態,通常是呈條柱狀,上粗下細,上淡下濃,其長度和粗細,與血量和物體的斜度成正比。”
“而我也檢查過,這裡也沒有明顯的血泊,畢竟沒有一定體積的血液。”
“如果是血泊,需要隨著重力作用,聚集所形成血跡。”
“而且血泊形成與出血時間,出血量,血液聚集方式,以及載體的吸附性等因素直接相關。”
“當血量較大且未完全乾燥時,因重力和沉析作用,血泊中可見血清和有形成分分離,所形成的中間暗紅,邊緣淡黃的改變。”
“而我剛才也檢查過現場,我有想過浸染血跡。”
“畢竟,如果是浸染血跡,那麼血液在有吸附性的物體上,會形成血跡,通常也稱為滲血。”
“而且浸染血跡,呈均勻擴散狀並有一定面積,其受出血量,體位以及浸染物的質地等因素影響而無固定形態。”
“是的,但是有一些,噴湧血跡。”盧薇薇在檢查過程中,也是發現了問題,這才又道:
“這裡有大量血液,從整體來看,應該是從損傷破裂的血管中湧出形成的血跡。”
“與噴濺血跡相比,噴湧血跡的出血量更大,但其形成時的動能較小,因此形態不如噴濺血跡規則。”
“但是這裡並沒有擦拭血跡,因為沾血的物體,以擦碰等運動方式直接與載體接觸所形成的血跡並沒有出現。”
“如果受沾血物體的形態,血量大小,載體形態以及接觸方式等多種因素影響。擦拭血跡的形態會出現很大的差異。”
“而且我剛才也看了一下,可能這種情況並不存在,至於顧師弟所說的,前揮式揮灑血跡,卻是真實存在。”
“嗯。”聽著盧薇薇的一番說辭,顧晨也是默默點頭,隨後指出具體位置,說道:
“大家可以看看,其實血液的形狀非常明顯,這是兇手在揮棒殺人時甩到上面的。”
“而且,有一個問題,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
見顧晨賣關子,眾人面面相覷,也是繼續看著牆面,仔細揣摩。
又是盧薇薇率先發現了貓膩,趕緊與眾人解釋說:
“兇手可能是個左撇子,因為之前我們在調查案件的時候,也有發現過這種血跡。”
“可是,通常情況下,形狀分佈都與現在的血液形狀,成相反方向。”
“再根據死者張霞的受傷部位,感覺兇手應該是用左手持木棍,朝著張霞的頭部猛敲過去。”
“沒錯。”這邊盧薇薇話音剛落,顧晨也同意了盧薇薇的說辭,不由分說道:
“根據血液形狀的分析來看,兇手的確是左手持棍,這樣看來,兇手很可能是個左撇子。”
“左撇子?”聽著顧晨的一番說辭,王警官也開始揣摩起來,嘴裡碎碎念道:
“那到底是黃志強是左撇子?還是何立強呢?如果兇手是左撇子,那倒好辦,這個很容易查到。”
“還有一點。”這邊王警官話音剛落,顧晨又道:
“我有注意到黃志強跟何立強的服裝,兩人身上都佔有血跡。”
“如果是殺害張霞的兇手,那麼,兇手在作案過程中,一定會沾有一些張霞的血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但是你們有沒有注意到?”
“我知道。”這邊顧晨話音剛落,袁莎莎便立馬說道:“兩個人都說,是自己進屋之後,就發現對方站在那裡,然後跟自己打鬥起來。”
“也就是說,當時的兩人,都沒有看見死者張霞的具體位置。”
“那麼如果沒有看見張霞的屍體,也就不會沾有張霞的血跡。”
“只要找出沒有張霞血跡的其中一人,就可以判斷出誰是無辜的。”
“這只是相對而言。”這邊袁莎莎話音落下,顧晨則是補充著說:
“雖然透過這一點,的確可以判斷出,誰是被冤枉的。”
“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我是說如果,如果何立強手裡拿的那根木棍,就是兇器。”
“那麼,他在與黃志強打鬥過程中,木棍上原本就沾有張霞的血液,那麼也很有可能讓黃志強身上沾上張霞的血液。”
“相反,如果是黃志強故意將木棍讓給何立強,然後何立強在反擊黃志強的過程中,那麼結果又會如何?”
話音落下,現場忽然間變得安靜起來。
王警官也是眉頭緊蹙,問顧晨:“那顧晨,你說怎麼辦?”
“首先,還是要趕緊找出,到底誰是左撇子,這點把握性更高。”
“而且我有注意到,這兩人的褲子上,都沾滿了他們打鬥時留下來的血汙。”
“但是,如果是兇手,那麼,一定會存在張霞的血跡,這個從兩人褲子上的血跡形狀,其實可以對比牆上的這些血跡。”
“而且問題是,現場血跡形狀很特別,是中速噴濺型血跡。”
“這種血跡,只有人活著的時候,遭到打擊時才能噴濺出來。”
“而且這些血跡都可以作為重要依據,我甚至觀察過這邊,是否有彈跳型,濺出型,轉移型血跡?”
“畢竟血跡噴濺形態,是現場重建的重要部分,當血液撞擊物體表面,因物表結構和吸附性的不同而會產生不同的形態。”
“而從血跡噴濺形態可以推測犯案經過,受害者,或者是嫌犯的相關情況等,都可以還原出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