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27章 不值一提(2/2)

作者:執筆新夢
> ……

樓下房間。

菲利普的臉色不好看,只因手機中的簡訊裡的訊息於他不利:【你的《黑洞》有危險了,《希望》或將是一匹黑馬。】

【《希望》?華國那部短片?】

菲利普不可置信,任何短片說是黑馬他都信,唯獨華國短片說是黑馬讓他感到莫名其妙,主要是這部短片還是科幻。

華國有科幻嗎?

華國有哪位導演會拍科幻嗎?

華國有哪家公司會製作和剪輯科幻嗎?

沒聽說過!

如果發來簡訊的人不是戛納的評委,他覺得這條簡訊在給他開玩笑。

【上午的展映結束後,我們評委聚在一起吃中飯,雖然還不到評選的日子,但從評委們的隻言片語中也能聽出他們的傾向。

十個評委裡有八九個都在傾向《希望》,《夏日挪威》幾乎無人問津,這樣一面倒的情況在以往很少見,這說明什麼不用我多說了吧。】

菲利普感到不可思議,十個評委裡就有八九個傾向《希望》?《夏日挪威》幾乎無人問津?

在沒正式評選前就發生這樣的局面,這說明什麼?說明《希望》的質量遠超《夏日挪威》,只能是這一個原因。

可是,能夠從全球範圍內入圍戛納的短片,那質量都是很扛打的,按照以往情況即便是最終獲獎的短片,也不比票數最低的短片強多少,很難出現票數差距太大的局面。

這看樣子,是《希望》完爆《夏日挪威》?但《希望》憑什麼?

【下個階段我會將你的《黑洞》跟《希望》錯開分組,你的《黑洞》和《希望》大機率都會進入最終的獲獎評選。

你也知道,戛納評選規則是靠多方面綜合性來評估,不能參雜過多的個人喜好和個人感觀,要依照多份優秀的觀影報告、媒體評論、現場反饋和媒體對觀眾的隨機採訪反饋等,最終作出看起來公平的選擇。

假如到了最後階段,是《黑洞》和《希望》決出勝負,在綜合性的考量下,如果評估的影片質量差距不大,我會幫你一把,如果質量差距過大……】

這條簡訊戛然而止。

菲利普讀懂了後續沒說完的話,如果質量差距過大的話,他的老師將放棄對他的幫助。

他有些惱羞,但也能理解,畢竟展映是公開的,觀眾和媒體也不是傻子,如果差距過大的情況下獲獎的作品是質量低的那一部,那簡直就是在侮辱觀眾、媒體和所有嘉賓的智商。

這些人都來自全球各地,是不可控的因素,不像僅在一國之內舉辦的影視節,搞出侮辱智商的暗箱操作的後續,還可以透過控制媒體阻止一些訊息的傳播。

可面對全球各地的媒體,如果出現明顯的暗箱操作,這訊息的傳播怎麼阻止?根本沒辦法阻止。

一些不利言論一旦爆發,那將讓戛納有失公信力,也會損害戛納的名譽。

他的老師身為戛納的評委,享受著戛納評委帶來的資源,自然不想看到這一幕,也不敢去這麼做。

而從簡訊內容可知,在他老師心目中,他的《黑洞》好像遠遠比不上《希望》?

這怎麼可能?

菲利普很是不信,他的《黑洞》在三分鐘內就深挖出人性的貪婪,並且做了三層展現人性的遞進,還映射了社會三重不同層次的隱性規則。

試問有誰在他二十多歲的年紀,作為導演能在三分鐘內拍出這麼有內涵有深度的短片?

他把他在人性貪婪方面的思想,全部濃縮在三分鐘的鏡頭語言中,可謂是從頭到尾都是精髓,每一幀的畫面都值得令人深思。

這樣的一部作品,被他的團隊稱之為“神作”。

可如今在老師的眼裡,卻好像比不過來自影視行業還是蠻荒之地的華國的科幻短片?

菲利普的思緒亂了,他發了一條簡訊抱以期冀的確認這件事:【老師,拋開其餘因素,《黑洞》和《希望》哪個綜合質量更好?】

他盯著簡訊等待回覆,可對面遲遲不回,好似他的老師有猶豫,也好似他的老師在考慮是否要打擊自己的學生,但最終還是說了實話:【《希望》。】

菲利普一怔,臉色逐漸陰沉。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