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9章 只证今生,不证来世(二合一,万字大章)(2/4)

作者:小白红了


高手相争,是尽可能的朴实无华。

抛去了一切花里胡哨的东西。

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和对手过招。

数百招过后。

高树露倒飞出去,落在地上。

他目光灼灼的看着叶千秋,看着叶千秋游刃有余的模样。

高树露便知道,对方根本没有出全力。

只是在和他对招而已。

高树露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笑完之后。

高树露看着叶千秋,道:“四百年后的江湖,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既然你不肯出全力,那我便再出一剑。”

“若这一剑,你都能接得下。”

“那我直接认输便是。”

叶千秋负手笑道:“请。”

高树露骤然抬手,天地气象,异常扭曲起来。

下一刻,风雨突然而至。

豆大的雨滴从天而降。

高树露聚水成剑,一剑扬起,满天光华。

叶千秋一样聚水成剑,每一滴雨水之中,仿佛都充斥着叶千秋的面容。

两道雨剑轰然相撞。

雨滴散落。

滴答。

滴答。

沸腾的剑意,将高树露完全挤压笼罩。

高树露仿佛感觉到了千万斤重担压在了他的身上。

如同一座山,让他渐渐的喘不过气来。

片刻后。

高树露面容酱紫,噗通一下,单膝跪地。

随即,他身上如同小山一般的压力,悄然散去。

高树露长舒一口气,抬起头来,看向叶千秋,笑道:“我败了。”

这位来自四百年前的天人没有任何气急败坏,反而神色怡然。

仿佛输了比赢了还要让他更为开心。

叶千秋笑道:“能见识一下四百年前的顶尖战力,贫道还要多谢高先生。”

高树露淡然道:“要说谢,应该是我谢谢叶真人。”

“必胜之局,对于我高树露而言,没有什么乐趣。”

“四百年前,我未尝一败,四百年后,终于让我体会到了失败的滋味。”

“可惜,高某人生的不是时候。”

“若是晚生四百年,我相信我们之间还能再战。”

叶千秋笑道:“今日之后,也未尝不可。”

高树露摇头一笑,抬头看了看苍穹,道:“不可以了。”

“当我解开封山符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我不可能继续留下来。”

“不过,我没打算上天去呆着。”

“天上仙人,于我而言,也一样不过是土鸡瓦狗。”

“为了和你再战,我当换一种方式,留在人间。”

叶千秋闻言,微微颔首,道:“各人有各人的追求,我知道,我不该劝你。”

“但,你至少可以迟走一些时日。”

“我邀请你到我宫中做客。”

高树露洒然一笑,道:“多谢叶真人美意。”

“不过,还是算了吧。”

“登山之前,我只想知道这一代的忘忧之人,是否真的可以忘忧。”

“但我现在不止看到了那小子,还看到了叶真人。”

“这一切已经足够了。”

“我当初选择走火入魔来忘却一切,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看似知我者,谓我心忧,其实不过还是一知半解。”

“四百年来,能够真正知我的人,又多了叶真人一个,也算是我高某人没白活这一回。”

叶千秋道:“你在四百年前,曾经是大奉王朝即将登基为帝的皇子,只是你一心求仙,不想做那百年人间帝王。”

“才去访当时的道教祖庭武当山,问一个问题,仙字何解。”

“当时吕洞玄的转世尚未开窍,无人可解,你又去了龙虎山,也是无人可解,或者说只给出一字半解,直到后来那人应运而生,才帮你给出答案。”

“仙之一字,有两解。武当和龙虎,前者解半字人,后者解半字山,龙虎山想着成仙,就要上山,做个山上人,一心成仙,不理会山下事。”

“武当山则继承吕祖意旨,山上修道,但是得道于山下,修己更修他人,更契合你高树露所求,可惜当时山上道士分明有这个心,却没能说出这个道理,不过就算说明白了,也未必全合你心意。”

“在你看来,做仙不忘做人,过了天门,位列仙班,已不是人,这个仙,想要下山降世,亦是要遵循世上气运,哪里称得上逍遥天和地,所以你想要做的,是陆地之上独一无二的天人,而不是九天之上的山上之人。”

高树露感慨道:“是啊,天下分合,我有何忧。”

叶千秋道:“其实人在哪里不重要,别人怎么看也不重要。”

“你如果觉得过了那个门,就是所谓的仙,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我看来,仙,不是上山,而是搬山,搬的不止是天上人间,搬的更是自己心头的那座山。”

“仙本就是一个桎梏,终有一日,会有人踏入天门之后,一样可以踏出天门。”

“我自逍遥,不论天上人间,凡束缚我者,皆可一剑斩之。”

高树露闻言,身形一震。

他又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说的好。”

“凡束缚我者,皆可一剑斩之。”

“我一直以为大丈夫生于天地间,顶天立地,便算逍遥。”

“如今听闻叶真人一席话,我方才知道,是我高某人的格局小了。”

“我最后想问一问,叶真人所求为何?”

叶千秋笑道道:“逍遥长生,不证来世,只证今生。”

高树露拍手称快,大声赞道:“好一个不证来世,只证今生。”

“四百年后的江湖实在是有趣太多了,可惜支撑我四百年形神不坏的意气,终归已经是强弩之末。”

“能与叶真人相识,实乃我高某人四百年来最为高兴的一件事。”

叶千秋微微一笑,道:“能认识高先生,也是贫道之幸事。”

高树露笑道:“高某人,无憾了。”

说罢,只见高树露站起身来,大步流星的朝着那边的徐凤年走去。

一边走,一边道。

“小子,四百年前大奉王朝几乎一统天下,却为北地蛮子踏破京城。”

“我知你如今的困境,今日,我将我的无垢体魄留给你。”

“来日,你当替我再与叶真人一战,了我一桩心愿。”

徐凤年闻言,稍微一怔,然后点了点头。

高树露一跃而起,回首看了眼天下,笑着向徐凤年走去。

四百年前,一人就是一座江湖的高树露,跟徐凤年一个擦身,却无过,而是就此消散。

来时无忧去无忧。

青城山之上,隐约是大劫将至的惊人气象。

似乎还有天人驾驭天龙于云雾之中时隐时现,绕雷而出,要替天行道。

徐凤年缓缓抬起头,嘴角冷笑不止,身后盘踞起一条气运凝聚而成的数千丈雪白巨蟒,身具九爪,张开足可吞山的大嘴,朝天咆哮。

很快天地之间便彻底寂静无声。

……

……

高树露在青城山昙花一现。

留下了一些东西,然而终究是消散在了天地之间。

徐凤年没有离开青城山。

而是就此在青城山住了下来。

因为,他知道,高树露之后,还有一个王仙芝。

徐凤年在青城山上一住便是一个多月。

这一个多月,让徐凤年体味到了当初和在武当山时不同的韵味。

当今道门三大山。

恐怕唯有青城山才有这样的气象。

只因为,青城山中,多了一个叶真人。

神霄阁的小院里。

叶千秋每日所做之事一样未曾落下。

山上修行,无非就是修的一个心境而已。

他把徐凤年留在青城山。

也是为了不让王仙芝白跑一趟。

为了不让王仙芝走了冤枉路,叶千秋还专门给王仙芝千里传信,让王仙芝直奔青城山来便是。

接到传信的王仙芝,毅然决然的离开了武帝城。

这一日。

叶千秋正坐在神霄阁中打坐,突然他睁开了眼睛,和一旁的徐凤年说道:“轩辕家的那丫头来了。”

也在打坐的徐凤年睁开眼,一脸诧异,道:“她来做什么?”

叶千秋笑道:“看样子,她没打算上山来,看来是想替你打个前站。”

徐凤年起身,道:“我去找她。”

叶千秋却是摇头,道:“最好不要,她不会走的。”

“我见那丫头的第一面,便知道她是个倔脾气。”

“给她一个扬眉吐气的机会吧。”

“不然,有些东西压在她的心里,会让她变得更极端。”

徐凤年诧异的看向叶千秋,道:“叶真人好像很了解她。”

叶千秋笑道:“算不上了解,只是见的人多了,自然就明白了。”

徐凤年微微颔首,便不再去理会。

……

转眼间,又过了数日。

这一天,叶千秋看着天上云来云去,和左右的李淳罡等人说道:“王仙芝来了。”

李淳罡一听,立马道:“都别理他,让这老小子自己上山。”

叶千秋笑道:“我得下去迎一迎他,顺便从他手底下救两个人,不然这厮手下没个轻重的,杀了一个又一个,染血的可是我青城山。”

说罢,叶千秋的身形消失在了原地。

李淳罡见状,撇了撇嘴,和一旁的徐凤年道:“小子,赶紧的准备。”

“今日这一战,虽然你必败无疑,但总得拼尽全力不是。”

“放心,叶真人不出手保你,还有老夫。”

“老夫总不能看着你死在王仙芝的手里不是。”

徐凤年闻言,笑着朝着李淳罡拱拱手,道:“那我就先谢过老前辈了。”

……

武帝城王仙芝的出城,很快在武林中掀起轩然大波,只是等到这股惊涛骇浪在江湖上跌宕起伏时。

麻衣麻鞋的王仙芝已经穿过了数千里,来到了青城山脚下。

王仙芝曾经和叶千秋说过,他早晚还要来青城山和叶千秋一较高下。

只不过这一次,他不是为了叶千秋而来。

王仙芝拾阶而上,浑身气势渐渐上涨。

两侧山林之中的鸟兽都四散而逃。

待王仙芝走了没多久,只见前方山道之上,有女子傲然站立。

一袭紫衣,随风飘摇。

这紫衣女子却是从徽山赶来的轩辕青锋。

这些日子,轩辕青锋没有登上青羊宫。

她在这里,是为了等王仙芝。

给徐凤年探探路。

随着新武评的出炉,整座江湖都在猜测何谓听潮阁南宫仆射只差一楼,何谓大雪坪紫衣只差一关。

王仙芝有些讶异,有人拦路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没有想到她会是第一个。

他和徐凤年的这一战,势在必行。

连叶千秋也不会插手。

不然,他也不会到青城山来。

若是叶千秋插手,他想要堂而皇之的动徐凤年,自然是很难。

王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