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章 六珠菩萨,天下第十(1/2)

作者:小白红了
……

那边,徐凤年看着那两条水师楼船念叨一句:“黄龙楼船。”

说着,便让人准备迎战。

不多时,那黄龙楼船逐渐靠近,清晰可见巨型拍竿。

拍竿张牙舞爪前,一个公子哥双指捏着一只白瓷酒杯,看上去潇洒不羁。

只听得他朝着这边喊道:“外地佬,你还敢造次吗?”

那话明显是朝着徐凤年喊的。

叶千秋朝着一旁的李淳罡道:“得,这小子的仇家又来了。”

李淳罡哈哈一笑,道:“这小子就是惹事的主儿。”

叶千秋道:“我蹭这小子的船,好像是个错误。”

李淳罡笑道:“你坐着,我来。”

叶千秋道:“那可得快点,这帮人太吵了。”

李淳罡闻言,站起身来,一步踏出,掠至半空,身形飘荡如青龙。

一脚落在黄龙楼船上,便将一艘黄龙楼船给踩翻入水。

本来还在和徐凤年打嘴炮的那黄龙楼船上的公子哥霎时间面色苍白。

李淳罡再踏一脚,数十丈粗的江水冲天而起。

剩下的那黄龙楼船已经调转船头,狼狈而去。

李淳罡见状,回到船头,和叶千秋说道:“怎么样?不算慢吧?”

叶千秋点头道:“还算凑合。”

几日之后。

楼船已经临近襄樊城。

叶千秋对这座城挺感兴趣。

主要是因为这里曾经死过很多人,有一座三万六千五百周天大醮。

周天大醮是道门最高科仪,一般设一千二百份位的神坛,已是规模宏大,一般而言只有天子家中或者道教祖庭出了大状况才有的盛举,醮这一字,字义是在讲斟酒礼仪,说得简单点,便是人间的道士请天上的神仙喝酒。

周天大醮在从前最高极致也不过是为皇子设醮二千四百圣真下凡,为之祈福消灾,以及为天子举醮以求护国佑民的三千六百普天大醮。

襄樊由天师府创立史上前无古人的三万六千五百周天大醮,等于请遍了天上的镇圣仙人,当初仅贡品一项花销就耗去国库九十万银两。

设周天大醮,叶千秋也会,作为一个当年差点成为天师的道门传承者,无论是画符还是请神,都是必备技能。

快到襄樊城时。

徐凤年跑来和叶千秋、李淳罡念叨。

说是十年一度的文评武评胭脂评重现天日,江湖上仙魔乱舞,武评开篇便说天下三教鼎立,佛道中惟观自在,仙道中惟吕祖,神道中惟荡魔天尊,三者最是杂处人间,与人最近。

故评西域大观音入一品,龙虎山小吕祖入一品,武当新掌教入一品。

武评中有单独剑道评,武当剑痴王小屏与剑冠吴六鼎赫然在列。

徐凤年收到消息,说西域的那位大观音已出西域,小吕祖的齐小天师也下山。

显然,多半都是冲着他徐凤年来的。

各路仙魔纷至沓来,让徐凤年有些烦躁。

李淳罡听了哈哈大笑,颇有些幸灾乐祸的味道。

叶千秋没李淳罡那么没皮没脸,不过也没和徐凤年多说什么。

没多久,已经到了襄樊城下,在离城头还有段距离的时候,就已经能看见城楼上的钓鱼台。

鱼台一柱撑起十年半壁。

城楼匾额写有“孤钓中原”四字。

据说当年天下第一守将王明阳便是在那坐镇了足足十年。

说是要来襄樊城这座鬼城,可是把跟着徐凤年的女眷吓的不轻。

一进城,便凑到叶千秋这道家高人的身边。

主要是徐凤年说叶真人鬼神辟易,身上有那镇鬼的灵符。

徐凤年本来纯粹是瞎扯,就是恶趣味的想吓唬吓唬姜泥和鱼幼薇。

结果,叶千秋还真就拿出了几张黄纸灵符,给了姜泥和鱼幼薇防身。

徐凤年见叶千秋真拿出了灵符,也不管灵符有用没用,也舔着脸靠到叶千秋这边儿来,想要问叶千秋也讨要几张镇鬼灵符。

叶千秋笑着摊手道:“没了。”

徐凤年无奈,只好拉着姜泥给这亡国的公主去普及往日的襄樊城历史去了。

徐凤年一手牵马,一手牵着姜泥,望着那城头上的钓鱼台。

叶千秋和李淳罡并肩而行。

李淳罡瞅了一眼那钓鱼台,扣着鼻孔说道:“有人就喜欢居高临下,这也是一种病。”

叶千秋闻言,抬头看了一眼那钓鱼台,随即笑道:“那是在高处站的久了,就以为自己真是高人了。”

李淳罡哈哈一笑,竖着大拇指道:“高,的确是高。”

钓鱼台的阁楼之中,有一身材修长的年轻人,身穿普通道袍,脚踏麻鞋,道髻别木簪,手挽拂尘,正在看着城中的人。

而他的目光却是停留在了徐凤年的身上。

就在李淳罡哈哈大笑之时。

叶千秋却是抬眼远观而去,城门中走出一位略显奇怪的女子。

她头顶发丝全无,锃亮无比,穿着一袭雪白僧衣,手腕上以一条白蛇当绳咬住一枚白壶。

而且,这女尼双足赤luo,一双玉足小巧玲珑,不惹纤毫尘埃。

只见她轻灵的走上吊桥。

襄樊城门外,鬼气突然骤起,重如大雪,铺天盖地,唯独她好似一尊观自在菩萨,超度众生。

白衫白蛇白壶的女子肌肤胜雪,这样一位如同仙佛一般的女子从襄樊鬼门中走出。

让四周生灵突生变化。

徐凤年所牵的骏马低头长嘶,马蹄使劲捶打地面,不仅是这头牲口,马队的其他骏马也皆是如此。

女尼走上吊桥后,护城河顷刻间水波汹涌,翻滚如沸,好似千军万马而过。

李淳罡露出凝重神情,和叶千秋说了一句。

“麻烦又来了。”

随即,脚步轻点,掠至徐凤年与姜泥身前,为首站在吊桥这一端,与那女子针锋相对,遥遥相望。

白衣女尼前行,行至吊桥中间,李淳罡独臂伸手,摘下匕首神符,两两对峙,不见吊桥上的女尼如何动作,只看到护城河猛然炸锅,众人所见景象瞬间扭曲起来,只剩下白衣女尼照旧清晰独立。

叶千秋踱步而行,鱼幼薇怀里抱着的白猫瑟瑟发抖。

鱼幼薇仿佛感觉到了白猫的害怕,紧紧的跟在了叶千秋身旁。

这时,徐凤年停下脚步,带着姜泥也往叶千秋的身旁靠去。

这个时候,自然不能逞英雄。

叶千秋放眼望去,看清了那女尼的面容,的确是个长的美丽动人的女尼。

徐凤年看着那女子,有些呆住了。

他嘀嘀咕咕的说道:“这难道就是那个……密宗红教的老女人?烂陀山的女法王?”

“一定是她了。”

叶千秋自然知道这烂陀山女法王的名号。

此女生自中天竺帝王家,长自烂陀山,被称作六珠菩萨,据说身具观自在上师、莲花王上师、忿怒金刚上师等变身法相,是个高手。

这一趟蹭徐凤年的车马,可不算亏,最起码一路能碰到不少这样的顶尖高手。

若是让他一家一家的去登门拜访,那得有多麻烦。

李淳罡手里拿着神符,一脸笑眯眯的看着那女尼,活脱脱的像是一个为老不尊的老家伙在拦路劫色。

李淳罡低头一吐,吐出一口肉眼可见的青色罡气,包裹起手中的神符,霎时间光彩流溢。

只听得李淳罡道:“烂陀山的和尚号称打不死,当初符将红甲人与一个持杵的老家伙斗了三天三夜,两个都没能敲死谁,一品中的金刚境,便出自释门,老夫倒要看看是否真的有金刚不败之体。”

唯恐天下不乱的徐凤年一肚子坏水的说道:“老剑神威武,给那光头娘们儿一点厉害瞧瞧。”

李淳罡瞥了一眼不求息事宁人只求旁观酣战的徐凤年,嘴角扯了扯。

虽然他不介意和人打架,但这小子也太幸灾乐祸了吧。

此时,那白衣女尼向前再走一步,停在吊桥上,朝着站在叶千秋身旁的徐凤年看去。

随即,她抬起了葱白的手。

李淳罡见状,手上匕首神符如同青蛇一般,罡气如青蛇吐蛇信,一股青气喷薄而出,整只独臂被青气萦绕。

这位生自中天竺帝王家,长自烂陀山上的女性法王只是抬手提壶,揭开壶塞,喝了口酒,以至于整座吊桥上都芬芳弥漫,那条小白蛇缠住她的白玉手臂,这一幕诡谲至极。

白衣女尼轻轻望了一眼徐凤年。

只是一眼,徐凤年体内一身大黄庭翻涌如潮水,便没来由喷出一口鲜血,看得身后几位扈从触目惊心,正要上前护驾,被徐凤年摇手阻止,一口血吐出,徐凤年胸内不闷反清,大黄庭由二重上了三重。

白衣女尼再度向徐凤年,正当徐凤年目瞪口呆时,李淳罡轻喝一声,一抹青罡现桥上,似乎斩断了无形的丝缕气机。

随即骂道:“混蛋小子不知死活,女光头给了点甜头就真以为她是大慈大悲的菩萨了,小心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徐凤年擦着嘴角的血,一脸委屈的看着叶千秋,嘀咕道:“叶真人,这光头娘们儿不是观音吗?”

叶千秋笑道:“哪家的观音这么浪?这是吸人骨髓的白骨精。”

徐凤年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幸好我当初没答应那大和尚。”

此时,只见那白衣女尼微微摇了摇头,收起酒壶,默默前行。

李淳罡一跺脚,以脚掌为中心尘土泛起,波纹跌宕,震耳欲聋。

白衫无垢的女法王无视李淳罡一脚踏出的无形剑气,赤脚前行。

就在剑气即将抵身时,李淳罡与白衣女尼之间出现一位身着红袈裟的大和尚,神情木讷,堪堪挡下这一圈圈沛然剑气,只见他身上袈裟飘荡,身形屹立不倒。

徐凤年道:“好家伙龙守僧人都出现了,这是要干嘛!”

徐凤年扭头看向叶千秋,道:“叶真人,李老头若是撑不住,还请叶真人出手搭救则个。”

叶千秋闻言,淡淡一笑,道:“你也太小瞧李老头的剑了。”

这时,只听得那红衣大和尚双手合十低头道:“我师此次入世,并无斗勇心,请世子殿下不要怪罪。我师这趟出襄樊,超度恶鬼十万,是为殿下攒无量功德。”

叶千秋听红衣大和尚这话,便明白这是大和尚在和徐凤年示好。

徐凤年这小子信佛不信道,那红衣大和尚还去北凉请他去和这白衣女法王双修过。

佛道两门都隐晦记载有襄樊城中有十万被亲人烹食恶鬼,怨气冲霄,便是三万六千五百周天大醮都消弭不去,于是当年两教便立下一个不着文字的赌约,谁胜谁入襄樊,谁输谁出襄樊,百年不变。

若是龙虎山赢,两禅寺与烂陀山为首的僧侣便要在百年中不得踏足襄樊,反之,则龙虎山要撤去周天大醮,搬离大小道观,不得在城中传经布道。

姜泥在一旁盯着那女尼说道:“她真好看,像观世音娘娘。”

叶千秋道:“观世音可没这么浪。”

此时,那白衣女尼与桥头李淳罡擦肩而过。

临近叶千秋和徐凤年身侧时,多看了一眼叶千秋,随即和徐凤年擦肩,轻启梵音道:“我观世音,你不自在,不配双修。”

徐凤年笑道:“既然我不自在,那求菩萨给个自在。”

白衣女尼远去,两人擦肩而过。

神情木讷的龙守僧人走来,经过一旁,双手合十,算是和徐凤年单独打过招呼。

不多时,白衣女尼和大红袍的僧人已经远去。

李淳罡走了回来,一脸玩味的看着徐凤年说道:“这个烂陀山的光头婆娘存了和你小子双修的心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