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章 太玄学宫,终将离秦(万(2/3)

作者:小白红了
有太多的妇人之仁,绝非能一统天下之人。

人性是复杂的。

嬴政的身上隐藏着暴戾的一面,这个他是知晓的。

嫪毐的两个儿子断不能留下。

这对于嬴政来说,是极大的污点。

叶千秋不是圣母,嫪毐叛乱要诛杀嬴政。

若是嫪毐功成,嫪毐的儿子还真有可能被他扶上王位。

一切都是成王败寇罢了。

莫说在这乱世之中,难以维系公平二字。

便是在真正的法治太平之世,又岂会有真正的公平可言。

一切公平,不过都是相对而言。

这时,只听得吕不韦长出一口气,然后说道:“依纲成君之见,嫪毐罪案是否会株连下去积至朝野?”

“断然不会!”

蔡泽没有丝毫犹豫,开口道:“当今王上乃是明法谋略之君,告臣民为整肃吏治开道,绝非为株连无辜开道!”

“若是株连,只怕满朝没有多少人能全身而退。”

吕不韦又看向叶千秋,道:“太玄先生以为如何?”

叶千秋道:“纲成君此言,倒也不错。”

“文信侯只需急流勇退便是了。”

吕不韦闻言,点了点头,道:“我已经决定了,向王上请辞。”

叶千秋微微颔首,道:“如此甚好。”

待三人聊了个管够。

吕不韦突然说道:“太玄先生若是前往齐国,一定是会去见荀子,对不对。”

叶千秋点头,道:“确实如此。”

“荀子之学,我一向很感兴趣。”

吕不韦笑道:“我这学宫之中,有一人,太玄先生,或许也感兴趣。”

叶千秋道:“哦?”

“让我猜一猜文信侯所言的是何人。”

吕不韦道:“莫非先生已经知晓不韦指的是何人?”

叶千秋笑道:“我猜是李斯。”

吕不韦有些诧异道:“先生如何知道是李斯。”

叶千秋道:“李斯和韩非皆是荀子高徒。”

“这一点我早有所耳闻。”

“在新郑时,我和韩非交情不浅。”

“他也曾对我说过李斯其人。”

吕不韦笑道:“《吕氏春秋》由李斯领头编纂,此人大才。”

“今日过后,文信学宫便要更名为太玄学宫。”

“既然如此,索性便叫李斯前来一见,如何?”

叶千秋点了点头,道:“自无不可。”

吕不韦拍了拍手,将在那边等候的仆人给招了过来。

在那仆人耳边吩咐两句。

那仆人应声而去,没过了多久,那仆人便带着一个身着深衣的中年男子朝着这边走了过来。

待走的近了。

那男子朝着吕不韦和蔡泽道:“李斯见过文信侯、见过纲成君。”

李斯不认得叶千秋。

吕不韦从旁引荐,笑道:“李斯,你可知这位是何人?”

李斯摇头道:“李斯不知。”

吕不韦道:“这位可是我大秦的护国法师。”

“当世道家圣贤,太玄子!”

李斯闻言,当即朝着叶千秋躬身拱手,道:“原来是太玄先生当面!”

“请恕李斯有眼不识真仙。”

叶千秋摆手道:“无须多礼,坐。”

李斯倒也不客气,直接落座在亭中。

吕不韦朝着李斯说道:“李斯,今日叫你前来,是想让太玄先生考校考校你的学问。”

“你是个大才。”

“从今日起,文信学宫便要更名为太玄学宫。”

“往后,执掌学宫之人,便是太玄先生了。”

李斯闻言,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这么大的消息,他可是一点都不知道。

文信学宫是吕不韦入秦为相之后最注重的一个地方。

《吕氏春秋》就是在这里诞生。

眼下,吕不韦竟然要将文信学宫交给太玄子执掌,还要将文信学宫更名为太玄学宫。

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春秋战国私学大兴,与官学不同。

私学大师为学育人,多在山海清幽处,譬如墨家、道家、兵家、名家、农家、医家、阴阳家等等不可胜数。

吕不韦身为秦相,一手创立文信学宫,若非发生了大事,又岂会将学宫转手交给他人。

更关键的是,还要将文信学宫更名为太玄学宫。

这其中的变动意味着什么。

很可能意味着文信侯即将离开咸阳。

李斯心思敏锐,已经察觉到了这其中的不对劲。

不过,他的面色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他朝着叶千秋微微一拱手,然后道:“太玄先生乃是当世之中,能和我师荀子并列于世的圣贤人物。”

“李斯才疏学浅,请太玄先生指教。”

叶千秋微微一笑,看着面前的这李斯,敏锐的察觉到了李斯藏在心底的那份野心。

“你既然是荀子高足,那便说一说你本门师学吧。”

李斯闻言,当即开口道:“我师荀子之学,表儒而里法,既尊仁政,又崇法制。就治国而言,与老派法家有别,无疑属于当世新法家。”

“荀学之中法治尚为主干,为本体。”

叶千秋开口考校道:“荀学中法治‘尚’为本体,却是何意?”

李斯道:“据实而论,荀学法治之说,仍渗有三分王道,一分儒政,有以王道仁政御法之意味。”

“李悝、商君等老派正统法家,则唯法是从,法制至上。”

“两相比较,李斯对我师荀学之评判,便是‘法制尚为本体’。”

“不过这只是李斯一家之言,若有不当之处,还请太玄先生指教。”

叶千秋闻言,微微一笑,道:“你此言,倒也不差。”

“不过,我听闻,你师门内部,似乎也有不同。”

“你师弟韩非,以为荀学不是真法家,连李悝、商君也不是真法家,唯有他韩非之学说,才是千古以来真正的法家。”

“不知你李斯如何认为?”

李斯闻言,不禁有些讶然,道:“先生认得韩非?”

叶千秋微微颔首,笑道:“在新郑时,我与韩非有过交集。”

李斯闻言,点头道:“先生所言,的确不错。”

“韩非一向如此。”

“而且,他的法术势三道,的确是有过人之处。”

“不过,他说商君、李悝等不是真法家,就有些失言了。”

“我师荀子可以说不是真法家。”

“但这世上,也并非只有他韩非才是真法家。”

“李斯认为,我李斯也是法家。”

叶千秋闻言,笑道:“年轻人,就是气盛。”

“不过,年轻人如果不气盛,也就不是年轻人了。”

李斯微微一笑,带了三分谦逊之意。

叶千秋对李斯考校一番之后,李斯与三人敬酒之后,便自己离去。

看着李斯离去的背影。

叶千秋道:“此子来日,定然是秦国朝堂之上的风云人物。”

吕不韦笑道:“英雄所见略同。”

蔡泽却是举起酒爵,道:“今朝雅兴不止。”

“当痛饮!”

吕不韦亦是举起酒爵道:“当痛饮!”

叶千秋举起酒爵,将爵中酒水一饮而尽。

同样的酒,三个人却是喝出了不一样的滋味。

清风拂面而来,叶千秋愈发清醒。

吕不韦和蔡泽却是有些醉了。

……

文信学宫更为太玄学宫一事,在咸阳城还是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道家掌门人太玄子,当世唯二的圣贤人物。

太玄学宫的一众学子,皆想瞻仰一番叶千秋的真容。

于是,在和吕不韦、蔡泽相聚痛饮之后的第三日,叶千秋终于入主太玄学宫,并且召集学宫之中的众多士子齐聚一堂,给众士子讲道,也让众士子各舒百家之言。

这一日,风和日丽。

天斟堂之中。

喧哗之声从柳林深处的庭院之中传来。

学宫之中的二百余名士子在今日齐聚一堂,便是为了听太玄学宫新任大祭酒太玄子讲道。

只见那些士子们人各坐在草席之上,个个脸上神色不一。

有人好奇,有人惊诧。

此时,叶千秋还未出现。

只听得一众士子纷纷小声言说道:“太玄先生一统道家天人二宗,被当今秦王誉为三百年来,集道家学问之大成者。”

“也是当今天下,唯一能与荀子相提并论的圣贤人物。”

“如此人物,还是头一次当着天下士子的面讲道。”

“诸位以为今日讲道,将会是怎样的盛况?”

“昔日,荀子游历天下列国,与各家坦诚磋商,争鸣论战,相互打磨,入秦之时,亦有高论。”

“今日,太玄子于学宫讲道,我等之福。”

还有人道:“听闻太玄先生已经成仙,虽然已经是百岁高龄,但依旧是如同翩翩少年一般,冰胎玉质,姿容无双。”

有人急忙道:“那岂不是长生不老?”

那人回道:“长生未必是真的,但不老应该是真的。”

就在众人纷纷议论之时,身着黑衣的李斯坐在一群士子当中,却是一言不发。

他的脑海之中还在回想着关于太玄子的一切。

前几日,匆匆一瞥。

太玄子已经在他的心里给他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象。

不单单是因为太玄子的姿容如同少年一般。

更关键的是,太玄子考校他之时,给了他一种奇怪的感觉。

那种感觉只有在面对他的老师荀子之时,才会生出。

太玄子那双充满了智慧的眼睛,让李斯感觉到,这世上可能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太玄子看不穿的。

太玄子,一个浑身充满了神秘色彩的人物。

道家真仙入了世俗,还成为了秦国的护国法师。

坊间传言,嫪毐在雍城叛乱,所率千人之队,尽数被天雷轰杀。

而被人视作神明一般的人,便是太玄子。

李斯虽然有些不太相信,世间真的存在那种力量。

但是,他也知道,这世上的确有一些不可知的存在。

李斯对道家的东西,其实不大感兴趣。

但是,今日太玄子讲道,他倒是十分期待。

和一向淡漠于世的道家先贤不同,太玄子积极入世。

他所著写《道经》十二篇,确实是道家经典。

这样的人物讲道,将是秦国多年以来,没有过的盛事。

就在一众士子翘首以待之时。

只见前方石台前,忽然有一道身形凭空出现。

坐在林中的众士子见状,还吓了一跳。

就在一众士子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时候。

只见那边,文信侯吕不韦和纲成君蔡泽联袂而至。

蔡泽看到叶千秋已经出现在了林间,人还在远处,就朝着叶千秋朗声笑道:“太玄先生。”

“你的神通道法,老夫可是服了!”

“明明大家一起进门的,可是你却是比我们快到了许多。”

蔡泽的这大嗓门一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