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章 三道之言,著写《道经》(万(2/3)

作者:小白红了
战,秦国必胜。”

嬴政听了,拿着手中竹简站起身来,在殿中踱步,一边走,一边说道:“叶先生前往太乙山已有数月,不知他何时能至咸阳。”

……

转眼间,已经是春暖花开之时。

太乙山上,一片春意盎然。

大竹峰,幽林小筑。

叶千秋正在和北冥子弈棋。

就在这时,只听得幽林小筑外面,有人走了进来,是赤松子到了。

赤松子一进门便和叶千秋和北冥子道:“师叔,叶先生,五国联军败了!”

“败了?”

北冥子手中正举棋不定,听到这个消息,瞬间在棋盘之上落子,然后和叶千秋说道:“道兄,盘桓数日,终于等到了。”

“是时候了。”

叶千秋闻言,微微颔首,笑道:“的确是时候了。”

“也该去和道玄子摊牌了。”

北冥子道:“这几个月来,道玄子也应该清楚了我们的想法。”

“如今,秦军再破五国合纵,歼灭五国大军数十万,数年之内,东方六国再无合纵之力。”

“这局势是越发的明朗了。”

叶千秋站起身来,道:“事不宜迟。”

“道家重归一统,已经是刻不容缓之事。”

北冥子点了点头,朝着一旁的赤松子道:“师侄,你随我们一起前去坐忘峰。”

赤松子道:“是。”

……

坐忘峰,无功斋。

叶千秋和北冥子、赤松子联袂而至。

道玄子坐在屋檐下,看着三人缓缓而现的身形,笑道:“你们来啦。”

叶千秋微微一笑,道:“道玄,你在等我们。”

道玄子微微一叹,道:“秦国大胜的消息,我已经收到了。”

北冥子闻言,直接说道:“道玄师弟,如今,你还认为我道家没有一统之必要吗?”

道玄子道:“这数月来,我一直在思虑着太玄道兄所言。”

“太玄道兄欲将天人二宗重归于一。”

“我是没有意见的。”

“但是,人宗并非我一人说了算的。”

“天人二宗之理念不同的问题,也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方可能让天人二宗弟子心服口服。”

“不知太玄道兄在这方面可有准备?”

叶千秋闻言,脸上露出笑容,道:“只要你道玄同意天人二宗重归于一。”

“那天人二宗理念不同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

道玄子闻言,微微颔首,道:“此事,还需要经过长生子师侄和其他长老的同意。”

“我现在便召集他们前来无功斋议事。”

“不过,若是天人二宗重归于一。”

“那道家掌门人之位,也便只能由一人担任。”

“不知太玄道兄和北冥师兄是如何打算的?”

这时,一旁的赤松子朝着道玄子拱手道:“道玄师叔,若天人二宗重归于一。”

“这掌门之位,可由叶先生接掌。”

“我和长生子师弟二人虽然是天人二宗的掌门人,但想要汇聚道家一统之心,我二人皆无这样的胆识和魄力。”

“若是天人二宗重归于一,那叶先生便是促成道家重归一统的最大功臣。”

“叶先生本就是道家之人,只是不在天人二宗序列之内。”

“以叶先生的本事,来做道家新的掌门人,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

道玄子闻言,朝着赤松子看去,他看着赤松子道:“赤松,我原以为你还执着于天人之见。”

“你既然有如此胸怀,甘愿放弃天宗掌门人之位,那想必长生师侄也不会落在你后边。”

接着,道玄子的目光又看向了叶千秋。

“太玄道兄,是否愿意出任道家新任掌门人。”

叶千秋微微一笑,道:“舍我其谁。”

道玄子闻言,畅快一笑,道:“也唯有太玄道兄方才有此魄力。”

“我这就召集长生师侄和十长老前来议事。”

话音落下。

只见道玄子抬手掐诀,一道小巧玲珑的纸鹤从他的手中飞出,朝着山间飞去。

过了大概一刻钟的时间。

人宗掌门人长生子还有人宗的十大长老,已经出现在了无功斋。

众人坐定。

长生子朝着道玄子问道:“师叔,您突然召集我们前来,是有何要事?”

道玄子环视左右,然后朗声说道:“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是有一件大事要和大家商议。”

长生子道:“敢问师叔,是何大事?”

道玄子看了看坐在他身旁的叶千秋和北冥子,然后朗声道:“五国合纵攻秦失败的事情,想必大家都已经听说了吧。”

长生子和十大长老皆是微微颔首。

天人二宗的人虽然都在太乙山修行,但道家弟子在山下游历的也有不少。

七国之间的事情,天人二宗的掌门、长老,都是十分关心的。

当今之天下,诸子百家之中就没有一家不关心天下大局的。

道玄子道:“大周天下分裂至此,天下一统之气象,已经在秦。”

“改朝换代之时不远矣。”

“诸位师侄认为天下一统之后,我道家该何去何从?”

长生子敏锐的发现了道玄子话语之中的端疑,他朝着道玄子问道:“师叔此话何意?”

“即便是天下归于一统,人宗也一样和从前一般无二。”

“师叔如何会有何去何从的想法?”

道玄子听了却是摇头道:“天下凝一,是大势。”

“在这大势面前,天人二宗也无法置身其外。”

长生子蹙眉道:“师叔,您就别卖关子了。”

“您就说,到底是什么事吧。”

道玄子闻言,道:“那好,那我就开门见山了。”

“我已经和北冥师兄商定,欲将天人二宗重归于一。”

“道家分裂近三百年,也该在这天下一统的大势面前,顺势而为。”

道玄子此言一出,登时惹得长生子和十大长老惊讶无比。

“什么!”

“天人二宗重归于一?”

“这……”

饶是长生子早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但也没有想到道玄子所言的大事,居然是这样的大事。

长生子看了看在一旁端坐的北冥子、叶千秋还有赤松子三人。

不禁开口问道:“道玄师叔,您此话当真?”

道玄微微颔首,道:“自然当真,如此大事,难道还能有假不成?”

“你们可以说一说对于此事的看法。”

长生子和十大长老相互交流眼神。

道家分裂天人二宗近三百年。

这近三百年来,可是从未有人想过要重归一统。

即便有人这般想过,但也没有这样堂而皇之的将这想法给提出来过。

因为,想要办成这件事,的确很不容易。

这时,只听得十长老之中的其中一名长老问道:“道玄师叔,天人二宗理念不同。”

“如何能重归于一?”

其余长老尽数附和道:“是啊,是啊。”

“天人二宗对于道的理解不尽相同。”

“不然,也不会在三百年前分开。”

“若是重归于一,恐怕还是要滋生出不少矛盾。”

就在这时,道玄子朝着叶千秋看去,朗声道:“你们的疑惑,想必太玄子可以给你们解答。”

“太玄子?”

长生子和一众长老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叶千秋的身上。

他们对于叶千秋并不算熟悉,但也不陌生。

太玄子叶千秋入太乙山半年有余。

时常和北冥子、道玄子这两位天人二宗辈分最高之人形影不离。

太玄子的本事,他们也是在观妙台上见识过的。

此时,听到道玄子让太玄子来解释,众人尽数看着叶千秋,想要从他的嘴里听一听,到底有什么高见。

叶千秋看到道玄子将难题甩到了他这里来,却是一点都不惊慌。

只见叶千秋端坐在原地,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朗声道:“道家之所以分为了天人二宗,便是因为天人二宗对道的理解不同。”

“但每个人对于道的理解皆是不尽相同的。”

“为什么非要争个高低,论个高下?”

“诸位可曾想过,道家本就为一,道理、道义本就没有高下,都属于道家的范畴。”

“正是因为天人二宗的先辈过于执着义理之争,方才让道家分为了天人二宗。”

“然则,这种分裂其实是对于大道理解的狭隘所致。”

“道乃理之假名。”

“道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藏于密,无所不包,无所不贯,弥纶天地,贯彻十分,万物之真宰也。”

“道发于天曰天道,发于地曰地道,发于人曰人道,相互传授曰圣道。”

“道乃万物之成轨,万有不可离也,离则险象丛生也。”

“何谓天道?”

“道乃生成万物之基本,为宇宙真正之本体,体用合一,实有不可思议之神妙,难言其实质,乃赋于物性,造成形形色色之境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不同的现象,井井有序,不爽丝毫。”

“熙熙万物,芸芸众生,错综复杂,如无道之主宰,岂能井井有序、不爽丝毫者哉!故曰天有天道。”

“何谓地道?”

“地有金、木、水、火、土凝结而成,上应大气五行之变,下循地质五质五行之性,故万物五族分野。”

“天地以三百六十度相运应,周天以二十四节节度,故万物有万殊之差别,天有不测之变,地有成、住、坏、空,纯乃依其法度,如无道主之,不知其所以矣,故曰地有地道。”

“何谓人道?”

“人道乃人类自然之道德律,为人处世之根本,为人人应负起之道德,由个性推为群性,圆整道德世界,循此道德之本,人情和谐、家乐国治、天下大同矣。”

“然则,此三者若是只单寻一道,那无异于是鼠目寸光。”

“天道、地道、人道,三者归于源头,才是道家。”

“任何一道单独列出,都不足以为道。”

“天地人合一,方才是道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道分阴阳,人道有男女;天道日月循环,人也要按时休息;天道四时代兴,人有生老病死;天道上善若水,人道也要心性柔和;天道天在上、地在下,人道也要男性主刚强、女性主敦柔。”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道家之所以是道家,并非是天人二宗任何一宗所能单独代表的。”

“只有天人合一,方才是道家。”

“因为区区义理之争,便要将道家分为天人二宗,已然违背了大道之理。”

“如果,仅仅是因为对于道的理解不同,就可以将一个完整的道家分为天人二宗。”

“那么将来,有人对道的理解又发生了分歧,那么是不是又要将天人二宗再一分为好几宗?”

“既然对道的理解不同,为何不干脆如同阴阳家一般,叛出道家,自立一派。”

“前人所犯之错,当由后人改之。”

“若是无人改之,那便是错上加错,而今天下一统之势已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