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章 入宫面圣,杨广很冷(万字大章(1/3)

作者:小白红了
和氏璧和杨公宝库的现世,让天下的有识之士都奔着洛阳而去。

宋鲁、宋师道自然早就打算好了,待到了成都卸货之后,再到洛阳凑个热闹。

叶千秋自然不着急,寇仲和徐子陵还处在关键时候,他得多盯一些时日。

不过,这次东行的船上,却是多了一个人。

那就是石青璇。

石青璇要到东平郡去,所以便顺路乘着宋家的船。

若是平日里,石青璇肯定不会坐宋家的船出行,但是,因为叶千秋的存在,让石青璇改变了主意。

在独尊古堡中,石青璇曾经和叶千秋有过一次对乐理的探究。

石青璇对于叶千秋这种知识渊博,学究天人的人物很感兴趣。

最关键的是,石青璇可以从叶千秋的身上听到一些关于乐理的不同看法,让她受益良多。

曲高和寡,知音难求。

是在乐理一道上,叶千秋所拥有的人生阅历,是石青璇所没有的。

即便是技艺再过高超,若是没有了灵魂底蕴的支撑,那不过是虚有其表的曲乐而已。

这种对于音乐之道的痴迷,方才是石青璇登船的主要原因。

石青璇是天下闻名的才女。

能有这种才女同船,自然是让人欣喜。

此次东去洛阳,只有一艘大船。

挂着宋家的大旗,一路上,亦是没有发生什么意外。

数日之后,洛阳城已经在望。

……

洛阳雄踞黄河南岸,北屏邙山,南系洛水、东呼虎牢、西应函谷、四周群山环抱,中为洛阳平原,四水流贯其间。

形势险要,风光绮丽,土壤肥沃,气候适中,漕运便利。

所谓河阳定鼎地,居中原而应四方,洛阳乃天下交通要冲,军事要塞。

杨广即位后,于洛阳另选都址,建立新都,历时十个月,每月使用二百万人,方才建成了这东都。

新皇城位于周王城和汉魏故城之间,东逾瀍水、南跨洛河、西临涧河,北依邙山,城周超过五十里,宏伟壮观。

杨广又以洛阳为中心,开凿出一条南达杭州,北抵涿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接起来。

于是,洛阳更成为了天下交通商业的中心枢纽。

到了洛阳之后,石青璇并没有和众人分开,独自离去。

她到东平郡是为了给大儒王通贺寿,眼下离王通大寿还有些时日。

所以,石青璇便打算在洛阳盘桓几日。

洛阳的繁华自然不需多言。

初来乍到的寇仲和徐子陵还朝着四周不停的望去。

看着这洛阳的景致。

宋师道并非第一次来洛阳,像他这种世家子弟,天南地北的走,对洛阳这种地方自然是熟悉的很。

他给寇仲和徐子陵从旁介绍着洛阳的特色。

寇仲和徐子陵虽然不知道宋师道是天机阁的人,但宋师道却是知道寇仲和徐子陵是天机阁的人。

而且从阁主对这二人的器重程度来说,宋师道猜测,这二人应该是一百零八天罡地煞星中的两个。

不然,以阁主这般人物,又何必带着这两个半大小子在身边。

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宋师道和寇仲、徐子陵的关系已经很不错。

寇仲和徐子陵虽然对宋师道追求傅君婥有些吃味,但也不讨厌宋师道。

着实是宋师道为人谦恭,他们二人讨厌不起来。

只听得宋师道在一旁道:“洛阳有两大特色,不可不知。”

“首先就是以南北为中轴,让洛水横贯全城,把洛阳分为南北两区,以四座大桥接连,而城内洛水又与其它伊、瀍、涧三水联接城内,使城内河道萦绕,把山水之秀移至城内,予人天造地设的浑成感觉。”

“……”

宋师道在一旁说着。

这边,宋鲁跟在叶千秋身旁往前走着。

而叶千秋的另一边,则是跟着石青璇这个才女。

不过,眼下的石青璇却是已经易容化妆。

她很少在人前显露自己的真面目。

除却那天晚上在独尊堡时,听到叶千秋所吹奏的乐曲心喜,才忍不住在席间露了脸。

不过,饶是石青璇露出的背影身段,也足以让路人频频观望,回头。

再朴实无华的衣衫,也挡不住石青璇这种女子的气质。

石青璇还是太过年轻,无法将自己的气场收放自如。

这般易容化妆,在叶千秋看来,并不算成功。

若是真不想让人察觉到自己有绝世姿容,直接易容成男子模样,改换衣衫,多做一些装饰,效果绝对比现在要好的多。

再加上几人身后还跟着一个傅君婥。

虽然傅君婥的脸上带着面纱,但一看身段,也是令人忍不住遐想回味。

走在这洛阳的大街之上,自然不能消停。

不过,叶千秋鹤立鸡群,震慑了不少人。

众人沿街而行,抵达洛水南岸。

洛水之上,有座横跨洛水,连接南北的大桥,唤作天津桥。

这时,只听得宋鲁笑道:“天津晓月乃洛阳八景之首,最迷人是夜阑人静,明月挂空之时,携着美人来此把臂同游,方才是妙事。”

宋鲁瞧了瞧跟着叶千秋身畔的石青璇,暗自称奇。

他这趟出来,没把小妾柳菁带在身边。

柳菁虽然不错,但比起石青璇来,就差远了。

天下间,能得石青璇这种奇女子相随的,也只有天机子这样的人间真神了吧。

这一路东来,石青璇时常和天机子研讨乐理,二人倒是一般无二的爱好音乐。

不过,石青璇显然要比天机子痴迷的多。

在宋鲁看来,他总是能从天机子的身上感触到一种闲然自得的感觉。

无论什么事物到了他手中,都感觉没有什么太大的分量。

或许是因为他本人的分量太重了些。

那种对于世事的云淡风轻,即便是石青璇这种级别的女人到了他身边,亦是只能被他的个人气质所遮挡。

这种人,理当不存在于世间才对。

或许是世上庸碌之辈太多,才会愈发的显得这种如同谪仙一般人物的与众不同。

宋鲁倒是十分庆幸,庆幸自己能和这等人物同游数日。

这可能是他这辈子不可多得的美好时光。

此时的洛阳城车轿川流不息,热闹非常。

行人中不少身穿胡服,显是来自西域的商旅。

一行人沿洛堤漫步,堤边杂植槐柳,树绿成荫,风景迷人。

他们倒是不着急寻酒楼落脚,只是闲散的在这洛阳城中漫步,看一看这洛阳之景象。

更何况,到了洛阳城,就不怕找不到落脚的地方。

不多时,众人登上了天津桥。

就在这时,只见对面迎面行来了一大队身着甲胄的军士。

只见为首的那名军士,身着武服,站在桥上,朝着叶千秋拱手道:“禁军统领司马德戡奉圣上之命,来请天机子真人入宫面圣。”

“禁军统领司马德戡?”

自从叶千秋在大江之上轰杀隋军八千京师精锐,灭了扬州总管尉迟胜之后,这数日以来的平静,终于在此刻打破了。

他们不过刚刚在洛阳城走了没多久。

这禁军统领司马德戡就奉了杨广的命令来请叶千秋入宫。

叶千秋自然知道,这肯定是有人早就盯上了他们。

不过,这也不出奇,他们这一路行来,又没有遮挡行踪,被人察觉也是理所当然。

如今天下大变,各方势力粉墨登场。

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必定被各方势力的探子所知。

杨广虽然威风不在,比不了刚刚继位之时,但监视人这点事情,手底下的人还是能办到的。

不过,叶千秋既然敢到东都洛阳来,自然也没什么怕的,这天下间能让他生出三分惧意的人和事,恐怕还真没有。

他本来就有心思见一见杨广,既然杨广主动派人来请他入宫了。

他自然要走一趟。

宋师道、宋鲁等人自然不敢贸然出声。

杨广派禁军统领司马德戡来请叶千秋入宫。

他们无从猜测杨广的心意。

不过,宋鲁、宋师道等人心里清楚的很。

既然杨广没提到他们宋家的人。

那就代表着杨广对宋家做的事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宋师道和宋鲁倒是不担心叶千秋,凭借叶千秋的本事,这天下间估计还没有什么地方是他不能去的。

人间真神这四个字,可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这其中所代表的含义,不需多言,那是比天下三大宗师还要更加响亮的名头。

天机子在宋鲁等人眼中,无疑已然是凌驾在了天下三大宗师之上的人物。

毕玄是突厥人的神。

傅采林是高丽人的神。

但宁道奇却不是大隋的神。

如今,天机子入世,天机子或许会成为中土的神。

司马德戡的态度很好,可以说是不卑不亢。

现在江湖上关于天机子的事情传的是神乎其神,沸沸扬扬。

什么一人敌万,人间真神。

司马德戡知道的一清二楚。

天下间居然能有人以一己之力将五牙大舰那样的大船给直接摧毁。

这着实是让司马德戡心惊不已。

相较于那八千精锐死伤过半。

司马德戡倒是觉得能将五牙大舰给轰碎决然厉害无比,那种破坏力,已经超出了凡人的范畴。

这样的人物,别说是八千精锐,就是再来八千,估计也是白搭。

要知道那五牙大舰可是已作古的隋朝开国大臣杨素亲自督建,甲板上楼起五层,高达十二丈,其坚固程度,绝非一般大船能够比拟。

但是这样的坚固的大船居然被天机子引天雷给轰成了碎渣。

可见其恐怖之处。

纵使是天下闻名的大宗师宁道奇,也没本事召唤天雷吧?

这一次,皇帝召见天机子。

司马德戡知道,皇帝并不是要问天机子的罪。

宇文化及死了就死了,对于皇帝来说,不过是死了一条办事还算得力的狗而已。

尉迟胜死就死了,大不了,再派一人,去做扬州总管。

天机子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已经足以让皇帝杨广既往不咎。

如果死了宇文化及和尉迟胜,能得到天机子这样的人物辅佐,皇帝肯定是一百个乐意。

天机子随着宋家的船,一进洛阳,就已经被人告知了杨广。

于是,杨广便派了司马德戡这个禁军统领亲自来请叶千秋。

叶千秋朝着一旁的众人说道:“既然天子相邀,那我便随这位司马大人走一趟皇城。”

“你们寻个地方落脚,待我出了皇城,自然能找到你们。”

宋鲁等人闻言,微微颔首。

寇仲道:“阁主,我和小陵随你一起去吧。”

徐子陵道:“是啊,阁主,我们随你一起去。”

叶千秋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朝着一旁的石青璇点头示意,然后跟着司马德戡朝着皇城行去。

石青璇看着叶千秋离去的背影,想到了刚刚叶千秋的眼神示意,却是有些猜不透叶千秋的意思。

这趟东行,她越是和这位人间真神接触,就愈发的发现这位天机子的渊博和睿智,要远远超过她所见过的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