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9章 月圆之约,皇城之巅(万字大章(3/4)

作者:小白红了
r/>
“我等谋划二十余年,师尊布局二十余年,才有了今日之局面。”

“何必要和耶律明这种不分大义之人做这等交易。”

“要我说,就应该立即攻打东京,将东京牢牢的占在手中,然后再图北上,取回燕云十六州。”

叶千秋闻言,笑意更甚,他看向一旁的方腊,道:“文山,你来说说你的看法。”

“如实说,照实说。”

方腊听到叶千秋如此之言,也不在犹豫,直说道:“师尊,文山以为灵素师兄说的没错。”

“兵家大事,关乎到数十万将士的性命前程。”

“徒儿这条命是师父给的,师父要徒儿做什么,徒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但是如今徒儿身后站着数十万大楚好儿郎,若是师尊败了,徒儿恐怕无法率这数十万将士向一个傀儡皇帝俯首称臣。”

叶千秋听了,又看向独孤灵笙。

如今,林灵素和独孤灵笙,都在方腊军中做事,一个是方腊的智囊,一个是方腊的大将军。

“灵笙,你来说说你的看法?”

独孤灵笙听到叶千秋如此问话,不禁有些踌躇,但还是出言道:“师尊,徒儿以为,大师兄和文山所言不无道理。”

“但徒儿觉得师尊不会输……”

叶千秋闻言,笑的更欢,道:“灵素和文山说的都不错。”

“凡兵家大事,不先言胜,必须要想着败了之后,会有什么后果,这个后果能不能接受。”

“你们说的没错,如果这一场比试,我败了。”

“你们当不可听我之言,对南唐俯首称臣,理当举起大旗,义无反顾的猛攻东京,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东京城。”

“文山得民心,有众人拥护,若是硬生生向唐国的儿皇帝俯首称臣,那只怕会让这天下陷入更大的乱局之中。”

“我们的本意,是要尽快的平定天下战火。”

“而非是让天下再度陷入更大的乱局当中。”

方腊、林灵素、独孤灵笙听到叶千秋这话,不禁有些愣住了。

方腊怔了怔,道:“师尊,可是这样,不是有损您的威名吗?”

“若是耶律明将此事传扬出去,天下人恐怕都会说您是背约的小人……”

叶千秋闻言,不禁笑了起来,他摇头失笑道:“兵者,诡道也。”

“区区虚名而已,我不过一个闲云野鹤,旁人喜欢说什么,便让他说去呗。”

“名利于为师而言,不过云烟而已。”

“为师根本不在乎。”

“况且,此战,我又未必会败……”

“为师若胜,那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东京城自然门户大开。”

“逍遥子行事素来优柔寡断,他角逐天下的心思,可没你们想象的那么深。”

“总之,做好两手准备,当是没错的。”

三个徒弟一听,顿时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尤其是方腊,他这些日子可是有些愁坏了。

手底下的那些将士,一个个都想着早日破了东京城,直取燕云十六州。

若非方腊的声威够足,能压住军中将领,军中恐怕早已发生了哗变。

此刻,听到师尊如此回答,便顿时知道自己该如何做了。

……

茫茫塞北,草原之上。

一个身材魁伟的大汉,身着一身粗布衣,坐在一条溪水前,一边喝着酒,一边眺望着远方。

这大汉浓眉大眼,高鼻阔口,一张四方国字脸,两鬓微白,脸上虽然有些沧桑之意,但十分有男儿气象。

这时,他的身后传来一道声音。

“爹爹,你又一个人躲在这里偷偷喝酒了。”

大汉转头望去,只见自家女儿正朝着自己跑来,女儿的肩膀上站着一只雪雕,那雪雕通体纯白,乖乖的站在自家女儿的肩膀上。

大汉笑道:“黛儿,怎么有空来找爹爹玩了?”

那唤作“黛儿”的少女大概十六七岁,一身白衣,她长的娇美俏丽,圆圆的眼睛,乌黑的眼珠骨碌碌地一转。

眼珠灵动之间,脸上笑容如春花初绽,自有一股动人气韵。

黛儿走到大汉身旁,坐了下来,将头靠在自家老爹的肩膀上,娇滴滴的说道:“爹爹,你这几日经常坐在河边发呆,你在想什么呢?”

大汉听到自家女儿这般问,不禁笑道:“傻丫头,爹什么都没想,只是有些累了。”

黛儿道:“爹,你骗人,你一拳能打死一头老虎,在草原上谁不知道你萧峰萧大王的威名。”

“你从来都是不会累的……”

“特别是你喝酒的时候。”

这大汉自然就是昔年的丐帮帮主,辽国的前南院大王萧峰。

萧峰听到自家女儿这般说,只是笑了笑,道:“你这鬼丫头,什么都知道……”

黛儿神气的说道:“那当然,我可是比我娘还聪明的……”

“爹爹,我听伯汗大叔说,北院大王耶律明已经率军灭了大宋,俘虏了大宋的皇帝。”

“伯汗大叔还说,汉人的楚王方腊率三十万精兵围了东京城,耶律大王却是不让人派兵增援。”

“还有那个终南山上的叶老神仙好像要和耶律大王在东京比武。”

“娘不是说,那个终南山上的叶老神仙很厉害吗?”

“耶律大王能比过人家吗?”

萧峰听到自家女儿的话,他的思绪好像又被拉回到了那中原大地。

二十多年了,自从雁门关一战后。

辽帝耶律洪基身死,萧峰自觉其中有自己的责任。

他回到上京,虽然之前卸任了南院大王,但还是有很多部下忠诚于他,更何况,他还是萧氏一族的人,所以,他很快就重新执掌了南院。

但好景不长,为了争夺皇帝位,辽国内斗不已。

他着实不想再看到辽国朝堂之上的那些权利斗争,便索性带着阿朱隐居到了塞北草原。

这一呆,就是二十多年。

这二十多年来,萧峰和阿朱的日子过的十分开心。

牧马放羊,远离一切江湖争斗,远离一切朝堂斗争。

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萧峰给女儿起名为黛儿,萧黛儿。

如今,他的女儿都已经长大了。

他也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

这些年,听闻北院大王耶律明扫除了女真祸患,将完颜阿骨打都给杀了。

又南下中原,灭了大宋。

当真是赫赫武功,能征善战。

萧峰知道自己人微言轻,无法阻挡北院大王耶律明横扫中原之志。

只是,乍然听闻大宋亡国,萧峰心中还是不免生出一股悲戚之意。

他毕竟是在大宋长大,毕竟是被汉人养大。

他虽然流着契丹人的血,但他这一身根骨正气却是得自汉人教诲。

此番听闻耶律明要和神霄派叶真人在东京城决战。

萧峰那沉寂已久的心,不知道为什么又有些跳动起来。

他突然想回去再看一眼昔日的大宋故土,想到昔日的养父养母、授业恩师玄苦大师的墓前去祭拜一番。

只是,在草原呆久了,平静的日子过久了。

如今中原战乱,回去可能有一定的危险,他怕阿朱不同意他回去。

但他一身本事,自问护住自己的妻女,还是没有问题的。

只是,不知该如何跟阿朱开这个口。

这时,坐在萧峰身旁的萧黛儿好似感觉到了萧峰在惆怅什么。

她笑眯眯的说道:“爹爹,娘说了,她想回中原去看一看,去终南山拜祭拜祭一位前辈高人。”

萧峰一听,不禁诧异道:“黛儿,你娘什么时候说过这话了?爹怎么不知道?”

这时,萧峰只听得身后传来了一道声音。

“夫君,该准备的东西,我都准备好了。”

“黛儿长这么大,还没有去过中原,这次,我们就当带她一起去看看中原的山水。”

萧黛儿立马站起身来,拉着萧峰的胳膊,道:“爹爹,我们该启程了!”

她肩上的雪雕盘旋而起,在她的头顶发出响亮的啼鸣之声。

萧峰站起身来,转身看向早已经备好一切的妻子阿朱,他的脸上浮现出笑容来。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

金秋时节,眼看着八月十五之期将近。

东京城中,比起往日,少了几分烟火气息,虽然家家户户还是都在准备着过节,但节日的喜悦还是冲散不了那股压抑了两个月的阴云。

今年的中秋节,可能格外不同。

三十万楚军就在东京城外五十里地驻扎着,两个月没有动弹。

东京城却是门户大开,任凭人自由出入。

楚军也不进犯,辽军也不出城找楚军的麻烦。

着实是奇怪的很。

逍遥子坐在皇宫之内的最高处,已经闭关了一个多月。

他坐在这里,能听到这皇城内的一切动静。

他的气息已然调整至了最巅峰的状态。

和叶先生这一战,他期待已久。

高处不胜寒。

在这世上,知己难求,对手更难求。

好在,这世上还有叶先生这般对手知己。

就在这时,只见一道身影落在了逍遥子的身前。

“徒儿拜见师父!”

这道身影出现在逍遥子的面前,拜倒在地。

逍遥子的目光落在他这个大徒弟的身上,负手道:“你来做什么……”

天山童姥道:“师父,您当真要和叶真人……”

逍遥子道:“怎么?你觉得为师会输?”

天山童姥虽然在灵鹫宫是一人独尊,但在逍遥子面前,却是态度十分恭敬。

天山童姥道:“徒儿只是觉得……着实没必要……”

逍遥子摆了摆手,道:“你无须多言,下去吧。”

天山童姥见状,只好告退。

逍遥子望向那远处的天际,喃喃道:“这世上只有强者才能制定规则……”

……

秋天的风,已经带着一丝凉意。

夜空之中,落下了微微细雨。

一轮满月从云端浮现。

今夜,已经是八月十五。

东京城,家家户户都亮着灯。

众多江湖人物,隐藏在东京城的各个地方,等待着,等待着……

此时,皇宫内城,大庆殿上方。

逍遥子已经背负双手,驻足而立,遥看那一轮明月。

“明月几时有……”

逍遥子刚刚念出这一句。

夜空中,便有人接上了这一句。

“把酒问青天!”

这一句落下,一袭黑白道袍的叶千秋背负圆月,缓缓落在了大庆殿的上方,好似刚刚才从月宫之中走下来的谪仙一般。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逍遥子继续接着念着。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叶千秋悠悠念道。

“高处不胜寒……”

此时,逍遥子和叶千秋同时念出了这一句。

而后,二人同时停了下来,隔空对望。

小雨依旧在淅淅沥沥的下着。

却是落不到逍遥子和叶千秋的身上。

一时间,天地间,仿佛没有了声音。

只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