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想要救儒家,就得想辦法止住沸水……在無法新增新水的情況下。”
簡單翻譯一下,墨家唯一能做的就是揚湯止沸。
進一步提煉一下,就是沒卵用。
羅網在大澤山之局裡好歹還得親自下場,如果能抓住他們的尾巴,就還有阻止他們的可能。
但在泰山之局裡,羅網不需要親自下場,趙高只需要做一個乖乖好臣子,然後藉助羅網遍佈天下的龐大網路在幕後推波助瀾,就可靜待局勢發展。
這種操作既無法阻止,也無法算在趙高的頭上。
當然,也不是完全不能阻止,如果有足夠龐大的情報網路還是能夠干擾羅網操作的。
不過……即使是流沙也很難做到這一點,能確保切實有效阻止羅網的,只有帝國朝廷。
而朝廷,就是皇帝意志的延伸。
換言之就是需要皇帝親自保儒家。
所以……想要救儒家,就得皇帝親自保他們,而如果皇帝願意保他們,儒家根本就不會陷入危機。
完美閉合。
陳和聽到古尋這麼說,愣了一下後問道,“儒家沒救了嗎?”
古尋聳了聳肩,“很難說。”
“趙高這一局說高明確實很高明,但說不高明,也確實不高明。”
“他的所有安排,其實指望的都是嬴政出手懲治儒家。”
“如果嬴政如他所願,那儒家確實很難救,但如果嬴政不如他所願,那趙高的一切安排就是白費功夫了。”
農家之局這個陽謀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只要農家高層為了俠魁之位主動入坑,那帝國就一定會有所反應。
搶奪熒惑之石就是挑釁皇帝的顏面,朝廷沒有反應的話,就等於明擺著不要臉了。
但儒家這一局卻不一樣——人家只是打打嘴炮。
因言獲罪,至少在這個時代並不是很流行。
嬴政可以因此懲治儒家,沒人敢對皇帝有所置喙。
嬴政也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同樣不會有人覺得帝國朝廷的顏面有損。
當然,瞭解嬴政的人都知道他對儒家網開一面的機率微乎其微。
不……也不是沒可能,這也是儒家為數不多的生路。
陳和不清楚儒家的生路到底在何方,但他至少能確定,儒家的生路確實不多。
“看來儒家這一次要比農家更加危險。”陳和沉聲說道。
古尋笑了笑,反駁道,“儒家不會比農家更危險。”
“儒家是顯學,人可以死,思想卻是很難斷絕的。”
“我明白了……”陳和大概理解古尋的意思,然後反問道,“所以……這一次儒家的事我們沒必要插手?”
“‘你們’確實沒必要插手。”古尋笑著強調了關鍵詞回答道,“當然,僅限於拯救儒家這一件事上。”
“先生的意思是?”陳和眉頭抖了一下,疑惑道。
“反秦勢力並不都熱衷於拯救儒家的。”古尋抿了口溫度降下來的茶水,笑著回答道,“比如說你那幾位宮室宗親。”
田儋這些年躲在帝國的陰影之中發展,最首要遵循的原則就是從心。
他極少跟帝國起直接衝突,一直都是苟起來發育,和其他反秦勢力的溝通也很少。
所以班大師想聯絡那邊,還得找陳和代為牽線。
也就是最近才稍微活躍一點,但儒家的事他們肯定不會特別積極的主動摻和。
畢竟儒家……甚至都不是真正的反秦勢力。
墨家出於同為諸子百家,外加張良的香火情考慮才願意出手,田儋一個齊國貴族餘孽有什麼理由出手呢?
因為儒家聖地在齊國以前的地盤上嗎?
“田橫去了泰山,是田儋的命令。”陳和聽完古尋的話,立刻說道。
“他肯定不是奔著儒家去的……看來一向膽小的田儋也有些坐不住了。”古尋聞言笑呵呵的說道,“王離著一場敗仗打的,效果還真是突出。”
很難說田儋的激進,是否和王離在大澤山的失敗有關。
陳和猶豫了一下,然後小心的問道,“先生,我……該做些什麼?”
古尋一挑眉,笑呵呵的回道,“好問題!”
“不過這個問題你不該問我,而是問你自己。”
“陳和,咱們是朋友,但也只是朋友。”
“我不能決定你該做什麼。”
“可……”陳和有所疑慮,想要開口說些什麼。
古尋直接抬手打斷了他,“沒什麼可是的,遵循內心,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至於你我的關係……有些時候不要想那麼長遠,走一步看一步,事到臨頭再說不遲。”
“我和墨家都成死敵了,也不妨礙雪女當她的墨家統領。”
陳和顧忌的無非就是古尋帝國國師的身份,擔心自己和反秦勢力攪和的太深,最後會和古尋走向對立面。
不過古尋不是很在乎這個。
說到最後,古尋站起身拍了拍陳和的肩膀,“活著,得學會湊活。”
“……”陳和沉默了片刻後,將杯中茶水一飲而盡,然後起身行禮告辭,“先生,我明白了……告辭。”
古尋抬手送客,“我不留你了,有空隨時來玩。”
陳和點點頭,轉身離開了小院。
古尋又喝了一口茶,望著緩緩閉合的院門,笑著搖了搖頭,重新給自己添滿茶。
………………
旬月之後。
隨著時間推移,泰山封禪之事發酵的越發熱鬧,幾乎成了全天下熱議的一樁大事。
而儒家關於封禪之禮的討論也越發火熱,同樣,逾越封禪本身的言辭也越來越多。
同時,嬴政的東巡車隊終於離開了關中及中原區域,踏入了位於東部的薛郡。
薛郡,原周王朝分封諸侯國魯國的地盤,後魯國為楚所滅,此處納入楚國淮北郡。
後來楚為秦所滅,魯國舊地被重新劃為了薛郡。
大名鼎鼎的儒家聖人孔子的故鄉曲阜,就在薛郡之內的魯縣,也是薛郡的郡治所在。
不過嬴政此來薛郡的首要目的的並不是大名鼎鼎的曲阜,而是另一處縣所——鄒縣。
確切的說,嬴政的目的是鄒縣境內的一座十分有名的山,名為嶧山,也可稱為鄒嶧山。
泰山封禪之事愈演愈烈,但到底怎麼個章程依然沒有定論。
不過嬴政已經打定主意,先往嶧山,登峰刻石頌功,並搭臺祭禮。
至於封禪的具體事宜,就等到嶧山祭禮之後,再做詳細討論。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