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8章 何處下手

作者:雪漂
直隸總督府內,李鴻章正皺著眉頭聽著楊士驤稟報最近的繁瑣政務,這次關於督查軍紀之事,其實早就炒的沸沸揚揚了,因為這件事情是小皇帝要做的,他考慮再三,也沒有上表反對,而是私下讓各鎮總兵小心應付。

不過,很顯然,淮系各練軍的積弊已久,豈是自己一紙命令能夠應付得了了,早些時候已經出發的另一路欽差、禮部侍郎志銳只不過督查了六營練軍,結果就折騰出一大票的麻煩來,先是保定府守備林餘橫行地方,被人攔了欽差的大轎,之後志銳只不過看了看兵營武備,就發現大問題,兩年前剛剛裝備軍隊的毛瑟步槍,竟然已經鏽跡斑斑,更嚴重的賬目竟然發生嚴重的不符……

這保定府那也是京畿之地,奏章一天時間就到了京師,翁同龢對於志銳如此高效率的發現問題顯然也是有些意外,不過,這可是大好事情,等王仁堪這一路欽差來到天津時,軍機處昨日已經發文奪了保定守備林餘之職務,收監待勘!而河間城守秦煌也受到牽連,被降職一級、被罰俸一年!

“中堂,這保定各營乃是志銳如此折騰,咱們直隸七總兵所轄恐怕都要受到牽連,我已經電報告知各鎮總兵官,近日仔細盤查營中缺失,但恐怕還是會被查出問題來!”楊士驤也是一臉的沉思模樣,顯然,志銳那邊上來燒的三把火可不小啊。

旁邊一個花白鬍子的老者剛才也聽是甚為仔細,這會兒也開口問道:“萍石(楊士驤字),這禮部侍郎志銳我也算知曉啊,這人做事謹慎的很,此番大張旗鼓,我料想未必後面會有太大動作,倒是今日來的王仁堪,這人耿直的很,翁同龢用他,也是因為這一點吧,他可未必顧忌什麼情面,我看還需小心應對!”

話題轉到王仁堪身上,李鴻章神色有些古怪,他一轉身從身旁的書案上拿出一封信來,“我差萍石去接這位狀元郎,原本有意逢迎他一番,畢竟這次督查北洋軍紀自然是重中之重,沒想到他卻轉給我這麼一封信……你們看看,這到底是何意!”

楊士驤之前自然是知道那信的事情,不過他還以為是禮節性的書信,此刻接過來開啟一看,卻也是暗暗心驚,信中所寫的內容,事實上這一陣子早有傳聞,是關於中日之間可能引發爭端的一些推論……若是王仁堪寫給李鴻章的信中涉及這些內容,自然不會讓楊士驤驚訝!

問題是,這封信竟然不是王仁堪寫的,在信的末尾,龍飛鳳舞的簽名確是如今的吏部尚書、軍機大臣李鴻藻……而旁邊周馥跟隨李鴻藻日久,看了之後,倒是嘆了句,“李蘭孫倒是一心為公啊,中堂,我看他如此鄭重的提起朝鮮之事,不若讓袁慰庭知會朝鮮王室,這金玉均遇刺案轉交北京處置!”

李鴻章坐在上首,閉目不言,旁邊的楊士驤卻已經開口道:“周大人,此事不是已經定下來了嘛,這幾日就要差通濟艦送往漢城,而且已經知會朝鮮王室,現在若是更改,恐怕有損我上國的信譽啊!”

“萍石,李蘭孫與中堂雖然政見常有不同,朝堂上也針鋒相對,但大事情上卻並不含糊,他與中堂書信不多,但卻都是誠懇之言,此番讓王仁堪親自遞送此信,可見重視之至,我以為當應當重視之!”周馥自洪楊之亂就跟隨李鴻章,自然知曉更多機密之事。

原本朝堂之上,就沒有絕對之敵人,即便是在中法之戰之時,朝堂上清流當道,而前線清軍敗陣連連,當時就已經被譽為朝堂上“青牛”之稱的李鴻藻,事實上與李鴻章的私下聯絡也未曾斷過,中法之戰初時,李鴻章正巧喪母丁憂在家,張樹聲署理直隸總督之職,而當時李鴻章能“奪情”復出中,出力不小的卻是李鴻藻和張佩綸這兩個清流大佬。

就是當時候清流四諫之一張佩綸,他老爹張印塘原本就在平定洪楊之亂時與李鴻章交情頗深,他入仕後,雖然對於洋務運動沒少口誅筆伐,但是,私下裡,卻積極為李鴻章謀劃海防和海軍之事……

深諳這些秘辛的周馥自然不是多言之人,不過,他的意見顯然也立刻得到了李鴻章的認可,這位神情矍鑠的老者微閉的雙眼忽然間就露出了一副睥睨天下之態,“務山(周馥字),你就替我擬個回信,朝鮮之事,盡依他言……王仁堪那邊,還請他曉以利害,畢竟軍心不可亂啊!”

王仁堪雖然知曉李鴻藻與李鴻章之間的書信往來,他也大概猜測到應該是這些大人物之間互通訊息,畢竟關乎國家大事上,誰也不可能一力擔之,而他現在關心的,自然是自己此行能否把這督查軍紀之事辦妥當了,既然是欽差,自然是要做出成績來的!

此刻,屋內一眾隨員都被叫了來,王仁堪自然有他的想法,當然,他可不介意聽聽這些臨時幕僚們的意見,“諸位,我等既然是奉了皇上的旨意,自然要殫精竭慮為皇上分憂,此番督查水師軍紀,自然不可馬虎了事,凡有枉法之事,自然一查到底……汝等有何建議?”

他這番話一說,下面十一個隨員倒是立刻就有的反響,陸鴻自然沒有在這種事情上爭先的意思,他那整頓軍紀的一套說法早就在王仁堪那裡了,不過,雖然這位狀元郎對此也是十分看重,不過,目前而言,成立像後世憲兵那種獨立的軍種,顯然未被這個朝廷高層所接受……

嚴復相比其他人顯然更有發言的資本,他立刻拱手開口說道:“大人,若是督查軍紀和枉法之事,其實三方面最容易入手,一為空額空餉,二為日常開列中的大額出項,三是軍備庫存進出,由此入手,假以時日,不難查出問題來!”

嚴復這番話一說完,其他一眾人都盯著這廝看,剛才還躍躍欲試的表情一下子都消失了,陸鴻聽了也是好像,這嚴又陵還真是能總結啊,三句兩句把人家能說的話題可都給說完了,怪不得這一屋子的人都盯著他看……

王仁堪倒是滿意的點點頭,陸鴻給他找的這些隨員中,這嚴復可謂是真材實料,“又陵之言甚善……你等還有什麼提議否?”

這下子,下面一眾隨員有些傻眼,一個個皺著眉頭苦思冥想,一時間竟然有些個冷場了,王仁堪自然知曉這其中的緣由,不過,既然是議事,不管建議好壞,他都有興趣聽一聽,這也是他可以瞭解一下這些隨員能耐的好時機。

“大人,我看我們應當找些個衙門裡的老吏,幫著咱們到時候查閱那流水賬目!”譚仙品那廝憋了好一會兒,倒是第二個開了口,這提議倒是中規中矩……不過,這衙門裡的老吏,那可都是些老油子,再說了,如今這直隸之地,還能找得到幫著自己這幾號人、還精通流水賬目的老吏嘛。

陸鴻抬眼看了看這廝憋的通紅的白淨面皮,清政府統治下,其實這個朝廷就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把銀子都收到北京去……但是,洪楊之亂後,地方厘金稅制已經完全打破了原有的國家財稅體系,這直接導致了貪腐的自由滋生,這時代衙門裡的賬目,若是經年的流水賬,那還真不是人能看出貓膩來的。

王仁堪點點頭,他可不是什麼官場菜鳥,這些貓膩自然是明白的很,但是,真要這麼做,那可真是曠日持久、極其艱鉅的任務,可以說,自同治中興以來,清政府對言官可謂是十分的開明,這自然是為了對付地方督撫日益膨脹的權勢,真正由言官來彈劾搬到的一二品大員也不在少數。

但是,這些大員無一例外都是涉及其他重案,而非貪瀆倒臺,因為這時代,要認定一個貪腐案,除非抄家或者有特別的證據,即便是言官可以免罪,但這些清流言官也不敢輕易認定任何一人的貪瀆之罪……大清朝盛行已久的上下敬儀送禮,早已經是明規了!

一屋子的人都嘀嘀咕咕的議論了一番,各自提出了一些見解,不過大同小異,幾乎都是嚴復那廝論調的翻版,到最後,也就陸鴻坐在那裡氣定神閒,至始至終只是詢問兩句,卻沒有正兒八經的開口。

王仁堪一圈的建議都聽完了,很自然就看向了陸鴻,“陸允判,督查軍紀之事,可是你起的文案,不知道你對嚴又陵的提議,又有何新見解嘛?”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