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四零二 忽聞羽檄傳來急(二)

作者:美味羅宋湯
朱慈烺接到宋弘業和左守義的密報之後,終於意識到這個時代的特種作戰還是過於簡陋。

不同於後世特種部隊可以堆積火力,現在的武器技術決定了人少火力必然弱這一侷限。所以左守義這麼長時間的訓練,結果只能在野外下下冷刀子,這多少與設想中的“外科手術似精準斬首”大相徑庭。

不過,如果能夠把握機會,破壞清軍的後勤系統,適時發起反攻,肯定能收到極好效果。

朱慈烺給宋弘業的回覆只有四個字:“注意安全。”

後勤對前線的影響有一定的延遲滯後。比如按照明軍的後勤制度,如果被人斷了後路糧道,前方軍隊的存糧也夠吃半個月的。只要能在五天內重新取得糧道的控制權,幾乎不會受到明顯影響。

然而明軍的後勤體系是朱慈烺根據現代物流理論進行改進的,以多點續存、就近轉運,取代了屯糧一地的舊式思維。如果洪承疇沒有吸取松山之敗的教訓,仍舊將大軍糧食屯在一處,其結果別說支援半個月,只要訊息一經洩露,軍心立刻就會動搖。

洪承疇的確沒有想過分散屯糧這種方式,他吸取教訓的辦法是派了更多計程車兵保護糧臺。這種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選擇,一方面是合適的屯糧地難找,另一方面是多個屯糧地就需要更多計程車兵分散保護,在傳統兵家看來是浪費兵力的愚蠢行為。

如果從人力資源角度分析,屯糧點多了之後,負責人的等級也就下降了。誰都不敢相信一個把總能夠和副將具有一樣的能力和責任心。

東宮的條例化建設將這個問題消弭於無形。無論是少尉還是少將,無論他們的自發責任心有什麼區別,都必須要嚴格遵照條例辦事。事實上。朱慈烺只需要聽話守規矩的人,至於是否具有高度責任心,這屬於錦上添花的範疇。

崇禎十八年七月十八日,真定行轅召開軍議。大都督府四總部和近衛第一師、近衛第二營的參謀們都到會討論,最終決定在十八年八月發動夏季攻勢。戰略目標是收復保定府和天津衛,徹底粉碎清軍天保防線。

之所以朱慈烺此時敢一反常態,做出如此大的動作,是因為這場戰爭有兩個點已經被撬動了。

首先是吳三桂在孔有德“投降”之後,對於是否繼續給清廷賣命有了懷疑。相比大明罪人孔有德,吳三桂簡直就是個愛國青年。他無非就是放了清軍入關。但那時候主要敵人是闖逆,最多算是決策失誤,被狡猾的建奴欺騙,並不能算是賣國投敵。

入關之後,吳三桂一直與闖逆作戰,拒絕與朝廷官兵對抗。這也是總所周知,所以只要買通言論,未嘗不能減罪。

吳三桂最初以為清軍兵強,席捲天下易如反掌。如今看來,清軍其實也強不到哪裡去,相比明朝源源不斷提供的國力支援,清軍根本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照吳三桂看來。入關之後三到六個月內如果無法打到江南,就應該主動退出關去,休養生息,圖謀再來。

而滿清權貴就像是咬到了肉的狼犬,死活不肯鬆口,其結果就很難說了。

“本王在關外時,曾聽說過一個故事。”吳三桂坐在軍中大帳,座下十餘將校,都是吳家的老人,也是廣寧軍的骨幹。

“有個屠夫晚上回家。路過一片樹林,覺得很累,就將沒賣完的肉用鐵鉤掛在了樹上,打算明日一早取了再去城中叫賣。”吳三桂緩聲道:“誰知他第二天早上來了一看,樹上哪裡掛的是肉?分明是一匹狼。”

“原來那狼被肉氣引了過來。跳起來吃肉,卻不想被鉤子釣住了嘴巴,肉沒吃著,反倒給那屠夫送去一張好皮。”吳三桂說完,自己先笑了。

看到王爺發笑,眾將紛紛跟著捧場,心中已經如同明鏡一般。當初的大明就像是那個愚蠢懶惰的屠夫,輕易地將國寶掛在了樹上。滿清就像是那頭貪婪的野狼。而釣住滿清的鐵鉤子,就是關內的富裕江山。

這則故事只是說清廷應該放棄關內,以免戰線拉開太長,兵力不足被人擊潰。而最後那饒有深意的笑聲,則是告訴眾人:爺不伺候了。

吳三桂當然希望能夠重回遼西,那裡是他的根基所在。尤其是這回滿清如果退出關去,內部勢必會有動盪。所謂奴強主弱,隨著順治一天天長大,這份動盪最終會演變成內訌。這無疑給遼西將門一個起死回生的機會,說不定還能打回遼東去。

不過明廷估計是不會答應的,所以當前得立足陝西,到時候帶著陝西一省回到大明,非但不是罪人,還是功臣。如果運作得當,說不定還能效仿黔國公沐氏,世代永鎮陝西,不比封王差。

只是吳三桂很難想象,曾經不奉命不出京的錦衣衛,現在竟然會將觸手伸那麼長。他入秦之後理所當然要招募陝西本地人作為幕僚,這些人多是不得志的讀書人,無所謂效忠大明、大順、還是大清。誰能想到,錦衣衛已經收羅了這樣一批讀書人,有些還是當年被皇太子裹脅的被害人。

這些士子人投入清軍幕府之中,雖然不得信用,也不見有人待之高位,但軍中朝中往來文書多是這些人謄抄,乃至起草,絕對是一手訊息。很多檔案直接就抄寫兩份,一份發往北京,一份發往錦衣衛。

後世傳得神乎其神的錦衣衛,最早就是儀仗隊、親兵、打手……後來增添了偵緝的權力,也都是奉旨辦案,隨著朝中風向偏轉。在大明二百七十六年中,能夠保證錦衣衛獨立,不受東廠中官指使的錦衣衛指揮使,屈指可數。

朱慈烺最早知道真實的錦衣衛竟然如此窩囊,著實鬱悶了許久。

現在這種廣伸觸手、傳說一般的錦衣衛,一者是朱慈烺先知先覺,有心扶持。另一方面也多虧了徐惇。這種天生熱衷潛伏在陰暗裡,刺探所有人隱私的性格,並非正常人會有的。

正是錦衣衛陝西所的努力工作,吳三桂的思想動態很快送到了朱慈烺手中。錦衣衛和總參軍情司對此情報分析認為:吳三桂有不臣之心,但要他改旗易幟並非易事。

吳三桂可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人物,從來謹慎怕死。或許因為這種天賦,歷次大戰中他都能逃脫。雖然害死戰友無數,但自己總是安然無恙。想想當年他領著不足三十騎家丁,勇闖清軍大營搭救父親吳襄,誰能想到前後竟是同一個人。

清廷此時若是再從西線抽兵,倒是可能刺激吳三桂直接改旗易幟。而山西的情況也不明朗,多鐸還在苦苦尋覓強渡滹沱河的辦法。所以多爾袞無法集中所有兵力攻打北線,除非他願意將到嘴的肉吐出來。

即便多爾袞真有壯士斷腕的決心,朱慈烺還有第二道保險。

遼東。

陳德部已經做好了渡海準備,第一批三千人將在八月初乘船東渡皮島,建立寨堡。次日會有第二批登陸部隊在參謀長魏雲的帶領下登上鹿島,建立觀察哨。隨後由遠而近佔據遼海諸島,囤積資源,接納遼民,開展對遼東的軍情工作。

如果多爾袞真的舉全族之兵要在北直與朱慈烺決戰,陳德就會立刻攻打旅順、寬奠、拔除朝鮮境內的清軍駐點,繼而一路北上,直搗瀋陽。

“如果建奴連老巢都不要了呢?拿關內的土地換遼東那種窮鄉僻壤,他們不是還賺了麼?”有人低聲發言道。

PS:最近日子真心難熬,更新不盡如人意,所以小湯只好努力更新,也不管什麼時間了,能多寫點就多更點,請大家諒解。順便求個月票和推薦票~~謝謝朋友們支援!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