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這個時候的嬴高,心裡面的確是並沒有之前那麼緊張了,如今的手中握著十五萬人馬,加上韓信,章邯,王離等人,他當真是不怎麼懼怕項梁和項羽。
嬴高知道項羽是個將才,他能在危機的時候幹出來破釜沉舟那樣的事兒,把自己手裡的大軍的能耐激發出百分之二百,但是就算他能比章邯和王離強上那麼一點,如今有了韓信這樣鬼才的嬴高心裡也不怎麼懼怕他了。
更加重要的是,嬴高和蕭何一早就商議過,就像韓信之前說出來的那樣,搞這麼一個會盟,縱然是項氏叔侄的勢力最大,可能能夠佔得一定的主導地位,但是那些其他反秦勢力的首領又哪裡會是吃素的?
就那嬴高知道的,什麼劉邦了,張良了,張耳了,趙歇了,還是一直以為自己高人一等的齊國貴族們,他們可是都不會任憑一個楚國將領的兒子和孫子成了反秦的第一把手的。
所以說,想要把項梁的如意算盤打成,也就是將那些個反秦勢力當真攻打嬴高的急先鋒,對於項梁來說也並不是一件好辦的事。更何況,對於這個一定會發生的會盟,嬴高還真就是早有準備。
而正當嬴高在陳縣好整以暇的做著一些他的佈置的時候,項梁也在剛剛到達薛郡之時迎來了自己起兵一來的一位貴人。
項梁之所以將會盟之地選擇在了薛郡,不是因為自己對薛郡是怎麼熟悉,而是薛縣在薛郡和泗水郡的交界之地,距離周遭的哪個郡縣都並不是十分之近,這麼一來,不少相對較遠的郡縣之中的反秦勢力方才敢於前往。
這要是項梁為了自己方便而把這次會盟的地點放在了自己所在的會稽郡或者九江郡。那不少北方的反秦勢力首領想要前往就必須得經過距離陳郡不遠的地方,這麼一來,豈不是正好給了嬴高一個千載難逢的對他們進行斬首行動的機會?
這樣的錯誤,項梁當然是不會犯的,所以經過一段時間的查探,將這會盟的地點放在薛郡邊緣的薛縣幾乎是最為穩妥的方式了。
這裡幾乎是反秦勢力最為集中的幾個地方的中心,無論是誰,只要是想來的話,那都是可以沒什麼兇險的趕到這裡的。
而此時雖然距離會盟的時間還有半個多月,但是項梁已然早早的出現在了薛縣,他不得不將這周遭的所有勢力都摸清楚看明白。
因為這次會盟是他提出來的,會盟的勢力之中最有實力的也恰恰是他,所以一個不好,可就算是為別人做了嫁衣,這一點,是項梁不得不提防的地方。
而他趕到薛縣的次日,正在熟悉周邊地勢的項梁就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要是一般人等,以項梁如今地位是肯定不會輕易相見的,但此人,卻讓項梁不得不見。
原因很簡單,便是此人乃是一個年近七旬的老者,但卻依舊步履輕便,精神矍鑠,項梁聽聞如此年歲的老者前來相見,不由得出門看了看,但這一看,項梁更知此老者並非凡人,當下也不去縣中巡視了,直接將那老者讓進了屋中。
這位老者要是嬴高在場的話,那一定是會十分驚奇的,因為按照他的說法,自己名曰范增,以這個年歲孤身來此,正是為了項梁等人的反秦大計。
在這個時代,能活到七十歲的老人家可是著實不多,要不然也不會始皇帝不到五十就積勞成疾,所以面對這個老人,項梁不得不重視起來。
“先生此來,梁深感榮幸,若是先生不棄,便以楚國上卿之禮相待,不知先生以為如何?”
那老者聞言,卻只是微微一笑,擺手言道:“如今這天下之有一個大秦,楚國之禮,又如何使得?”
項梁可不是愣頭青了,范增一見面就這麼說話,這其中的深意他一下子就看了出來,於是問道:“先生既然前來,自然也知我楚人亡秦之決心,待得亡了秦,自然便是我楚國復國之時!”
說出這些話的時候,項梁的底氣還是十分足的,因為他知道,這次薛縣的會盟一旦成功,自己和嬴高之間的實力對比就會發生變化,而一旦能把嬴高的這十五萬大軍給拿下了,之後的事,可就簡單多了。
“將軍心中想法雖好,但若要實現,端的是難上加難,增斗膽相問,若是當真有朝一日將軍滅了那公子高所率的秦兵,復了楚國,何人可稱楚王?”
“這……”
一聽這個問題,項梁的臉色就是一變,他心裡當然是有著一些個小算盤的,但是很多的細節,他的確是未能想好。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這個響亮的口號幾乎是喊遍了江東和楚國故地,但是讓項梁感到有點尷尬的是,這三個姓氏裡面還真就沒有項氏這個姓氏,他們雖然也是楚國的貴族,但是和王族相比,還真就不是那麼回事,這要是真的由項梁或是項羽稱了楚王,不說別的,就是那些六國其他貴族怕是都不能支援。
“那將軍可知,楚人為何如此痛恨大秦?”見項梁在那吭哧癟肚的不知道說點啥好了,范增並沒有什麼不悅之色,而是繼續問道。
“願聞其詳!”
項梁並沒有因為這個老頭對自己的逼問而惱怒,他知道,這個老頭問出的問題,正是自己一直以來不怎麼願意面對的問題。
這要是託到了會盟的時候被其他的反秦勢力給提出來,只會更加的尷尬,並且這個老者既然能提出來這個問題,那他多半也應該有解決的辦法,不然他拖著快七十歲的身體出現在自己的面前可就沒啥意義了。
“秦楚之間,向來交好,楚國公主嫁入大秦王室,那是年年皆有之事,便是如今的大秦儲君公子高和始皇帝的長子扶蘇亦是那與楚國有不少淵源的夫人所生,然秦人不顧兩國多年交情,當年出爾反爾,使得楚懷王熊槐慘遭囚禁最終含恨而亡於秦國,這,方才是楚人對大秦百年之恨的起因……”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