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吐蕃戰役(上)
薩毗澤位於阿爾金山和崑崙山之間,是一座高原湖泊,四周是一望無際的高山草甸,遠方山勢連綿,被皚皚白雪覆蓋,這裡氣候氣候溫暖,有豐富的淡水,有平坦而覆蓋著厚厚草甸的原野,有高峻的山脈阻攔寒流呼嘯南下,對於常年生活在高原上的吐蕃人,這裡便是一個非常適合放牧的優質牧場。
在大唐的地圖上,崑崙山才是唐蕃的分界線,因此這片夾在兩條山脈間的盆地草原應該是大唐的領土,它屬於沙州管轄,但事實上,從武則天時代唐軍收復安西后,這片盆地便一直沒有能收回來,吐蕃人在這裡駐紮了重兵,幾十年過去了,唐蕃交戰的重心一直便在東方,兩國在安西基本相安無事,大唐也就默認了吐蕃人對這片盆地的佔領。
但隨著唐軍在東線石堡城大勝,唐蕃兩國的戰略優勢不斷向大唐傾斜,在隴右戰場,哥舒翰步步為營,向南近逼,佔領了大非川和青海流域,並逼向九曲地區;在劍南戰場,高仙芝大敗吐蕃南詔聯軍,將吐蕃勢力趕出南詔,並向西收復了松、當、恭、雅等被吐蕃佔領的土地,而西線的大小勃律大勝,吐蕃人的勢力被趕出吐火羅,再加上吐蕃贊普年幼,幾個實權大臣爭權奪勢,使得吐蕃遭遇到了百年未遇的低潮。
正是這種戰略優勢,使大唐再次發動吐蕃戰役,在東方要佔領九曲、柏海;在西便是要收復吐蕃人盤踞了近五十年的薩毗澤盆地,徹底將吐蕃人趕回崑崙山以南。
六月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在安西各地已是流火遍地、熾熱難當,可在薩毗澤盆地卻是溫和如秋,早晚還有一絲寒意,這天清晨,一片白茫茫的霧氣籠罩在高原之上,大片森林中白氣瀰漫,偶然有羚羊群從茫茫的原始森林中躍出,成群結隊來到且末河邊飲水,這裡距離薩毗澤約百里,人際罕至。
這時,一陣激烈的馬蹄聲從遠方傳來,驚動了河邊飲水的羚羊群和鹿群,它們驚恐萬分,紛紛奔進了原始森林,在森林邊好奇地向遠處張望。
只見一隊騎兵風馳電掣般疾駛而來,這是唐軍的近百名斥候騎兵,配備雙馬,為首者正是秦海陽,他將三百名斥候分成五隊,分別去各處探查,他這一隊人數最多,主要就是沿且末河一線尋找吐蕃人的蹤跡。
昨天傍晚,他們已經發現了一隊吐蕃巡哨,從馬蹄印看,應該在十五到二十人之間,他們一路追蹤而來,就在這一帶,失去了吐蕃巡哨的蹤跡。
秦海陽勒住戰馬,打手簾向四周張望,遠方是大片重綠色的高山草原,髮絲般的牧草層層鋪疊開去,茂密的森林一望無際,閃亮的且末河儼如一條玉帶從森林中間流過,原野安靜異常,沒有任何人的痕跡。
秦海陽目前是安西斥候軍中軍職最高的將領,他的斥候經驗極為豐富,從常理來判斷,河水從兩岸森林中間流過,這樣敵人的埋伏極可能就會在森林中,但秦海陽卻看得更深一步,從河水與森林的距離便判斷出,一般埋伏對唐軍也不會有影響,河邊至森林的距離約百步,而吐蕃弓箭的射程不夠,唯一擔心吐蕃人是用唐軍弩箭,如果那樣的話還是有一定危險。
秦海陽沉吟片刻,便對兩名手下道:“你們去看看,注意防護!”
兩名手下答應一聲,沿著河流縱馬向前奔去,奔至森林邊緣,兩人向森林內探望了片刻,一齊張弓搭箭,向森林深處射去,他們射出的是一種尖嘯箭,也是用火藥配成,高原上因氧氣不足,大大影響了火藥的燃燒爆炸,但這種尖嘯箭卻因藥少而不受影響,它射出後能發出尖利的嘯聲,起到打草驚蛇的作用,是斥候軍的有力探查器。
只聽兩聲尖厲的嘯聲響過,森林上空既沒有撲稜稜的鳥雀驚起,也沒有羚羊和鹿群從森林中驚恐奔出,而是隱隱聽見幾聲戰馬的嘶叫,緊接著十幾名吐蕃騎兵從森林倉惶奔出,沿著河向下遊奔去。
“十八名騎兵!”
秦海陽立刻低令,“衝上去,一個也不能放走。”
兩百匹戰馬如平地驚雷,一齊沿著河邊疾奔,唐軍斥候的戰馬都是清一色的阿拉伯馬,又在高原上進行了長時間的訓練,已經能夠適應高原氣候,雖然還不能在高原上長途跋涉,但短距離衝刺已經完全沒有問題,更重要是它們速度極快,儼如騰雲駕霧一般,而吐蕃人的戰馬普遍較矮小,能耐高原寒冷,也能長途跋涉,但就是速度不快,片刻後,吐蕃騎兵便漸漸被唐軍追上了。
唐軍形成了一個彎月形,兩邊漸漸向中間合攏,還差五十步時,唐軍放箭了,百支箭從四面八方射向吐蕃騎兵,吐蕃騎兵的雙層鎖子甲難以抵擋唐軍特製的纖細透甲箭,更要命是戰馬無從躲避,霎時間,一片人仰馬翻,十八騎吐蕃巡哨被射倒大半,只有五人仍在狂奔,但他們躲不過唐軍的密集騎射,頃刻之間,最後的五人被射翻,吐蕃軍兇悍異常,雖然被射倒,但仍爬起來拔出長劍和唐軍拼死格鬥。
“殺!”
秦海陽厲聲喝令,他振馬斜衝,一刀劈過,血光四濺,一名企圖刺他戰馬的吐蕃士兵被劈斷了脖頸,人頭滾出兩丈多遠,唐軍們下手絕對不留情,刀劈箭射,十八名吐蕃巡哨被斬殺十七人,僅留一名活口詢問軍情。
很快,倖存者陸陸續續交代了一些情況,這支吐蕃巡哨是去播仙鎮探查唐軍的情況,因發現唐軍斥候而返回,目前,在薩毗澤盆地約有兩萬多吐蕃軍隊,還有數萬名作為後勤的隨軍牧民,這些基本上都是唐軍已經瞭解到的情報,不過秦海陽還是有收穫,那就是吐蕃巡哨去播仙鎮探查,這是以前沒有過的事情,極可能是聞到了味兒。
還有一個情報也引起了秦海陽的注意,三天前約六千人的吐蕃軍和三萬隨軍牧民離開了薩毗澤,向西方而去,原因不明。
如果吐蕃軍是發現了封常清的軍隊,那就屬於緊急情況,是不會攜帶羊群和隨軍牧民,而是會火速趕去攔截,而他們卻帶了羊群補給,這樣,每天行軍也不過數十里,這不是追擊,應該不是針對唐軍,那他們是去哪裡?難道會是去小勃律?
秦海陽沉思了片刻,不管吐蕃軍是不是去大小勃律,但很可能會遭遇到封常清的軍隊,這個情報必須要引起重視。
他當即分兵三路,一路回去向李慶安彙報,一路繼續東行去探查薩毗澤盆地的情況,而他則率二十名斥候調轉馬頭向西南追去。
就在秦海陽發現吐蕃軍的一點蛛絲馬跡時,敦煌的唐軍已經整軍完畢了,三萬安西主力軍和四千駐守沙州的豆盧軍,豆盧軍是河西八軍之一,它的編制是四千人,胡漢各半,它從來就沒有滿員過,但也從前沒有缺員過,它和所有的邊軍一樣在朝廷的兵冊中是滿員的,朝廷也會據此每年向豆盧軍撥付糧餉,但事實上,豆盧只有二千餘人,胡騎是不會安心在軍隊服役,他們需要放牧,需要和家小住在一起,因此,在某種利益的驅動下,胡騎們基本上都是名義在編,而實際上不在軍中,至於他們的糧餉也就大多進了軍官們的私囊,山高皇帝遠,也沒有人來查他們,即使查也查不出什麼,那時胡騎們又回來了,這也就是馬匪中混有軍隊的原因所在。
但安西軍的突然到來,卻摧毀了豆盧軍這種混亂的體制,沙州都督王鄯來不及召回胡騎,而使得他的貪瀆之事曝露,被李慶安重打一百軍棍押送朝廷,並上書揭露其貪汙糧餉數萬貫的事實,王鄯在上路不久便自盡於囚籠之中,豆盧軍全部編入安西軍,李慶安又命親兵出身的大將施秉貴為慶王侍衛統領,率三千軍馬長駐沙州。
在沙州諸事安排完成後,安西軍又再次調頭向西南,沿阿爾金山北麓浩浩蕩蕩地出發了,這天傍晚,安西大軍晝夜行軍三天夜,終於抵達了阿爾金山北四城之一的七屯城,大軍疲憊不堪,便駐紮下來。
密密麻麻的營帳層層疊疊,一圈圈地向外延展,彷彿一個巨大的螺旋,沒有營柵,近千名巡哨散發到數十里之外,這個巨大螺旋的中間是各種軍需物資,再中間便是中軍大帳。
晚飯後,夜幕便悄然降臨,漫天的星斗散佈在蒼穹之上,在無邊無際的神秘宇宙中鋪開,讓人覺得時光短暫和生命的渺小,就在這片璀璨的星光下,唐軍大營中一片寂靜,營光黯淡,疲憊計程車兵都已沉沉睡去,只有中軍大帳中依舊燈火通明。
秦海陽派回來的斥候兵剛剛趕到,正在帳中向李慶安稟報斥候軍發現的吐蕃軍情。
“我們是在距播仙鎮南約八十里處發現了吐蕃巡哨,他們也發現了我們,經過兩天追擊,我們在離薩毗澤百里外追上這支巡哨,並殲滅了他們,從戰俘中得到一個訊息,吐蕃軍約六千人在三天前已經離開薩毗澤,向西南方向而去,他們帶了三萬牧民和大量羊群,秦將軍推斷他們的行軍速度並不快,但很可能遭遇到封將軍的隊伍,秦將軍已向西南追去。”
李慶安一邊聽彙報,一邊在地圖上做標識,他還來不及做吐蕃的沙盤,使他略略感到有一點遺憾,在地圖上,薩毗澤是位於一片方圓數百里的盆地之中,被阿爾金山和崑崙山包圍,再向南是吐蕃的羌塘,也就是後世著名的可可西里山脈,幾條大山脈都是東西走向,在山脈間形成了巨大的峽谷。
李慶安知道,此時東部的吐蕃戰役已經打響了,哥舒翰已經發動了爭奪九曲地區的戰役,如果薩毗澤的吐蕃軍得到訊息趕去支援,應該是從東走,進入柴達木盆地,走直線前去馳援,但吐蕃軍卻是向西走,迂迴繞道更不可能,等繞過崑崙山再向東,那就已經遠了數千裡,如果不是去支援東方,那會是去哪裡?
如果是去攻打大小勃律,六千軍馬似乎少了一點,而且攻打大小勃律是一種戰略性的國策,這和吐蕃的上層決策有關,當然,吐蕃人在東方處於戰略劣勢,確實是有可能向西發展,打下大小勃律,開啟通往吐火羅和天竺的大門,但無論如何,這種重大的軍事行動都絕不會突然從薩毗澤發源。
如果不是去大小勃律,那又會去哪裡?這時,李慶安的目光投向安西于闐,他腦海中跳出一個大膽地念頭,難道會是去襲擊于闐或者是龜茲?
這個念頭將李慶安自己也嚇了一跳,吐蕃軍會去攻打安西嗎?這是一個讓他有些不敢面對的假設,換而言之,如果是他李慶安,他會去攻打安西嗎?答案是肯定的,他肯定會去打,這就是兩線作戰的最難以顧全的一點,腹地空虛,他調動了五萬軍隊來發動吐蕃戰役,而北庭那邊,葛邏祿、同羅、沙陀三支部落至少有四萬胡人軍隊在對付回紇,還有北庭九千漢軍,他近一半大軍都捲入了這兩場戰役中,雖然安西還有一萬餘人,但分佈太散,無法快速集中,在龜茲只有兩千軍隊防禦,疏勒稍多,也只有五千人,像其他主要軍鎮焉耆、于闐、拔煥城等都只有千人,而地方上的胡人軍隊也都被他拉來用做後勤,即使不來,也是戰鬥力太弱,不堪一擊。
李慶安忽然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這支胡人軍隊極可能是去偷襲安西腹地,所謂隨軍牧民不過是個迷惑而已,說明吐蕃主帥已經意識到唐軍要進攻薩毗澤了,這個吐蕃主帥果然不一般。
想到這,李慶安立刻招來一名年輕將領張永慶,也是出身於他的親兵,積功為中郎將。
“如果吐蕃軍偷襲安西腹地,必然會經過於闐,那裡有一千駐軍,但人數不夠,你速率三千拔煥騎兵趕去,多帶弓矢,連同于闐一千人,共四千人,由你全權指揮,拼死也要給我守住安西南大門,日夜警惕,不可有半點大意!”
張永慶接過令箭,抱拳應道:“卑職一定拼死守住于闐,決不會讓吐蕃軍得逞!”
片刻,帳外傳來兵馬調動的聲音,馬蹄奔如悶雷,三千拔煥營騎兵在張永慶的率領下,向西于闐鎮方向而去,李慶安站在帳營門望著他們遠去,此去于闐,至少有十天的路程,不知他們能否及時趕到?
就在李慶安擔憂于闐安危的同一時刻,薩毗澤的吐蕃主帥也深深為吐蕃國的命運而擔憂,薩毗澤的吐蕃主帥也是吐蕃的權勢人物之一,他就是吐蕃大將尚息東贊,當吐蕃贊普被李慶安炸死在石堡城後,吐蕃實力便一時陷入低潮,主要表現在新贊普年幼,僅十一歲,大倫囊協達贊和託孤大臣達扎路恭關係不和,導致吐蕃內部政令不暢,去年又爆發了大臣巴?吉桑東贊與朗?彌素二人的陰謀叛亂,雖然叛亂被鎮壓,卻牽扯到了不少人,尚息東贊就是其中之一。
尚息東贊和朗?彌素的私交關係很好,朗?彌素被殺後,對尚息東贊一直耿耿於懷的囊協達贊趁機發難,指責他也暗中支援叛亂,最後證據不足,尚息東贊沒有被定罪,但也被貶到了遠離權力中心的西方,出任羌塘總督,掌管薩毗澤的兩萬吐蕃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