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二十三章 未嘗不可(1/2)

作者:奪鹿侯
 請求封王的書信來自烏斯藏,是火落赤的古如、拉尊、擺言三兄弟一同上表請求封王。

劉獅子就在心裡尋思呀,我他媽還不是個王呢,你們倒好,先讓我封你們為王。

在他心裡,烏斯藏眼下就是最好的狀態,外有康寧府封鎖昌都、內有火落赤兄弟在那鎮著,幾乎不會出現過多牽扯元帥府精力的事,能讓他騰出手向東作戰。

但是這哥仨找他要王位……劉承宗不是不想給,他只是覺得火落赤兄弟有點急了。

在肅王府的承運殿,他拿著書信,一臉詫異地看向楊鼎瑞:“先生,這哥仨腦子壞了?”

楊鼎瑞知道他說的是火落赤三兄弟。

他早前是康寧知府,對烏斯藏的事最為熟悉,何況這是今年夏天就送到新城的表文,楊鼎瑞跟劉向禹已經研究過好幾遍了。

他們的研究結果非常簡單:“若無元帥府之支援,火落赤兄弟敗亡只是遲早。”

“敗亡?”劉承宗詫異道:“他們入藏作戰似乎並未吃過大虧,先生是從哪裡看出他們必將敗亡?”

“從康寧府啊。”

楊鼎瑞說得理所應當,道:“海寇過去數度入藏,每次進軍都很順利,但撐過一段時間就會露出敗象,這是因為物資不足、軍心不定,這次他們能在藏地駐紮兩年,也是因為背後有康寧府提供物資支援。”

對於楊鼎瑞說的支援,劉承宗略有耳聞,嚴格來說那不算支援,而是貿易。

擺言臺吉把進藏戰爭所得的人畜財貨,經由類烏齊運入昌都縣,再向康寧府購入所需兵甲、火藥、木炮,以及軍士出征所需的掛麵、醬菜,捎帶著還有每隔幾個月,康寧府就為他們修理一批兵器甲胃。

康寧府每隔幾個月,都會透過驛站向西寧府送來一份關於烏斯藏的報告,實際上在劉承宗發起北征甘肅的戰役前夕,他剛剛看過一份來自康寧府的報告。

他從報告中分析出的情況,是火落赤三兄弟在烏斯藏逐漸站穩腳跟,手下已經擁有修理兵甲的匠人,能夠滿足軍事所需。

因為他們已經不向昌都運廢舊兵甲了。

但劉獅子想象中的事情,並不是真相,楊鼎瑞攤開手道:“我任職康寧時,向烏斯藏派遣過一些僧侶,假借禮佛之名,探明其地情況,今年年初那些僧人回來,火落赤的形勢並不像戰報表現出的那麼樂觀。”

“先生是說,火落赤給我送了假情報?”

劉承宗皺眉道:“戰報上他們已佔領烏斯藏絕大多數土地,馬隊一遍遍盪滌貴族領地,只剩下藏巴所佔據的日喀則宗山堡還負隅頑抗。”

“唉。”

楊鼎瑞無奈地嘆了口氣,點頭道:“火落赤沒騙人,是我們對烏斯藏的情報做得不好,他們控制了以當雄、那曲等地的草原,依靠黃教僧人把藏巴壓制在拉薩河谷以南。”

“即使以整個地形圖來看,火落赤控制的土地,也比藏巴多四五倍。”

楊鼎瑞說著不禁露出苦笑:“但世上從來不是誰的土地多,誰就能贏的,若以元帥府為例,就相當於藏巴統治著河湟谷地,火落赤佔據河卡與格爾木,大帥以為孰強孰弱?”

劉承宗眨眨眼:“先生這麼說我就懂了,火落赤佔據的都是不毛之地。”

“對,藏巴雖在戰場上不能力敵,卻掌握拉薩河流域數百萬畝灌既田地,有土地、有人口;火落赤攻勢如火,但他們的蒙古兵、蒙古馬是有數的,死一個就少一個。”

楊鼎瑞微微搖頭:“要不了多久,他們就會變成當雄草原上的遊牧部落,到那個時候,為了生存會搶掠周圍所有能搶的地方,不會僅限於拉薩河谷,還有昌都甚至康寧。”

劉承宗本能地皺起眉頭,想問出一句:他們敢搶我?

不過緊跟著他就釋懷了,甚至覺得自己這種心態有點滑稽……他就是農民起義的叛亂者,對將死之人攥住救命稻草的行為應該很理解。

是現在就死,還是搶完再死,真到那時候沒人在乎。

“正因如此,火落赤亟待元帥府更強烈的支援……比如元帥軍進藏。”楊鼎瑞說罷,抬手在桌上輕點:“但元帥軍的虎狼之師入藏,如何能保證火落赤在烏斯藏的統治地位?”

劉承宗抬手蓋在火落赤三兄弟送來表文上,順著便答道:“受元帥府的爵位,做元帥府的王……真不愧是他們啊。”

火落赤這仨兒子本來就和明軍打了半輩子交道,對中原儀制熟悉的很,況且他們還一直居住在青海,跟大明統治的河西也多有交往,人家對中原的政治體系非常瞭解,又進了烏斯藏這個歷來有請外援傳統的地方。

兩相結合,元帥府就是他們最容易拉來的外援。

只不過劉承宗這話聽在楊鼎瑞耳朵裡,想到的卻是另外一件事,讓楊鼎瑞笑道:“那是,畢竟第一個勸你進皇帝位的人,讓你封個王,很正常。”

劉承宗聞言哈哈大笑。

還真別說,儘管整個元帥府的奮鬥目標就是讓劉承宗當皇帝,但卻是元帥府的漢人將領擁戴他宣稱全蒙古的大汗;而出身蒙古的火落赤三兄弟,則在當時勸進他當皇帝。

大元帝國的皇帝。

笑過之後,劉承宗才換上正色,皺眉道:“封王簡單,但火落赤三兄弟訴求難辦。”

他們請求封王的真實目的是希望元帥府發兵入藏,可是即使劉承宗和楊鼎瑞都很清楚,單純的發兵入藏,只是火落赤部入藏的續集,不能解決問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徹底解決烏斯藏問題,元帥府現階段能力有限,這事價效比不高。

簡單來說烏斯藏很特別,因為地理阻隔,作為一個獨立的地理單元,烏斯藏的歷史程序實際上並不落後。

從雅礱部落第一代贊普到第三十二代贊普松贊干布,已經較為強大的松贊干布用兩代人的時間統一全藏,劃分衛藏四如,坐擁二百八十六萬人口,建立起雪域高原強大的集權奴隸制國家。

交通不便、言語不通、習俗不同、戰爭勝利,戰俘、原住民、負債者、罪犯,世上所有短時間征服大片土地的國家,從西周到羅馬,從羅馬到英格蘭,從英格蘭到美利堅,都採取了奴隸制。

吐蕃並不落後。

而在那之後,烏斯藏更是飛速發展,在吐蕃滅亡的九世紀,大批平民、奴隸起義,形成長久的混亂割據,進入封建農奴制時代,這在世界範圍內也不落後。

但是在這之後,烏斯藏迎來了最特殊的地方——涼州會盟。

分裂動盪三百多年使烏斯藏人口銳減,時值蒙古的全盛時代,蒙古軍隊陳兵於鳳翔路、臨桃路、利州西路、利州東路、潼川府路、成都府路,而在北方成吉思汗降畏兀兒、滅西夏時更是已經接壤。

蒙古大軍將整個烏斯藏三面合圍,包圍的態勢甚至比如今元帥府對烏斯藏的圍堵更加嚴密。

隨後一支蒙古軍更是挺進烏斯藏焚燬寺廟,駐紮長達兩年,探明情報,隨後邀請勢力最大的宗教首領薩迦班智達到涼州商談烏斯藏歸屬問題,最終將整個烏斯藏納入版圖。

這是雙方為避免戰爭而做出的妥協,是塑造和平的豐功偉績,但同時也造成一個問題——烏斯藏內部的社會問題沒有解決。

歷史螺旋上升,在中原王朝每一個時代,都會經歷一開始的百廢待興,在修復戰爭造成的破壞後,快速發展,人們收穫的快樂與滿足能彌合發展帶來的問題,直到土地矛盾日益激烈,最終社會動盪,重新回到戰爭年代。

只有在這個時候,人們才會在痛苦中進入反思時間,最終最有能力的人在混亂與殺戮中脫穎而出,率領這片土地上最強大的軍隊和無可匹敵的威望,著手解決過去發展遺留下的問題,革除積弊,開創下一個王朝的嶄新基業。

涼州會盟打斷了烏斯藏這一程序,吐蕃時期的社會問題因外部力量干預遺留到了元朝,元朝的蒙古人解決了蒙古人自己的問題,至於其他人的問題,蒙古人管不著。

當元朝滅亡,西番人自己的問題仍舊沒有解決,遺留到了明朝,而朱元章解決了漢人自己的問題,同樣也不會去解決蒙古人、色目人、西番人的問題。

因為一個人即使擁有世上至高無上的皇權,也只能、只會解決自己親眼所見的社會問題,因為人搬開石頭,沒有其他原因,就是石頭擋自己的路了。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看見、不知道、不能感同身受,怎麼解決?

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解決的問題,有些人多、有些人少,這跟身處環境有關係,朱元章的閱歷最為豐富,解決的問題也最多。

到他兒子沒那麼多的社會閱歷,但能力很強,最大的問題就是自己的好大侄兒——也解決了。

到崇禎爺就不太行了,社會閱歷不足,但優點是勤奮且能力強,善於發現問題也善於求解。

高官是問題,迎刃而解;百姓是問題,土崩瓦解;財政是問題,疑惑不解;後金是問題,百思不得其解。

反正解了。

但社會問題就像癌症,發現的越早,越容易解決;遺留得越久,就越難以解決——問題從來不希望自己被解決。

烏斯藏遺留數百年的封建制度問題,就是烏斯藏兵弱的原因,人都是一樣的人,藏巴汗的軍隊在裝備上甚至還要比擺言三兄弟的蒙古軍強,打起仗來卻節節敗退,問題的根子就在這。

藏巴汗表面上佔有藏地,實際手下遍地土王,有人敢戰、有人享樂,一百個貴族就有一百個心眼子,他拿什麼跟失去家鄉的火落赤兄弟打?

楊鼎瑞道:“其實我以為遣軍入藏簡單,倒是封王很難……封他們什麼王合適,如今元帥府還沒有王爵,琿臺吉都只是州伯,火落赤兄弟即使封爵,爵位也應在巴圖爾琿臺吉之下。”

劉承宗擺手道:“無妨,給巴圖爾琿臺吉定的爵位低,是因為我心裡將來還要給他升爵位,火落赤三兄弟將來未必還需要升爵位——何況,難辦就不辦嘛。”

劉獅子笑道:“我回信告訴他們,我記得他們對我的支援,但如今我還沒稱王,他們找我要王爵有點太早了,按照帥府儀制,他們三兄弟都是臺吉,就都先封個縣伯,烏斯藏的事一步一步辦,他們的爵位一點一點升,將來授予世襲王爵也不是不可能。”

楊鼎瑞聞言搖頭道:“你真打算在中原封個蒙古王?”

“當然不是。”

劉承宗搖頭道:“對他們這些自擁兵馬又有意歸順的首領,我也不想太過吝嗇,但當然不會在中原封個蒙古王爵……先生,天下之大啊!”

說罷,劉承宗整理了一下文書,道:“這封回信送入烏斯藏,估計要不了多久,擺言臺吉就會請求元帥軍入藏,康寧的駐軍不能動,拔掉藏巴的堡壘,調一營兵馬應該夠了,康寧府有能力把火炮運入烏斯藏吧?”

楊鼎瑞本想點頭應下,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康寧府有自給自足的能力,也有充足的人力,從昌都方向給烏斯藏運送物資也很熟悉。

不過想到元帥府遠征軍在甘肅的變化,還是讓他遲疑了一下:“你說的是多重的炮?”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