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百六十三章 鄭經抵達泉州求月

作者:一袖乾坤
終於到泉州了!

這是鄭經到閩之後的第一站。

原因無二,這裡是整個福建最大的海港。

泉州港最繁華的時候,整個港口裡船隻絡繹不絕,色目人、佛郎機人,甚至是波斯人都匯聚於此。

說其是天底下最繁華的港口也絲毫不為過。

可是因為倭寇的肆虐,如今的泉州港已經變得十分的蕭條,不但港口裡見不到幾艘商船,甚至連泉州城都跟著變得氣氛肅然。

畢竟倭寇一來可不僅僅是搶劫商船那麼簡單,而是會上岸搶劫城池中的普通百姓的。

如此一來氣氛可就大不一樣了。

基本上就是家家關門,關窗戶以防止倭寇肆虐時候自家遭殃。

至於別家會不會跟著遭殃他們根本就不在乎。

鄭經入城後立即受到了熱烈的歡迎,畢竟鄭經乃是堂堂忠王世子,也算是天潢貴胄了。

區區一個泉州知府在鄭經的面前根本就不夠看。

再加上鄭經乃父鄭成功的威名,別說是泉州知府了,就是泉州全城的百姓都把鄭經當做了救星。

人們爭相傳頌著,說國姓爺的兒子到了,這下倭寇再也不敢來了。

鄭經對此自然是受寵若驚。

他沒想到父王的聲望竟然如此之高。

說句大不敬的話,這等聲望便是皇帝陛下也不一定能夠比得過。

對此鄭經還是很自豪的。

當然,初來乍到他總歸還是要先了解清楚情況才是。

要了解清楚情況,最好的渠道就是官府。

所以鄭經顧不得休息,直接叫來了泉州知府。

泉州知府姓梅,名單春。

他是浙江人,也算是福建的鄰居。

自打被任命為泉州知府以來,這梅知府也算是兢兢業業,想要把泉州治理的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但夢想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

很快梅知府就意識到了,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因為整個泉州府上下基本上都遭遇了倭寇肆虐。

倭寇來如影去如風,根本沒有任何的蹤跡可尋。

他們生性歹毒,搶了就跑,直是讓人絕望。

最可怕的是梅知府尋了一遍,泉州府上下竟然沒有抵抗之力。

唯一有戰鬥力的還是梅知府府衙中的衙役。

至於那些所謂的官兵都是一些老弱病殘,用來充充門面還行,指望他們剿滅倭寇那簡直就是痴人說夢,痴心妄想了。

梅知府是個老實人,但也知道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所以他幾番上書向朝廷陳說泉州遭遇的倭患有多麼的嚴重,以期望可以引起朝廷的重視。

但他一連幾封奏疏遞上去卻似乎是石沉大海,這讓梅知府困惑不已。

怎麼著,難道說朝廷對倭寇肆虐不重視?

這當然不是,而是因為朝廷幾乎同時接到了沿海各州府送來的奏報。

大明海岸線何其遼闊,奏疏像雪片一樣飛到了京師,內閣忙的雞飛狗跳,皇帝陛下也累的焦頭爛額。

不過好在朝廷任命的人選最終定下來了。

鄭經!當梅知府得知這個訊息後,直是興奮的手舞足蹈。

鄭經是誰?那是國姓爺鄭成功的嫡親世子。

在閩地還有誰不知道鄭成功的?

那簡直是百姓們的再生父母啊。

當時清軍南下,幾乎所有閩地官兵都投降了,唯獨鄭成功不信邪,單是拉出一支軍隊抗清,最終保留下來希望,成功的逆境翻盤。

閩地百姓是把鄭成功當神看待的。

如今鄭經來了,別的不說至少給百姓們帶來了希望。

所以得知世子爺召見後,梅知府立即前去拜見。

“下官泉州知府梅單春拜見世子殿下。”

鄭經擺了擺手,示意梅單春不必多禮。

“梅知府坐吧,本世子今日找你來,是想要了解一下泉州一代的倭患究竟是什麼情況。”

“謝世子殿下。”

梅知府行禮後遂小心翼翼的移到下首在椅子上坐定。

他坐的十分小心,可謂是慎之又慎,僅僅坐了小半邊屁股。

他的腰桿筆挺,就像是當初參與科考時那樣。

“世子殿下,是這樣的,最近半年泉州遭遇倭患情況嚴重,倭寇肆虐不僅襲擊海港,還敢登上陸地劫掠村社、城池。百姓們苦不堪言,所幸世子殿下來了,百姓們有希望了啊。”

鄭經聽得直皺眉。

他想要聽得可不是這些片湯話,而是一些實際有用的東西。

“梅知府你先彆著急,慢慢說。方才你說倭寇肆虐嚴重,這麼說來他們應該在附近有據點了。你且說說看,他們有沒有佔據附近的一些島礁?”

鄭經可算是問到了梅知府了。

他皺著眉頭苦笑道:“世子殿下,您也知道,這下官乃是一文官對附近島礁的情況不甚瞭解。實在不清楚倭寇們有沒有盤踞在附近啊。”

鄭經這下聽明白了,這個梅知府雖然人不錯,但是個糊塗蛋啊。

身為一府知府,竟然連倭寇盤踞在哪裡都不知道,還談何打仗,談何反擊啊。

到頭來,還得鄭經自己親自策劃。

“罷了,你找幾個認路的,本世子會親自派人去附近島礁檢視。”

鄭經頓了頓道:“最近切莫要打草驚蛇,一切如初即可,就像是本世子從來沒有到過泉州一樣。”

鄭經擔心自己的到來會引得倭寇的警覺。

若是如此,那可是太得不償失了。

首先明軍必須要摸清楚倭寇的老巢在那兒,之後鄭經才會根據情況制定相應的策略,決定接下來該怎麼做。

如果適合主動出擊的,明軍不會猶豫。

如果適合守株待兔,等著倭寇來送死的,那鄭經也耐得住寂寞。

總之現在的未知數實在是太多了,鄭經也不好下決斷。

不然很容易被誤導,作出錯誤的決定。

這個時候決斷不僅僅是對自己不負責,也是對明軍不負責,對泉州的百姓不負責。

若是放在三年前,鄭經真的有可能一拍腦袋就下決策了。那個時候的他血氣方剛,做事靠著一股勇勁。

但是這些年鄭經經歷了很多,成長了很多,再也不會像是愣頭青一樣了。

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責任有多重,所以會盡可能的把所有問題都考慮到,最後再做決策。

未必要盡善盡美,但求無愧於心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