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曆十四年三月初一,明軍在武昌舉行誓師大會,隨即開拔前往長沙。
全軍包括李定國所部三萬餘人,夔東諸家抽調的精兵一萬,以及虎賁軍一萬人。
全軍共五萬人號稱十萬,聲勢浩大震天。
餘下的數萬兵馬負責鎮守武昌。
武昌是為重鎮,不可不防。
如今清軍雖然示弱,但就像一隻窩藏在角落裡的毒蛇,隨時可能暴起傷人。
所以朱由榔要做到萬無一失,寧可留下重兵防守也不會冒險去賭。
值得一提的是,明軍出城時百姓們自發的前往城外相送。
畢竟這些日子以來明軍的表現他們都看在眼裡。
這和清軍真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明軍破城那日百姓們都躲在家裡大門緊閉生怕遭殃。畢竟按照慣例大軍破城,士兵們會肆意劫掠三日。
他們覺得明軍也不會例外。
誰曾想明軍竟然秋毫無犯。
據說這和當今天子永曆皇上的嚴令有關。
這麼好的皇上便是打著燈籠也難找啊。
是以今天他們自發的前來送行就是為了表明態度。
這一切朱由榔自然看在眼裡。他心裡暖暖的,頗是欣慰。
誰說百姓們都是冷漠的?
你真心對他們,他們就會真心對你。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些百姓便是最好的宣傳點。
有了這些百姓的支援,將士們也會更有動力。
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他們守護的人值得守護。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滿清殘酷的剃髮令對比下,明軍簡直就是菩薩佛祖的存在!
在百姓們的歡送下明軍離開了武昌城。
不知為什麼,從新踏上征途朱由榔竟然生出一絲快感。
也許是因為軍旅生活的未知性和不確定性吧。
長期困在一個地方生活方式僵化,每天都是一個樣子。時間久了是人都會變得煩躁。
從這個角度講,朱由榔是有些佩服那些大一統王朝的皇帝的。
他的性格可能過不習慣這種生活。
所以他需要一直在軍中南征北戰。
這一點旁人可能不知,但朱由榔自己是心知肚明。
進攻長沙的路線已經制定好了,先沿長江抵達巴陵再南下渡過汨羅江。
前者需要乘船,之後是陸路行軍。
朱由榔所乘的座船有著特殊的裝飾一眼就能看出。
其餘水師戰船把天子座船拱衛在正中,整體呈一個錐子的形狀。
朱由榔站在船頭,任由江風拂過面頰。
初春的那種清爽讓人很舒適。
“陛下,甲板上風大,要不還是回倉裡吧。”
伴駕在側的李定國十分恭敬的說道。
“不必了。朕想在甲板上看看這大好河山。”
不得不說長江真的是極為秀美的。
攻打武昌前全軍上下都繃著一根弦,朱由榔也不例外。
那個時候他滿腦子都是怎麼才能拿下武昌,根本沒有心情欣賞長江兩岸的景色。
但現在他的心境已經大為不同。
清軍也不過如此,只要明軍做好自己就有機會取勝。
再看江上風景,卻是如斯驚豔。
頗有一種我見青山多嫵媚,青山見我應如是的感覺。
“晉王,你說如果我軍到達巴陵後改為從洞庭湖橫穿如何?”
朱由榔這倒並非是一拍腦袋做出的決定。
畢竟明軍此番帶了不少火炮。
雖然沒有紅夷大炮那麼重,但若要靠馬匹來拉還是有些麻煩的。
如果乘船的話這些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陛下貿然改變行軍路線恐怕不妥吧。再說洞庭湖即便橫穿,也不能直接進攻長沙,繞遠了啊。”
之前朱由榔對著輿圖勾勾畫畫,覺得這不失為一種方案,但經由李定國這麼一說,缺陷卻是很明顯的。
“而且洞庭湖湖面太寬廣了。容易遭到敵軍水師伏擊。水面戰我們很難發揮優勢啊。”
這倒也不能怪李定國。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
李定國擅長陸戰,鄭成功擅長水戰尤其是海戰。
同樣的戰鬥李定國可能沒有底氣,鄭成功就會信心十足。
但你總不能說李定國就不如鄭成功吧?
總體來說二人都是大明的戰神,只是擅長的領域不同罷了。
所以李定國總會本能的避免水戰,這一點朱由榔也能理解。
其實朱由榔也是就那麼一提,畢竟他也覺得臨時改變行軍路線不是什麼明智的選擇。
雖然敵軍會蒙圈,但將士們也會蒙圈啊。
還是按照原計劃行事吧。
只不過對於洞庭湖朱由榔一直有執念的。
這麼好的一個水師駐地浪費了實在是太可惜了。
等到明軍拿下整個湖廣南部,控制了整個洞庭湖後一定要在此訓練水師。
雖然不一定能比得上鄭成功的水師,但一定要打贏東虜的!
“陛下,江面上有屍體!”
李定國眼睛很尖,立時就發現了異樣。
朱由榔順著望去,果然看到了江面上的浮屍。而且不是一具,而是很多具!
他們隨著江水浮浮沉沉,若不仔細看還真不一定看的清楚!
“這是怎麼回事!”
朱由榔大為疑惑。
“命人把屍體打撈上來看看。”
“遵旨!”
李定國當即命人前去打撈屍體,沒多久就把十幾具屍體打撈了上來。
能夠清晰的看出這些屍體上都披著甲冑,而且從他們束髮這一點可以判斷這些死去計程車兵都是明軍士兵!
巴陵出事了!
這是朱由榔的第一反應。
而且應該是剛剛出事不久。
不然王賀年前往長沙時不會那麼順利!
見天子面色陰沉,李定國勸道:“陛下,或許只是個別情況,您先不要著急。”
“是不是個別情況不是朕說了算的。眼見為實,去到巴陵就一切都清楚了。”
李定國點了點頭道:“陛下說的是,臣這就命全軍提速。”
“朕實在不願意相信是有人反水,希望是朕想多了吧。”
朱由榔慨嘆道。
雖然早有準備,但戰爭還是比朱由榔想象中要殘酷。
如果是最壞的情況,也是給朱由榔提了個醒。
戰爭不是一番豐順的,反反覆覆很正常,朱由榔必須適應這種局面!
...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