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契丹人打散南遷已是定局,但將他們遷往何處我卻拿不定主意,所以特來向太尉請教,以為將他們安置在何處最為妥當?”
郭子儀迅速瞥了裴佑一眼,自己既不是控制大唐一方江山的地方諸侯,也不是為政多年的退仕老相國,這種事為何要來問自己?應該去問戶部索要戶籍資料或者問兵部要大唐各地地圖才是解惑之道,居然來問自己,豈不是有些笑話了,裴佑一個門不對戶的問題忽然引起了郭子儀的疑心,他立刻意識到,裴佑找自己應該是另有所圖才是。
“老夫一直生活在長安,對我大唐各地的瞭解還停留在二十年前的情景,恐怕對裴相國的疑問愛莫能助了。”郭子儀不冷不熱地回答了一句,他又端起茶慢慢地品嚐,等待裴佑後面的話題。
果然,裴佑對郭子儀的愛莫能助也並不在意,他淡淡一笑道:“既然太尉幫不上忙,那我就不強人所難了。”
話題一轉,裴佑又誠懇地問道:“太尉是四朝元老,歷經我大唐數十年風雲,尤其對安祿山之禍知之甚深,對我大唐興衰可謂高瞻遠矚,現在大唐又處於命運十字路前,不知太尉以為我大唐該路走何方?”
“路走何方?”郭子儀已經明白裴佑的真正來意了,他是要請自己出山,擁立張煥登基。
郭子儀和段秀實一樣是皇權的維護者,但和段秀實不同的是,郭子儀並不在乎帝王的血統純正,在他看來最重要是能否有一個強勢君主,當年安祿山叛亂的爆發,他一直就認為是強勢君王的缺位所造成,李隆基長期養虎為患,直接導致了安祿山坐大,同樣,這些年無論是朱泚的蜀中之亂還是崔慶功的中原之亂,或是其他地方軍閥的叛亂都是由於大唐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君主,而世家朝政的一盤散沙更形成不了中央朝廷的凝聚力。
從這一點上說,郭子儀是極其盼望大唐能出現一箇中興之主,他原本最寄希望於太子李豫,李豫在長期平定安史之亂中贏得了軍方將領的一致擁戴,他郭子儀也是積極的擁護者,只可惜豫太子英年早逝,使大唐走上了岔道,現在,他的兒子又再度捲土重來,郭子儀怎麼能不砰然心動,況且還有馬璘、白光遠、辛雲京、荔非元禮等一幫老部下全力支援張煥,無論於公於私他都不可能置身事外。
只是郭子儀為人十分謹慎,在事情沒有完全明確之前,他絕不會輕易表態,所以對裴佑的問題他遲遲沉思不語。
裴佑從郭子儀的眼睛裡已經看到了希望,他立刻站起身向郭子儀深深施一禮道:“我今日所言,我想太尉應該明白,太尉是我大唐的定鼎之臣,威望崇高,只希望到了那一天,太尉能夠挺身而出,為我大唐重新走向強盛盡一分力量。”
‘為我大唐重新走向強盛。’郭子儀低低唸了幾遍,他的眼睛裡忽然流露出了異樣的光彩,一種久違的赤子之火在他胸中重新燃起,他也剋制不住內心的激動,鄭重地點了點頭,“好!我答應你,到了那一天我一定會挺身而出!”
本章已完成!